2018年滅絕的動物,一隻手數不過來,生物滅絕速度超過往百倍

2021-01-08 騰訊網

隨著2018年的離去,下面的幾種動物,已永遠從地球上消失:

一、加灣鼠海豚

海豚的一種,也叫做小頭鼠海豚,只生活在墨西哥的加利福利亞灣南部。造成加灣鼠海豚滅絕的主要原因,是由於當地人非法採用帶刺的漁網捕撈魚類,雖然動物保護組織早已展開對加灣鼠海豚的保護,但還是沒有阻止這種海豚的滅絕。

在2017年底,動物保護組織宣布,對加灣鼠海豚的營救計劃失敗,當時加灣鼠海豚只剩下大約30隻,預計會在2018年全部滅絕。

二、東部美洲獅

美洲獅的一個亞種,生活在加拿大和美國東部的交界處,2018年1月29日,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正式宣布東部美洲獅絕種。

東部美洲獅行蹤非常隱秘,被稱作「鬼貓」,在過去很多年裡,人們都沒發現過東部美洲獅的行蹤,可能多年前就已經滅絕。

三、北非白犀牛

白犀牛生活在非洲,是犀牛中最聰明,也是最晚出現的犀牛物種分支,因為嘴唇寬平(荷蘭語weit),被誤傳為白色(white)而得名,分為北部白犀和南部白犀兩個亞種,兩者在基因和形態上相差很大。

其中南部白犀現存大約2萬頭,南部白犀在2003年只剩30頭,由於戰亂,北部白犀的數量逐年減少,而人工繁殖卻未取得成功,在2015年,只剩下最後一隻雄性北非白犀「蘇丹」。

為了保護最後這隻北部白犀,由四名武裝人員24小時守護著。但武裝人員還是受到了盜獵分子的襲擊,最後為防止殺孽成性的盜獵份子為了利益繼續襲擊武裝人員,不得不切除了蘇丹的犀角。

2018年3月19日,「蘇丹」去世,也宣布這個物種的滅絕。

四、諾氏拾葉雀

主要生活在南美洲地區,國際鳥類聯盟的報告顯示,諾氏拾葉雀已經在2018年滅絕,主要原因是人類對森林的砍伐,導致森林生態被破壞。

五、其他鳥類

除了以上四種之外,還有:

(1)夏威夷最後一隻被圈養的毛島蜜雀,在2018年死亡;

(2)巴西的淡眉樹獵雀,在2018年滅絕;

(3)巴西的斯皮克斯金剛鸚鵡,也在2018年被宣布滅絕,著名的福布斯動畫片《裡約大冒險》,講述的就是一隻斯皮克斯金剛鸚鵡的冒險故事。

以上都是在2018年宣布滅絕的動物,相信還有未被記錄進來的已滅絕動物;據估計,目前地球上每年都有5~10種動物滅絕。

在地球歷史中,一共經歷過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每次生物大滅絕,都經過數十萬年到數百萬年的時間不等;最嚴重的一次是第三次生物大滅絕,造成98%的海洋生物和96%的陸地生物滅絕,滅絕原因至今也沒有定論。

而人類目前所處時代,生物滅絕的速度是前五次滅絕速度的100倍,鳥類的滅絕速度甚至是自然滅絕的1000倍,這些動物滅絕都和人類的活動有關。

保護瀕臨野生動物的成功典範,當屬我國的大熊貓,不僅讓大熊貓脫離了滅絕危險,大熊貓還以可愛的姿態,受到全世界的歡迎;世界自然基金會的會徽,也以大熊貓為原型設計。

對於滅絕動物的保護,可能我們絕大多數人無法盡一份力,但是大家能做的,就是不購買瀕臨野生動物的裝飾品,比如象牙、犀牛角等等——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

好啦!我的內容就到這裡,喜歡我們文章的讀者朋友,記得點擊關注我們——艾伯史密斯!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2018年已滅絕和2019將要滅絕的物種
    有一些物種已經在地球上生存了幾百萬年,但在2018年卻永遠地消失了。在新的2019年,仍有物種面臨滅絕的危險。在國際鳥類保護組織(BirdLife International)的最新報告中,科學家稱,2018年有三種鳥類滅絕。
  • 2018年哪些動物滅絕了?
    每年都有動物或者植物在地球上滅絕,都是由各種原因造成的!但大部分物種的滅絕都少不了人類的影子,也許我們好好的反思一下我們的發展策略,在物種延續和人類的生存與發展之間取一個平衡點......2018年滅絕的動物已有記錄的有加灣鼠海豚、東部美洲獅、北非白犀牛、諾氏拾葉雀等,但一般估計每年有5-10種物種滅絕的數據以外,其他也許我們甚至都不是那麼關心,或者之前並未有詳細的統計數據!我們來看看這些動物都是因為什麼原因滅絕的!
  • 生物滅絕大年鑑-2019年
    到目前為止,我們仍然不知道地球上到底有多少種物種。有正式描述的大約150萬種。在地球約46億的生命長河中,無數的生物滅絕又有無數的生物誕生,這是一個自然的過程。「正常」物種的滅絕速度隨時間而變化,通常約為每年一到兩個物種。但是,由於人類幹擾,目前的物種滅絕速度估計已達到該速度的1000至10000倍。坦白地說,每年滅絕物種的數量不再僅僅是少數,而是雪崩。
  • 地球正處於大滅絕時期?2018年這些動物永遠消失了
    2018年,有很多種珍稀的動植物永遠離開了我們。有研究人員表示,地球正處於第六次物種大滅絕時期。據國際鳥類聯盟稱,還有一種於2018年滅絕的鳥類是夏威夷的毛島蜜雀,這種鳥自2004年以來就沒有在野外出現過(最後一隻被圈養的鳥也在同一年死亡)。
  • 150年後,碳排放將超過5600萬年前「生物大滅絕」?
    2017年,丁仲禮在接受柴靜採訪時談到了這個話題,他表示,人類拯救的只是自己,地球不需要拯救,「地球二氧化碳濃度比現在高10倍的時候有的是」。縱觀地球歷史,早在人類20萬年前走出非洲之前,這塊大地上早已經歷過一輪一輪的生物爆發和滅絕。這種觀點乍一聽很有道理,但是最近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丁院長遠遠低估了人類技術爆炸創造的巨大成就,和它對生態的破壞程度。
  • 眼睜睜看著最後一隻夏威夷金頂樹蝸死亡 「世界滅絕動物墓地...
    對於物種存在情況,自然保護主義者一般採用一種簡單的規則來判斷,即如果某種動物已有50年以上未被發現,就可以宣布這種動物已經滅絕,這就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主管克雷格-希爾頓-泰勒所認可的「50年未現身規則」。這也就是說,如果夏威夷金頂樹蝸超過50年以上未被發現,那麼它們很可能就真的被認為滅亡了。  就在去年,一則動物去世的消息引發全球關注。
  • 研究預測:將有超過1000種大型動物滅絕,動物滅絕,你不心疼嗎?
    在下個世紀,將有超過1000多種大型動物滅絕,你是否想為此做些什麼?還是覺得下個世紀或許你已經去世了,這已經不關你的事了呢?人類跟動物同處於生物圈中,生態系統的平衡一旦被破壞,人類也會遭到影響。起初,人們對於一個物種的滅絕無動於衷,覺得與自己無關。
  • 科學家稱50年後一半物種將滅絕,回顧10種已滅絕動物的最後影像
    但是根據我們的結果得出,如果人類活動造成更大的溫度升高,我們將損失超過三分之一甚至一半動植物的物種」;2019年5月,由聯合國支持的由全球145位專家彙編的報告發現,近幾十年來,多達100萬種動植物的物種受到滅絕的威脅;
  • 宣布滅絕80年的動物可能回來了,滅絕生物為何重現?
    宣布滅絕80年的動物或重現一般來說,動物宣布滅絕了是不可能再次出現的,而這次說的是一種生活在澳大利亞的哺乳類動物。但是由於人類活動的原因,很快就到了大部分地區的「塔斯馬尼亞虎」出現滅絕或消失,直到最後只有塔斯馬尼亞島存在,其他地區都已經滅絕了,而最後一隻「塔斯馬尼亞虎」在1936年就死於塔斯馬尼亞島上的霍巴特動物園,所以世界上再無「塔斯馬尼亞虎」的存在。
  • 這些物種在2018年滅絕 2019年可能註定要追隨更多物種
    他們已經在我們這個星球上生存了數百萬年,但2018年是幾個物種正式消失的一年。一個令人不安的趨勢是大陸物種開始滅絕,而不是島嶼物種:「近幾個世紀以來,百分之九十的鳥類滅絕都是島上的物種,」其他一些瀕臨滅絕的鳥類具有新喀裡多尼亞Lorikeet和Pernambuco侏儒貓頭鷹等異域名稱。 除了鳥類之外,其他動物如vaquita(海豚般的海豚)和北方白犀牛也接近尾聲。
  • 2019年已滅絕和2020將要滅絕的物種
    已經滅絕的物種2019年12月23日,中國水科院長江水產研究所專家稱,長江又一特有物種「長江白鱘」滅絕——長江白鱘沒能進入2020年。面臨滅絕的物種不久前,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一項研究顯示,由於乾旱汙染等原因,澳大利亞標誌性動物鴨嘴獸恐面臨滅絕。
  • 史上最嚴重的生物大滅絕,火山持續噴發50萬年,90%生物滅絕
    其中滅絕最慘烈的,滅絕物種最多的要數二疊紀生物大滅絕,在此次事件中,約有90%的生物滅絕,其中96%的海洋生物永久滅絕,超過75%的陸地脊椎動物永久滅絕,地球一度回到了生命剛剛誕生之時的模樣,這也是地球生物最接近清零的一次。
  • 史上最嚴重的生物大滅絕,火山持續噴發50萬年,90%生物滅絕
    其中滅絕最慘烈的,滅絕物種最多的要數二疊紀生物大滅絕,在此次事件中,約有96%的海洋生物永久滅絕,超過75%的陸地脊椎動物永久滅絕,地球一度回到了生命剛剛誕生之時的模樣,這也是地球生物最接近清零的一次。二疊紀生物大滅絕距今2.5億年前,地球迎來了二疊紀時期。
  • 人類才是其他生物的天敵?近50年滅絕的十大動物
    這個世界由將近3千~4千萬種的生物組成,而地球上已經被人類命名的生物將近1千萬種左右。據科學家分析,我們目前所知道的物種還不足總量的二分之一。這些生物經歷了地球三十多億年的演化至今。
  • 生物滅絕遠超新物種的產生,人類正處在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中嗎?
    一個舊物種的消失和一個新物種的出現,是大自然中的正常現象,如果很長一段時間內物種消失的速度遠大於新物種出現的速度,就會造成地球物種的減少,我們稱之為生物大滅絕,有足夠證據表明,我們正處於第六次物種大滅絕當中,生物滅絕速度是正常的一千倍,是前面五次大滅絕速度的一百倍。
  • 復活滅絕動物引爭議
    事實上,克隆滅絕動物並不是第一次,且大多數嘗試都未成功,即使成功存活率也十分低。現如今,基因工程技術的發展使得距離復活滅絕動物的目標越來越近,但這真的是一個好主意嗎?從恢復斷裂的生物鏈意義上來說,這十分值得期待。但為什麼一定要花費大量人力金錢復活那些已經從地球消失的動物呢?如今的地球生存環境,能否讓復活的遠古生物適應呢?人類無意或有意的,已經殺死了很多絕無僅有的物種。
  • 每兩周就有一種語言消失 超過很多動物滅絕速度
    語言學家估計,世界上大約有7萬多種語言,但一項最新的研究發現,其中近一半的語言正處於瀕臨滅絕的邊緣。這些語言很可能在本世紀內消失,而且消失的速度非常快。現在,每兩個星期就有一種語言消失,超過了部分鳥類、哺乳類動物、魚類和植物滅絕的速度。
  • 第六次物種大滅絕:速度前所未有,20年內將有500多種動物消失!
    在過去幾億年裡,地球曾出現過幾次生命多樣性驟減的情況,其中有5次非常慘烈,被稱為「五大滅絕事件」。而在人類誕生的20多萬年裡,地球物種流失的速度是過去前所未見的,特別是在近200年來。有科學家認為人類正在引發另一次滅絕事件——第六次大滅絕。
  • 全球變暖影響生物,2019年已經有一物種宣布滅絕
    根據科學最新報導顯示,2019年將是「艱難」的一年,野生動物和瀕危物種將面臨到更大的問題,這似乎對我們生態系統來說,同樣是一個不好的事情,生物減少的話,我們生態系統將可能會出現一個「失調」的情況,從而會導致更多的生物受到影響。在2018年之中,我們最後一隻雄性北方白犀牛「失去」了,小海豚繼續瀕臨滅絕,「偷獵者」一直瞄準穿山甲和其他稀有動物。
  • 生物大滅絕事件(四)
    生物大滅絕是指大規模的集群滅絕,生物滅絕又叫生物絕種,整科、整目甚至整綱的生物在很短的時間內徹底消失或僅有極少數存留下來(也就是咱們平時說的世界末日)。在集群滅絕過程中,無論在生態系統中的地位如何,都逃不過劫難,而且還經常是很多不同的生物類群一起滅絕,卻總有其它一些類群倖免於難,還有一些類群從此誕生或開始繁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