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預測:將有超過1000種大型動物滅絕,動物滅絕,你不心疼嗎?

2020-12-03 彈彈侃娛樂

近日,《自然通訊》新刊登的一項研究預測,人類對野生環境的持續破壞將導致動物的平均體型將下降1/4。此外,研究人員還估計,在下個世紀,從犀牛到老鷹,將有1000多種大型哺乳動物和鳥類滅絕。

看到這樣的研究預測你是否會感到痛心呢?在下個世紀,將有超過1000多種大型動物滅絕,你是否想為此做些什麼?還是覺得下個世紀或許你已經去世了,這已經不關你的事了呢?

人類跟動物同處於生物圈中,生態系統的平衡一旦被破壞,人類也會遭到影響。起初,人們對於一個物種的滅絕無動於衷,覺得與自己無關。那麼,假如那個物種的滅絕是由人類造成的,而人類再不加以制止,最終滅絕的就是我們人類自己,我們人類是否還能那麼處之泰然呢?

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人類的生存空間越來越擁擠,為了生存,人們不斷的開發土地,擴大生存環境。而人類的過度開墾土地,已經侵佔了許多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動物的生存空間被縮小,而且還遭到人類的瘋狂捕殺,生物鏈被破壞,生態系統岌岌可危。

然而,還是有很多人都覺得不關自己的事。人們還是過度的開發土地,不斷的開發自然資源,為了牟取更多的利益,人們瘋狂的捕殺野生動物。很多物種的滅絕都是因為人類的捕殺造成的。

都說老虎會吃人很可怕,可是,當人把老虎的皮穿在身上時,誰又更可怕呢?都說貂和狐狸很狡猾,可是再狡猾的它們,它們的皮毛依舊成了人們穿在身上炫耀的資本。都說拔牙好疼,但當人們為了錢,瘋狂的捕殺大象將它們的牙活生生的拔去時,難道它們就覺得不疼嗎?

當你抬頭,你發現天空沒有以前那麼藍了,當你低頭,你會覺得河裡的水不再那麼清澈了,好像河裡的魚兒也沒了,夏夜裡一閃一閃的螢火蟲也寥寥無幾了,稻田裡黑壓壓的小蝌蚪沒有了,下雨前原本很多飛舞的蜻蜓也少見了。

當你回頭想一想時,發現有很多東西都很少見了,空氣變得不新鮮了,每年的冬天越來越暖,天空不再湛藍湛藍了,甚至有霧霾、沙塵暴。河裡的水混濁不堪,垃圾一堆一堆。

什麼都少了,感覺很多東西都沒有以前那麼好了呢?這是為什麼呢?還不是因為我們人類貪婪嗎?

我們很自私,我們只為了自己的生存,不斷的破壞自然的平衡,我們不斷的領侵略別的生物的生存空間,我們為了更多的利益,不斷的捕殺其他生物,只要是能給我們帶來利益的,我們都要想方設法的掠奪,我們瘋狂的索取,卻不知道要給予回報,我們永遠都是索取的多,回報的少。

終於,我們讓很多生物都一個一個接著滅絕了,我們可利用的資源也越來越少了,我們生存的環境也越來越不好了。

我們和動物同處於生物圈中,我們體戚相關,動物滅絕的速度在加快,最終也會影響到我們人類,我們甚至也可能走上滅絕的道路。動物的滅絕是人類造成的,而人類的滅絕將可能是我們自己造成的。

所以,為了我們人類更好的發展,讓我們一起努力,保護環境,保護野生動物,讓環境不再惡化,讓我們擁有更好的生存空間。

相關焦點

  • 科學家:人類是大型動物滅絕的罪魁禍首!
    究竟是人類還是氣候變化導致上個冰河世紀末期大量大型哺乳動物滅絕?丹麥奧胡斯大學的研究人員對大型動物的滅絕進行了首次全球分析,結論顯而易見——人類才是罪魁禍首。這項最新研究明確地指出人類是過去10萬年間導致全世界各地大型動物大規模滅絕的主要原因。「我們的研究結果認為人類在全世界的擴張導致了大型動物的大量消失。」
  • 研究:未來百年小型動物成「主流」大型動物恐滅絕
    外媒29日報導,近期,英國南安普敦大學的一項研究預測,隨著環境變遷,在未來100年裡,適應能力更強的小體型鳥類和哺乳動物,將逐步成為動物中的主流,而大體型哺乳動物和鳥類則將面臨滅絕的風險。  據報導,研究團隊集中分析了近15500種陸上哺乳動物和鳥類,分析內容包括它們的身體特徵、生存環境、體型和食物鏈等,並將結果瀕危物種的動物數據做了對比。  該團隊的評估結果顯示,總體而言,體型更小、繁衍能力更強、主要捕食昆蟲以及能夠在多樣環境中生存的動物會成主流,比如嚙齒類動物和鳴禽;而那些適應能力較差的大型動物很可能會滅絕,包括草原雕和黑犀牛等。
  • 人類是冰河時期大型動物大規模滅絕的主要原因
    丹麥奧胡斯大學的研究人員對大型動物的滅絕進行了首次全球分析,結論顯而易見——人類才是罪魁禍首。這項最新研究明確地指出人類是過去10萬年間導致全世界各地大型動物大規模滅絕的主要原因。「我們的結果強調了人類在全世界的擴張意味著大型動物的大量丟失。」 奧胡斯大學的博士後研究員索恩·菲爾比(S?ren Faurby)這樣說道。氣候變化是罪魁禍首嗎?
  • 比起掠食者 大型食草動物更有可能滅絕
    但最新一項針對超過24000種鳥類、哺乳動物和爬行動物的研究表明,食草動物,尤其是大型動物的生存更加危險。該報告於8月5日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這篇論文讓我們注意到,在營養循環、森林再生和其它關鍵生態系統服務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食草動物,在人類活動中極其脆弱。」邁阿密大學的生態學家Mauro Galetti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寫道。他沒有參與這項研究。
  • 研究大型動物滅絕原因 西安交大取得新進展
    10月20日,記者獲悉,西安交通大學全球環境變化研究院程海教授團隊和美國加州州立大學Ashish Sinha教授的合作論文——「過去八千年的古氣候記錄為晚全新世馬達加斯加和馬斯克林群島大型動物滅絕提供氣候背景」日前登上《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雜誌,在西南印度洋大型動物滅絕\人類活動與氣候變化研究方面取得新的進展
  • 專家警告:大象犀牛等大型動物或在100年內滅絕
    來源:參考消息網(資料圖 視覺中國)參考消息網5月25日報導 英媒稱,最新研究顯示未來一百年大型動物可能滅絕,比如大象、犀牛及河馬;而適應狹小棲息地生存能力較強的小型動物將興旺繁殖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5月23日報導,南安普敦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未來一百年,隨著人類不斷侵佔動物的領地,哺乳類動物的體重將總體減輕25%。報導稱,雖然體重減輕主要是由於大型動物滅絕所致,但是由於一些體型較大的動物被迫棲息在縮小了的生活環境中,它們的體積實際上可能要縮小。
  • 因為人類行為,這6種動物未來或將瀕臨滅絕!(下)
    這篇文章我們接上篇文章,《因為人類行為,這6種動物未來或將瀕臨滅絕!》,很抱歉,再就是感謝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小編將會帶來更多精彩的內容,感謝大家的理解。6、袋鼠袋鼠是有袋動物,是澳大利亞的象徵,是唯一跳躍的大型動物,它的外觀,有袋動物的條件和跳躍成為旅遊景點的亮點,雖然數量龐大,但也有肉類消費、觀光開發、偷獵、地球變暖等問題,也有滅絕的危險。
  • 西交大科研人員在印度洋大型動物滅絕等研究上取得新進展
    該研究為西南印度洋馬達加斯加和馬斯克林群島的大型動物滅絕提供了可靠的氣候變化背景,在西南印度洋大型動物滅絕、人類活動與氣候變化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晚全新世馬達加斯加巨型動物滅絕的原因一直是當地古氣候和古生物學的研究熱點,人類活動對當地生態系統的影響常被認為是馬達加斯加物種滅絕的決定性因素。除了對當地物種造成的毀滅性打擊,人類活動也改變了湖泊、洞穴等沉積物中的氣候信息。馬達加斯加的氣候如何變化,以及氣候變化與生物滅絕的關係常因當地受人類活動影響的古氣候記錄的多樣性而備受爭議。
  • 一百年來,在中國滅絕了多少種珍稀動物?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發表文章稱:地球正在經歷「第六次大滅絕」,科學認為「正常的物種滅絕速率」應該是:一年滅絕物種10~25個之間,然而過去一個世紀裡,物種的滅絕速度是正常速度的100~1000倍,研究發現,近幾十年內,約50%的脊椎動物和哺乳類動物滅絕,據統計大約每年有27000多個物種滅絕,平均每天75個,每小時3個。
  • 地球上動物有許多,快要滅絕或已經滅絕的動物你知道嗎?收藏起來
    地球上動物有許多,快要滅絕或已經滅絕的動物你知道嗎?收藏起來已經滅絕的動物有:白臀葉猴又叫黃面葉猴、海南葉猴、毛臀葉猴等。在中國僅分布於海南島,已經絕跡。國外分布於寮國、越南、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鐮翅雞 (2000年宣布滅絕,中國)在我國境內則僅分布於黑龍江省小興安嶺及黑龍江下遊,十分罕見。1986~1987年調查時,已無蹤影。2000年新華社發布消息,黑龍江動物所經五年調查,沒有發現鐮翅雞,當地老百姓也已幾十年沒有見到。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的紅皮書規定,一個物種若50年未見,便可斷定在該地區滅絕了。
  • 人類殖民澳洲2000年 就致當地85%大型動物滅絕
    研究人員表示,人類的狩獵可能是導致這些動物滅絕的原因——即使人類平均每個人每十年僅殺死一隻哺乳動物,也可能會導致一個物種在短短幾百年的時間內滅絕。根據這些研究人員的分析,5萬年前,漫遊在澳大利亞各處的一些巨型動物包括重達1000磅的袋鼠、2噸重的袋熊、25英尺長的蜥蜴和400磅重但不能飛翔的鳥類、300磅重的袋獅和大眾汽車大小的龜。
  • 人類滅絕之後的動物
    他以生物進化為基礎,根據我們現在地球上存在的動物物種,預測人類消失後未來動物的進化情況。他以圖片形式,對未來動物可能的樣子進行大膽的虛構、呈現;從地球動物進化規律出發,對人類滅絕之後的動物界進行了大膽的科學預測,這些未來動物,每一種都為我們了解過去的進化史提供了足夠的證據。
  • 因為人類而滅絕的動物 因為人類而滅絕的動物有哪些
    人類的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動物,但由於各種人類和自然災害,有大量動物逐漸滅絕。人類的濫捕亂獵是導致一些生物滅絕的主要原因,受人類的影響而滅絕的動物不計其數。那麼,因為人類而滅絕的動物有哪些呢?
  • 英雜誌預測:滅絕動物藉助基因和幹細胞技術或復活
    這也是克隆1萬年前滅絕的猛獁象極為困難的原因,這取決於從猛獁象殘骸中提取的DNA是否過了半衰期而半數降解或大部分降解。  復活滅絕動物的兩例嘗試  如果能提取到滅絕動物的未超過半衰期的DNA,則復活滅絕動物就比較容易一些。
  • 人類的屠刀,終究讓動物瀕臨滅絕!
    Lee   人類會為了獲取肉食和動物的身體部位而獵殺大象和犀牛,並將其銷往全世界各地,因此它們面臨很大的威脅。不過近期發表於在線雜誌《科學進展》的新研究發現,包括斑馬和大猩猩在內的大型食草動物也面臨同樣的威脅。   研究作者稱,對於世界上最大型的食草動物來說,除了非法狩獵,人類為了獲取肉食而進行的獵殺是它們面臨的另一個重大威脅。
  • 復活滅絕動物引爭議
    長江商報消息 猛獁象等24種已滅絕動物或被復活;環保主義者憂會引來災難近日,在美國華盛頓由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發起的TEDx會議上,科學家們就復活卡羅萊納長尾小鸚鵡、渡渡鳥、猛獁象等24種已滅絕動物的可能性及倫理道德方面的問題展開激烈的討論。
  • 2010年瀕危動物名單:33%面臨滅絕危險
    日前在日本名古屋舉行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次締約方會議上,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公布了「2010年瀕危動物名單」。名單顯示,面臨危機的動物種類比2009年增加了1000多種,33%的動物種類面臨滅絕危險。
  • 大型動物快滅絕了,人類成為自然界"超級捕食者"
    人類文明程度越高,大型動物的繁榮程度就越低,因為我們總在捕殺大型哺乳動物,減少我們所看到的大陸動物種群數量。猛獁、長毛犀牛、地懶都已消失滅絕,在殺戮這些大型動物的過程中,剛開始我們以欣賞的方式重塑這個世界,現在我們開始逐漸擔憂該過程對地形環境產生的重要影響。
  • 野生動物第六次滅絕正在加速
    科學家一致認為,全球野生動物第六次大滅絕已經開始。世界自然基金會去年10月公布的報告顯示,受人類活動影響,全球野生動物數量自1970年以來已銳減58%,如不採取行動,世界上三分之二的野生動物可能會在10年內消失。日前新研究指出,生物滅絕已經加快了速度,如今連獵豹、獅子、長頸鹿這樣的常見野生動物也陷入了生存危機。
  • 2018年滅絕的動物,一隻手數不過來,生物滅絕速度超過往百倍
    隨著2018年的離去,下面的幾種動物,已永遠從地球上消失:一、加灣鼠海豚海豚的一種,也叫做小頭鼠海豚,只生活在墨西哥的加利福利亞灣南部。造成加灣鼠海豚滅絕的主要原因,是由於當地人非法採用帶刺的漁網捕撈魚類,雖然動物保護組織早已展開對加灣鼠海豚的保護,但還是沒有阻止這種海豚的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