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咪到底是液體還是固體?科學家為證明真相,獲得了搞笑諾貝爾獎

2020-12-05 天下暴走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貓咪是我們常見的一種寵物,因他可愛的外表和溫順的性格,讓人們對它都十分喜愛。如果你家裡有養貓咪,就不難發現,貓咪有時候經常能把身體弄成十分「扭曲」的形狀,甚至很小的空間貓咪都能夠進出自如,就感覺像是會傳說中的「縮骨功」一樣。那麼貓咪到底是液體還是固體呢?科學家為證明真相,獲得了搞笑諾貝爾獎。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貓咪是一種貓科動物,和大多數貓科動物一樣,他們有著極快的速度和敏捷的步伐,而且貓咪走路是沒有任何聲音的。貓咪也是一種十分美麗的動物,有著漂亮的毛髮和優美的形態,連走路的姿勢都被模特們所效仿。最讓人們經濟的是貓咪身體的柔韌性,似乎貓咪能夠隨意控制身體的大小,比自身大很多的空間貓咪都能夠來去自如。因此很多人懷疑貓咪是液體的,不過還沒有準確的科學依據。

近日就有一位外國的科學家就針對「貓咪是固體還是液體」的疑問進行了研究。在對上千隻不同種類貓咪的觀察中發現,絕大多數貓咪都能夠隨意控制身體的大小,能夠鑽進比自身大數倍的物體類。並且這位科學家利用了「底波拉數」的原理,從多角度研究貓咪身體柔韌性,最後得出的結論是貓咪的底波拉數小於1,這也就是說貓咪確實是液體的!

這位科學家在對貓咪的研究中還發現了另一個特點,貓咪體內的骨頭堅硬且柔軟,擁有很高的延伸性。在貓咪需要將身體「變小」的時候,體內的骨頭就會以某個關節為節點點收縮起來,等到貓咪身子展開以後,貓咪體內的骨頭又會恢復原狀。這一結論也更加證實了貓咪是液體這一說法!對此網友為專家頒發了搞笑諾貝爾獎,因為它的這些奇特造型看起來實在是讓人忍不住開懷大笑。

對此大家認為貓咪是固體還是液體的呢?

相關焦點

  • 貓咪究竟是液體還是固體?諾貝爾獎得主說出答案,真是讓人驚訝
    貓咪究竟是液體還是固體?諾貝爾獎得主說出答案,真是讓人驚訝貓咪是現代家庭首選的一種寵物,它生性溫順,乖巧可愛,非常喜歡黏著主人,但是養過貓的小夥伴一定會發現,貓咪非常喜歡往狹窄的地方鑽。有時候明知道自己肥胖的身軀不適合這裡,還非要試一試,但每一次都能意外的成功,也怪不得有人會說貓是水做的,這就令我們非常疑惑了,但國外一男子為了研究貓咪到底是液體還是固體?
  • 貓到底是固體還是液體?看完諾貝爾獎得主的證明,答案揭曉
    貓到底是固體還是液體?看完諾貝爾獎得主的證明,答案揭曉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歡迎大家觀看本期內容,貓咪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寵物,因為可愛的外表和溫順的性格,受到一些鏟屎官的喜歡,養過貓的人應該都知道,貓的身體非常的柔軟,即便是很小的空間,它也能夠進出自如,就像會縮骨功一樣。於是就有人提出了,貓咪到底是固體還是液體?
  • 搞笑諾貝爾獎是來搞笑的嗎?研究貓是液體還是固體,居然拿了獎!
    這些年隨著喵星人的走紅,關於貓的話題也越來越多,其中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話題就是「貓到底是固態的還是液態的」!對於這個奇怪的話題有些人非常不理解,但是養過貓的人都知道,貓到底有多「柔軟」,可能提起來別的小動物是一個整體,而貓好像是一串,身體長到讓人覺得不可思議。還能從一些視頻看到貓真的可以像水一樣從門下面的縫鑽進來!所以很多「貓奴」都會想,難道貓是一種液體嗎?
  • 貓是液體還是固體?貓屎咖啡是誰的大便?5個關於貓的奇妙諾貝爾獎
    大家都應該聽說過諾貝爾獎,但是你聽說過搞笑諾貝爾獎嗎?搞笑諾貝爾獎創立於1991年,它是模仿諾貝爾獎的頒獎形式,在每年9月會在哈佛大學的劇場舉行發布會和頒獎典禮。獎勵哪些乍一看就很好笑,但是之後能引發人們的思考的科學研究。我了解了一下,發現還有不少研究貓的。
  • 貓到底是固體還是液體?獲得諾貝爾獎吸貓小哥研究得出這樣的答案
    那貓咪從形態上來說,到底是一種固體還是液體?對於這個擼貓界爭論不休的問題,最近終於有人從科學研究中得出答案了。這個人就是馬克-安託萬,是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他來自法國裡昂大學,是一位科學吸貓愛好者,通過流變學中的「底波拉數」他證明了「貓既可以是固體,又可以是液體」,並榮獲2017年搞笑諾貝爾物理學獎,領到10萬億辛巴威幣的巨額獎金,折合成人民幣大約為0.18元。為什麼貓咪既是固體,又可以是液體呢?是不是很不解?沒關係,下邊舉慄子慢慢說。
  • 貓到底是固體還是液體?
    不只是我們普通人會被貓迷得神魂顛倒,學識淵博的科學家們也扛不住貓主子的軟萌。紛紛打著吸貓的旗號做研究。比如「虐貓」達人歐文·薛丁格著名的量子力學思維實驗——「薛丁格的貓」;物理學家麥克斯韋的丟貓實驗;麻省理工副教授羅曼·斯託克研究小貓咪喝牛奶等等。無獨有偶,在對貓咪的研究上沒有最過分,只有更過分。
  • 有趣| 貓是固體還是液體?竟然有科學家研究這個!還獲了「諾貝爾獎...
    貓能否同時處於固態和液態2017搞笑諾貝爾獎的研究課題個個吸睛: 老人家耳朵比較大;貓是固體還是液體?為啥有些人討厭奶酪?貓能否同時處於固態和液態 ——即使再肥的貓咪也能完全躺進一個很小盒子裡,所以貓咪是是固態還是液態,還是練了「縮骨功」?來自多國研究者 用流體力學分析了貓咪的狀態 ,獲得了物理學獎。物理學獎得主馬克-安託萬說,貓究竟是不是液體呢?
  • 貓是固體還是液體?竟然有科學家研究這個!還獲了"諾貝爾獎"!!!
    搞笑諾貝爾獎:科學可以更有趣  搞笑諾貝爾獎是由英文IgNobel Prize翻譯而來,乍聽這一英文像「無節操」(ignoble)諧音。這個獎項主辦方為科學幽默雜誌,專門給一些另類的、細碎的科研成果頒獎,頒獎者和一些評委則是真正的諾獎得主。
  • 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新鮮出爐,快去看你家的貓是固體還是液體
    美國東部時間9月14日6點,第27個第一屆搞笑諾貝爾獎的頒獎典禮在哈佛大學的桑德斯劇院勝利召開。而今年的主題是「不確定性」(Uncertainty),主辦方也十分不確定地開出了十個獎項。  以下是2017年搞笑諾貝爾獎的全部獎項:
  • 2017「搞笑諾貝爾獎」揭曉,科學家說貓是液體?
    第27個第一屆「搞笑諾貝爾獎」(IgNobel Prizes)15日在哈佛大學桑德斯劇場舉行頒獎儀式。作為一年一度科學界的「搞笑盛會」,今年也出現了不少「這樣也可以?」的「笑點」。貓是不是液體?喵:你說什麼?
  • 2017搞笑諾貝爾獎出爐:「貓可不可以是液體」研究獲得物理獎
    搞笑諾貝爾獎是我最喜歡的一個科技獎。因為真正的諾貝爾獎,是讓人肅然起敬而又距離感,而搞笑諾貝爾獎,則喜感十足,相當於逗比版的諾貝爾獎。大家會說這樣的發明富於想像力,對真正偉大的科技發明可能有啟發,而且也有搞笑諾貝爾獎的得主,但是這樣的發明讓人很開心,而且得獎的人也欣然前往,不像金酸莓獎、近掃帚獎得了都覺得丟人,來領獎都得自我檢討。這個獎歡樂多了。
  • 你家的貓可能是液體!2017搞笑諾貝爾獎 腦洞不忍直視
    北京時間2017年9月15日6點,第27個第一屆搞笑諾貝爾獎頒獎典禮(沒錯,官方就是這麼說的。你大概可以理解為:你總是在過「第N個18歲生日」)在哈佛大學舉行。  搞笑,是因為獲獎的研究內容稀奇古怪很不正經。雖然每個獲獎研究都想讓人大喊「什麼鬼」,但它們統統都是嚴肅認真的成果呢。
  • 看看2017年搞笑諾貝爾獎,你們這些「不正經」科學家真是夠了
    諾貝爾獎大家都知道,這是全球很多領域的最高榮譽,幾乎包含了所有大方面的科學領域。例如物理獎,化學獎,生物獎等,還有文學獎,甚至和平獎。不過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諾貝爾還有一個非常具有娛樂精神的獎項,這就是搞笑諾貝爾獎。而2017年搞笑諾貝爾獎早已經出爐,你們這些「不正經」科學家真是夠了。
  • 沒錯,貓咪就是液態的,已經被科學家證明了!
    原標題:沒錯,貓咪就是液態的,已經被科學家證明了! 如今,「吸貓」變成了很多人喜聞樂見的一項活動——在辦公室你會看到一群圍繞在鼓勵師周圍的摸魚兩腳獸;在路上你會看到幾個追著小野貓揉的怪叔叔或怪阿姨;在家裡你就是那個天天鏟屎還被貓嫌棄的鏟屎官。
  • 貓是液體還是固體,盤點貓咪三大藏身之處
    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說,貓咪不是液體。貓之所以被稱為「液體」,是因為貓可以根據容器形狀而改變自身的形態,所以貓是「液體」這種形容詞,是網民調侃貓咪柔韌的身體而創造出來的。
  • 一個科學實驗耗時93年,科學家都換了3個,還獲得了搞笑諾貝爾獎
    這句話也是每個科學家心中的鐵律,想證明一個科學理論的正確性,你就得用實驗來證明。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是諾獎級別的理論成果,為何沒有獲得諾貝爾獎?因為相對論中有部分內容沒辦法用科學實驗來證明,帶有明顯的預言性質。愛因斯坦成功解釋了光電效應,靠它獲得了諾貝爾獎,可見實驗的重要性。在中國接受教育的孩子,初中時學習了物理和化學,都會做些簡單的實驗。
  • 2017年「搞笑諾貝爾獎」揭曉了!
    據國外媒體報導,在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頒獎典禮上,又有多位科學家憑藉出人意料的研究成果獲得了不同獎項。  今年是第27個第一屆「搞笑諾貝爾獎」——每年的頒獎典禮都是「第一屆」。
  • 不可言說的搞笑諾貝爾獎,科學也可以這樣玩
    設立於1991年的搞笑諾貝爾獎(IgNobel Prizes)是對諾貝爾獎的模仿,其名稱來自Ignoble(不名譽的)和Nobel Prize(諾貝爾獎)的結合。主辦方為《科學幽默雜誌》,每年9月或10月過頒獎儀式都在哈佛大學桑德斯大禮堂舉行。
  • 玻璃是不是固體是液體?真相是怎樣的?看看科學家的實驗!
    如此堅硬的物體,如果你要問它到底是固體還是液體,我們肯定會異口同聲不假思索的回答,玻璃當然是屬於固體了。卻有科學家表示,玻璃其實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看起來那麼簡單,很有可能是液體,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這樣的答案完全超出了我們的認知。
  • 「滴瀝青」實驗,耗死兩代科學家,仍未停止,只為證明瀝青是液體
    在2005年的搞笑諾貝爾獎中,搞笑諾貝爾獎委員會把「搞笑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發給了一個著名的「滴瀝青」實驗。這個實驗從1927年開始,到頒獎時已經進行了78年,連做實驗的教授都已經去世。但這是這個實驗至今還在進行當中,那這是咋回事呢?瀝青關於這件事,我們首先要聊一聊一個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的物質:瀝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