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合理提高鋰電池正極極片的壓實密度?

2020-11-25 騰訊網

關注並標星【旺材鈷鋰鎳】

捕獲更多行業前沿資訊乾貨

更多,更及時的乾貨內容,請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

誠邀業內人士及機構向我們投稿,投稿有禮

來源:鋰電前沿

導語

電池在製作過程中,壓實密度對電池性能有較大的影響。一般來說壓實密度與極片比容量,效率,內阻,以及電池循環性能有密切的關係。找出最佳壓實密度對電池設計非常重要。

一般來說,在材料允許的壓實範圍內,極片壓實密度越大,電池的容量就能做的越高,所以壓實密度也被看做材料能量密度的參考指標之一。但是一味的追求高壓實,不但替身不了電池的比容量,還會嚴重降低電池比容量和循環性能。

壓實密度越大,材料顆粒之間的擠壓程度會越大,極片的孔隙度就會越小,極片的吸收電解液的性能就會越差,電解液越難以浸潤,那麼直接的後果就的材料的比容量發揮較低,電池的保液能力較差,電池循環過程中極化就打,衰減就會較大,內阻增加也尤為明顯。因此合適的正極壓實密度可以增大電池的放電容量,減小內阻,減小極化損失,延長電池的循環壽命,提高鋰離子電池的利用率。在壓實密度過大或過小時,不利於鋰離子的嵌入嵌出。那麼影響正極極片壓實密度的壓實密度有哪些呢?影響壓實密度的因素

影響壓實密度的因素

影響正極極片壓實密度的主要因素主要有以下四點:

材料真密度

材料形貌

材料粒度分布

極片工藝。

材料真密度

目前幾種商業廠家的正極材料的真密度和目前所能達到的壓實密度見表(表中所選三元材料為NCM111),可以看出,幾種材料的真密度:鈷酸鋰>三元材料>錳酸鋰>磷酸鐵鋰,這和壓實密度的規律一致。需要指出的是,不同組分三元材料的真密度隨組分的變化而變化。

幾種商業正極材料的真密度和壓實密度範圍

材料形貌

三元材料和鈷酸鋰的真密度差別並不大,從上表可以看出,NCM111和鈷酸鋰的真密度只差0.3g·cm-3,壓實密度卻比鈷酸鋰低0.5g·cm-3,甚至更高,導致這個結果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是鈷酸鋰和三元材料的形貌差別。

目前商業化的鈷酸鋰是一次顆粒,單晶很大,三元材料則為細小單晶的二次團聚體,如圖所示。從圖中可看出,幾百nm的一次顆粒團聚成的三元材料二次球,本身就有很多空隙;而製備成極片後,球和球之間也會有大量的空隙。以上原因使三元材料的壓實密度進一步降低。

鈷酸鋰和三元材料SEM圖

材料粒度分布

等徑球在堆積時,球體和球體之間會有大量的空隙,若沒有合適的小粒徑球來填補這些空隙,堆積密度就會很低。所以合適的粒度分布能提高材料的壓實密度,而不合理的粒度分布則造成壓實密度顯著降低。

極片工藝

極片的面密度,黏結劑和導電劑的用量都會影響壓實密度。常見導電劑和黏結劑的真密度見如表。從表中可以看出,

常見導電劑和黏結劑的真密度

材料的真密度對壓實密度的影響是無法改變的,但從壓實密度和真密度的對比中可以看出,三元材料的壓實密度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如何提高壓實密度

目前提高壓實密度的方法主要從材料形貌、材料粒度分布、極片工藝三方面入手。例如將三元材料的形貌製備成和鈷酸鋰類似的大單晶;優化三元材料粒度分布;極片製作時使用導電性好的導電劑以降低導電劑用量,調漿過程高速分散,使導電劑和黏結劑均勻分散等等。

下面是從優化三元材料形貌和粒度方面來提升三元材料壓實密度的實例。

優化形貌

常見幾種三元材料的形貌及其極片(輥壓後)的SEM圖如圖所示。其中(a)、(c)、(e)為三種不同形貌的三元材料的SEM圖,放大倍數相同。(b)、(d)、(f)分別為(a)、(c)、(e)的輥壓後極片低倍SEM圖。

(a)所示是最常見的三元材料形貌,即小單晶的二次團聚體,其輥壓後的極片SEM圖如(b)所示,二次顆粒之間有較大空隙,且部分二次顆粒已經被壓碎,部分沒有接觸到黏結劑的小單晶已經脫落;(c)的形貌為一次單晶三元材料,但比(a)的單晶稍大一些,從其對應極片(d)可以看出,單晶顆粒之間有少量空隙,因為不存在二次顆粒破碎的問題,所以只要黏結劑分散均勻,便不存在單晶從極片脫落的問題;(e)雖然也是二次團聚體,但是單晶很大,單晶和單晶之間接觸並不是很緊密,從其對應極片(f)可以看出,顆粒和顆粒之間的空隙很少,如果使用高速混合機來製備漿料,效果會更好。

圖中(a)、(c)、(e)三種形貌的材料對應的壓實密度結果對應(g)中的a、c、e。從圖中可以看出,(a)形貌的材料壓實密度最低,但和(c)的壓實密度相差不多,(e)的壓實密度比(a)和(c)的高很多,已經達到3.9g·cm-3。

不同形貌三元材料及其極片SEM圖、壓實密度對比

優化粒度分布

D50接近的材料,若D10、D90、Dmin、Dmax有差別,也會造成壓實密度不同。粒度分布太窄或粒度分布太寬都會使材料壓實密度降低。對於粒度分布的影響,有的電池廠家會對正極材料生產商提出要求,而有的電池廠家則通過混合不同粒度分布的產品來達到提高壓實密度的目的,如圖所示。

不同粒度分布的正極材料極片SEM圖

過壓

造成三元材料極片過壓的原因有兩種,一種是電池廠家為了追求電池的高能量密度導致極片過壓,例如將壓實密度只有3.6g·cm–3左右的三元材料壓至3.7g·cm–3甚至更高;另一種是材料廠家製程控制不嚴格,使不同批次三元材料的壓實密度不一致,電池廠家未分析材料的具體情況,按照常規工藝參數製備極片時將極片過壓。

過壓後極片的SEM圖

極片過壓會造成電池容量降低,循環惡化,內阻增加等問題。首先,極片過壓會使球形三元材料大面積破碎,新產生的表面有很多脫離了二次球的一次小顆粒,它們要麼因為沒有接觸到PVDF而從極片上掉落,要麼因為沒有接觸到導電劑而使極片導電性能局部惡化。新表面的產生也使比表面增大,與電解液的接觸面增大,副反應增加,從而造成電池性能降低,如電池氣脹、循環衰減等。過壓還會造成鋁箔變形,極片脆片,容易折斷,電池內阻增加。

另外,過壓的極片中,材料顆粒之間的擠壓程度過大,造成極片孔隙率低,極片吸收電解液的量也會降低,電解液難以滲透到極片內部,直接的後果就是材料的比容量發揮變差。保液能力差的電池,循環過程中極化很大,衰減很快,內阻增加明顯。

極片是否過壓可以通過觀察極片是否脆片、做電鏡查看材料是否被破碎、估算極片孔隙率等方法來判斷。其中極片孔隙率是判斷極片吸液量、吸液速率的一項重要指標,對電池性能產生直接影響。

極片孔隙率是指極片輥壓後內部孔隙的體積佔輥壓後極片總體積的百分率。極片孔隙率過低會降低電解液量對極片浸潤速率,影響電池性能發揮,過高會降低電池能量密度,浪費有效空間。不能為了追求能量密度而過度提高壓實密度。孔隙率的測試可以採用壓汞法、氮吸附、吸液法、估算法等,壓汞法為常用方法。吸液法具體操作步驟如下:裁取適量極片,並計量所述極片的質量m;計量所述極片的體積V;將所述極片放置到容器中,所述容器內設置有電解液或其他溶劑(溶劑密度為ρ),將所述極片完全浸泡,並浸泡一定時間;取出所述極片,放置於濾紙上,吸拭至恆重,計量所述極片的質量m1;根據公式ε=(m1–m)/ρV×100%,計算極片的孔隙率ε。估算法較為簡單,根據材料的真密度與極片壓實密度的差值可以估算極片的孔隙率。極片孔隙率計算方程式如下:

極片孔隙率(%)=(混合物真密度–極片壓實密度)/混合物真密度×100%

下表給出了三元材料和鈷酸鋰在不同壓實密度下的孔隙率,數據由上式計算得出。下表的計算基礎為:三元極片中包含95%的三元材料,3%導電劑,2%黏結劑(均為質量分數),三元材料的真密度為4.8g·cm–3,導電劑的密度為1.9g·cm–3左右,黏結劑的密度為1.78g·cm–3,那麼混合物的真密度約為4.65g·cm–3。鈷酸鋰極片中包含95%的鈷酸鋰,3%導電劑,2%黏結劑,LiCoO2的真密度為5.1g·cm–3,導電劑的密度為1.9g·cm–3左右,黏結劑的密度為1.78g·cm–3,那麼混合物的真密度約為4.94g·cm–3。

三元材料和鈷酸鋰在不同壓實密度下的孔隙率典型值

來源:鋰電前沿

2019中國動力鋰電池產業鏈分布圖

地圖免費標註

2019中國動力鋰電池產業鏈分布圖

地圖免費領取

相關焦點

  • 鋰離子電池極片配方及工藝評估-極片電阻法
    在極片輥壓工序中,設置合適的輥壓壓力以保證極片的壓實密度在合適範圍內,進而實現極片電子電導和離子電導的平衡,對研發人員來說也是一大挑戰。本文採用極片電阻法來評估極片中導電劑含量以及壓實密度對極片電子電導的影響,為研發人員確定最佳配方和工藝參數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 振實密度和壓實密度以及兩者之間關係
    由專門的振實密度儀器測定。  壓實密度(compacteddensity)  定義:在鋰離子電池設計過程中,壓實密度=面密度/(極片碾壓後的厚度—集流體厚度),單位:g/cm3壓實密度分為:負極壓實密度Anodedensity(或稱為陽極壓實密度)和正極壓實密度Cathodedensity(或稱為陰極壓實密度)。
  • 鋰電池極片表面缺陷檢測及其對電化學性能的影響
    鋰電池極片表面缺陷檢測及其對電化學性能的影響   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新能源汽車近幾年迅猛發展,市場增長迅速。作為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部件,鋰離子動力電池得到飛速發展。同時,市場對鋰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壽命、安全等方面不斷提出新的要求,國家補貼政策調整對電池成本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 棗莊鋰電池回收生產廠家產品的注意事項
    隨著分布式能源技術和資源回收技術的進步,如何有效進行動力電池的梯次利用和鋰資源回收成為動力電池技術發展的重要課題之一。充電時,鋰離子從正極材料的晶格中脫出,經過電解質後到負極材料的晶格中,使得負極富鋰,正極貧鋰;放電時鋰離子從負極材料的晶格中脫出,經過電解質後到正極材料的晶格中,使得正極富鋰,負極貧鋰。在為可攜式UPS選擇佳電源方案時,必須對其總成本和整體性能進行評估。
  • 泰州鋰電池回收生產廠家產品外觀的要求
    鋰電池正極回收為什麼都是鋁箔,鋰電池正極回收為什麼都是鋁箔,鋰電池正極回收為什麼都是鋁箔粒度分布太窄或粒度分布太寬都會使材料壓實密度降低,對於粒度分布的影響,有的電池廠家會對正極材料生產商提出要求,而有的電池廠家則通過混合不同粒度分布的產品來達到提高壓實密度的目的。
  • 回收鋰電池正極片【南陵回收】選擇廠家
    目前我國氧化鈷產品的主要應用領域如下:油漆添加劑在製造各種油漆時加入氧化鈷,生產的油漆性能有所提高,特別是在油漆中起著催幹劑的作用,即在油漆使用中易於快速晾乾,以提高應用速率。這對油漆的快速施工大有益處。搪瓷和陶瓷顏料搪瓷材料中加入氧化鈷後,可耐腐蝕和提高耐磨度。在各種建材和日用陶瓷中,用氧化鈷製成藍色的顏料或釉料塗於陶瓷製品,經焙燒後呈現了鮮豔的陶瓷品。
  • 關於鋰電池極片設計的基礎知識
    鋰電池電極是一種顆粒組成的塗層,均勻的塗敷在金屬集流體上。鋰離子電池極片塗層可看成一種複合材料,如圖1所示,主要由三部分組成:(1)活性物質顆粒;(2)導電劑和黏結劑相互混合的組成相(碳膠相);(3)孔隙,填滿電解液。
  • 湖北回收鋰電池正極片廠家
    湖北回收鋰電池正極片廠家深圳裕隆鈷酸鋰廢電池回收公司---主要回收業務:稀有金屬類、鎳鈷電池類1. 廢鎳錫:廢鎳板、鎳塊、鎳珠、梅花鎳、發泡鎳、儲氫合金粉、氧化鎳、鎳片、鎳渣、鎳泥、鎳氫、鎳鎘電池。
  • 正極粉末電阻和極片電阻相關性探究
    在實際電池研發以及生產過程中,離子電阻部分需在電池成品端進行評估,而電子電阻部分可在材料及極片端進行快速評估,因此,材料和極片電子電阻的準確評估,對成品電芯的電阻預估有重要意義。 在全電池電子電阻中,正極極片電阻通常佔比較大。
  • 鋰電池正負極材料怎麼選?為何正極用鋁箔而負極用銅箔?
    鋰離子電池的正極為什麼用鋁箔,而負極用銅箔?鋰離子電池的四大主要部分是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離膜和電解液。銅箔和鋁箔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已形成氧化保護膜、質地較軟有利於粘結、製造技術較成熟、價格相對低廉等優勢,因此被選擇作為鋰電池集流體的主要材料。
  • 從結構、材料及工藝等方面解析鋰電池內阻影響因素
    想要降低離子阻抗,需要做好以下幾點:保證正負極材料和電解液具有良好的浸潤性在極片設計時需要選定合適的壓實密度,如果壓實密度過大,電解液不易浸潤,會提高離子阻抗。對於負極極片來說,如果首次充放電時在活物質表面形成的SEI膜過厚,也會提高離子阻抗,這時需要調節電池的化成工藝來解決。電解液的影響電解液要具有合適的濃度、粘度和電導率。
  • 三元鋰電池怕熱,磷酸鐵鋰電池怕冷,背後的原因是TA決定的
    在動力電池中,磷酸鐵鋰電池和三元鋰電池是最常用的兩種鋰離子電池,他們的不同只是在正極材料的選擇上。三元鋰電池的正極材料是鎳鈷錳(NCM)或鎳鈷鋁(NCA),磷酸鐵鋰電池的正極材料是磷酸鐵鋰,正是因為正極材料的不同決定了它們有著不同的命運。
  • 全固態鋰電池的產業化現狀如何?
    半固態鋰電池製備工藝流程可兼容傳統鋰電池生產工藝。半固態鋰電池的正極、負極極片的製備工藝可兼容傳統鋰電池卷繞和疊片的製備工藝。凝膠電解質製備工藝相對複雜,主要有兩種:1、傳統工藝:基於分子間作用力形成物理交聯,再吸入電解液。需要經過聚合物成膜、造孔劑萃出、電解液浸漬等步驟,製備出凝膠電解液後再通過疊片、卷繞的方式與正負極組裝成電池。
  • 淺談鋰電池用正負極集流體
    眾所周知組成鋰離子電池的四大主要部分是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離膜和電解液。但是,除了主要的四大部分外,用來存放正負極材料的集流體也是鋰電池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鋰電池正負極集流體材料。
  • 定量優化鋰電池極片微觀結構解析
    電動汽車長續航裡程對動力電池提出了更高的能量密度要求,市場和基礎設施情況同時又要求動力電池具有良好的倍率特性,而這兩者是相互矛盾的。如何在較高的能量密度下實現電池良好的倍率特性,這需要從微觀上理解電池極片的機理,從下至上優化電池設計。
  • 鋰電池正極材料優劣勢對比分析
    而鋰離子電池的主要構成材料包括電解液、隔離材料、正負極材料等。提高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的關鍵在於正極材料,正極材料佔有較大比例(正負極材料的質量比為3:1~4:1),因為正極材料的性能決定了鋰離子電池的主要性能,其成本也直接決定電池成本高低。按正極材料劃分,鋰離子電池可以分為鈷酸鋰、錳酸鋰、磷酸鐵鋰和三元材料等技術路線。
  • 電解液概念和浸潤效果以及提高浸潤效果的方法解析
    電解液浸潤效果不好時,離子傳輸路徑變遠,阻礙了鋰離子在正負極之間的穿梭,未接觸電解液的極片無法參與電池電化學反應,同時電池界面電阻增大,影響鋰電池的倍率性能、放電容量和使用壽命。 那麼,為了避免出現種種弊端,我們需要想辦法使電解液儘可能的浸潤極片。當然了考慮到成本問題,我們需要使用儘可能適量的電解液,電解液量多少對電池的性能影響參考下文:【技術π】電解液量對電池性能有什麼影響?
  • 二硫化鎢納米片有望改善磷酸鐵鋰正極材料性能
    據化學材料研究者表示,高結晶度二硫化鎢納米片非常適合參與特種鋰電池正極材料的生產,這主要是因為其不僅具有較高的電化學性能,還有較好的耐溫性能。二硫化鎢納米片是鎢硫化物的一種,具有較好的熱學性能與力學性能,因此作為正極材料改性劑的話,能有效增強產品的抗高溫性能與抗低溫性能,降低自身發生化學反應的可能性,從而增強特種鋰電池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