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技巧:一腳剎車就能躲過測速拍照

2021-01-09 手機鳳凰網

但凡開車,走高速在所難免。一上高速,各位老司機就如離弦的弓箭,「嗖嗖」往前衝。但是,別忘了高速公路是有限速的,一不留神電子警察可能就會拍下超速行為。

有些老司機對此不屑一顧,「看到測速攝像頭,踩一腳剎車把速度降下來就行了。」對於這種說法,真能行得通嗎?小編可以告訴各位車主大人,真不一定!至於原因嘛,今天就來聊聊這件事。

1、高速公路測速攝像機能拍多遠

先來說說關於高速公路測速攝像機的有效距離是多遠,也就是說它能拍多遠。一般來說,不同的型號,可以拍攝的距離也是不同的。而且,在測速攝像機旁邊都會配有雷達波來檢測車輛速度,一般可以檢測三、四百米左右。

不過,雷達波測的再遠,攝像機拍不清楚也沒有用。所以,通常還是以測速攝像機拍照的有效距離為準。

在國內,最常見的雷達測速攝像機鏡頭主要有3.6毫米、6毫米、8毫米、12毫米、16毫米這幾個型號。

國內常見的測速攝像機拍攝最遠的是16毫米鏡頭,與道路呈17.1度角,可拍攝距離為60米。說過了測速攝像機的問題,再來說說人眼的可視範圍有多遠。

以理想狀態來說,天朗氣清、沒有任何障礙物、測速攝像機放在顯眼的地方,那麼大概在2公裡內就能看到。然而,這只是理想狀態。如果,遇到草叢、隔離帶等,或者雨天、大霧,能見度就不好說了。

如果是夜間:能見度會降低很多,再加上高速公路沒有路燈,按照車燈照射範圍來看,汽車的遠光燈照射範圍大概在200米左右,能見度也就差不多這樣了。那麼,照射範圍200米,攝像頭只能拍下60米以內,這樣不是沒問題嗎?

到底夠不夠,我們以超速10%舉例,來算一算。高速公路最高限速為120Km/h,那麼當行駛速度達到132Km/h時,就已經處在超速範圍了。

以家用車來說,一般情況下從100Km/h減速到0,也就是靜止狀態,大概要39-44米左右。那麼,從132Km/h減速到120Km/h,最起碼需要8.4米,也就是不到10米的距離。

根據《交通工程學》解釋,駕駛員在開始制動前,至少需要0.4秒的反應時間,車輛產生制動效果至少需要0.3秒。

當我們在遠處看到疑似測速攝像頭時,需要有一個反應判斷的時間,基本來說,平均反應時間是2秒。

那麼,把這些時間加在一起,大概是2.7秒左右。

那麼,當我們以132Km/h的速度行駛時,2.7秒能開多遠呢?大概已經是100米開外了。所以,當超速10%看到測速攝像頭再踩剎車,如果是正常反應或者反應稍微慢一點,那就很有可能會被拍下超速違章行為了。

按照上面的計算來看,如果是較為晴朗的天氣,看清300-500米外的事物是沒有太大問題的。當確認前方為測速攝像頭後,踩剎車降速,降速過程大概需要100米左右,攝像拍照範圍60米。

那麼,大體在200米外剎車減速就沒什麼問題了。

如果天氣不好或者道路有遮擋物的話,就要另當別論了。那麼,夜間行車能見度基數低,遠光燈的能見度也只有200多米,拋去測速攝像的拍攝範圍,再加上夜間人的反應速度下降,減速距離增加。

所以,晚上超速行駛肯定一拍一個準。再說,夜間行車不定因素太多,按規定限速行駛也能更好的保證行車安全。

在城市裡,大多數限速為60Km/h,超出10%也就是66Km/h。那麼,從 66Km/h減速到60Km/h一般家用車大概需要2米左右,加上2.7秒的反應時間,大概60米左右就能避開測速攝像。

所以,只要在距離測速攝像頭100米以外踩剎車,就可以避免被拍照。不過,城市道路如此擁擠,估計也用不著。

小編建議:各位車主儘量不要超速行駛,首先超速更容易危害到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而且猛踩剎車,一快一慢,坐車的人不舒服,對汽車也沒有好處。另外,上高速比較省心的辦法就是開定速巡航;如果不開定速巡航,也可以打開手機導航嗎,會有測速播報。

相關焦點

  • 測速前剎車躲拍照?你太天真了!
    我們開車在一望無垠的高速公路上,很容易不留神超速,畢竟路況好,車還少,不知不覺油門就會踩深了,還有的司機朋友本來就有超速的不良習慣,高速公路上一定有測速,很多老司機的做法是:看到測速攝像頭馬上踩剎車。降低車速躲避攝像頭的拍攝,然而這個真的有用嗎?或者真的一直管用嗎?
  • 高速上遇到測速拍照時急踩剎車真的管用嗎?交警說出了正確做法
    有些人在高速上開車的時候,非常的肆無忌憚,儘管有一些交通警示牌會提醒我們限速,但是很多人都會選擇無視這些警示牌,由於高速上面沒有交警監管,所以喜歡飆車的朋友們也是放飛了自我,但是現在高速上也會有電子眼測速拍照的,如果在高速上超速,在下高速之後就要接受罰款扣分的處罰了,所以很多的人還是比較畏懼的
  • 全程測速於區間測速的區別是什麼?看完瞬間懂了
    看到前方有測速監控點位,立馬猛踩剎車減速,這是許多「老司機」慣用的對付測速電子警察的「秘籍」。不過,現在這種方法恐怕不太好用了,目前我國很多地區的高速、快速測速模式都開始轉換,正逐步由我們熟知的「定點測速」改進為「區間測速」。
  • 高速上的測速攝像頭都裝在什麼地方?
    測速攝像頭有哪些種類?卡口測速一種呢就是說卡口測速,在路上設一個關卡,每經過這個路段的時候都會被測一下。一般是用雷達來進行測速的,高速上面最常見的就是這種類型了。我們這種手機導航上也會說的,前方多少多少看一個大方塊在那邊拍照的就是這個了。
  • 關於區間測速的這些事,經常開車的你值得一看
    關於區間測速的這些事值得看一看。1 區間測速的計算方式從字面上理解,區間測速的計算方式是車輛在測速路段行駛的平均速度,比如測速路段長度是10KM,限速是100KM/H,車輛經過此路段的最短時間是6分鐘,如果計算出來起點和終點的時間間隔小於6分鐘,那一定是超速通過了。
  • 揭開測速拍照和違章拍照的秘密
    有次跟老司機們聊天聊到測速拍照和違章拍照怎麼區分的問題,大家紛紛發表自己的見解,在此摘錄幾個:大A違章拍照肯定會被罰款,測速拍照如不超速就不被罰款。小B不管遇到啥,首先先減速。老C裝個導航不就有提醒了唄。要說靠導航也不是不可以,不過我國監控攝像頭每年數量增長20%,你咋知道某條路啥時候又多了一個攝像頭?
  • 掌握這幾個開車小技巧,你也可以成為老司機
    茶餘飯後,談論新手和老司機的區別時,最常用來區分兩者的通常是駕齡,認為只要開車時間足夠的長,公裡數足夠的多,那麼就能稱之為老司機。其實並非如此,老司機之所以能稱之為老司機,往往是因為一些普通駕駛者沒有掌握的開車技巧以及寶貴的駕駛經驗,小編這裡給大家總結了幾條實用的經驗技巧。
  • 頭疼測速區間?而這個限速標誌讓不少老司機吃虧!新手更得注意
    前幾天小編和一個經常開高速的司機朋友聊天,聊到他平時經常馳騁於高速上,他嘆了口氣,說其實即使開了那麼久的車了,但是遇到區間測速還是十分頭疼的。雖然有時候導航可以告訴你什麼時候到了測速區間了,這時候老司機都會稍稍減速,然而有一些測速區間連導航都沒法識別。頭疼測速區間?
  • 哪個測速?
    今天小編跟大家普及下違章拍照和測速拍照兩者之間的區別。違章拍照1、電子警察目前,城市裡抓拍違章用得最多的是電子攝像頭,偶爾旁邊還「攜帶」一個家屬——LED補光燈。白天不亮,晚上會高頻率地閃。 識別時間約1秒; 對車輛的捕獲率幾乎可達100%;對車牌的識別率能達95%以上; 高清畫面槓槓滴···那些開車不愛系安全帶的、開車打電話,還有開車時手亂摸的,隨時可能收到交警高清無碼的「牛肉乾」 。可以說,只要車輛違章了,在電子警察眼下,那肯定「必拍無疑」!
  • 哪些攝像頭才是測速的 你知道嗎
    哪些攝像頭才是測速的 你知道嗎[車友頭條-車友號-開車技巧]  現如今,交通管制越來越嚴,一旦被抓到違章就得罰錢扣分,相信很多朋友都很擔心這一點。面對路上越來越多的攝像頭,您可能見到一個就會擔心這是拍違章的。
  • 「過山車式」測速,120限速高速突然冒出70警示牌,要踩剎車不?
    但是,這種情況下,120km/h的高速突然跳出的70km/h的警告板,應該踩剎車嗎?實際上,像這樣急速減少50km/h速度的話,高速是非常危險的,首先這種速度落差大的警告板本身就不合理。在高速公路上汽車高速行駛的時候,車的慣性非常可怕,直接踩剎車的話,有可能會錯車,司機的身體向前衝,即使有安全帶的保護也不能保證安全,最壞的情況也有橫轉,安全氣囊的彈力等。
  • 高速公路遇到區間測速,到底怎樣通過才不會被扣分?
    現在可以看到右側標牌顯示區間測速起點,其上方限速牌顯示限速120公裡,也就是說,前方6.3公裡區間內速度不能超過120公裡。每個車道上方都有一個監拍設備,包括應急車道上方也有一個。所有經過起點的車輛,在經過這裡的時候,系統會拍照記錄你的車牌信息、車輛外觀信息、駕駛員特徵信息以及拍照時間。
  • 固定測速和區間測速是什麼意思?
    一般固定測速和區間測速是高速公路上最常見的兩種測速方式,很多司機朋友自認為很清楚這兩種測速方式是如何計算車輛是否超速的,其實不然。今天,我們就來分享一下高速上固定測速和區間測速的內容,希望你看完不再中招。   固定測速
  • 剎車只需要輕輕一腳,為什麼能停下幾噸重的汽車?看完才知道原理
    剎車只需要輕輕一腳,為什麼能停下幾噸重的汽車?看完才知道原理 如今汽車成了很多人必不可少的代步工具,在出行之時就可以自駕汽車去到目的地,如果在這過程當中,遭遇了什麼突發事件,司機的第一反應就是踩剎車,那麼剎車只需要輕輕一腳,為什麼能夠停下幾噸重的汽車呢?
  • 測速攝像頭到底被藏在哪兒?你知道嗎?
    首先,開車超速是錯誤的,其次,交警的測速點設置是有規律的,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下。我國交警的測速行為,不光不允許交警隱藏執法,就連測速點設在哪裡,都要求預先有明確提示,在國省道如果看到限速標誌,前方就可能有固定測速點,具體位置在看到限速標誌後,固定測速點會設置在500米之外,而不是緊挨著限速標誌。
  • 怎樣才能判斷一個人開車技術的好壞?這6個習慣全有,一定是高手
    起步是每輛車開始最基礎的一個技巧,如果開車起步不夠平穩的話,可能會導致車輛顛簸,容易熄火,車子就無法正常的啟動,不同的車型它們的駕駛體驗也不同,就像專門開公交車的司機,如果讓他們突然開轎車會有一些不習慣,但是如果依然能夠起步穩的話,那說明技術很高超。
  • 剎車燈閃一下和閃二下有什麼區別?老師傅說,學問大了
    很多老師傅開車,無論車開多麼急速,都會踩剎車踏板時,又鬆開踏板,再踩剎車踏板,反覆幾次,並非一腳到底「踩死」剎車踏板。難道是他們擔心汽車抱死翻車嗎?並不是,現在的汽車都有剎車防抱死功能,即使是一腳到底也不會防抱死。當然,反覆剎車也不會造成任何故障。那是什麼原因造成老司機剎車總喜歡踩兩下踏板呢?
  • 區間測速開到180,規定時間到達算超速嗎?老司機說出了精髓!
    汽車在我們的生活中越來越多,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機動車的身影,而隨著我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這種趨勢還在逐漸的增加,殊不知有句老話說得好「買車容易開車難」,這句話深深表達出來了大部分老司機常年開車飽受的疾苦。
  • 開車注意!邯鄲這8個路段開始區間測速
    二、S313省道(邯大線)53公裡+700米至62公裡+200米處實施機動車限速行駛,限速值小型汽車70km/h,大型汽車70km/h,測速方式為區間測速; 三、原234省道(老定魏線)248公裡+680米處實施機動車限速行駛,限速值小型汽車70km/h,大型汽車70km/h,測速方式為單點測速; 四、原234省道(老定魏線
  • 嫦五「一腳剎車」,進了環月軌道
    近月制動:關鍵「剎車」,確保被月球捕獲近月制動是嫦娥五號探測器飛行過程中關鍵的軌道控制之一。只有順利完成這一步,探測器才能進入月球軌道繞月飛行,並實現後續的著陸和採樣。簡單地說,地月轉移軌道就像一條從地球通往月球的高速路,而火箭與探測器的分離點,就是這條高速路的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