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測速於區間測速的區別是什麼?看完瞬間懂了

2021-01-09 點沸汽車專欄

全程測速於區間測速的區別是什麼?看完瞬間懂了!儘管人類生存、發展的四大基本需要的順序是衣、食、住、行,但在這四大基本需要中,衣、食、住主要是作為人類生存條件而存在的,而行,它對於人類來說,屬於發展價值遠 大於生存價值的元素。因此,行的問題佔有最為突出的地位,對人類發展的影響也最大。遠古時期的人類如果缺乏行,就無法躲避野獸侵害,無法將收穫的作物、捕獲的野獸運回住處,當然也就談不上生存;今天的人類如果缺乏行,就無法運送生產資料,無法進行貿易往來,無法實現信息傳遞,無法安排社會交往,當然也就談不上發展。看到前方有測速監控點位,立馬猛踩剎車減速,這是許多「老司機」慣用的對付測速電子警察的「秘籍」。不過,現在這種方法恐怕不太好用了,目前我國很多地區的高速、快速測速模式都開始轉換,正逐步由我們熟知的「定點測速」改進為「區間測速」。

(一)模擬場景:

螞蟻君老是會這樣:出行的時候總是一路子的悠閒和加速,一看到限速牌的時候就忙了爪子,趕緊踩踩剎車,那麼問題來了:開車的時候,有時突然看到前方有測速攝像頭,這樣真的管用嗎?

趕緊一腳剎車減速,這樣就不會被拍到了!不過,這個辦法將不管用了。

(二)踩剎車躲測速小心吃罰單

原先測速規定是單點固定測速」,但是隨著科技發達現在已經開始向「區間測速」轉變,這一轉變著實害苦了不少車友。簡單來說就是測速更加精準了,原先踩剎車躲測速煩人方法已經不再管用,而且國內很多高速已經啟用了區間測速處罰。

區間測速是什麼?

區間測速是指在同一路段上設置兩個相鄰的測速點,通過測量車輛經過前後兩個測速點的時間來計算車輛在該路段的平均行駛速度,並依據該路段上的限速標準判定車輛是否超速。以往的單點測速儀,在駕駛人熟知測速點的情況下,可以通過剎車降低車速逃避處罰,很容易造成追尾事故。而區間測速採取計算平均車速的方法來檢測車輛是否超速,堵住了司機投機取巧的手段,更加科學公正。

區間測速的原理

區間測速不可能將道路上每部車進行拍照再進行對比,一般採用「兩點抓照」的方法:即在測速開始時,如果有車超速,就會先拍一個照片,然後在測速結束時進行測速,並抓拍在此點中超速度車輛,如果兩個點均出現同一部車,就進行時間測算,將預設的距離處以兩張相片拍照的間隔時間,就可以計算其平均時速是否超速。

比如,某高速路段兩個測速點之間的距離是120公裡,該路段限速每小時120公裡,車輛如果用1小時或多於1小時的時間跑完,那麼其平均時速就低於120公裡;如果在1小時之內跑完,那它就超速了。

先快後慢就不會超速?

有朋友可能會想,進入區間測速後狂飆一會,快出去時慢行,這樣一來通過兩個監控點的時間長了,區間測速就不會認定超速了。實際上,這種做法是行不通的,區間測速「上崗」並不意味著其他測速系統「下崗」了,固定測速、流動測速、GPS測速會和區間測速互為補充。在高速公路上,每隔十幾公裡、幾十公裡都有各類測速儀器,一經被拍有超速等違法行為,照樣處罰。

變換車道會影響測速結果嗎?區間測速是通過車牌自動識別系統實現的。在前後兩個測速點的監控設備均是分車道抓拍,即便車輛在行駛過程中從最左邊車道變線到最右邊車道,電腦系統也可以進行自動識別比對,不會影響區間測速的結果。跟著大車能避免被拍照?

大家不要相信所謂的緊跟大車能逃避超速被拍的方法,先不論其是否可行,就其做法本身就是非常危險的。首先跟車距離太近就有安全隱患,加上大車的盲區比較大,緊跟著它們就更加危險了。

那麼測速警示標誌應該與測速點保持多少距離?

《交通警察道路執勤執法工作規範》明確規定,「交警在查處超速違法行為時,應當在測速點前方200米處設置警示標誌、警示燈,測速點與查處點之間的距離不少於200米

全程測速於區間測速的區別是什麼?

所謂的「全程」就是在一條比較長的路段上,每一個地點都有測速監控,不存在遺漏的地點。也就是說,雷達測速不是只有幾個點、幾個路段上的事情,是無空白點全覆蓋雷達測速監測,是為了告訴駕駛員不要有超速可以僥倖不被發現的想法。所謂區間測速是在同一路段上布設兩個相鄰的監控點,基於車輛通過前後兩個監控點的時間來計算車輛在該路段上的平均行駛速度,並依據該路段上的限速標準判定車輛是否超速違章,同時在LED大屏進行交通違法車輛信息的實時發布,以對違法車輛進行告知及警示更多的車輛。以往的單點測速儀,在司機熟知測速點的情況下,可以通過剎車降低車速逃避處罰,很容易造成追尾事故。而區間測速採取計算平均車速的方法來檢測車輛是否超速,堵住了司機投機取巧的手段,更加科學公正。

相關焦點

  • 固定測速和區間測速是什麼意思?
    一般固定測速和區間測速是高速公路上最常見的兩種測速方式,很多司機朋友自認為很清楚這兩種測速方式是如何計算車輛是否超速的,其實不然。今天,我們就來分享一下高速上固定測速和區間測速的內容,希望你看完不再中招。   固定測速
  • 高速上的「區間測速」是什麼原理?
    但是,聽說高速公路沒有紅綠燈的牽絆,可以暢通無阻的行駛,可很多人在高速公路上卻容易被扣分,甚至有很多人根本就不懂高速公路上區間測速是什麼原理?以及高速公路上面的攝像頭之外,區間測速也成為了重要的交通標誌。可有很多車主並不明白區間測速的原理是什麼,不知道區間測速是用來幹什麼的?這樣的後果就會導致自己因為超速被扣分。
  • 「區間測速」是什麼意思?交警說出原理,想不違章很簡單
    高速上的測速裝置種類很多,很多車主都不明白區間測速裝置到底是怎麼測速的。區間測速裝置和普通的測速裝置不一樣,它測量的不是車主的瞬間時速,而是在某一路段行駛的平均速度。其實區間測速的原理很簡單,高速上的區間測速路段長度大約在5公裡左右,起始位置安裝了測速設備。區間測速裝置可以記錄車主駛入該路段的時間,再通過計算駛出該路段的時間算出平均車速。
  • 區間測速是什麼意思?這些冷知識需要多了解
    而現在許多車都安裝有電子導航系統,它可以在車子遇到電子眼的時候提前進行播報,司機們就可以及時做出反應,然而遇到區間測速的話,電子導航也變得作用不大。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區間測速到底是什麼意思。其實它的原理很簡單,比如在一段路程裡,按照規定要在20分鐘左右行駛完,你卻只用了15分鐘就走完了。那麼最後就可以判定你在這段路程是超速狀態行駛,自然就可以對你進行扣分和罰款的處罰了。
  • 高速的區間測速是什麼意思?其實它的意思很簡單,只是鮮有人知
    同時,也有不少小夥伴問,高速的區間測速到底是什麼意思?其實它的意思很簡單,只是鮮有人知。區間測速簡單點說就是一段高速路的平均時速。例如,該測速區間為10公裡,本來限制你按每小時一百公裡以下的速度跑完,結果你開車的速度超了這段區間要求的平均速度,用時短了,自然就是會被認定為超速行駛。
  • 高速上的測速攝像頭都裝在什麼地方?
    高速公路那麼長總不可能全程都是電子眼吧,這費錢也不現實。一般來說大家都喜歡裝在什麼地方呢?我查了一下資料分享給你聽聽。測速攝像頭有哪些種類?卡口測速一種呢就是說卡口測速,在路上設一個關卡,每經過這個路段的時候都會被測一下。
  • 邯鄲這8個路段開始區間測速
    二、S313省道(邯大線)53公裡+700米至62公裡+200米處實施機動車限速行駛,限速值小型汽車70km/h,大型汽車70km/h,測速方式為區間測速; 三、原234省道(老定魏線)248公裡+680米處實施機動車限速行駛,限速值小型汽車70km/h,大型汽車70km/h,測速方式為單點測速; 四、原234省道(老定魏線
  • 宿遷開出第一張區間測速罰單
    9月23日,記者從宿遷市公安交警部門獲悉,一輛遼寧牌照的小型轎車在新揚高速45km+650m至52km+430m區間段,平均速度140km/h,超速16.6%被處罰,這也是自8月份江蘇省實施全路網區間測速以來,宿遷開出的第一張區間測速罰單。
  • 關於區間測速的這些事,經常開車的你值得一看
    區間測速是我們在路上經常遇到的一種限速標誌,進入測速區域之前會有明確的指示標誌,提醒前方區間測速路段長度以及限制時速,司機在此路段行駛的時候不至於因為車速過快導致違章。有時候標誌上雖然寫得清清楚楚,但仍有很多司機不知道區間測速是怎麼計算的,保持怎樣的速度才可以更快更安全的通過區間測速路段。
  • 10月1日起山東高速公路重點路段全面推行區間測速
    山東高速公路重點路段全面推行區間測速管理模式,目前已完成區間測速相關設備、提示標誌的校準和安裝。10月1日起在車流量大、事故多發易發重點路段設置的區間測速設備將啟用。區間測速是在同一區間兩端布設監控點,計算車輛通過測速區間的平均速度,並依據該路段限速標準判定是否超速。與單點測速相比,駕駛人在通過區間測速路段時對瞬間的超速行為,有時間自主調整行駛速度,減少被抓拍處罰的概率。
  • 高速公路遇到區間測速,到底怎樣通過才不會被扣分?
    在高速公路或者省道行駛中,有時候你會在路邊發現這麼一個標牌,上面寫著前方區間測速,長度是多少,這裡寫的是6.3公裡,這個時候你就要注意了,前方就會到達區間測速起點了。現在可以看到右側標牌顯示區間測速起點,其上方限速牌顯示限速120公裡,也就是說,前方6.3公裡區間內速度不能超過120公裡。每個車道上方都有一個監拍設備,包括應急車道上方也有一個。所有經過起點的車輛,在經過這裡的時候,系統會拍照記錄你的車牌信息、車輛外觀信息、駕駛員特徵信息以及拍照時間。
  • 頭疼測速區間?而這個限速標誌讓不少老司機吃虧!新手更得注意
    前幾天小編和一個經常開高速的司機朋友聊天,聊到他平時經常馳騁於高速上,他嘆了口氣,說其實即使開了那麼久的車了,但是遇到區間測速還是十分頭疼的。雖然有時候導航可以告訴你什麼時候到了測速區間了,這時候老司機都會稍稍減速,然而有一些測速區間連導航都沒法識別。頭疼測速區間?
  • 山東省開展專項整治行動,開通區間測速、擴建高速公路……
    一直以來,我國高速公路測速取證主要採取單點測速、區間測速這兩種測速方式。但單點測速相對於區間測速來說存在一定的缺點。部分司機在通過單點測速路段時,看到測速標誌會緊急剎車,避免因超速而被抓拍處罰。
  • 車載GPS與警用雷達測速誤差大 司機邀專家測試
    [網友建議]  區間測速更合理  儘管數據說明了問題,全程參與測試的當事人、網友、專家也對警方公開、透明的做法表示了肯定。  但申訴人也對記者表示,本次測量的數據是可信的,但這不代表這種瞬間測速的方式是科學的,因為開車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情況,不可能始終保持在勻速狀態,如果瞬間加速正好碰到雷達測速儀,那真是磕到點子上了,這種扣12分降檔處理的處罰對大客車司機來說實在太嚴厲了,相當於為那一秒鐘掉了飯碗。
  • 哪個測速?
    今天小編跟大家普及下違章拍照和測速拍照兩者之間的區別。違章拍照1、電子警察目前,城市裡抓拍違章用得最多的是電子攝像頭,偶爾旁邊還「攜帶」一個家屬——LED補光燈。白天不亮,晚上會高頻率地閃。吶,小編給大家看看高清無碼的拍攝效果↓↓測速拍照目前,經常見到的測速方式一般有三種:定點測速、移動測速及區間測速。1、定點測速定點測速:在固定的地方設置測速設備,如果車輛超速通過,就會觸發拍照,從而產生超速罰單。比如:卡口攝像頭。卡口攝像頭一般分為線圈測速和雷達測速。
  • 馬路上的測速攝像頭,你知道原理嗎?
    馬路上的測速攝像頭,你知道原理嗎?其實測速的不是攝像頭,是雷達。攝像頭的作用,在接到雷達的信息後,進行抓拍。其中測速分為兩種,一種為瞬間時速,一種為區間測速。雷達測速原理是雷達信號的都卜勒效應,運動物體反射的雷達信號頻率與發射頻率之間有一個差值,稱作都卜勒頻率。都卜勒頻率值與物體運動速度成正比:其中,fd=(2v/C)*f0fd為都卜勒頻率,C為光速,v為物體運動速度,f0為雷達發射速度。通過測量都卜勒頻率值即可計算出待測物體的運動速度。
  • 威海轄區3條高速公路啟用區間測速5處
    記者從市公安局高速交警支隊獲悉,威海轄區G18榮烏高速、G1813威青高速、S11煙海高速全面停用單點測速設備,重組2處區間測速。整改後,目前3條高速公路共啟用區間測速5處。共摸排限速標誌標牌228處,測速設備18處,施工路段11處,導航語音播報點位72處。目前,所有問題均建檔整改,排查整治工作順利完成。高速交警支隊工作人員表示,經過整頓,目前,G18榮烏高速、G1813威青高速、S11煙海高速全面停用轄區單點測速設備,提示標誌全部拆除,單點抓拍測速設備全部停止扣分、罰款功能,記錄的數據僅作為交通流量分析和發生交通事故時責任認定的依據。
  • 新B、新A……車主,這2個路段新增區間測速!
    來源:五家渠交警、五家渠在線 為進一步加強轄區道路交通秩序管理,有效遏制機動車超速違法行為,預防和減少道路交通事故,確保廣大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第六師公安局交警支隊決定在以下點位新增兩處區間測速,現將具體位置公示如下:
  • 區間測速開到180,規定時間到達算超速嗎?老司機說出了精髓!
    高速上區間測速110,中間開到160,規定時間到達算超速嗎?區間測速開到180,規定時間到達算超速嗎?老司機說出了精髓!我們知道現在在考駕照的時候都會學到各種各樣的知識,但是駕校為了學員的高通過率,對於一些不考的點重來都不會讓學員去接觸,最終駕駛證是考了下來,對於交通知識和汽車的保養與維護一點都不懂,固有很多人在拿到駕駛證之後不敢上路開車,就算開車上路之後也會心驚膽戰的生怕自己錯了點什麼,再加上道路上的汽車越來越擁堵,從而更加增添了新手司機的心理負擔,但是又不能不開。
  • 成宜高速全程啟用移動式測速設備
    為進一步加強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規範機動車行駛秩序,預防和減少道路交通事故發生,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S4成宜昭高速公路成宜段全程啟用移動式測速設備對超速等違法行為進行抓拍並進行查處,過往車輛請按照規定速度行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