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可視化——偏光顯微鏡下的神秘世界!

2021-01-18 科學可視化

Seeing is believing 眼見為實,在科研領域這個短語也一直被科研大佬引用,特別是做顯微鏡的,尤其近幾年非常火的超高解析度螢光顯微鏡。化學結晶這個過程大家都知道,但是我想拍的唯美一點,偏光顯微鏡被廣泛用於研究礦石的晶像。這裡我用來拍攝晶體結晶的過程。不同的晶體的結晶形態都不一樣,在偏振光下面看就更絢麗多彩。

ZnSO4 晶體

BaCl2晶體

繼續放大看

有的區域和羽毛一樣

放大看是這樣的:

一些其他部位

放大看

NaAsO·12HO

砷酸鈉

Zoom in

Zoom in

CuSO4

CuSO4是比較常見的化合物,和石灰水混在一起就是一種殺蟲劑波爾多液,用於葡萄或者是蘋果種植的殺菌殺蟲。遊泳池裡面也經常用CuSO4消毒。

Na2S晶體

這種開小花的晶體,

AgNO3晶體

中間部分和邊緣部分結晶又不一樣:

這裡是中間部分:

放大:

邊緣部分

邊緣部分放大

放大

(NH4)3PO4晶體:

放大

邊緣部分

放大

K2Cr2O7 重鉻酸鉀

邊緣

放大

放大

相關焦點

  • 科學可視化【8】-- 單質銅(Cu)結晶生成過程 【延時視頻】
    本系列其他視頻:科學可視化-- 單質錫(Sn)結晶生成過程 【延時視頻】科學可視化-- 單質鉛(Pb)結晶生成過程 【延時視頻】科學可視化-- 碘化鉛生成視頻展示 【延時視頻】科學可視化-- 單質碘(I)結晶生成過程 【延時視頻】科學可視化-- 偏光顯微鏡下的AgNO3的結晶過程科學可視化-- 偏光顯微鏡下的Na2S結晶過程科學可視化--偏光顯微鏡下的神秘世界!
  • 科學可視化-- 碘化鉛生成視頻展示 【延時視頻】
    隨著溫度升高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加。碘化鉛被用於製造高效太陽能電池的前體材料, PbI2也可以用於伽馬射線和x 射線的高能光子探測器。觀看本公眾號其他文章:科學可視化-- 單質碘(I)結晶生成過程 【延時視頻】科學可視化-- 偏光顯微鏡下的AgNO3的結晶過程科學可視化-- 偏光顯微鏡下的Na2S結晶過程
  • 偏光顯微鏡特點與原理
    偏光顯微鏡(Polarizing microscope)是用於研究所謂透明與不透明各向異性材料的一種顯微鏡。凡具有雙折射的物質,在偏光顯微鏡下就能分辨的清楚,當然這些物質也可用染色法來進行觀察,但有些則不可能,而必須利用偏光顯微鏡。反射偏光顯微鏡是利用光的偏振特性對具有雙折射性物質進行研究鑑定的必備儀器, 可供廣大用戶做單偏光觀察,正交偏光觀察,錐光觀察。
  • 長沙偏光顯微鏡帶測量功能
    長沙偏光顯微鏡帶測量功能, 凡具有雙折射的物質,在偏光顯微鏡下就能分辨的清楚,當然這些物質也可用染色法來進行觀察,但有些則不可用,而必須利用偏光顯微鏡。反射偏光顯微鏡是利用光的偏振特性對具有雙折射性物質進行研究鑑定的必備儀器, 可供廣大用戶做單偏光觀察,正交偏光觀察,錐光觀察。
  • 偏光顯微鏡在藥檢中的應用
    有專家用偏光顯微鏡對珍珠表面進行觀察,作為珍珠的主要評價依據之一。因此,偏光顯微鏡是鑑定礦物藥(如藏藥類)的重要技術工具。      二甲基氨結晶   2在動物類中藥方面的應用   動物的骨和齒的磨片在普通顯微鏡下並不能看得仔細,可是在偏光鏡檢查下,則有強烈的顏色和條紋對比。
  • 淺談徠卡偏光顯微鏡
    打開APP 淺談徠卡偏光顯微鏡 發表於 2020-04-04 10:28:00
  • 利用徠卡偏光顯微鏡對紡織纖維進行形態檢驗
    關鍵詞:綜合性實驗;紡織纖維;纖維形態;檢驗;偏光顯微鏡;徠卡顯微鏡。摘要:在原有課程實驗基礎上,充分利用偏光顯微鏡、掃描電子顯微鏡、雷射共聚焦顯微鏡等實驗室現有儀器設備,充實調整教學內容、拓展檢驗方法,將課程實踐教學與實驗室大型儀器設備相結合,擴展設計「常見紡織纖維形態檢驗」的綜合性實驗項目。
  • 徠卡偏光顯微鏡對保溫砂漿中石棉檢測方法的改進探索
    首先對樣品進行粒徑範圍的分級,隨後利用偏光顯微鏡、X 射線多晶衍射儀對各個樣品進行了測試,結果發現石棉集中在0.3~0.6 mm 粒徑範圍內,採用該法能夠對原有方法進行改進。【關鍵字】:徠卡;偏光顯微鏡;保溫砂漿;石棉;檢測;改進石棉是一種性能優異的保溫材料,具有低的導熱係數以及不燃性、耐溫性。
  • 偏光顯微鏡原理和應用的簡單介紹
    圖3.雙折射現象[3] 二、偏光顯微鏡的原理馬呂斯定律:光線經過起偏鏡後成為偏振光原理:偏光顯微鏡的兩個偏振濾光片互為90°,以獲得所謂的「暗位」,此時視野是全黑的,如果樣品在光學上表現為各向同性(單折射體),則無論怎樣旋轉載物臺,視場仍是黑暗,這是因為起偏鏡所形成的線偏振光的振動方向不發生變化,根據馬呂斯定律,透射光的強度為0。
  • 顯微鏡下的秘境:你絕對猜不出這在拍什麼
    顯微鏡下的秘境:你絕對猜不出這在拍什麼 一個由在過去,蓋玻片、反光鏡和透鏡統治著顯微鏡的世界。如今,原子、離子和雷射束成為清晰拍攝細胞、分子和納米結構等微觀世界的關鍵組成部分。如今的顯微鏡學是藝術和科學、數據和設計的融合。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的資助確保研究人員能夠繼續拓寬顯微鏡的極限。該基金會為學術實驗室提供了最先進的成像工具,支持開發全新的顯微鏡技術,並為該領域的年輕科學家和工程師提供培訓。
  • 光學顯微鏡_深圳市愛科學教育創新有限公司
    光學顯微鏡,深圳市愛科學教育創新有限公司,愛科學創新堅信擁有實力才會擁有未來,我們的文化是探索,創新。光學顯微鏡, 服務與多家企業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係。西派克全體員工再次參加培訓,對光學儀器有了大概的了解,主要學習了各種光學顯微鏡的分類,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何保護金相顯微鏡的防黴處理?什麼顯微鏡能看到原子?
  • 台州金相顯微鏡適合孩子用_愛科學
    台州金相顯微鏡適合孩子用,愛科學,愛科學創新堅信擁有實力才會擁有未來,我們的文化是探索,創新。台州金相顯微鏡適合孩子用, 顯微鏡是由一個透鏡或幾個透鏡的組合構成的一種光學儀器。是人類進入原子時代的標誌。用於放大微小物體成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儀器。
  • 解析顯微鏡的分類以及發展史
    解析顯微鏡的分類以及發展史發明過程 顯微鏡是人類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物之一。在它發明出來之前,人類關於周圍世界的觀念局限在用肉眼,或者靠手持透鏡幫助肉眼所看到的東西。
  • 神奇的偏光片
    Herapath)在1852年發表的論文,內容提到赫拉帕斯的一位學生曾不小心把碘掉入奎寧的硫酸溶液中,發現立即就有許多小的綠色晶體產生,赫拉帕斯於是將這些晶體放在顯微鏡下觀察,發現當兩片晶體相重疊時,其光的透過率會隨晶體相交的角度而改變,當它們是相互垂直時,光被完全吸收;相互平行時,光可完全透過。這種晶體就是碘硫酸奎寧,又叫碘硫酸金雞納鹼。
  • 顯微鏡下大視界(生活範兒·追夢人)
    用眼睛「品嘗」 顯微鏡下,「一沙一世界」。各種調味品的絕美結晶將人們口中的味道呈現眼前 在挑戰雪花攝影的同時,張超也在嘗試其他題材。張超說,在眾多主題當中,沙子的照片尤其讓人感到驚豔,因為通過顯微鏡可以看到沙子那「表裡不一」的廬山真面目。 張超抓起一把沙子,沙粒從指縫中灑落,肉眼中,千篇一律的細碎,但顯微鏡下,卻是「一沙一世界」。
  • 顯微鏡分類
    光學顯微鏡是利用光學原理,把人眼所不能分辨的微小物體放大成像,以供人們提取微細結構信息的光學儀器。顯微鏡發明之前,人類關於周圍世界的觀念僅僅局限於肉眼,或者靠手持透鏡幫助肉眼來進行觀察。顯微鏡把一個全新的世界展現在人類的視野裡,人們開始能夠觀察到無數的微小動物和植物,以及從人體到植物纖維等各種東西的內部構造。
  • OpenAI發布「顯微鏡」,可視化神經網絡內部結構
    「顯微鏡」技術基於兩個概念:模型中的位置和技術。形象一些的講,位置就是你把顯微鏡對準的地方,技術就是你給它貼上什麼樣的透鏡。模型由「節點」(神經網絡層)圖組成,這些圖通過「邊」相互連接。每個操作包含數百個「單元」,大致類似於神經元。值得注意的是,其使用的大多數技術僅在特定解析度下才有用。例如,特徵可視化只能指向一個「單元」,而不是其父「節點」。
  • 活在顯微鏡下的世界
    他在自製的顯微鏡下,觀察了真菌孢子、一個普通的蝨子,還有蜜蜂的螫針、嘴和眼。學會意識到,這個幾乎沒有接受過正規教育也無任何科學背景的人,在製作和運用顯微鏡方面,倒是有獨特才幹。    在代爾夫特,列文虎克的生意做得也不錯,這讓他可以把大量的功夫花在自己的愛好上。吹玻璃、磨透鏡、做觀察實驗等幾乎佔用了他做生意之餘的全部時間。
  • 顯微鏡下的世界
    上圖是列文虎克通過兩塊精密鏡片的組合,配合螺旋杆調整鏡片的距離,製成了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屬結構的顯微鏡。現代的光學顯微鏡有很多款式,但是總體的原理趨同。顯微鏡的目鏡和物鏡都是放大倍數不同的凸透鏡,將兩片鏡片組合,通過「調節旋鈕」改變觀察物體和鏡片或者兩鏡片之間的距離,以達到清晰的像。
  • 這裡有一份徠卡顯微鏡的使用指南,請查收!
    在它沒出來之前,我們關於周圍世界的觀念局限在用肉眼觀看,或者靠手持透鏡幫助肉眼所看到的東西,而顯微鏡的出現把一個全新的世界展現在我們的視野裡,人們第一次看到了數以百計的「新的」微小動物和植物,以及從人體到植物纖維等各種東西的內部構造,真的是太神奇了!顯微鏡以顯微原理進行分類,大致可分為偏光顯微鏡、光學顯微鏡、電子顯微鏡、數碼顯微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