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光顯微鏡原理和應用的簡單介紹

2021-02-24 清華細胞影像平臺

一、基本概念解釋

自然光:普通光源(如日光、燭光、電燈)所發出的光,它是大量原子、分子發光的總和,其振動面不只限於一個固定方向而是在各個方向上分布的。

偏振光:自然光在穿過偏振片後,經過反射、折射、吸收後,其振動波被限制在一個方向上,其它方向振動的電磁波被大大削弱或消除。這種在某個確定方向上振動的光稱為偏振光(見下圖2)。

圖1.偏振光的產生[1]

 

3.起偏鏡和檢偏鏡:通過一塊偏振片(起偏鏡)後的自然光雖然變成了偏振光,但由於人的眼睛沒有辨別偏振光的能力,故無法察覺。所以還需要第二塊偏振片(檢偏鏡)來幫助檢測(見下圖3,P為起偏鏡,A為檢偏鏡)。起偏鏡將產生偏振光,用於照亮樣品,而檢偏鏡則將受測光線限定為折射光。

圖2.起偏鏡(P)和檢偏鏡(A)[2]

 

4. 雙折射現象: 一束入射光射入各向異性的晶體時,產生兩束折射光(o光和e光)的現象。o光又叫做尋常光(ordinary ray),服從折射定律;e光叫做非尋常光(extraordinary ray),不服從折射定律。實驗證明:o光和e光都是偏振光。

圖3.雙折射現象[3]

 

二、偏光顯微鏡的原理

馬呂斯定律:光線經過起偏鏡後成為偏振光,設其強度為Io。經過檢偏鏡後,透射光的強度I=Iocos2θ,其中θ為入射光的偏振方向與檢偏鏡的透光軸的夾角。由此可知,當起偏器相對檢偏器呈 90°,透射光的強度最小,這稱為「暗位」。

原理:偏光顯微鏡的兩個偏振濾光片互為90°,以獲得所謂的「暗位」,此時視野是全黑的,如果樣品在光學上表現為各向同性(單折射體),則無論怎樣旋轉載物臺,視場仍是黑暗,這是因為起偏鏡所形成的線偏振光的振動方向不發生變化,根據馬呂斯定律,透射光的強度為0。如果樣品具有雙折射特性,則視野會變亮,這是由於從起偏鏡射出的線偏振光進入雙折射體後,產生振動方向不同的兩種直線偏振光(o光和e光),當這兩種光通過檢偏鏡時,由於e光並不服從折射定律,其與檢偏鏡偏振方向不是90°,所以可透過檢偏鏡,視野上就可以看到明亮的象。

 

圖4. 偏光顯微鏡的原理[4]

 

 

三、偏光顯微鏡的應用

生物領域:在生物體中,不同的纖維蛋白結構顯示出明顯的各向異性,使用偏光顯微鏡可得到這些纖維中分子排列的詳細情況。如膠原蛋白、細胞分裂時的紡綞絲等。

各種生物和非生物材料鑑定:如澱粉性質鑑定、藥品成分鑑定、液晶、DNA晶體等。

地礦分析:如種礦物及結晶體的分析。

醫學分析:如結石、尿酸晶體檢測、關節炎等。

材料顯微組織的各項同性和異性等。

 

圖片來源地址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0/09/%E5%81%8F%E6%8C%AF%E7%89%87.png/440px-%E5%81%8F%E6%8C%AF%E7%89%87.png

www.olympusamerica.com/files/seg_bio/seg_polar_basic_theory.pdf

http://nhjy.hzau.edu.cn/kech/dxwl/study/phyclass/lightbodong/index.html#

http://www.leica-microsystems.com/fileadmin/_processed_/csm_Figure_1_01_9645aab2ee.png

 

#可實現生物樣品偏光檢測的儀器#

全自動數字玻片掃描系統 Zeiss Axio Scan. Z1物鏡:偏光專用物鏡20x/NA 0.45。

自動裝片樣品倉:單次裝載數量可達100片,可連續追加自動掃描。

相機:高色彩還原3晶片CCD相機

適用:全組織拼接,高通量篩選。

倒置顯微鏡Olympus IX81物鏡:平場復消色差物鏡10x/NA 0.4,20x/ NA 0.75,40x/NA 0.95。

相機:DP80雙晶片CCD相機

適用:全組織拼接;單視野,組織不平整的可進行多層聚焦和景深拓展計算,獲得優質圖像。


預約網址:http://center.biomed.tsinghua.edu.cn

聯繫電話:62789417-223(O) / 191(L) / 193(L)  孫悅



相關焦點

  • 偏光顯微鏡特點與原理
    因此,偏光顯微鏡被廣泛地應用在礦物、化學等領域,在生物學和植物學也有應用。偏光顯微是鑑定物質細微結構光學性質的一種顯微鏡。凡具有雙折射性的物質,在偏光顯微鏡下就能分辨的清楚,當然這些物質也可用染色法來進行觀察,但有些則不可能,而必須利用偏光顯微鏡。偏光顯微鏡的特點,就是將普通光改變為偏振光進行鏡檢的方法,以鑑別某一物質是單折射性(各向同性)或雙折射性(各向異性)。雙折射性是晶體的基本特徵。
  • 偏光顯微鏡在藥檢中的應用
    那麼藥物的真偽鑑定就成了其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除了定量化學分析類儀器,偏光顯微鏡檢查也無疑是其中最權威的一個檢定標準程序。   1在礦物類中藥方面的應用   礦物類中藥絕大部分為結晶礦物,如石膏、石英、雲母石、寒水石等,暗視野中均會出現強的、多種顏色的幹涉色帶,非常直觀明顯。
  • 長沙偏光顯微鏡帶測量功能
    POL-280滷素照明偏光顯微鏡POL-280偏光顯微鏡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功能齊全,可以在單偏光、正交偏光及錐光下準確地鑑定各種礦物或其它試樣薄片的光學性質。該產品廣泛應用於地質、石油、煤炭、化工、醫療等領域及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的教學與科研工作。PM180/PM280偏光顯微鏡Motic偏光顯微鏡能精確地從不明確的礦物告訴你它是什麼,並可接受高低不定型的標本。
  • 利用徠卡偏光顯微鏡對紡織纖維進行形態檢驗
    目前常見紡織纖維形態的檢驗實驗教學內容,主要是採用顯微鏡觀察法觀察比對纖維形態特徵,實驗教學分教師課堂集中講授和學生實踐操作兩大部分,實驗儀器為DM2700P型偏光顯微鏡,學生首先聽取教師講解,觀看演示操作,按照實驗教學指導書上的實驗步驟按部就班完成各自實驗。
  • 掃描電子顯微鏡原理和應用
    掃描電子顯微鏡原理和應用2.4.1 掃描電鏡的特點與光學顯微鏡及透射電鏡相比(二) 樣品製備過程簡單,不用切成薄片。 (三) 樣品可以在樣品室中作三度空間的平移和旋轉,因此,可以從各種角度對樣品進行觀察。 (四) 景深大,圖象富有立體感。掃描電鏡的景深較光學顯微鏡大幾百倍,比透射電鏡大幾十倍。 (五) 圖象的放大範圍廣,解析度也比較高。可放大十幾倍到幾十萬倍,它基本上包括了從放大鏡、光學顯微鏡直到透射電鏡的放大範圍。解析度介於光學顯微鏡與透射電鏡之間,可達3nm。
  • 顯微鏡分類
    光學顯微鏡是利用光學原理,把人眼所不能分辨的微小物體放大成像,以供人們提取微細結構信息的光學儀器。顯微鏡發明之前,人類關於周圍世界的觀念僅僅局限於肉眼,或者靠手持透鏡幫助肉眼來進行觀察。顯微鏡把一個全新的世界展現在人類的視野裡,人們開始能夠觀察到無數的微小動物和植物,以及從人體到植物纖維等各種東西的內部構造。
  • 淺談徠卡偏光顯微鏡
    打開APP 淺談徠卡偏光顯微鏡 發表於 2020-04-04 10:28:00
  • 神奇的偏光片
    偏光片作為偏振光學元件,具有柔性輕薄,面積不限,從早期立體電影開始讓大眾通過偏光眼鏡知道了偏光片,到現在它是液晶顯示器主要組成部件,隨著液晶顯示器的廣泛應用,偏光片也正被更大量製造生產著。沒有偏光片,也就沒有立體電影,也就沒有液晶顯示器,人們的日常生活將倒退回六十多年前和三十多年前的偏光片和液晶顯示器沒有被廣泛應用那個年代的景象。
  • 偏光片材料、原理、工藝、作用簡介完整版
    偏光片原理及種類原理        目前最通用的偏光膜是蘭特在1938年所發明的H片,
  • 這裡有一份徠卡顯微鏡的使用指南,請查收!
    在它沒出來之前,我們關於周圍世界的觀念局限在用肉眼觀看,或者靠手持透鏡幫助肉眼所看到的東西,而顯微鏡的出現把一個全新的世界展現在我們的視野裡,人們第一次看到了數以百計的「新的」微小動物和植物,以及從人體到植物纖維等各種東西的內部構造,真的是太神奇了!顯微鏡以顯微原理進行分類,大致可分為偏光顯微鏡、光學顯微鏡、電子顯微鏡、數碼顯微鏡等。
  • 徠卡偏光顯微鏡對保溫砂漿中石棉檢測方法的改進探索
    首先對樣品進行粒徑範圍的分級,隨後利用偏光顯微鏡、X 射線多晶衍射儀對各個樣品進行了測試,結果發現石棉集中在0.3~0.6 mm 粒徑範圍內,採用該法能夠對原有方法進行改進。【關鍵字】:徠卡;偏光顯微鏡;保溫砂漿;石棉;檢測;改進石棉是一種性能優異的保溫材料,具有低的導熱係數以及不燃性、耐溫性。
  • 顯微鏡的發展組成分類和維護,想知道的猛戳!!!
    (三)數碼攝像系統1.攝像頭2.圖像採集卡3.軟體4.微機光學顯微鏡有多種分類方法:按使用目鏡的數目可分為雙目和單目顯微鏡;按圖像是否有立體感可分為立體視覺和非立體視覺顯微鏡;按觀察對像可分為生物和金相顯微鏡等;按光學原理可分為偏光、相襯和微差幹涉對比顯微鏡等;按光源類型可分為普通光、螢光、紫外光
  • 偏光片基本介紹及偏光片行業的發展市場趨勢
    北京時間06月25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偏光片介紹及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本文來自:http://www.51touch.com/material/news/dynamic/2018/0625/50707.html1.偏光片:顯示面板的剛需偏光片:控制光束偏振方向。
  • 解析顯微鏡的分類以及發展史
    顯微鏡把一個全新的世界展現在人類的視野裡,人們第一次看到了數以百計的"新的"微小動物和植物,以及從人體到植物纖維等各種東西的內部構造。顯微鏡還有助於科學家發現新物種,有助於醫生治療疾病。 最早的顯微鏡是16世紀末期在荷蘭製造出來的。
  • 偏光片介紹及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偏光片介紹及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工程師周亮 發表於 2018-06-22 09:40:00 1.偏光片:顯示面板的剛需 偏光片:控制光束偏振方向。
  • 科學可視化——偏光顯微鏡下的神秘世界!
    Seeing is believing 眼見為實,在科研領域這個短語也一直被科研大佬引用,特別是做顯微鏡的,尤其近幾年非常火的超高解析度螢光顯微鏡。化學結晶這個過程大家都知道,但是我想拍的唯美一點,偏光顯微鏡被廣泛用於研究礦石的晶像。這裡我用來拍攝晶體結晶的過程。
  • 相差顯微鏡的原理和結構特點介紹
    什麼叫相差顯微鏡?原理和結構特點是什麼?   什麼叫相差顯微鏡?   (一)相差顯微鏡原理和結構特點   光波有振幅(亮度)、波長(顏色)及相位(指在某一時間上光的波動所能達到的位置)的不同。當光通過物體時,如波長和振幅發生變化,人們的眼睛才能觀察到,這就是普通顯微鏡下能夠觀察到染色標本的道理。
  • [技術講堂]偏光片原理和工藝
    市場上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的偏光片:透射式偏光片、反射式偏光片(屬於增亮膜的一種)、半透過半反射式偏光片、補償型偏光片,表面一般經過防眩(AG)或減反射(AR)處理。在使用的壓敏膠中加入阻止紫外線通過的成份,則可製成防紫外線偏光片。對使用的壓敏膠、PVA膜或TAC膜著色,即為彩色偏光片。
  • 電子顯微鏡的原理和應用
    電子顯微鏡是根據電子光學原理,用電子束和電子透鏡代替光束和光學透鏡,使物質的細微結構在非常高的放大倍數下成像的儀器。  電子顯微鏡的分辨能力以它所能分辨的相鄰兩點的最小間距來表示。20世紀70年代,透射式電子顯微鏡的解析度約為0.3納米(人眼的分辨本領約為0.1毫米)。
  • 快門VS偏光 最火3D顯示器技術原理解析
    3D顯示器的成像原理解析  目前市面上不管是快門式,還是偏光式,所有3D技術的實現都是基於同樣一個原理,那就是:通過左右眼的差異化成像,在大腦中合成立體化的視覺效果。  快門式3D原理  首先我們看看快門式3D是如何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