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差顯微鏡的原理和結構特點介紹

2021-01-09 中國教育裝備採購網

  什麼叫相差顯微鏡?原理和結構特點是什麼?

  什麼叫相差顯微鏡?

  (一)相差顯微鏡原理和結構特點

  光波有振幅(亮度)、波長(顏色)及相位(指在某一時間上光的波動所能達到的位置)的不同。當光通過物體時,如波長和振幅發生變化,人們的眼睛才能觀察到,這就是普通顯微鏡下能夠觀察到染色標本的道理。而活細胞和未經染色的生物標本,因細胞各部微細結構的折射率和厚度略有不同,光波通過時,波長和振幅並不發生變化,僅相位有變化(相應發生的差異即相差),而這種微小的變化,人眼是無法加以鑑別的,故在普通顯微鏡下難以觀察到。能夠改變直射光或衍射光的相位,並且利用光的衍射和幹涉現象,把相差變成振幅差(明暗差),同時它還吸收部分直射光線,以增大其明暗的反差。因此可用以觀察活細胞或未染色標本。相差顯微鏡與普通顯微鏡的主要不同之處是:用環狀光闌代替可變光闌,用帶相板的物鏡(通常標有PH的標記)代替普通物鏡,並帶有一個合軸用的望遠鏡。環狀光闌是由大小不同的環狀孔形成的光闌,它們的直徑和孔寬是與不同的物鏡相匹配的。其作用是將直射光所形成的像從一些衍射旁像中分出來。相板安裝在物鏡的後焦面處,相板裝有吸收光線的吸收膜和推遲相位的相位膜。它除能推遲直射光線或衍射光的相位以外,還有吸收光使亮度發生變化的作用。調軸望遠鏡是用來進行合軸調節的。相差顯微鏡在使用時,聚光鏡下面環狀光闌的中心與物鏡光軸要完全在一直線上,必需調節光闌的亮環和相板的環狀圈重合對齊,才能發揮相差顯微鏡的效能。否則直射光或衍射光的光路紊亂,應被吸收的光不能吸收,該推遲相位的光波不能推遲,就失去了相差顯微鏡的作用。

  (二)相差顯微鏡使用方法:相差裝置為多功能系列顯微鏡中的附屬裝置,與普通顯微鏡配合使用。

  1.相差裝置的調換安裝 卸下普通顯微鏡使用的聚光器,將環狀光闌裝在聚光器支架上,把綠色濾光片放在上面,它可吸收紅色和藍色光,使波長範圍小的單色光線進行照明,並有吸熱作用,能使相差觀察獲得良好的效果。再從轉換器上旋下普通物鏡,換上相差物鏡。

  2.調焦 打開光源,旋轉集光器轉盤,將「o」對準標示孔,使普通聚光器部分進入光路。先使用低倍相差物鏡,按普通顯微鏡操作方法進行對光和調焦。旋轉環狀光闌,使光闌的直徑和孔寬與所使用的相差物鏡相適應,如相差物鏡為40X時應用X40標示孔的光闌。

  3.合軸調整 拔出目鏡,插入合軸望遠鏡,一邊從望遠鏡內觀察,並用左手固定其外筒;一邊用右手轉動望遠鏡內筒使其下降,當對準焦點就能看到環狀光闌的亮環和相板的黑環,此時可將望遠鏡固定住。再升降集光器並調節其下的螺旋使亮環的大小與黑環一致,然後左右前後調節環狀光闌聚光器上的調節鈕,使兩環完全重合,如亮環比黑環小而位於內側時,應降低集光器使亮環放大;反之,則應升高聚光器,使亮環縮小。如若升到最高限度仍不能完全重合,則可能是載玻片過厚之故,應更換。合軸調整完畢,抽出望遠鏡,換回目鏡,按常規要領進行觀察。在更換不同倍率的相差物鏡時,每一次都要使用相匹配的環狀光闌和重新合軸調整。使用油鏡時,集光器上透鏡表面與載玻片之間要同時加上香柏油。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教育裝備採購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中國教育裝備採購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國教育裝備採購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凡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繫,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相關焦點

  • 細胞形態結構的觀察方法—相差顯微鏡和微分幹涉顯微鏡
    用顯微鏡觀察時,生物樣品經過固定後就會失去了生物的活性,所以活細胞顯微結構的細節就必須要藉助相差顯微鏡或微分幹涉顯微鏡來觀察。原理:光波的基本屬性包括波長、頻率、振幅和相位等。可見光的波長和頻率的變化表現為顏色的不同,振幅的變化表現為亮暗的區別,而相位的變化卻是人眼不能覺察的。當兩束光通過光學系統時會發生相互幹涉。如果它們的相位相同,幹涉的結果是使光的振幅加大,亮度增強。反之,就會相互抵消而亮度變暗。相差顯微鏡和微分幹涉顯微鏡就是利用這樣的原理增強樣品的反差,從而實現對非染色活細胞的觀察。
  • 掃描探針顯微鏡原理及結構介紹_冉盛網
    掃描探針顯微鏡掃描探針顯微鏡原理及結構:掃描探針顯微鏡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探針與樣品表面原子和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掃描隧道顯微鏡(STM)和原子力顯微鏡(AFM)是兩種掃描探針顯微鏡。掃描隧道顯微鏡(STM)通過測量探針和樣品之間的隧道電流來檢測樣品的表面結構。AFM通過光電位移傳感器檢測探針與樣品之間的相互作用力(吸引力或排斥力)引起的微懸臂梁變形。
  • 奧林巴斯BX53相差顯微鏡揭秘和報價
    那麼我們就從相差顯微鏡的原理講起  13810005848小張本信息來自鑫海中發  什麼叫相差顯微鏡?(一)相差顯微鏡原理和結構特點 光波有振幅(亮度)、波長(顏色)及相位(指在某一時間上光的波動所能達到的位置)的不同。當光通過物體時,如波長和振幅發生變化,人們的眼睛才能觀察到,這就是普通顯微鏡下能夠觀察到染色標本的道理。而活細胞和未...
  • 偏光顯微鏡特點與原理
    主要特點   將普通光改變為偏振光進行鏡檢的方法,以鑑別某一物質是單折射(各向同性)或雙折射性(各向異性)。雙折射性是晶體的基本特性。因此,偏光顯微鏡被廣泛地應用在礦物、化學等領域,在生物學和植物學也有應用。偏光顯微是鑑定物質細微結構光學性質的一種顯微鏡。
  • 掃描電子顯微鏡的基本原理和結構
    掃描電子顯微鏡的基本原理和結構 下圖為掃描電子顯微鏡的原理結構示意圖。
  • 掃描電子顯微鏡的特點及工作原理
    2.4.1 掃描電鏡的特點與光學顯微鏡及透射電鏡相比,掃描電鏡具有以下特點>: (一) 能夠直接觀察樣品表面的結構,樣品的尺寸可大至120mm×80mm×50mm。
  • 透射電子顯微鏡的結構與成像原理介紹
    透射電子顯微鏡的結構與成像原理透射電子顯微鏡是以波長極短的電子束作為照明源,用電磁透鏡聚焦成像的一種高解析度、高放大倍數的電子光學儀器。
  • 「另眼看世界」——相差顯微鏡下的間日瘧
    除了傳統,還應利用手邊的裝備,我們能夠更快、更精準!相差顯微鏡最大的特點是可以觀察未染色標本和活體細胞。其基本原理是,把透過標本的可見光的光程差變成振幅差,從而提高了各種結構間的對比度,使結構更加清晰可見。
  • 電子顯微鏡和光學顯微鏡的性能和特點比較分析
    電子顯微鏡(包括透射電鏡、掃描電鏡)和光學顯微鏡的性能和特點比較分析   1)成像原理和反差來源不同。電子顯微鏡的光源是電子束,TEM是透射成像,可以觀察樣品內部的形態和結構,是二維成像。而SEM是二次電子像,主要觀察樣品表面相貌的立體圖像(即三維圖像)。光學顯微鏡是用可見光作為光源,樣品是吸收成像,一般是彩色或黑色的二維圖像。
  • 電子顯微鏡原理
    導讀:電子顯微鏡是20世紀的重大科學技術發明,如同三極體的發明推動革命了半導體界一樣,電子顯微鏡也極大地促進了生命科學的發展,發明掃描隧道電子顯微鏡的兩位科學家還獲得了諾貝爾獎。本文詳細介紹電子顯微鏡功能、結構和原理,感興趣的同學請多多關注。。。
  • 常用顯微鏡介丨WALINOVA顯微鏡丨北京永盛華遠商貿中心
    做生命研究不可不用顯微鏡吧,但是對於顯微鏡你有多少的了解呢,是不是還傻傻的分不清呢!這次WALINOVA顯微鏡就對我們現在大部分使用的顯微鏡做一個簡單的介紹,我們只講用法和區別,不講一點原理,是不是很乾貨呢,想知道顯微鏡具體原理的可以自己去搜索。
  • 掃描電子顯微鏡原理和應用
    掃描電子顯微鏡原理和應用2.4.1 掃描電鏡的特點與光學顯微鏡及透射電鏡相比,掃描電鏡具有以下特點: (一) 能夠直接觀察樣品表面的結構,樣品的尺寸可大至120mm×80mm×50mm。
  • 倒置螢光顯微鏡的使用
    所以,在醫學科研型研究生的實驗教學中,掌握倒置螢光顯微鏡的使用至關重要,只有正確的使用和妥善的管理倒置螢光顯微鏡,才能發揮它的功能和提高使用率,使之更好地為實驗教學和科學研究服務。倒置螢光顯微鏡的正確使用倒置螢光顯微鏡是用於高端生物科學研究領域的多功能顯微鏡,其結構複雜且價格昂貴,因此,要想醫學研究生正確掌握倒置螢光顯微鏡的操作使用規範,教師得首先在示範倒置螢光顯微鏡的實際操作之前,開設學習倒置螢光顯微鏡基本知識的課程,介紹倒置螢光顯微鏡的結構、原理、功能和基本使用方法,
  • 掃描電子顯微鏡原理
    導讀:本文主要介紹掃描電子顯微鏡原理,想知道掃描電子顯微鏡是如何工作的童鞋們快來看一下吧。  掃描電鏡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二次電子成像,它工作原理是這樣的:從電子槍燈絲髮出的直徑約20~35μm的電子束,受到陽極1~40kV高壓的加速射向鏡筒,並受到第一、二聚光鏡和物鏡的匯聚作用
  • 偏光顯微鏡原理和應用的簡單介紹
    圖2.起偏鏡(P)和檢偏鏡(A)[2] 4. 雙折射現象: 一束入射光射入各向異性的晶體時,產生兩束折射光(o光和e光)的現象。實驗證明:o光和e光都是偏振光。圖3.雙折射現象[3] 二、偏光顯微鏡的原理馬呂斯定律:光線經過起偏鏡後成為偏振光
  • 半導體製冷的結構及原理介紹
    打開APP 半導體製冷的結構及原理介紹 發表於 2018-01-23 15:50:22 半導體製冷的原理及結構 半導體熱電偶由N型半導體和P型半導體組成。N型材料有多餘的電子,有負溫差電勢。P型材料電子不足,有正溫差電勢;當電子從P型穿過結點至N型時,結點的溫度降低,其能量必然增加,而且增加的能量相當於結點所消耗的能量。相反,當電子從N型流至P型材料時,結點的溫度就會升高。
  • 透射電子顯微鏡的結構與成像原理
    透射電子顯微鏡的結構與成像原理透射電子顯微鏡是以波長極短的電子束作為照明源,用電磁透鏡聚焦成像的一種高解析度、高放大倍數的電子光學儀器。
  • 奧林巴斯BX53報價和參數的真與假5_奧林巴斯顯微鏡_廠商動態...
    暗視野顯微鏡  (一)原理和結構特點  在日常生活中,室內飛揚的微粒灰塵是不易被看見的,但在暗的房間中若有一束光線從門縫斜射進來,灰塵便粒粒可見了,這是光學上的丁達爾現象。暗視野顯微鏡就是利用此原理設計的。它的結構特點主要是使用中央遮光板或暗視野聚光器,常用的是拋物面聚光器,使光源的中央光束被阻擋.不能由下而上地通過標本進入物鏡。
  • 天津生物顯微鏡學校使用
    愛科學使用, 優美的造型,優良的光學系統和可靠的操作結構,使成像更清晰,操作更簡便,帶給您全新的感覺。攝像生物顯微鏡2CA-MNUV是攝像生物顯微鏡2CA-MN系統的升級版。數字攝像生物顯微鏡2CA-320M,以其可靠的穩定性、優越的性價格比,得到各應用領域各層次的廣泛認可。優良的光學系統和可靠的操作結構,使成像更清晰,操作更簡便。可對圖像進行照相、編輯、保存和各種輸出。
  • 三通換向閥工作原理和結構特點是什麼?
    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三通換向閥工作原理和結構特點。三通換向閥三通換向閥工作原理三通換向閥主要由閥體、閥板、上密封、下密封、氣缸、電磁閥、過濾器、行程開關等零件組成,閥體上設有進一條進氣管道和兩條初期管道或兩條進氣管道和一條初期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