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安醫學細胞平臺——檢驗人自己的專業平臺,分享細胞學知識,專注形態學發展。點擊關注,參與學習交流,我們將為您提供科學的、專業的、實用的檢驗知識,定期更新精彩內容。
愛,
在手動、腦動、心動間,
改變現狀!
本方法主要用於快速篩查有無瘧原蟲存在,
比快速金標法檢測更快捷。
相差顯微鏡多數情況下用於觀察活體細胞的形狀改變,我們發現用它觀察核酸結構同樣精彩!
除了傳統,還應利用手邊的裝備,
我們能夠更快、更精準!
相差顯微鏡最大的特點是可以觀察未染色標本和活體細胞。
其基本原理是,把透過標本的可見光的光程差變成振幅差,從而提高了各種結構間的對比度,使結構更加清晰可見。
顧劍飛老師親授推片技術
滋養體,裂殖體、配子體姬姆薩染色
間日瘧原蟲鑑定要點
1.紅細胞內寄生;
2.紅色的核,藍色的漿,(由於著色淡,鑑定有一定難度);
3.棕色的瘧色素;
4.紅細胞脹大(間日瘧原蟲),縮小(三日瘧原蟲),多邊形(卵形瘧原蟲);
5.形態特徵鑑別:環狀體、滋養體、裂殖體、配子體;
6.紅細胞反應——薛氏點。
間日瘧原蟲滋養體特點:
1.核紅色;
2.蟲體藍色、不規則,蟲體漸大,偽足伸出;
2.瘧色素出現,棕黃色。
間日瘧原蟲裂殖體鑑定要點
1.裂殖子 12~24 個,一般 16 個排列不規則;
2.瘧色素集中成堆;
3.蟲體充滿腫大的紅細胞。
合影背後的故事:
病原源自澳洲,治療三月,昨日出院;科室門外,喜逐顏開,合影留念!檢驗人與感染科醫生的一次完美配合,通力合作,成功救治的小夥子,有一雙兒女,救一人性命,更是挽救一個幸福家庭!檢驗人的幸福與滿足,只為這一刻!(左一,顧劍飛教授)
編務:吳 佗-山東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編輯:茹進偉-樂昌市人民醫院
責編:周玉利-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君安醫學細胞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