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擇漁具—浮漂篇

2021-01-11 騰訊網

--接魚竿篇

浮漂的選擇

浮漂的種類有很多,根據材質分類常見的有巴爾杉木浮漂、蘆葦浮漂、孔雀翎浮漂、納米浮漂。還有根據漂腳、漂身、漂尾的長短分類,什麼長腳短身長尾、長腳短身短尾之類的。

剛入坑臺釣的釣友們往往會無從下手,其實沒必要去考慮那麼多,你就根據自己平時所使用的杆長,合理的選擇一個吃鉛量,能保證你拋竿能拋得出去,看漂能看得清楚就可以了。只要能學會調好漂了,不同浮漂也就是傳遞信號速度的懸殊,這個釣的時間長了也會慢慢就明白了,前期沒有必要在意那麼多。

我這裡給大家提供個人的一點建議。

1、浮漂材質選擇方面,夏秋季節我一般用納米浮漂,它不受溫度變化影響。納米浮漂比較經濟實惠,也比較耐用,就算漂身上有個洞,它也是可以用,沒有什麼影響。春冬季節我一般用蘆葦浮漂,這兩個季節魚兒覓食不積極,開口很小,所以用靈敏點的蘆葦浮漂。如果釣黑坑遇到滑魚,口亂打不到魚,也會用到孔雀翎浮漂。

2、浮漂形狀方面,我用得比較多的也就以下幾種

這款浮漂是釣水皮的浮漂,我經常用來抽水面的白條。短竹腳、長棗核身,短尾,翻身快。

這款浮漂是長腳、短棗核、短尾浮漂。我經常用來釣浮釣定層,主要是穩定性好,抗風浪強。

這款浮漂是長腳、短棗核、長尾浮漂,這種浮漂用來釣行程,冬季釣大板鯽鉤餌下沉速度慢,誘魚效果很好。

這款浮漂是典型的釣底浮漂,短腳、細長身、長尾。翻身快、下底也快,直擊底部魚種,也可以避小魚。

3、漂尾的粗細方面,視力不太好的釣友可以買扁尾或者兩三目加粗尾的。我的視力不怎麼好,冬季用長竿的時候一般都是用兩三目加粗尾的。

剛入坑的釣友們千萬別想著一口吃成胖子,要一步一步來。浮漂不在於多少、不在於價格得多貴,能調得好,自己懂的浮漂才是最好的。浮漂再多,每次也就用那麼一兩支。當然買浮漂的時候還是要儘量買精緻點的,太粗糙了也不行,至少同心度要好,漂身、漂尾的漆要好點的。看看我的浮漂,這還是一小部份,花了不少冤枉錢。希望釣友們能明白,合理的選擇適合自己的浮漂。

相關焦點

  • 新手野釣超全漁具搭配清單,你要的都有
    尤其是對於新手來說,面對眾多漁具都不知道哪些有用、哪些沒用,搞不好弄了一堆回家接灰。今天,小編就跟大家系統說一下都要用到哪些漁具,別再走彎路了。魚竿:新手建議不要買特別專業或者昂貴的魚竿,一般來說價格在二百以內,選擇4.5和5.4兩種長度的魚竿,就足夠應對大多數垂釣場景了。當然魚竿的基本質量要保證,如何檢驗魚竿質量可以看本文底部連結,在此不贅述。
  • 孔雀羽材質的浮漂為什麼都賣的貴,你知道原因嗎?
    大家好:我是釣魚之家的漁具觀察員,上一篇我們和大家分享「納米浮漂到底是什麼材質」的文章,感謝各位釣友的支持和認可,關注我每周都會分享不一樣的漁具知識,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孔雀羽浮漂相關的漁具知識,在浮漂的幾大材質中,無論從售價和品質以及使用效果來說,孔雀羽浮漂都是首屈一指的,為什麼孔雀羽材質的浮漂價格會高於其他材質的浮漂呢?
  • 浮漂的形狀和用途,根據情況靈活選用享受垂釣樂趣!
    浮漂,又名浮標、魚漂,是釣魚者觀察魚在水中咬鉤情況的一種信號標誌,也是釣魚者測試水的深淺度的一種信號標誌,有經驗的釣魚者可以通過浮漂的動態,判斷出有無魚上鉤,是大魚還是小魚,是什麼魚種上鉤。現在隨著釣魚技術的提高,浮漂在釣魚活動中的作用顯得更為重要,浮漂的製作材料及浮漂的形狀也都有所改進。
  • 淺析撞珠浮漂、點波浮漂、自立浮漂在垂釣中的優勢及應用
    隨著大家整體釣魚水平的提高,各式各樣、花樣繁多的釣魚裝備也更多的出現在了釣魚人面前,就拿浮漂來說吧,我們平常應用較多的是七星漂和傳統立式浮漂。隨著釣魚技術和漁情的需求,現在市場上又出現了幾種比較新穎的浮漂,比如撞珠浮漂、點波浮漂和自立浮漂等。在日常垂釣過程中大家或許曾經看到過別人在用這三種浮漂並取得了不錯效果,那麼這三種浮漂相之於我們日常應用的浮漂有什麼優點呢?又如何使用呢?
  • 僅這一篇,浮漂形體不同,作釣差別有多少?
    從浮漂形體角度而言,相同的體積,各種形狀中圓球具有最小的表面積,所以越接近圓球的形狀表面積越小。是不是感覺有些懵懵噠?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關於浮漂和選漂的那些事,有些燒腦,看完後建議補充六個核桃。通過這個我們更加清楚了解到浮漂的以下特性:一般在使用浮漂過程中我們都會想到浮漂應該有的這些特性:穩定性、抗走水能力、堅固耐用性、翻身速度、靈敏度。小編不禁想到其實不同形體的浮漂,適應不同的魚情,所以在選擇浮漂的過程中,從你所面對的魚情、水情出發,進行作釣,往往魚獲的多少會檢驗出你所選擇的浮漂是否合適。1、風浪較大,小雜魚較多如何選擇浮漂?
  • 本把釣友當韭菜收割的納米浮漂,卻佔領了市場,一窺它的前世今生
    浮漂是釣魚人的眼睛,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正是因為它扮演的角色極為關鍵,所以發生它身上的「故事」總是那麼曲折。目前市面上最流行、最暢銷的浮漂,如果納米浮漂排第二,估計沒有哪個敢排第一。另外部分釣友疑惑,為何這款以「納米」命名的浮漂,卻從未見到納米的存在?本文以此為起點,一窺究竟。
  • 浮漂種類繁多挑花眼?6款釣底型浮漂詳細介紹,釣魚不會再選錯漂
    不同漂型和釣魚之間的關係本文籌劃時間長達3個月,拜訪浮漂製作工廠、釣友之間交流、資料整理修改的工作終於完成,促成了這篇應該是最完整的浮漂漂型的介紹,本文完稿之際唏噓感嘆,漂型之複雜多樣,基礎普及工作之艱辛,內心頗有感觸,望本文所述能給所有想了解釣魚,了解浮漂的釣友一個思路,無論是在釣魚過程中還是挑選浮漂,都有相關的參考價值。
  • 知道釣魚高手選浮漂的方法後,發現我的浮漂都該扔掉,快看看你的
    網上可以找到很多如何挑選浮漂的文章,如果你打開百度,搜索如何選擇浮漂,你會發現文章太多,但是你同事也會發現,絕大部分的說法都很業餘,基本上都是針對初學者來講的,而且也很籠統,對於老釣魚人來說可以看懂但是沒用,對於釣魚新手來說完全是雲裡霧裡,基本也沒有太大意義。
  • 7句常見的漁具廣告語,看似很厲害,誰買誰上當!
    現在電商發達,大部分釣魚人購買裝備都是通過網購網購的優點是款式多、易對比、購買方便和價格相對低廉;缺點也顯而易見,假貨多、刷單嚴重、經常出現圖片與實物不相符的問題尤其是一些誇張、虛假的廣告宣傳,經常迷惑和欺騙新手,在平常的文章中我就沒少吐槽,今天算是匯個總,大家也看看以前有沒有被類似的廣告騙過7句常見的漁具廣告語,看似很厲害,誰買誰上當
  • 【釣魚技巧】臺釣的靈魂-立式浮漂,漂型及功能介紹
    臺釣要想玩得精,除了調漂很重要,然後就是浮漂的選用。根據自己的作釣目標魚以及作釣水域水情選擇合適的浮漂也是非常重要的。選擇好一支適合的浮漂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就來談談今天的主角-臺釣立式浮漂和它的漂型及功能。
  • 煮熟的紅薯做餌,氣球為浮漂,放到大河中,釣獲大鯉魚,成本真低
    三個魚鉤放小塊的紅薯,不過這名釣友並沒有用魚竿,而是用一根細繩將魚線都綁到一起了,浮漂的話則是用一個氣球。不少人說這樣釣魚也太簡單了吧,確實,漁具是簡單了點,但絲毫不影響魚獲。這樣釣魚,成本低,還有魚,何樂而不為呢。很多釣魚人釣魚的時候用的都是商品餌,直接買就可以了,而有的人則是喜歡自己做,覺得省錢。
  • 淺灘浮漂的語言,教你怎麼樣才能讓浮漂出現頓口「中魚」新手必看
    一直有釣友私信我,問我在垂釣的過程中,為什麼浮漂一直都沒有頓口。有的時候是慢慢的黑漂,提竿中魚,有的時候是頂漂也中魚。釣友就是想知道,怎麼樣才能在魚吃餌的時候,讓浮漂出現頓口,其實想要浮漂出現頓口也很簡單,但是首先我們必須要弄明白,為什麼魚在吃餌的時候浮漂會有下頓的動作哪?
  • 超靈敏的浮漂到底怎麼選?(強烈推薦)
    8、看輕重,拿到浮漂,上手先掂一下浮漂的輕重, 掂在手上感覺有無「壓手」或「打手」的感覺。也就是相同體積的浮漂,重量越輕,浮力越大。重為壞,輕為好。9、看重心,把浮漂橫擔在手指上保持平衡,以觀察支點在標身的大概位置,來判斷浮漂的整體重心。浮漂重心也是浮漂性能方面很關鍵的一項,重心偏低(靠近漂腳一側)的浮漂則相對穩定,翻身較快。重心靠上為差,靠下為好。
  • 浮漂的翻身(立水)速度,取決於四個環節
    對於一個釣魚人而言,浮漂的重要性類似於人的眼睛,通過觀察浮漂的動作就會洞察水下魚類的活動狀態。因此浮漂的選擇是釣友們最大的問題。浮漂的相對的好與壞取決於很多因素,今天就談談浮漂的翻身速度問題。浮漂他翻身的速度也就是說立水的速度與漂有什麼關係呢,什麼浮漂翻身快,什麼樣的浮漂翻身慢?釣友們尤其是在釣快魚的時候,都希望浮漂翻身快,從而可以使釣餌及時到位,可以提高中魚的速度。浮漂的翻身速度主要跟那以下四個環節有關係:第一,浮漂的長短。
  • 野釣浮漂調平水,其實掌握這幾點也就行了!
    ,當然如果對浮漂的漂相了解不多很可能錯過魚咬鉤時最初時機。二、調平水的優勢1、釣餌除了活餌在下水後都會有一個溶散過程,浮漂所承受的重力也會逐步減小,這樣一來隨著釣餌的重量變化也會引起浮漂作用力的增加,在調平水即浮漂調整的比較遲鈍的情況下,這種變化就會比較小,更方便於觀察浮漂的狀態。2、浮漂調整為平水,在釣底和釣浮間更容易轉換。
  • 逛逛日本漁具店,廣大釣友們看看有沒有你們心慕已久的漁具吧
    但是不得不承認,在某些領域日本確實走在中國的前面,漁具便是其中之一。魚竿,漁輪,魚線,工具箱甚至魚鉤,工藝上確實比中國要優秀很多。今天就逛一逛日本的漁具店,看看那些在國內熱門的日系漁具在本土售價幾何。日本漁具店的風格很清新,漁具種類也很豐富。各種魚竿玲琅滿目,很多魚竿造型很漂亮。釣魚人絕對很難抵擋這種誘惑,難免這試試那試試。
  • 圖解浮漂的奧秘,讓你輕鬆變成老釣手!
    翻身時是浮漂表面積的受力,所以短棗核、中棗核相比於長棗核、中長身、細長身漂自然更快捷些。另外,如果浮漂總體長度加多,翻身也是越慢的。  浮漂的靈敏度正好是與它的下行特性相一致的,下行越快的漂型當然靈敏度越高,因為懸墜釣主抓的就是下頓口,長身當然比短身更為靈敏。
  • 【釣魚技巧】冬季野釣浮漂有信號,為什麼卻一直不中魚
    由於自然水域的水底複雜,而垂釣的魚情相當複雜,釣魚人要是選擇釣鈍的調漂方式,當然也會浮漂信號遲鈍,也會有空竿不中魚的時候。 冬季有輕口魚情,這釣魚人都知道,那為什麼傳統釣依然能釣獲滿滿。傳統釣通常是採用的朝天鉤搭配七星漂,傳統釣中的朝天鉤一定是重鉤餌到底,這就是明顯釣鈍方式,而朝天鉤依然能釣到小奶鯽,再小的魚同樣能釣起,這好像和臺釣中的調釣有所衝突。
  • 浮漂和線組錯誤搭配的後果!看完這些圖你就知道為什麼沒口了
    這篇文章也是花了很久才完成的,篇幅較長圖片較多,但希望新手朋友能夠認真耐心地看完,我相信對你日後的垂釣一定會有幫助!原因是浮漂大就意味著吃鉛量大,用小鉤子可能連浮漂的一目都壓不下去純文字比較難理解,咱們還是直接放圖吧,下面我以空鉤調平水為例,線組是1.2+0.8+2號伊豆,然後拿了一隻吃鉛量比較大且三目加粗的浮漂咱們看看細線小鉤配上這種吃鉛大、尾巴又加粗的浮漂究竟有什麼影響
  • 浮漂有幾種形狀,分別有什麼作用呢?
    不同樣式的浮漂都有其不同的特性,可以有效應對不同的釣法和魚情,今天小編來給大家介紹下浮漂的不同種類與它們各自的作用。一、腰鼓形腰鼓形的浮漂兩端都比較細,中間粗,屬於短身浮漂。二、流線形流線形的浮漂,外形自然順暢,從漂肩到漂腳沒有明顯的伸縮。優勢在於穩定性好,有明顯的沉浮反應,適合搭配搓餌釣底,是休閒釣的不二之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