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量技術體系 面臨歷史性變革

2021-01-13 中國網財經

  (上接1版)

  在高科技時代,長度不止細分到納米,時間不止細分到飛秒。新國際單位制的技術開放性對未來所有關於精度方面的技術進步都極為有利。伴隨測量精度大幅提升,一大批革命性的新技術由此誕生,將帶來產業的跨越式發展。比如說,精準測量支撐納米技術和石墨烯的應用、促進先進位造中航空發動機的精度提升、推動精準醫療產業的發展等等。

  不過對於大多數普通民眾來說,國際單位制變革前後,日常生活中的測量活動沒有明顯差別,電子秤、加油泵、血壓計等該怎麼用還怎麼用;實驗室中的全血細胞計數和工業大尺寸坐標測量機等,新定義也不會讓它們顯示不一樣的數值。因為,國際計量界對單位制修訂最重要的要求就是這一修訂過程要平緩過渡,不能對社會生活、對任何測量服務造成突變性的、明顯的影響。不過國際單位制變革對生活帶來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未來將會因為這一變革催生某種科技產業,對我們的生活帶來直接的變化。

  記者:目前國際上主要的計量大國針對國際單位制變革有哪些應對措施?

  方向:目前,世界主要計量大國為應對國際單位制變革已提前進行了布局,開展了大量與國際單位制重新定義有關的基礎前沿研究,比如通過大量的研究工作完成新的量值復現方法研究,以及與傳統量值傳遞方法平穩銜接的研究等等。

  新的國際單位制變革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的單極化的量值溯源理念。基於單位制新定義的原位復現方法和零鏈條溯源理念已經由英國、美國提出,並積極推進相應的研究工作。傳統上,以專職復現、保存,並傳遞基本單位量值為核心工作的國家計量院,在國際單位制變革中需要逐漸增加適合現場需要、方便實用的量值復現方法研究,不同復現方法之間的差異、影響研究,以及如何協調不同方法復現結果的研究。傳統的以輸出準確測量量值為產品的計量院,向社會提供的產品將逐漸轉變為提供準確測量的整體解決方案。國家計量機構與社會需求的融合度將進一步提高。

  記者:請您介紹一下我國為應對SI變革有哪些計劃和措施?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在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方向:我國計量界很早就意識到國際單位制變革的迫切性,及其可能帶來的挑戰和機遇。為應對國際單位制變革,近幾十年來,作為中國的國家計量院——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持續開展與國際單位制有關的基礎前沿研究。2005年以來開展了旨在應對國際單位制重新定義的部分基本物理常數精密測量的研究工作。其中,玻爾茲曼常數測量用兩種不用的方法均取得了很好的測量結果,被國際基本常數委員會(CODATA)收錄,為該常數定值做出了實質性貢獻。我們研製的國家時間頻率基準——NIM5銫原子噴泉鍾通過國際計量局認可參與駕馭國際原子時(TAI)。

  在應用方面,比如我們研製的兩米線紋比長儀、高精度雷射二坐標標準裝置等系列以雷射波長米為基準的幾何量基準,對保證國家生產製造中幾何參量量值的準確一致,建立起國家幾何量計量體系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面向坎德拉量子化的光子計量研究工作,也已形成了面向單光子探測和微弱光輻射計量較為全面的校準測量能力。

(責任編輯:羅伯特)

相關焦點

  • 國際單位制重大變革, 助推計量邁入量子化新時代
    總局計量司司長謝軍在發布會上透露,明年5月20日中國將開始使用新修訂後的國際單位制,為抓住此次變革帶來的歷史性機遇,我國將強化計量量子化戰略研究,並制定量子化時代的中國計量發展新規劃(2020年-2035年)。
  • 國際單位制重大變革 助推計量邁入量子化新時代
    總局計量司司長謝軍在發布會上透露,明年5月20日中國將開始使用新修訂後的國際單位制,為抓住此次變革帶來的歷史性機遇,我國將強化計量量子化戰略研究,並制定量子化時代的中國計量發展新規劃(2020年-2035年)。
  • 中國計量迎來國際單位制重大變革
    12月11日,市場監管總局召開國際單位制重大變革新聞發布會。據悉,明年5月20日中國將開始使用新修訂後的國際單位制,屆時計量單位將更加精準。為抓住此次變革帶來的歷史性機遇,我國將強化計量量子化戰略研究,並制定量子化時代的中國計量發展新規劃(2020年-2035年)。
  • 浙江開展計量單位制變革與國際互認宣貫研討
    把握住進化後的萬物標尺浙江開展計量單位制變革與國際互認宣貫研討本報訊 (金 潔 張 律 記者曹吉根)「國際單位制重新定義將改變國際計量體系現有格局,及時掌握量子計量前沿技術才能實現國家計量體系的自主可控。」
  • 「千克」將被重新定義——我國計量將迎來國際單位制重大變革
    「千克」將被重新定義——我國計量將迎來國際單位制重大變革 新華社發 沈伯韓 邊紀紅 製圖  「千剋死了,千克永存。」國家市場監管總局11日召開國際單位重大變革新聞發布會,隨著國際單位制迎來重大變革,從明年5月20日起,中國將開始使用新修訂後的國際單位制。屆時,「千克」不再依賴實物來體現,計量將會更加方便精準,其誤差將可以「忽略不計」。  一個多世紀以來,國際基準質量單位都是由一塊高爾夫球大小的鉑銥合金圓柱體來定義。
  • 「千克」將被重新定義 我國計量將迎來國際單位制重大變革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11日召開國際單位重大變革新聞發布會,隨著國際單位制迎來重大變革,從明年5月20日起,中國將開始使用新修訂後的國際單位制。屆時,「千克」不再依賴實物來體現,計量將會更加方便精準,其誤差將可以「忽略不計」。一個多世紀以來,國際基準質量單位都是由一塊高爾夫球大小的鉑銥合金圓柱體來定義。
  • 國際單位制迎來歷史性變革,實物原器定義法成歷史
    國際單位制迎來歷史性變革,實物原器定義法成歷史 陳海波/光明日報 2018-11-17 08:43
  • 市場監管總局局長張茅:抓住計量變革契機,制定量子化時代中國計量...
    當天,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共青團中央共同舉辦2018年「世界計量日」主題活動,市場監管總局局長張茅在活動上指出,國際單位制正迎來量子化變革,「我們要緊緊抓住這次國際計量變革的重大機遇,加強面向國家戰略需求的計量基礎研究、前沿性研究,制定量子化時代的中國計量發展戰略,加快構建國家現代先進測量體系」。
  • 國際單位制迎歷史性變革 千克、安培將改由常數定義
    國際單位制迎歷史性變革 千克、安培將改由常數定義 原標題:   11月16日,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CGPM)經包括中國在內的各成員國表決,全票通過了關於「修訂國際單位制(SI)」的1號決議。
  • 國際單位制SI迎來歷史性變革
    就像1967年秒定義的修訂使我們在今天擁有了GPS和網際網路技術一樣,新SI將在未來對科學、技術、貿易、健康、環境以及更多領域產生深遠影響。可以說,SI的修訂是科學進步的一座裡程碑。SI修訂的影響國際單位制(SI)是全球一致認可的測量體系。其起源可以追溯至1875年——17國籤署《米制公約》並正式同意推行統一的國際測量體系。
  • 國際單位制迎來歷史性變革 「千克」到底多重將有新定義
    馬丁·米爾頓說,「就像1967年用原子的特性修訂秒的定義一樣——修訂之初,人們並不知道它可以用在哪裡,但現在,基於原子鐘的計時技術已成為網際網路、移動通信和衛星導航等技術的基礎。新SI也是這樣,它將在未來對科學、貿易、健康等更多領域產生深遠影響」。
  • 基層計量技術機構面臨的困境與對策
    二、基層法定計量技術機構當前面臨的困境從某縣法定計量技術機構近3年的收費情況看,全所每年收費在200萬元左右,基本能夠滿足當前機構業務開展、外出培訓學習、辦公用品購置、標準考核及同其他縣區計量檢定機構業務交流等經費開支。但取消收費後,所有經費全部來自財政,在當前財政大環境下,再想擴展業務範圍、增強業務能力,阻力會越來越大。
  • 生態環境部氣候司司長: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發生歷史性變革
    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在聯合國氣候變化馬德裡大會上表示,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一系列歷史性成就,發生了歷史性變革。李高是在「生態文明建設的中國故事」邊會上作出上述表述的。該邊會由中國新聞社和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公司聯合主辦。
  • 520世界計量日來了 「計量」還有這些意義
    浙江在線5月17日訊(浙江在線記者蔣立 實習生 林辰辰 通訊員 沈志堅)說起來陌生的「計量」其實離我們並不遠,米、千克、秒、安培這些都是大家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最基礎的計量單位。  2018年5月20日是第19個世界計量日,主題是「國際單位制(SI)的量子化演進」。
  • 千克被重新定義,國際單位制迎來重大變革
    計量司司長謝軍在發布會上透露,明年5月20日,我國將開始使用新修訂後的國際單位制,為抓住此次變革帶來的歷史性機遇,我國將強化計量量子化戰略研究,並制定量子化時代的中國計量發展新規劃(2020年-2035年)。是不是感到一頭霧水?沒關係,這就給您細細講解。
  • 計量單位將迎來量子化時代
    人們日常所用的「米」「秒」「千克」等計量單位,將被重新定義。記者日前從中國計量院主辦的「展望2025——國際計量發展重大挑戰」國際研討會上了解到,當前國際計量體系正在經歷歷史性變革,國際單位制將以量子等自然界基本常數為基礎重新定義。
  • 國際單位制迎來歷史性變革-光明日報-光明網
    本報北京11月16日電 記者陳海波從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獲悉,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經各個成員國表決,於16日通過了關於「修訂國際單位制」的1號決議。這是國際單位制自創建以來的最重大的變革,用實物原器定義測量單位的方法成為歷史,這將從根本上保證國際單位制的長期穩定性,對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和全球治理等影響深遠。    據了解,國際單位制目前有7個:時間單位「秒」、長度單位「米」、質量單位「千克」、熱力學溫度「開爾文」、電流單位「安培」、發光強度單位「坎德拉」和物質的量單位「摩爾」。起初,測量單位是基於實物或物質的特性來定義的。
  • 質量、溫度等計量單位將由常數定義,對我們有何影響?
    根據「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全票通過的關於「修訂國際單位制(SI)」的1號決議,質量單位「千克」、電流單位「安培」、溫度單位「開爾文」、物質的量單位「摩爾」等4個SI基本單位的定義將由常數定義,於明年的世界計量日正式生效。加之此前對時間單位「秒」、長度單位「米」和發光強度單位「坎德拉」的重新定義,至此,國際計量單位制的7個基本單位全部實現由常數定義。
  • 明年中國將使用新國際單位制:計量邁入量子時代
    【環球網科技 記者 樊俊卿】昨日,人民日報發表文章指出,市場監管總局召開國際單位制重大變革新聞發布會,宣布從2019年5月20日起,中國將開始使用重新修訂後的國際單位制,屆時計量單位將更加精準。為抓住此次變革帶來的歷史性機遇,我國將強化計量量子化戰略研究,並制定量子化時代的中國計量2020年-2035年發展新規劃。上個月,國際召開的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上,經包括中國在內的53個成員國集體表決,全票通過了關於「修訂國際單位制(SI)」的1號決議。
  • 國際單位制量子化時代來臨,中國著手制定15年計量新規劃
    他說,明年5月20日中國將開始使用新修訂後的國際單位制,為抓住此次變革帶來的歷史性機遇,我國將強化計量量子化戰略研究,並制定量子化時代的中國計量發展新規劃(2020年-2035年)。11月16日,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CGPM)在法國巴黎召開,中國等53個成員國集體表決,全票通過了關於「修訂國際單位制」的1號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