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監管總局局長張茅:抓住計量變革契機,制定量子化時代中國計量...

2020-11-29 光明日報

5月20日是世界計量日,今年世界計量日的主題是「國際單位制(SI)量子化演進」。當天,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共青團中央共同舉辦2018年「世界計量日」主題活動,市場監管總局局長張茅在活動上指出,國際單位制正迎來量子化變革,「我們要緊緊抓住這次國際計量變革的重大機遇,加強面向國家戰略需求的計量基礎研究、前沿性研究,制定量子化時代的中國計量發展戰略,加快構建國家現代先進測量體系」。

1875年5月20日,法、俄、德等17個國家的代表在巴黎籤署「米制公約」,公認「米制」為國際通用的計量單位制,並確立以實物基準向各國傳遞量值的基本計量制度,包括時間、長度、質量、溫度、電流、發光強度和物質的量等7個基本單位的國際計量單位制逐步建立,為其後100多年世界各國測量量值的溯源和準確一致、科學技術快速發展和全球經濟一體化提供了可靠的計量保障。隨著量子理論和技術的發展,20世紀60年代以來,時間長度「秒」、長度單位「米」等逐步由實物基準轉變為量子基準,也帶動其他計量單位的量子化變革,不斷催生蓬勃的科技革命。

「當前,國際計量重大變革即將全面拉開帷幕,我們將迎來計量單位全面量子化新時代。」張茅指出,國際單位制量子化演進,是人類利用自然法則創建測量規則的又一次重大變革,由此帶來的影響廣泛而深刻:

一是將改變國際計量體系和現有格局。新的計量體系不再只依賴於通過實物基準向各國傳遞量值,而國際計量基準的量子化、量值傳遞溯源的扁平化,將可形成先進的多級全球計量量值中心或區域計量中心開展量值傳遞溯源。二是將有力支撐新一輪工業革命。通過量子計量基準與信息技術的結合,使量值傳遞鏈條更短、速度更快、測量結果更準更穩,深度契合了以信息物理系統為基礎、智能製造為主要特徵的新一輪工業革命。三是將引發儀器儀表產業的顛覆性創新發展。全新的量子計量技術、傳感技術與信息技術的高度融合,使所有的計量單位可以溯源至時間單位「秒」,集多參量、高精度的綜合測量,進而催生測量儀器儀表形態的全面創新。從深層次講,國際單位制量子化演進更是一場從理念、制度到各領域的全方位變革。

張茅介紹,經過多年努力,我國獲得國際互認的校準和測量能力已躍居全球第四、亞洲第一,在長度、溫度、電學等國際單位重新定義中作出了重要貢獻。當前,計量事業也像國際單位制量子化演進一樣,迎來變革創新的滾滾潮流。

「要敏銳把握計量變革契機,培育新的發展動力。」他說,歷史上,每一次計量單位制演進,都直接或間接推動了經濟社會的發展。「米制公約」的籤署,有力支撐了工業化進程。「秒」和「米」的量子化變革,催生了雷射測長技術,成就了數萬億美元的衛星導航定位市場,推動了信息技術、精密科技、納米材料、裝備製造、太空探測等領域的重大突破和發展。

「我們要緊緊抓住這次國際計量變革的重大機遇,加強面向國家戰略需求的計量基礎研究、前沿性研究,制定量子化時代的中國計量發展戰略,加快構建國家現代先進測量體系,為建設製造強國、質量強國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和保障,更好地發揮計量對提升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作用。」張茅表示。(光明融媒記者陳海波)

市場監管總局局長張茅在2018年「世界計量日」主題活動上指出,要緊緊抓住國際計量變革的重大機遇,加強面向國家戰略需求的計量基礎研究、前沿性研究,制定量子化時代的中國計量發展戰略,加快構建國家現代先進測量體系。

相關焦點

  • 國際單位制邁進量子時代 市場監管總局開展計量科普活動
    在本次活動中,中國科協、市場監管總局和共青團中央共同組織開展的全國計量科普創新創意素材徵集活動暨科普中國計量專題媒體傳播矩陣正式啟動。加強計量科普 為國際計量貢獻「中國力量」為傳播普及計量知識,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水平,特別是加強對廣大青少年進行計量知識的普及和宣傳教育,今年中國科協、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和共青團中央共同組織開展全國計量科普創新創意徵集活動。
  • 國際單位制重大變革, 助推計量邁入量子化新時代
    國際單位制重大變革, 助推計量邁入量子化新時代——市場監管總局召開國際單位制重大變革新聞發布會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12月11日,市場監管總局在京召開國際單位制重大變革新聞發布會。總局計量司司長謝軍在發布會上透露,明年5月20日中國將開始使用新修訂後的國際單位制,為抓住此次變革帶來的歷史性機遇,我國將強化計量量子化戰略研究,並制定量子化時代的中國計量發展新規劃(2020年-2035年)。
  • 國際單位制重大變革 助推計量邁入量子化新時代
    央廣網北京12月11日消息(記者 申珅)12月11日,市場監管總局在京召開國際單位制重大變革新聞發布會。總局計量司司長謝軍在發布會上透露,明年5月20日中國將開始使用新修訂後的國際單位制,為抓住此次變革帶來的歷史性機遇,我國將強化計量量子化戰略研究,並制定量子化時代的中國計量發展新規劃(2020年-2035年)。
  • 計量量子化時代到來,我們如何應對?
    計量邁入量子化時代,世界測量技術規則將重構。對我們影響幾何?中國又將如何應對?  不靠譜的實物基準  國際單位制共有7個基本的計量單位:時間單位「秒」、長度單位「米」、質量單位「千克」、熱力學溫度「開爾文」、電流單位「安培」、發光強度單位「坎德拉」和物質的量單位「摩爾」。起初,計量單位都是基於實物或物質的特性來定義。
  • 國際單位制量子化時代來臨,中國著手制定15年計量新規劃
    12月11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計量司司長謝軍在發布會上說,重新定義的國際單位制,將對先進位造、醫學、新能源等新興產業帶來深刻的影響,但並不會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超市中的電子秤和油站的加油泵該怎麼用還怎麼用」。
  • 中國計量迎來國際單位制重大變革
    12月11日,市場監管總局召開國際單位制重大變革新聞發布會。據悉,明年5月20日中國將開始使用新修訂後的國際單位制,屆時計量單位將更加精準。為抓住此次變革帶來的歷史性機遇,我國將強化計量量子化戰略研究,並制定量子化時代的中國計量發展新規劃(2020年-2035年)。
  • 市場監管總局舉行國際單位制重大變革新聞發布會
    原標題:12月11日市場監管總局舉行國際單位制重大變革新聞發布會  12月11日,市場監管總局舉行國際單位制重大變革新聞發布會。市場監管總局計量司司長謝軍、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院長方向出席發布會介紹相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 明年中國將使用新國際單位制:計量邁入量子時代
    【環球網科技 記者 樊俊卿】昨日,人民日報發表文章指出,市場監管總局召開國際單位制重大變革新聞發布會,宣布從2019年5月20日起,中國將開始使用重新修訂後的國際單位制,屆時計量單位將更加精準。為抓住此次變革帶來的歷史性機遇,我國將強化計量量子化戰略研究,並制定量子化時代的中國計量2020年-2035年發展新規劃。上個月,國際召開的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上,經包括中國在內的53個成員國集體表決,全票通過了關於「修訂國際單位制(SI)」的1號決議。
  • 「千克」將被重新定義 我國計量將迎來國際單位制重大變革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11日召開國際單位重大變革新聞發布會,隨著國際單位制迎來重大變革,從明年5月20日起,中國將開始使用新修訂後的國際單位制。屆時,「千克」不再依賴實物來體現,計量將會更加方便精準,其誤差將可以「忽略不計」。一個多世紀以來,國際基準質量單位都是由一塊高爾夫球大小的鉑銥合金圓柱體來定義。
  • 「千克」將被重新定義——我國計量將迎來國際單位制重大變革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11日召開國際單位重大變革新聞發布會,隨著國際單位制迎來重大變革,從明年5月20日起,中國將開始使用新修訂後的國際單位制。屆時,「千克」不再依賴實物來體現,計量將會更加方便精準,其誤差將可以「忽略不計」。  一個多世紀以來,國際基準質量單位都是由一塊高爾夫球大小的鉑銥合金圓柱體來定義。
  • 計量單位:告別實物基準迎來自然常數
    計量,在我國古代被稱為「度量衡」。從「邁步定畝」「掬手為升」到「國際千克原器」,人類的計量單位度過了以物理實物來作為基準的漫長時期。今天,所有實物基準已退出歷史舞臺,光速等以量子物理為基礎的自然常數走上前臺,重新定義我們的「度量衡」。  計量邁入量子化時代,世界測量技術規則將重構。這對我們影響幾何?中國又將如何應對?
  • 計量單位:告別實物基準 迎來自然常數
    計量邁入量子化時代,世界測量技術規則將重構。這對我們影響幾何?中國又將如何應對?抓住機遇建立先進測量體系國際單位制的變革以及正式生效,讓科學界倍感振奮。「這對於我們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和工業強國,是一個絕好的機遇,是一個天賜良機。」中國工程院院士譚久彬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 質量、溫度等計量單位將由常數定義,對我們有何影響?
    12月11日,市場監管總局對外宣布,2019年5月20日起中國將開始使用新修訂後的國際單位制,屆時計量單位將更加精準。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院長方向指出,新定義用自然界恆定不變的「常數」替代了實物原器,保障了國際單位制的長期穩定性;「定義常數」不受時空和人為因素的限制,保障了國際單位制的客觀通用性;新定義可在任意範圍復現,保障了國際單位制的全範圍準確性;新定義不受復現方法限制,保障了國際單位制的未來適用性。
  • 計量單位將迎來量子化時代
    人們日常所用的「米」「秒」「千克」等計量單位,將被重新定義。記者日前從中國計量院主辦的「展望2025——國際計量發展重大挑戰」國際研討會上了解到,當前國際計量體系正在經歷歷史性變革,國際單位制將以量子等自然界基本常數為基礎重新定義。
  • 計量單位:告別實物基準 迎來自然常數-光明日報-光明網
    計量邁入量子化時代,世界測量技術規則將重構。這對我們影響幾何?中國又將如何應對?「不靠譜」的實物基準    國際單位制共有7個基本的計量單位:時間單位「秒」、長度單位「米」、質量單位「千克」、熱力學溫度「開爾文」、電流單位「安培」、發光強度單位「坎德拉」和物質的量單位「摩爾」。
  • 浙江開展計量單位制變革與國際互認宣貫研討
    5月20日,在浙江省開展的計量單位制變革與國際互認宣貫研討會上,計量專家提出要抓住量值源頭多極化的機會。正如「國際單位制——根本性飛躍」的主題所描述,「變革」已成為今年第20個世界計量日的熱議關鍵詞。當天,浙江省市場監管工作人員、計量技術專家、生產企業相關負責人齊聚浙江省計量院,共同交流探討國際計量單位制向量子化的正式跨越。
  • 國際單位制邁入量子化時代:全部由常數定義突破時空局限
    新華網北京12月11日電(王忻)12月11日,市場監管總局在京召開國際單位制重大變革新聞發布會。總局計量司司長謝軍在發布會上透露,自明年5月20日起,中國將開始使用新修訂後的國際單位制。為抓住此次變革帶來的歷史性機遇,我國將強化計量量子化戰略研究,並制定量子化時代的中國計量發展新規劃(2020年-2035年)。11月16日,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CGPM)在法國巴黎召開,經包括中國在內的53個成員國集體表決,全票通過了關於「修訂國際單位制(SI)」的1號決議。
  • 市場監管總局批准部分國家計量基準單位量值復現採納國際單位制新定義值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公告,批准部分國家計量基準單位量值復現採納國際單位制新定義值。
  • 「千克」等計量單位明年將重新定義 你知道「國際千克元器」長什麼...
    封面新聞記者 代睿「這是改變國際單位制採用實物計量的歷史性變革,也將成為人類科學發展進步中不會被忘記的一座裡程碑。」12月11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舉行「國際單位制重大變革,助推計量邁入量子化新時代」新聞發布會,市場監管總局計量司司長謝軍在發布會上表示。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封面新聞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謝軍所指的「國際單位制歷史性變革」,指的是前不久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上通過的一項決議。
  • 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新定義在中國正式實施
    本報訊(記者 李 晶)5月20日,在第20個世界計量日到來之際,近500名來自計量領域的中外嘉賓、院士、專家學者代表齊聚位於北京的中國科技會堂,參加由市場監管總局、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中國計量測試學會、中國計量協會、中國質量標準出版社傳媒有限公司共同舉辦的2019年世界計量日主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