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閒來無事,翻看了2017年上映的美國驚悚電影《鯊海》。《鯊海》有著度假類怪物元素恐怖片的標配:風景秀麗海水蔚藍的島嶼風光、主角顏值身材雙雙在線以及總有那麼一份作死的心思。

前些年曾經流行過這樣一句話:不作死就不會死,雖說是調侃成分居多,但也向我們提示了嘗試沒有必要嘗試的、挑戰沒有保障的項目其實就是在自殺這樣一項樸素淺顯的道理。《鯊海》中姐妹花中的妹妹便是踩了這個雷,同時連姐姐都一起坑——挑戰新結識的朋友推薦的毫無保障且危險係數很高的項目,並最終導致姐妹墜落深海,性命垂危。

關於《鯊海》中姐妹花的作死,小妖婆不想再多聊,更有啟發意義的是:為什麼沉穩保守的姐姐會同意妹妹下海看鯊這個瘋狂的提議呢?
原因就是:想給那個嫌棄自己古板並離開的前任看看,離了你老娘也照樣能活得精彩。

抱著這樣的目的,《鯊海》中的姐姐隨妹妹來到了海邊度假,在妹妹刺激她說」呆在船上是無法讓他嫉妒「後選擇下海去進行沒足夠安全措施的鯊魚觀賞活動。
姐姐為了成為前任眼中耀眼的存在一直在挑戰自己的邊界,試圖離開自己的舒適區,成為通常意義上的受歡迎的有趣的存在。挑戰自己的邊界、離開舒適區,這兩個詞在雞湯文的包裝下,被很多人下意識地劃分為正向的積極的嘗試。然而無論是從姐姐個人的感覺,還是從《鯊海》中推薦觀鯊活動的小夥子們的評價中」這兩個外國妞什麼都不懂「,我們都能看到這些嘗試所帶來的不適感。

這種不適感並不是盡全力而結果不理想的挫敗,而是不經冷靜思考由主觀情緒做下決定帶來的驚慌與不安。比起《鯊海》直接的不作死就不會死,小妖婆覺得更應該畏懼的是姐姐這樣不再冷靜思考的大腦。因為不知道不確信自己的價值所在,容易盲從別人不成熟的建議,被慫恿做下讓自己後悔的事,陷入危險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