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聖的領土釣魚諸島

2020-12-06 騰訊網

釣魚島主島

南小島和北小島

赤尾嶼

黃尾嶼

  我國最東的島嶼是釣魚諸島東邊的赤尾嶼。釣魚諸島由11個無人島組成,包括釣魚島、黃尾嶼、赤尾嶼、北小島、南小島、大北小島、大南小島等。

  釣魚諸島位於臺灣省東北,距基隆港約190公裡,距日本衝繩島西南約420公裡。釣魚諸島總面積約5平方公裡,島嶼周圍的海域面積約17萬平方公裡,相當於五個臺灣本島面積。

  釣魚島本島東西長3.5公裡,南北寬1.5公裡,周長13.7公裡,面積約為3.838平方公裡,是釣魚諸島中最大者。

  釣魚諸島及其附近海域,不僅蘊藏有大量石油資源,在其他方面也有巨大的經濟價值。這裡是我國東海靖魚場。太平洋黑潮流經這裡,帶來了大批魚群,所以我國浙江、福建和臺灣等地的漁民經常到這一帶捕魚。在釣魚島與東南方的北小島、南小島之間,有一條寬達l000多米的「蛇島海峽」,風平浪靜,成為漁民的天然避風港灣。在這個海峽港灣中,還盛產飛花魚,臺灣省基隆、蘇澳兩地漁民,常靠此漁區生存。

  釣魚島面積居八小島之冠,島上基巖裸露,尖峰突起,土層基薄,缺乏淡水。山茶、棕櫚、馬齒莧隨處可見,仙人掌遍地叢生。這些植物顯然為了適應海上強風的自然環境,都長得又矮又粗壯,其中很多便是名貴藥材。有一種叫海芙蓉的海草,生長在沿岸的巖石縫中,是防治風溼症和高血壓的良藥。我國沿海採藥者有不少人祖輩在釣魚諸島採摘中草藥。

  位於釣魚島東北的黃尾嶼,陡巖峭壁,屹立於海中,成千上萬的海鳥棲居在這裡,每年4-5月間,成群的海鳥幾乎遮住了黃昆嶼的天空。海鳥在黃尾嶼產卵,數量極為驚人,登岸撿拾鳥蛋者,俯拾即得。海鳥因甚少與人接近,人亦少在此狩獵,故鳥不怕人,捕捉極為容易。黃尾嶼因鳥多,又稱為「鳥島」。

  釣魚島一帶是太平洋的海鳥棲身所,可是海鳥好似有兩個不同的家族,只分別棲身在黃尾嶼和北小島上,而居中的釣魚島僅是兩島之間的停留站。白天兩島的海鳥各自離島覓食,疲倦時便在釣魚島上休息,一到傍晚,便各自飛返自己棲身的黃尾嶼與北小島。

  黃尾嶼除鳥多外,還有豐富的海產。這裡的龍蝦特別肥大,最大的甚至有鴨子那麼大。島上另一著名的生物是蜈蚣,它們身長約20-30釐米,有紅色、黑色兩種,都生長在陰暗的石縫中,在陽光下行走時,閃閃發光。

  北小島和南小島孤懸於海中,與釣魚島組成一個天然的「蛇島海峽」。就地形觀察,它們原為一個島嶼,後因斷裂活動,地塹陷落,一島分裂為二。雖然同源,但它們卻各有特色。北小島以鳥多著名,南小島則以蛇多著稱,因為蛇多,又稱為蛇島。從遠處海面望去,平坦的沙灘,綿延100餘米,與另一處高達300來的陡峭山坡相接,組成一個氣勢雄偉、景色壯麗、山海相映的地貌景觀。

  南小島蛇多,簡直遍布全島,最大的有碗口粗,最小的則如小手指頭細。蛇的顏色一般以黃色、黑色居多,但都是無毒的。南小島也許由於蛇太多,鳥類竟然絕跡。此外,釣魚諸島由於風力太大,又缺乏淡水,因而沒有蚊蟲。釣魚島的歸屬是任何人都改變不了的。遠方的「遊子」總有一天會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

相關焦點

  • 分析稱釣魚諸島為中國有效佔有 日本無主權依據
    據說是來自於日本對釣魚諸島的領土主權,而這一主權正是由古賀家的古賀辰四郎於1884年最早「發現」了釣魚諸島而得。很明顯,石原的邏輯是不是成立,應當取決於釣魚島是否是日本的領土。  日本方面往往以傳統國際法上的先佔理論作為獲得釣魚諸島領土主權的依據,主張日本因最早發現而獲得了釣魚諸島的領土主權。然而,究竟是中國人還是日本人最早發現了釣魚諸島?大量的史料證明,釣魚諸島是中國人首先發現的。
  • 黃巖島戰略價值重大,扼守南海東大門,我國神聖不可侵犯的領土
    黃巖島,曾稱民主礁,是中國南海中沙群島中唯一露出水面的島礁,我國神聖不可侵犯的領土。此前,無論是媒體還是民眾均較少提到這一名字,直到中菲黃巖島對峙而聞名於世,目前,黃巖島處於我方實際控制下,未來很可能進行與美濟、永暑等島礁一樣,進行大規模填海造島工程。
  • 南海諸島研究又添新作《中國南海諸島史地研究論集》出版
    第一部分包括《中國的南海諸島》《南海諸島的生產——珊瑚礁構成的南海諸島》《優越的熱帶海洋環境》《散處南海腹心的四沙群島》四篇文章。這些文章主要介紹中國南海諸島的地理位置、氣候狀況、動植物種類以及各島礁的外形及其形成過程。如劉南威先生將南海諸島描述為:「在南海『袋型斷續線』範圍內,散布著310座以上的島嶼、沙洲、暗礁、暗沙、暗灘。這些島、洲、礁、沙、灘,統稱為南海諸島。」
  • 中國南海諸島主權歸屬的歷史與現狀—新聞—科學網
    南海諸島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神聖領土。
  • 專家:中國南海諸島主權的形成及南海問題的由來
    1947年4月14日,國民政府內政部召集各有關部門就《西南沙範圍及主權之確定與公布案》予以討論,會議決定:「南海領土範圍最南應至曾母灘,此項範圍抗戰前我國政府機關學校及書局出版物,均以此為準」。一方面,延續了業已形成的中國南海疆域,只是在1953年刪減了位於北部灣的兩條斷續線,最終形成目前用9段線標繪的南海斷續線;另一方面,我國政府積極履行管轄南海的神聖職責,在開發南海、建設南海的同時,為維護主權採取了一系列政治、軍事和外交措施,努力維護南海的穩定以及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發展。
  • 中沙群島,中國南海諸島四大群島中位置居中的群島
    中沙群島,是中國南海諸島四大群島中位置居中的群島。西距三沙市西沙群島的永興島約200公裡。北緯 15°24′~16°15′,東經113°40′~114°57′。中沙群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神聖不可侵犯的領土。
  • 人民日報刊文論證釣魚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
    嘉靖四十年(1561年),明朝的又一任冊封使郭汝霖在《使琉球錄》中寫道:「閏五月初一日過釣魚嶼,初三日至赤嶼焉。赤嶼者,界琉球地方山也。」 「赤嶼者,界琉球地方山」意為赤嶼(即今赤尾嶼)乃是對著並連接琉球地方之界山。山,古意即界山,也就是說赤尾嶼以東是琉球海域,以西是中國海域。
  • 抗戰勝利後中國政府收復南海諸島紀略(一)
    浩瀚的中國南海上,散布著一群群美麗的珊瑚礁島,這就是我國南疆的神聖領土——南海諸島。
  • 中國南海諸島四大群島之一——美麗的西沙群島!
    中國南海諸島四大群島之一——美麗的西沙群島西沙群島,中國南海諸島四大群島之一,由宣德群島、永樂群島、東島、中建島、華光礁等構成,共有22個島嶼,7個沙洲,另有10多個暗礁暗灘。西沙群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神聖不可侵犯的領土。西沙群島中的珊瑚島自1956年起由南越西貢政權佔領,1974年1月17日越軍又佔領了甘泉島和金銀島。1974年1月19日,中越西沙海戰隨即爆發,中國軍隊收復了珊瑚島、甘泉島、金銀島等三島,越軍被驅逐出整個西沙群島。
  • 南海諸島屬於中國的國際法依據
    一、南海諸島是中國固有領土南海諸島是由中國人民最早發現、最早開發經營、最早納入海防體系、最早管轄,是中國的固有領土。自1744年開始,英國海軍航行南沙群島,對多個島礁展開測量。1843年3月29日,英國捕鯨船船長Spratly發現一座島,命名為「Spratly Island」(今南威島)。
  • 日本疑借領土爭端重振擴張性海洋戰略(組圖)
    有專家就擔心,日本將藉機掃除國內障礙,在年底出臺的「防衛大綱」中加強西南諸島防衛。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日本沒有選擇取得亞洲國家諒解,而是欲以強硬姿態實現「國家正常化」,這讓人不得不警惕其在領土爭端背後隱藏怎樣的戰略考量。 日韓「獨島」之爭:韓媒批日「麻煩製造者」  位於日本海中部的獨島由兩座小島和周邊幾十個島礁組成,總面積只有0.18平方公裡。
  • 中國政府:中國南海諸島擁有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
    為重申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加強與各國在南海的合作,維護南海和平穩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聲明:一、中國南海諸島包括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和南沙群島。中國最早發現、命名和開發利用南海諸島及相關海域,最早並持續、和平、有效地對南海諸島及相關海域行使主權和管轄,確立了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相關權益。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中國收復日本在侵華戰爭期間曾非法侵佔的中國南海諸島,並恢復行使主權。
  • 《中國南海諸島植物志》(中文版)出版發行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研究員邢福武主編的《中國南海諸島植物志》(中文版)一書由中國林業出版社出版發行。這是該書英文版Flora of the South China Sea Islands出版後有關南海諸島植物學研究的又一成果。
  • 國民政府「地圖開疆」:1946年收復南海諸島
    1946年收復南海諸島與「九段線」的由來●何立波南海海域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海域面積達360多萬平方公裡。在呈請的文件中,有「內政部繪製南海諸島位置圖、西沙群島圖、中沙群島圖、南沙群島圖、太平島圖、永興島-石島圖及南海諸島新舊名稱對照表」。數月後,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了鄭資約編著的《南海諸島地理志略》,書中詳述了東沙群島、西沙群島及南沙群島的歷史背景,南海諸島的地理環境及國疆石碑的照片。新編的「南海諸島新舊名稱對照表」也在該書的附錄中,首次對外發表,奠定了我國南海島嶼統一名稱的基礎。
  • 國臺辦:中國對南海諸島及其附近海域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
    國臺辦:中國對南海諸島及其附近海域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 @國臺辦發布 7月16日消息,近日,針對美國務卿蓬佩奧有關南海問題的聲明,臺對外交往部門聲稱,其對南海諸島及其相關海域享有國際法及海洋法上的權利
  • 釣魚島是中國的固有領土
    如,明朝冊封使陳侃所著《使琉球錄》(1534年)明確記載「過釣魚嶼,過黃毛嶼,過赤嶼,……見古米山,乃屬琉球者」。明朝冊封使郭汝霖所著《使琉球錄》(1562年)記載,「赤嶼者,界琉球地方山也」。清朝冊封副使徐葆光所著《中山傳信錄》(1719年)明確記載,從福建到琉球,經花瓶嶼、彭佳嶼、釣魚島、黃尾嶼、赤尾嶼,「取姑米山(琉球西南方界上鎮山)、馬齒島,入琉球那霸港」。
  • 釣魚須小心 《抗戰》巨龍逐日海島之迷
    釣魚何處去?輕坐沙灘,願者上鉤。在體驗《抗戰OL》有趣的釣魚生活技能時,別忘了欣賞釣魚島上美麗的海島風情。《抗戰》新資料片「巨龍逐日」全新推出新地圖釣魚島,數萬戰士即將展開搶灘登陸,參與保釣計劃。 甲午戰爭血未乾,黃海海戰的慘烈記憶永遠銘刻在國人的心中。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關於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的聲明
    新華社北京7月12日電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關於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的聲明  為重申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加強與各國在南海的合作,維護南海和平穩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聲明:  一、中國南海諸島包括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和南沙群島。中國人民在南海的活動已有2000多年歷史。
  • 國防部:決不允許任何人任何勢力侵犯和分裂祖國的神聖領土
    我們決不會允許任何人任何勢力侵犯和分裂祖國的神聖領土。一旦發生這樣的嚴重情況,中國人民解放軍必將予以迎頭痛擊,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來源:國防部發布編輯 | 李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