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石家莊4月13日電 題:援外醫療隊長難忘《茉莉花》響徹非洲大地
作者 李曉偉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經歷了援剛果(金)醫療工作,被評為中國「全國援外醫療工作先進個人」的王俊輝,每次聽到民歌《茉莉花》,心裡總會泛起別樣的感動。
「這首歌是剛果(金)的孩子唱給我們醫療隊的。」王俊輝說,受到過醫療隊幫助的當地孩子,往往會選擇用中國的這首歌來表達感謝。
2016年6月,作為中國第17批援剛果(金)醫療隊隊長,51歲的河北省直屬機關第二門診部副主任王俊輝和其他17名隊員一起前往剛果(金)的中剛友誼醫院,開始了為期兩年的援外醫療工作。
「缺醫少藥是我們需要面對的難題。」回憶起在剛果(金)的援外醫療工作,王俊輝稱,位於剛果(金)首都金夏沙的中剛友誼醫院雖然在當地是較好的醫院,但設備落後、藥品奇缺,當地醫生的技術也相對較低,「在簡陋的條件下,隊員們只能開動腦筋,因地制宜開展各項醫療工作,有時甚至要自制一些簡單的醫療器械」。
王俊輝回憶說,曾有一個氣胸病人如果不立即治療就有生命危險,但找遍金夏沙就是找不到一根氣胸手術導管,「只能自己動手製作,最終為患者成功手術」。
此外,醫療隊面臨的更大挑戰是當地肆虐的伊波拉疫情。「那兩年是剛果(金)較為動蕩的時期,2017年和2018年剛果(金)發生兩次伊波拉疫情。」王俊輝說,這種高傳染性、高致死率的疫情考驗著醫療隊的應對處置能力。
「援外醫療工作是一項必須完成的任務。」面對疫情,王俊輝和醫療隊沒有退縮,他們組織學習伊波拉防控知識,提高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置能力,並建立檢測、預警、報告等機制,還冒著生命危險在剛果(金)巡迴開展伊波拉防控知識宣講,消除人們的恐慌心理,並向當地兩次捐獻防控伊波拉的藥品、器械。
「以往對我們很陌生的民眾向我們豎起了大拇指。每到中國國慶節,當地孤兒院的孩子們都會和我們一起歡慶,就像慶祝他們自己的節日。」王俊輝感慨道,看到那樣的場景,感覺醫療隊經歷的艱辛都是值得的。
據第17批援剛果(金)醫療隊統計,兩年間醫療隊共診治病人超過1萬例,走遍了該國大部分地區,組織對貧困地區民眾、慈善小學、孤兒院等的免費體檢和義診18次,大型巡迴義診4次。
2017年11月,該國婦女兒童部為醫療隊集體和每一名隊員頒發功勳證書;2018年5月醫療隊歸國前夕,該國衛生部舉行隆重的儀式為醫療隊全體隊員頒發榮譽證書。
自1963年至2018年底,中國累計派出援外醫療隊員2.6萬人次,診療患者2.8億人次。其中,援剛果(金)醫療隊已有18批,共計494人次。
「回國快一年了,我還會經常想起那段日子,想起當地孩子們唱《茉莉花》的情景。」王俊輝說,中國的一批批援外醫療隊正前赴後繼,他相信援外醫療工作會越來越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