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目前都無法解釋的現象,一顆比宇宙年齡還大20億年的恆心

2021-01-09 小薇不懂數理化

在很久以前世界還是一片虛無,突然之間萬物出現了,因為一個大爆炸宇宙誕生了,恆星和行星也接著出現了,很快便形成了星系和相關的系統。但有沒有可能因為某種事物的出現,而使我們已知的一切化為泡影,令偉大天文學家的努力化為徒勞呢,比如說一顆比宇宙還要老的恆星。為此我們冒險前往遙遠的未知宇宙,來看看這顆令人困惑的恆星,這趟旅程將帶領我們前往地球200光年以外的天平座系中,就是那顆藍色的光球HD140283,它也被稱為瑪士撒拉星,以神聖的經典中這位活了快1000年的人來命名,對人類來說非常久遠。

但如果我們要談論的是宇宙的話,數字就會變得令人難以想像了,你可能已經知道宇宙大概存在了138億年。至於這顆恆星嗎? 10億年,但你可能從沒意識過這到底有多大,10億秒等於30年,走10億步能讓你繞著地球赤道走15圈,如果你現在從一開始數要數到10億,那大概要95年才能數完。現在再把這些數字乘上13.8次,我們不禁感慨宇宙真的很大。那這顆恆星有多少歲呢?它大概活了比宇宙還多出2億年,又是一個大到難以想像的數字吧,讓我來幫你吧,6又1/2年剛好就有21秒,因此這已經不是模稜兩可的先來後到的時間。它確實比宇宙還要老得多,這就是它神秘的地方,科學家們也已經困惑了一個世紀。

最近的研究也許終於能解決這項世界之謎,不過也可能只是帶來更多的後續疑問。首先讓我們先將宇宙與我們人類來比較一下,和人類一樣,宇宙中也有小顆恆星,它們年輕又稚嫩,它們努力燃燒充滿生命力。宇宙中也有一些中年恆星,它們老了一點也重了不少,少了份慷慨激昂,我們的恆星太陽以46億年的年紀來說就算是這一類。最後還有年長的恆星,它們變得更慢,暗淡了許多,肯定不再像年輕人一樣充滿活力,瑪士撒拉星就算是恆星中的老爺爺。而恆星的壽命取決於兩個因素,恆星的質量以及比氦和氫重的元素數量,簡單來說恆星中的金屬越多就越年輕,利用這些數據就能幫助我們推測瑪士撒拉星爺爺的年紀。

首先這顆巨星非常暗,因為它數10億年來都一直在將氫氣轉化為氦氣,而它的燃料也快用盡了,它的裡面也幾乎沒有金屬,尤其是鐵。專家最終發現它形成時,宇宙中幾乎沒有這種元素,這也再次證實它的年紀真的是非常大。這違反了所有邏輯,因此科學家們竭盡全力反駁這一理論,而天文學家霍華德·邦德博士試圖證明瑪士撒拉星比宇宙還要年輕。他利用哈勃望遠鏡來取得更精確的資訊,並發現了令人震驚的事。邦德博士發現天文學家在計算恆星的年齡時,完全忘了其中一個關鍵因素,就是恆星與地球的距離,距離較遠的明亮恆星,看起來和離我們較近的暗沉恆星會一樣亮,而亮度是非常重要的影響因子,在他自己的計算中,他成功發現這顆最老的恆星並不像先前估計已經存在161億年,其實只有145億年,但還是顯示它比宇宙老。

研究又中斷了,但這次間隔時間不長,2014年天文學家再次降低了星體的年齡,瑪士撒拉的年齡已經降到了142.7億年,而如果考慮到評估中可能產生的錯誤,那誤差值大約在700到800萬年之間,因此瑪士撒拉的年齡來到較為合理的138億年,也許它並沒有比宇宙老,不過大概跟宇宙差不多。至於讓偉大天文學家的努力化為徒勞這件事,方德博士認為宇宙年齡和瑪士撒拉之間的相似性使大爆炸確實存在的科學證明。它們可能一起在爆炸中出現,並自爆炸中心開始擴張。這也讓我們想起德國天文學家提出的新數據顯示,宇宙的年齡可能只有114億年。

科學家透過測量恆星的運動來預測宇宙膨脹的速度,讓我們做個小實驗,拿一個氣球,在上面畫一些點,每個點都算是一個星系,現在幫氣球充氣,點和點的距離越來越遠了對吧,這就是宇宙擴張。只不過宇宙擴張的速度會隨著時間加快,你會看到臨近的星系和星系間會以非常快的速度彼此遠離,考慮到時間和擴張的速度,科學家才能算出宇宙的新年齡,而這又讓宇宙比瑪土撒拉還要年輕不少。

研究結果不斷改變,但科學家並沒有因此放棄。他們開始研究我們尚不熟悉的暗物質,我們無法直接偵測到暗物質,因為它不會發光,不會吸收光,甚至也不會與光產生反應。就是這樣所以才會稱為暗物質嗎?但是它確實會影響周圍的星體,因此我們才能發現它的存在。其實有點像空氣,你看不見,但你知道你的確有吸入空氣,還有你也能看見樹被吹動著。另外就是飛機也是因為空氣才能在天上飛,暗物質會是瑪士撒拉起源的答案嗎?目前還沒有人知道,這顆古老恆星的謎團還沒解決,我們只能繼續等待,看看科學家還有什麼新發現。

相關焦點

  • 一顆恆星怎麼比宇宙的年齡還大?
    太空之謎:如果宇宙有138億年的歷史,那麼一顆恆星如何超過140億年的歷史呢?天文學家一直在天秤座中觀測一顆離地球約190光年的奇異恆星。它以每小時130萬公裡的速度快速穿越天空。但更有趣的是,HD 140283(也就是眾所周知的瑪土撒拉)也是宇宙中最古老的恆星之一。
  • 如果宇宙大爆炸138億年,那這顆144億歲的恆星,就無法解釋了……
    「宇宙大爆炸」理論應該是許多天文愛好者們,都聽過的一種科學猜想。根據大爆炸宇宙理論,我們的宇宙誕生於一場138億年前的大爆炸,在此之前宇宙所有的物質和能量,都以一個「奇點」的形式存在。而這個奇點雖然存在,卻無法具體去描述,直到宇宙大爆炸之後,才出現了時間和空間,也擁有了宇宙中的諸多星系天體。
  • 它是一顆古老恆星,年齡可能在140億年左右,比宇宙的年齡還要大
    對於宇宙的起源,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現代科學認為宇宙起源於138億年前的奇點大爆炸。大爆炸之後的宇宙快速膨脹的同時也在不斷形成各種天體,隨著時間的推移才有了現在豐富多彩的宇宙世界。我們都明白,宇宙在沒有誕生之前,是沒有任何天體,沒有任何物質存在的。
  • 早了7億年!一顆「比宇宙還老」的恆星指出「宇宙大爆炸」的缺陷
    一顆「比宇宙還要古老」的恆星讓科學家們感到困惑,這表明大爆炸理論可能存在根本性的問題。根據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對宇宙膨脹率的詳細測量表明,大爆炸發生在138億年前。然而,最近使用哈勃太空望遠鏡對一顆名為「瑪士撒拉星」的恆星進行的分析表明,它有145億年的歷史,比宇宙還要古老7億年。瑪士撒拉星的代號為HD 140283,於1912年首次被編入目錄,距離地球只有190光年。對這顆恆星的分析顯示,它所含的鐵非常少,這表明它是在這種元素在宇宙中變得普遍之前形成的。
  • 科學家發現一顆140多億歲的恆星,宇宙年齡未必是138億年
    當今科學界對於宇宙起源之謎有諸多看法,而目前比較流行,也是比較多人認同的一種說法就是「宇宙大爆炸」理論。宇宙大爆炸理論是由美國物理學家伽莫夫提出的,伽莫夫認為我們的宇宙在137-138億年前的一場大爆炸中產生,而在爆炸發生之前,所有的能量和物質都以一個「點」的形式存在,這個點就是奇點。
  • 139億歲的瑪土撒拉星,為什麼這顆恆星比宇宙的年齡還大?
    比宇宙還古老的恆星 距離地球190光年的天秤座,存在一顆十分奇怪的恆星:「HD 140283」,它也被稱為瑪土撒拉星,是目前人類發現的最古老的恆星之一,這顆恆星的年齡在139億年左右,而宇宙的年齡僅為138億年,為什麼這顆恆星比宇宙的年齡還大?
  • 那些罕見的宇宙現象,科學竟然都沒法解釋
    宇宙是神秘而又美麗的,裡面有著很多現在甚至是運用現在的科學水平都無法解決的。對於一個時期的理論無法解釋的事物,人們可以構造新的理論或修補舊的理論,但現在構造出的所有理論都不能讓人完全滿意。目前,研究人員在那顆伴星上發現了「洛希瓣」現象,也就意味著這顆伴星正在講其物質流向另一顆主星。
  • 盤點十大科學錯誤:「地球年齡」曾被認定1億年 - 科學探索...
    1543年,哥白尼提出了確鑿的證據,證實亞里斯多德是錯誤的。1610年,伽利略觀察到金星經歷了一系列位相變化,這為太陽為中心的太陽系理論奠定了基礎。2、宇宙的年齡20世紀20年代末,當天文學家首次發現宇宙膨脹時,人們自然會問宇宙膨脹了多長時間,通過測量目前的膨脹速率,並向後推算,他們發現宇宙的年齡肯定小於20億年。然而,放射性測量證實,地球的年齡更加古老。
  • 盤點十大科學錯誤:「地球年齡」曾被認定1億年
    2、宇宙的年齡  20世紀20年代末,當天文學家首次發現宇宙膨脹時,人們自然會問宇宙膨脹了多長時間,通過測量目前的膨脹速率,並向後推算,他們發現宇宙的年齡肯定小於20億年。然而,放射性測量證實,地球的年齡更加古老。依據該觀點,宇宙可地球更年輕,這顯然是荒謬的。
  • 盤點十大科學錯誤:「地球年齡」曾被認定1億年
    1610年,伽利略觀察到金星經歷了一系列位相變化,這為太陽為中心的太陽系理論奠定了基礎。2、宇宙的年齡20世紀20年代末,當天文學家首次發現宇宙膨脹時,人們自然會問宇宙膨脹了多長時間,通過測量目前的膨脹速率,並向後推算,他們發現宇宙的年齡肯定小於20億年。然而,放射性測量證實,地球的年齡更加古老。依據該觀點,宇宙可地球更年輕,這顯然是荒謬的。
  • 一個神奇的物理現象,和「心靈感應」有關,目前科學無法解釋
    其實在量子物理中,就有一個神奇的想像,和「心靈感應」十分類似,這種現象就是——「量子糾纏」,一個科學家至今都沒有搞清楚原理也無法解釋的物理現象,但是我們目前把「量子糾纏」這個現象利用在了前沿科技中,比如「量子計算機」和「量子通信」都是十分熱門的研究方向,量子力學相關的研究,是未來幾十年中科學家要研究的方向。
  • 這八種自然現象 科學無法解釋!
    雖然我們無法否認科學的進步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的益處,但這世界上還是有許多事情是科學無法解釋,到現在都還是一個不解之謎。以下是8個連科學界最聰明的人都無法解釋的自然現象。雖然有許多人試著解釋這現象的科學原因,但目前的說法也都只是一些堆測,最受歡迎的說法是坎特伯雷大學的John Abrahamson提出的氧化矽蒸汽理論(vaporized silicon hypothesis
  • 「地球年齡」曾被認定1億年
    1610年,伽利略觀察到金星經歷了一系列位相變化,這為太陽為中心的太陽系理論奠定了基礎。2、 宇宙的年齡20世紀20年代末,當天文學家首次發現宇宙膨脹時,人們自然會問宇宙膨脹了多長時間,通過測量目前的膨脹速率,並向後推算,他們發現宇宙的年齡肯定小於20億年。然而,放射性測量證實,地球的年齡更加古老。依據該觀點,宇宙可地球更年輕,這顯然是荒謬的。
  • 一顆139億歲的恆星,比宇宙還古老1億年,它是從哪裡來的?
    ,這顆恆星的年齡在139億年左右,而宇宙的年齡僅為138億年,為什麼這顆恆星比宇宙的年齡還大?,當時歐洲天文局的「依巴谷衛星」發現了這顆恆星,它距離地球190光年,一開始計算出這顆恆星的年齡是160億歲,比宇宙還要古老20億年。
  • 比宇宙還要老的恆星,年齡為160億歲?量子力學或許能夠解釋!
    這個宇宙中存在一個比宇宙年齡還要大的恆星,難道在宇宙誕生之前就存在恆星嗎?我們認為的宇宙大爆炸理論是錯誤的嗎?這顆恆星是天秤座的一顆恆星,人類的已經觀察它一百多年了。但是在2000年的時候,科學家計算一下它的年紀,發現它的年紀居然有160億歲。這就與我們的認知發生了衝突。我們都知道宇宙的年齡也就是138億年左右,怎麼可能會出一個比宇宙年齡還要大的恆星呢?其實,這個現象只能說明:我們對於宇宙的了解太少了,科學理論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 宇宙年齡138億年,直徑卻達到920億光年,難道不是前後矛盾嗎?
    在膨脹的宇宙中,光跑一年的距離遠不只一光年。所以在138億年的時間中,光可以達到460億光年(可視宇宙半徑)之遠,並不是什麼悖論問題。如果說,宇宙年齡有138億年,可視宇宙的直徑有282億秒差距(1秒差距=3.26光年),你或許就感覺不到悖論的意味了。我們如何判定宇宙年齡?
  • 宇宙年齡138億年,直徑930億光年,宇宙膨脹超光速了嗎?
    對於宇宙我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大並且歷史悠久,在空間上和時間上都屬於極致的一幢狀態。目前的科學體系就是建立在奇點暴漲之後,經常有人提出這樣的言論:奇點之外是什麼?奇點之前是什麼?那麼就就徹底告訴你,在當前的科學體系下奇點之外和之前的概念是沒有意義的。
  • 宇宙開始之前是什麼樣子的?科學仍然無法解釋最奇異的現象
    奇怪的現象比比皆是;在我們的身體裡,在我們的星球上,在整個宇宙中,一些神秘的過程無法解釋從時間和空間的最深謎團,到地球上另一個世界的地方,再到人類存在的核心奧秘,這裡有一些科學還無法完全解釋的奇異現象。1.上升的哭聲1991年,當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開始記錄在北太平洋的水聽器上捕捉到的聲音時,整個太平洋都檢測到一系列規律性的上升的哭聲。最初的推測認為,這種「上升趨勢」被稱為鯨魚之歌,但鯨魚科學家很快排除了這種可能性。
  • 外太空中無法解釋的奇異現象
    通過數據、望遠鏡和衛星,來了解宇宙的神秘。儘管如此,我們還有很多東西要學,還有很多不知道也無法解釋的東西。宇宙的許多地方充滿了我們無法理解的神秘現象。人類的好奇心能否在星際間旅行中找出答案?恆星爆炸當恆星爆炸時,會變成巨大的火球,被稱為超新星。但是,這是如何發生的仍然是個謎。雖然天文學家已經使用計算機模擬來更好地理解力學,但當恆星爆炸時,它內部發生了什麼仍然是一個謎。
  • 宇宙年齡138億歲是怎樣測算出來的
    那麼宇宙這個萬事萬物的源頭,年齡是怎麼測算得出來的呢?很多朋友已經介紹了各種方法和通過公式演算,解答了這個問題。時空通訊不再重複這些繁瑣的公式,既然號稱專注於老百姓最通俗的科學話題,那就以通俗的語言來解釋這個問題。實際上,宇宙的年齡也像我們獲知一個人的年齡一樣,通過觀察類比和測算得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