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境隴川 物種科普丨食蟹獴

2021-02-23 森林隴川

    食蟹獴也叫山獾、石獾、水獾、白猸、筍狸、竹筒狸等。體形比紅頰獴稍大,體重1.5~2千克,體長400~840毫米,尾長270~335毫米。吻部細尖,尾基部粗大,往後逐漸變細。體毛粗長,尤以尾毛最甚。近肛門處有一對臭腺。身體背面呈灰棕黃色,並雜以黑色。背毛基部淡褐色,毛尖灰白色。吻部和眼周淡慄棕色或紅棕色。有一道白紋自口角向後延至肩部。下頦白色。腹部暗灰褐色,四肢及足部黑褐色。尾背面顏色與體背略同,唯在後半段多帶棕黃色。

食蟹獴一般棲息於海拔1000米以下的樹林草叢、土丘、石縫、土穴中,喜群居。喜棲於山林溝谷及溪水兩旁的密林裡,尤其在間雜有山坑田的山地雜木林區,更是它們經常活動的良好環境。洞棲,洞穴結構較簡單,多利用樹洞,巖穴或草堆作窩。能攀緣上樹捕捉鳥雀,但不棲息於樹上。天活動,以各種小動物特別是鼠類和蛇類為食。行動機警敏捷,能似家貓式攻敵或獵食,並以拱背、豎毛、噴氣、尖叫來自衛。常自挖土穴或搶佔鼠洞居住。食蟹獴常常雌雄相伴或帶幼仔外出活動,覓食時亦相距不遠,有互相救助的習性。早晨和黃昏是活動的兩次高潮,中午較少外出覓食。每天早晨5~7時及黃昏17~19時獴在田間或溪邊覓食。春天,當農田進行犁耙耕作的時候,獴便經常到田間活動,覓食被耙翻出的小動物。冬天,堆放在田野間的草堆,藏著各種昆蟲和小動物,便成了獴覓食的好地方。冬旱水淺,河溪兩邊也常可發現獴的足跡。

 

四川省、福建省、廣東省、湖南省、浙江省、貴州省、臺灣省、江西省、海南省、安徽省、江西省、湖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雲南省、江蘇省、香港。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國家三級保護級別)。

列入中國物種紅色名錄——NT。

列入中國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名錄附錄Ⅲ物種。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相關焦點

  • 秘境隴川 物種科普丨眼斑貝母蘭
    秘境隴川
  • 秘境銅壁關自然保護區|「貓拳」無敵的食肉目動物——食蟹獴
    食蟹獴(Herpestes urva)也叫山獾、石獾、水獾、白猸、筍狸、竹筒狸等,是根正苗紅的獴科動物,隸屬於食肉目獴科獴屬。體型很小,甚至比家貓還小,體毛粗長,尾長佔到整個體長的2/3。主要在白天活動,每天清晨5~7時及黃昏17~19時較容易發現它們的蹤跡。
  • 秘境隴川 物種科普丨硃砂根
  • 龍棲山自然保護區紅外相機首次拍攝到食蟹獴
    近日,龍棲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工作人員在整理2018年8月3日安裝的紅外相機圖片資料時,發現於2018年8月13日下午14時38分拍攝到食蟹獴的影像。網絡圖片食蟹獴(拉丁學名:Herpestes urva)也叫山獾、石獾、水獾、白猸、筍狸、竹筒狸等  。白天活動,以各種小動物特別是鼠類和蛇類為食。
  • 央視一套用1分30秒講述將樂龍棲山秘境中的小可愛~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
    4月19日晚,央視一套在18時54分播出的《秘境之眼》欄目中,用1分30秒的時間講述了將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龍棲山中的國家三級保護物種
  • 雲南隴川廣宋通用機場正式通航
    雲南隴川廣宋通用機場正式通航(供圖)9月28日上午9時,從昆明飛往雲南隴川的一架七彩通航飛鴻300型飛機,徐徐降落在隴川廣宋通用機場,標誌著該機場正式通航。德宏州也成為雲南省第一個同時擁有民用運輸機場(芒市機場)和通用機場(隴川機場)的地級市,一州兩場、「兩翼齊飛」航空協同戰略新格局正式形成,迎來跨越式發展新起點。作為雲南省2020年唯一通航的機場,隴川廣宋通用機場也是雲南省第2個通航的通用機場。
  • 雲南隴川廣宋通用機場試飛成功
    隴川廣宋供圖 雲南網訊(記者 彭錫 通訊員 周山 劉思遠)8月25日,隨著七彩雲南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一架飛鴻300型飛機安全平穩降落在隴川廣宋通用機場,意味著隴川機場試飛成功,也標誌著機場離正式通航更近了一步。
  • 七彩通航圓滿完成隴川廣宋通用機場試飛
    【民航事兒】通訊員周山、劉思遠訊:8月25日上午,七彩雲南通航公司一架飛鴻300飛機安全平穩降落在隴川廣宋據介紹,試飛機組對隴川廣宋通用機場跑道進、離場飛行程序和機場通信、導航、氣象和助航燈光等飛行保障設施進行了驗證;對機場的跑道、站坪和附屬設施設備運行情況,機場安檢、值機、護衛、地服等綜合保障能力和應急救援保障進行了檢驗。經試飛驗證,各類設施設備完全滿足機場運行標準要求。
  • 科普組圖·野生動物丨荒漠貓:中國特有的「山貓」
    來源:《森林與人類》雜誌撰文:韓雪松責編:趙芳審核:韋榮華 周慶宇往期精彩>>科普組圖·野生動物丨滇金絲猴:溫馨的家族科普組圖·野生動物丨夜行動物,夜幕下的生命世界科普組圖·野生動物丨延安子午嶺,中國最大的華北豹種群
  • 解密物種起源少年科普叢書丨魚類稱霸
    《解密物種起源少年科普叢書》正在熱賣中點擊了解更多即可購買恐魚,圖片源自《解密物種起源少年科普叢書》恐魚是較原始的盾皮魚類,在泥盆紀曾經繁盛一時,統治著當時的古代海洋。提塔利克魚,圖片源自《解密物種起源少年科普叢書》最終這一小步還是交給了提塔利克魚
  • 趙立堅面向世界為隴川點讚,還用了這張圖…
    近日 我國外交部發言人 趙立堅 在推特上面向全球 為隴川脫貧攻堅 英文翻譯 自扶貧運動開展以來 她所在的縣(隴川)
  • 走進國家公園丨熱帶雨林 海南的自然珍藏
    海南坡鹿 海南坡鹿是一種傳奇且珍貴的動物,是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的標誌性物種。講座的主講人、海南邦溪省級自然保護區站長王合升用一個半小時詳細講述了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特有物種——海南坡鹿的前世今生。宣傳國家公園理念,開展科普宣傳。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成立了科普宣教中心和國家公園自然教育學校,配備了專職人員,開展自然教育和社會實踐活動40餘次,累計2800餘人次參加。(記者 果叮咚 王爽宇 黃山)探訪海南雨林秘境 提到海南,人們首先想到的是陽光海岸、椰樹沙灘,其實海南還有一個獨特的自然奇觀——分布於海南中南部的原始熱帶雨林。
  • 應急科普丨颱風是什麼?
    應急科普丨颱風是什麼?來源:CCTV原標題:《應急科普丨颱風是什麼?》
  • 「秘境之眼」下的高黎貢山
    複雜的地理環境和多樣的氣候類型,孕育了高黎貢山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使之擁有高等植物5300餘種,動物2380多種,這些動植物物種中既有高黎貢白眉長臂猿、白尾梢虹雉這樣的世界瀕危動物,也有大樹杜鵑、杏黃兜蘭這樣的珍稀植物。
  • 科普視頻丨核能的應用——核電站
    科普視頻丨核能的應用——核電站 2020-10-27 19: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這裡是海南|《秘境尋蹤雨林》第十集:海南瞼虎
    《秘境尋蹤》第一季以海南自然環境展示為基底,展現海南的物種多樣性生態資源以及科研保護和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成果。從宏觀到微觀的視角,帶你探秘雨林中的精靈,尋找更多海島生機。海南瞼虎。秘境尋蹤攝製組/供圖周氏瞼虎。
  • 科普廣播丨科學闢謠 了解真相
    科普廣播丨科學闢謠 了解真相 2020-03-27 15: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普視頻丨你了解中國的南極考察站嗎?
    科普視頻丨你了解中國的南極考察站嗎?來源:科普中國原標題:《科普視頻丨你了解中國的南極考察站嗎?》
  • 秘境之眼丨看剪影猜動物!試試看,您能答對幾個?
    小提示 背部隆起部分儲藏了大量脂肪不進食時能向身體提供養分休息時可以把胃中食物吐出來咀嚼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2016年《中國脊椎動物紅色名錄》極危物種小提示 有「雪山之王」之稱領地意識極強尾巴長且粗大灰白色的皮毛上綴有黑色斑點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2016年《中國脊椎動物紅色名錄》瀕危物種
  • 科普丨國家管轄海域
    科普丨國家管轄海域 2020-05-10 03: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