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物種起源少年科普叢書》
正在熱賣中
點擊了解更多即可購買
地球,是茫茫宇宙中的一顆藍色星球,它是生靈的搖籃,它是人類的家園。
在距今5.3億年的寒武紀時期,地球表面的大部分區域都被水覆蓋著,陸地上沒有任何生物。
湛藍的海水裡,生命的種子卻在蠢蠢欲動,醞釀著一個載入史冊的大事件。
海洋裡的無脊椎動物陸續亮相,造成了「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寒武紀時光,驚鴻一瞥。奧陶紀一閃,石破天驚。志留紀短暫,彈唱大變革前奏曲。泥盆紀時代,魚類稱霸!
從泥盆紀開始,地球發生海西運動,許多地區開始隆升,露出海面成為陸地。蕨類植物走向繁盛,昆蟲和兩棲類動物逐漸興起。
昆明魚,圖片源自《解密物種起源少年科普叢書》
昆明魚,它長得像蟲子,體型呈紡錘形,長約2.8釐米,高0.6釐米,靠擺動尾巴在海底遊泳;嘴巴猶如一個吸管,不能主動獵食,靠吸入海水,過濾微生物為生。
它的骨骼還是軟骨,不是真正的骨頭;背部長有背鰭,像帆一樣,也有腹鰭,沒有魚鱗。(一定很好吃,可惜太小了點)
昆明魚是第一種有脊椎的動物,被稱為「天下第一魚」,看上去不像真正的魚類,可能和它沒有成對的胸鰭和腹鰭有關。目前,只發現了一種昆明魚——鳳嬌昆明魚。
昆明魚是一種無頜魚類,是已知最古老的原始脊椎動物之一,發現在5.3億年前的澄江動物群,和它一起出世的還有它的兄弟海口魚。
海口魚,圖片源自網絡
這樣一條小小的昆明魚,卻在生物進化史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昆明魚的出現是脊椎動物進化史上的第一次巨大飛躍,長有脊椎,有頭和眼睛。
它的誕生結束了無脊椎動物稱霸地球的歷史,改變了動物世界的格局,從此步入了脊椎動物由低級向高級進化的歷程,啟動了動物由不對稱向對稱進化的程序,開啟了脊椎動物進化的新模式。
昆明魚有「天下第一魚」之稱,它在脊椎動物進化史上具有重大的意義,是兩棲類、爬行類、恐龍、鳥,乃至我們人類的鼻祖。
魚類佔領海洋,恐龍稱霸地球,鳥兒翱翔天空,獅子雄踞草原,人類獨霸世界……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源於第一個脊椎動物——昆明魚。
我們現在能吃到這麼多美味的魚,要特別感謝昆明魚。昆明魚也要慶幸,沒有生活在與人類共存的時代,要不然「天下第一魚」早就成了盤中餐了。
「恐」字一族,就像是海賊王路飛的「D」字一族,可謂是物種演化中佼佼者。
恐龍是大家比較常見的,除此之外,其實「恐」字輩的動物還有很多,像是恐鱷、恐象、恐豬、恐狼、恐鳥等。
「恐」字,放在這些動物身上取的是「恐怖而巨大」之意。恐魚,可謂是「恐」字輩的開山鼻祖,沒有恐魚,恐怕難有這些後輩。
恐魚,圖片源自《解密物種起源少年科普叢書》
恐魚是較原始的盾皮魚類,在泥盆紀曾經繁盛一時,統治著當時的古代海洋。
它身長最大有11米,嘴巴張開時有1米多寬,它的上下頜可以自由活動,頜骨非常強壯,牙齒尖銳鋒利,一旦被它咬住,就會葬身魚腹。
如果你覺得現在的鯊魚很大,很兇猛,那我要告訴你,恐魚比現在的鯊魚還要大,還要兇狠。這就是它名字的由來。
和恐魚同屬恐魚科的鄧氏魚,就如我們熟悉的獅子和老虎,同屬貓科一樣。
鄧氏魚,圖片源自《解密物種起源少年科普叢書》
它體型呈流線型,有點像鯊魚,頭部與頸部覆蓋著厚厚的盔甲,頸部有關節,頭部可以單獨活動,質量可達6噸,身長8~10米。
在當時的海洋中,它是最兇暴的獵食者,以魚類和無脊椎動物為食。它體格強健有力,頭部包裹著骨板,兇狠殘暴,是海中猛獸。
鄧氏魚最大咬合力可達到5300千克/平方釐米,幾乎相當於3隻霸王龍的咬合力之和;相當於我們現在10條鯊魚的咬合力;甚至比4條短吻鱷咬合力還大。
所以,毫無疑問,它是當時海洋中的霸王,所向無敵。恐龍什麼的,在它們面前都是弟弟。
真掌鰭魚,圖片源自《解密物種起源少年科普叢書》
真掌鰭魚,是一種淡水魚,屬於較進化的肉鰭魚類,以水生動物為食。體表有鱗,並有供呼吸用的內鼻孔和鰾;頭骨構造、牙齒的類型及肉鰭骨骼的排列方式,都與早期的兩棲動物相似。
它們就靠內鼻孔、鰾和肉鰭的優勢,慢慢地靠近陸地。由此看來,它們的身體已經在為登上陸地做準備。
在約3.7億-3.6億年前的泥盆紀晚期,地球上的氣候開始變化,許多湖泊乾涸、水質變壞。
很多水生生物因喪命,在家園即將被摧毀的時候,真掌鰭魚隻身涉險,努力的向陸地進軍,在做魚這條道路上越走越遠。
可惜,事與願違,進化的道路上,從真掌鰭魚到陸生脊椎動物,只差爬上陸地那小小的一步了。
提塔利克魚,圖片源自《解密物種起源少年科普叢書》
最終這一小步還是交給了提塔利克魚。它體長3米,生活於晚泥盆世,具有魚類和兩棲類的雙重特徵,是最接近兩棲動物的肉鰭魚類。
它頭部呈三角形,類似於鱷魚扁平的頭骨;具有細小的鰓裂,牙齒鋒利,頸部可以獨立活動;魚鰾已經進化有肺的功能,頭頂上方有了氣孔,幫助呼吸,是鼻子的雛形;長有四條腿,魚尾呈扁圓形,尾鰭位於魚尾上方如帆狀;胸鰭和腹鰭已經有了原始的腕骨和趾頭,不能靠其行走,但足可以支撐身體。
儘管提塔利克魚有了像四肢的肉鰭,肉鰭已經有了原始的腕骨和趾頭,但還不能行走,更不能長時間在陸地生活,只能離開水一會兒,然後再回到水裡,就這樣往返練習,不斷適應。
隨著時間的流逝,終於有一種肉鰭魚真正地適應了陸地生活,並進化出真正的四足,成為名副其實的水陸兩棲動物。
肉鰭魚的一小步,卻開啟了脊椎動物進軍陸地的一大步,猶如鯉魚跳龍門,它們完成了一次華麗的轉身,實現了一次巨大的跨越,是生命中的一次基因突變。從此,它們開啟了陸地生命的新紀元,為陸地生命又一次增光添彩,避開了水裡的廝殺與兇險,呼吸到了新鮮的空氣,嘗到了昆蟲的鮮美。
泥盆紀晚期復原圖,圖片源自《解密物種起源少年科普叢書》
漫漫生命史,就是一個不斷適應環境、擴大生存空間的過程。
每個生命與世界萬物都一樣,無窮無盡,億萬年來生命之樹繁衍,生生不息。
魚類登陸後,便來到爬行動物的時代,敬請期待,解密物種起源少年科普叢書Ⅱ四足時代。
它創造了一個迷人的星球,一個虛擬的世界,但是它曾經來過、存在過。
它重現「史詩般生命演化宏觀場景」,小主人一家帶著小讀者去看看它,感受「生命的奇蹟與美麗」,這就是神奇的「創造奇蹟、鑄就輝煌的地球科學」。
每一個生命都是一個不朽的傳奇,每一個傳奇背後都有一個精彩的故事。送給願意探究科學的每一個孩子,送給曾經鮮活的每一個地球生命。
歷時五年,精心打造
不一樣的生命簡史
賦予孩子受益一生的元能力
好奇、探究、堅毅與格局
《解密物種起源少年科普叢書》
正在熱賣中
點擊了解更多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