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物種起源少年科普叢書丨魚類稱霸

2020-08-28 自然界GLOBE

《解密物種起源少年科普叢書》

正在熱賣中

點擊了解更多即可購買


地球,是茫茫宇宙中的一顆藍色星球,它是生靈的搖籃,它是人類的家園。

在距今5.3億年的寒武紀時期,地球表面的大部分區域都被水覆蓋著,陸地上沒有任何生物。

湛藍的海水裡,生命的種子卻在蠢蠢欲動,醞釀著一個載入史冊的大事件。

海洋裡的無脊椎動物陸續亮相,造成了「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寒武紀時光,驚鴻一瞥。奧陶紀一閃,石破天驚。志留紀短暫,彈唱大變革前奏曲。泥盆紀時代,魚類稱霸!

從泥盆紀開始,地球發生海西運動,許多地區開始隆升,露出海面成為陸地。蕨類植物走向繁盛,昆蟲和兩棲類動物逐漸興起。


昆明魚——感謝我吧,愛吃魚的人類

昆明魚,圖片源自《解密物種起源少年科普叢書》

昆明魚,它長得像蟲子,體型呈紡錘形,長約2.8釐米,高0.6釐米,靠擺動尾巴在海底遊泳;嘴巴猶如一個吸管,不能主動獵食,靠吸入海水,過濾微生物為生。

它的骨骼還是軟骨,不是真正的骨頭;背部長有背鰭,像帆一樣,也有腹鰭,沒有魚鱗。(一定很好吃,可惜太小了點)

昆明魚是第一種有脊椎的動物,被稱為「天下第一魚」,看上去不像真正的魚類,可能和它沒有成對的胸鰭和腹鰭有關。目前,只發現了一種昆明魚——鳳嬌昆明魚。

昆明魚是一種無頜魚類,是已知最古老的原始脊椎動物之一,發現在5.3億年前的澄江動物群,和它一起出世的還有它的兄弟海口魚

海口魚,圖片源自網絡

這樣一條小小的昆明魚,卻在生物進化史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昆明魚的出現是脊椎動物進化史上的第一次巨大飛躍,長有脊椎,有頭和眼睛。

它的誕生結束了無脊椎動物稱霸地球的歷史,改變了動物世界的格局,從此步入了脊椎動物由低級向高級進化的歷程,啟動了動物由不對稱向對稱進化的程序,開啟了脊椎動物進化的新模式。

昆明魚有「天下第一魚」之稱,它在脊椎動物進化史上具有重大的意義,是兩棲類、爬行類、恐龍、鳥,乃至我們人類的鼻祖

魚類佔領海洋,恐龍稱霸地球,鳥兒翱翔天空,獅子雄踞草原,人類獨霸世界……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源於第一個脊椎動物——昆明魚。

我們現在能吃到這麼多美味的魚,要特別感謝昆明魚。昆明魚也要慶幸,沒有生活在與人類共存的時代,要不然「天下第一魚」早就成了盤中餐了。


恐魚——恐龍算什麼,在我面前都是弟弟

「恐」字一族,就像是海賊王路飛的「D」字一族,可謂是物種演化中佼佼者。

恐龍是大家比較常見的,除此之外,其實「恐」字輩的動物還有很多,像是恐鱷、恐象、恐豬、恐狼、恐鳥等。

「恐」字,放在這些動物身上取的是「恐怖而巨大」之意。恐魚,可謂是「恐」字輩的開山鼻祖,沒有恐魚,恐怕難有這些後輩。

恐魚,圖片源自《解密物種起源少年科普叢書》

恐魚是較原始的盾皮魚類,在泥盆紀曾經繁盛一時,統治著當時的古代海洋。

它身長最大有11米,嘴巴張開時有1米多寬,它的上下頜可以自由活動,頜骨非常強壯,牙齒尖銳鋒利,一旦被它咬住,就會葬身魚腹。

如果你覺得現在的鯊魚很大,很兇猛,那我要告訴你,恐魚比現在的鯊魚還要大,還要兇狠。這就是它名字的由來。

和恐魚同屬恐魚科的鄧氏魚,就如我們熟悉的獅子和老虎,同屬貓科一樣。

鄧氏魚,圖片源自《解密物種起源少年科普叢書》

它體型呈流線型,有點像鯊魚,頭部與頸部覆蓋著厚厚的盔甲,頸部有關節,頭部可以單獨活動,質量可達6噸,身長8~10米

在當時的海洋中,它是最兇暴的獵食者,以魚類和無脊椎動物為食。它體格強健有力,頭部包裹著骨板,兇狠殘暴,是海中猛獸。

鄧氏魚最大咬合力可達到5300千克/平方釐米,幾乎相當於3隻霸王龍的咬合力之和;相當於我們現在10條鯊魚的咬合力;甚至比4條短吻鱷咬合力還大。

所以,毫無疑問,它是當時海洋中的霸王,所向無敵。恐龍什麼的,在它們面前都是弟弟。


真掌鰭魚——在做魚這條道路上越走越遠

真掌鰭魚,圖片源自《解密物種起源少年科普叢書》

真掌鰭魚,是一種淡水魚,屬於較進化的肉鰭魚類,以水生動物為食。體表有鱗,並有供呼吸用的內鼻孔和鰾;頭骨構造、牙齒的類型及肉鰭骨骼的排列方式,都與早期的兩棲動物相似。

它們就靠內鼻孔、鰾和肉鰭的優勢,慢慢地靠近陸地。由此看來,它們的身體已經在為登上陸地做準備

在約3.7億-3.6億年前的泥盆紀晚期,地球上的氣候開始變化,許多湖泊乾涸、水質變壞。

很多水生生物因喪命,在家園即將被摧毀的時候,真掌鰭魚隻身涉險,努力的向陸地進軍,在做魚這條道路上越走越遠

可惜,事與願違,進化的道路上,從真掌鰭魚到陸生脊椎動物,只差爬上陸地那小小的一步了。

提塔利克魚,圖片源自《解密物種起源少年科普叢書》

最終這一小步還是交給了提塔利克魚。它體長3米,生活於晚泥盆世,具有魚類和兩棲類的雙重特徵,是最接近兩棲動物的肉鰭魚類。

它頭部呈三角形,類似於鱷魚扁平的頭骨;具有細小的鰓裂,牙齒鋒利,頸部可以獨立活動;魚鰾已經進化有肺的功能,頭頂上方有了氣孔,幫助呼吸,是鼻子的雛形;長有四條腿,魚尾呈扁圓形,尾鰭位於魚尾上方如帆狀;胸鰭和腹鰭已經有了原始的腕骨和趾頭,不能靠其行走,但足可以支撐身體。

儘管提塔利克魚有了像四肢的肉鰭,肉鰭已經有了原始的腕骨和趾頭,但還不能行走,更不能長時間在陸地生活,只能離開水一會兒,然後再回到水裡,就這樣往返練習,不斷適應。

隨著時間的流逝,終於有一種肉鰭魚真正地適應了陸地生活,並進化出真正的四足,成為名副其實的水陸兩棲動物

肉鰭魚的一小步,卻開啟了脊椎動物進軍陸地的一大步,猶如鯉魚跳龍門,它們完成了一次華麗的轉身,實現了一次巨大的跨越,是生命中的一次基因突變。從此,它們開啟了陸地生命的新紀元,為陸地生命又一次增光添彩,避開了水裡的廝殺與兇險,呼吸到了新鮮的空氣,嘗到了昆蟲的鮮美

泥盆紀晚期復原圖,圖片源自《解密物種起源少年科普叢書》

漫漫生命史,就是一個不斷適應環境、擴大生存空間的過程。

每個生命與世界萬物都一樣,無窮無盡,億萬年來生命之樹繁衍,生生不息。

魚類登陸後,便來到爬行動物的時代,敬請期待,解密物種起源少年科普叢書Ⅱ四足時代


解密物種起源少年科普叢書

它創造了一個迷人的星球,一個虛擬的世界,但是它曾經來過、存在過。

它重現「史詩般生命演化宏觀場景」,小主人一家帶著小讀者去看看它,感受「生命的奇蹟與美麗」,這就是神奇的「創造奇蹟、鑄就輝煌的地球科學」。

每一個生命都是一個不朽的傳奇,每一個傳奇背後都有一個精彩的故事。送給願意探究科學的每一個孩子,送給曾經鮮活的每一個地球生命。

歷時五年,精心打造

不一樣的生命簡史

賦予孩子受益一生的元能力

好奇、探究、堅毅與格局

《解密物種起源少年科普叢書》

正在熱賣中

點擊了解更多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奇怪的知識點又增加了(物種演化篇)第一彈
    《解密物種起源少年科普叢書》正在熱賣中點擊了解更多即可購買各位閱讀過《解密知識無限,盡情解密,跟著小編一起來繼續「漲姿勢」吧~奇怪的知識點又增加了(物種演化篇)第一彈如果這種排序錯誤出現在編碼基因的DNA上,就是基因突變,就會遺傳下去,甚至產生新物種,或者遺傳性疾病。
  • 奇怪的知識點又增加了(物種演化篇)第二彈
    《解密物種起源少年科普叢書》正在熱賣中點擊了解更多即可購買各位閱讀過《解密書中有些看似奇怪的知識點,確實是物種演化中的客觀事實,也是科研人員多年的心血成果,我們只能感慨這大千世界無奇不有。知識無限,盡情解密,跟著小編一起來繼續「漲姿勢」吧~奇怪的知識點又增加了(物種演化篇)第二彈
  • 兒童也能讀《物種起源》《天演論》?這套少兒經典圖書的確不一樣
    《物種起源》(少兒彩繪版)是古生物學家苗德歲先生為少年兒童所編寫的科學經典科普讀本。大洋島上為什麼沒有青蛙和老虎?長頸鹿的脖子為什麼這麼長?植物之間為什麼也會打架?騾子為什麼不能生小騾子?為了幫助少年兒童讀者深入了解赫胥黎、譯者嚴復和《天演論》,苗先生提煉出《天演論》的思想精髓,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述了嚴復的生平、其翻譯《天演論》的過程以及赫胥黎這部偉大作品對後世的深遠影響。全書配有數百幅生動活潑的手繪插圖,讓內容更生動。這兩本科學讀本同時也是接力出版社「少兒萬有經典文庫」系列叢書的其中之二。
  • 解密中國古人類演化
    《解密物種起源少年科普叢書》正在熱賣中點擊了解更多即可購買我國是人類起源的地區之一,地下埋藏的古人類化石相當豐富。古人類學和舊石器時代考古學研究表明,這裡是遠古人類起源和文化發展的重要地區,地下蘊藏著豐富的舊石器時代考古信息。目前已發現、發掘出上千個古人類-舊石器時代遺址,時代從約200萬年延續到1萬年前。在復原人類祖先在這塊廣袤的土地上體質進化與文化發展的歷史,探討人類在東亞地區的起源、遷徙、演化過程和生存方式方面積累了重要資料和成果。
  • 著名科普叢書《什麼是什麼》將出
    TESSLOFF出版社,就大型的青少年科普叢書《什麼是什麼》(「WASISTWAS」)中文版的翻譯與出版,在近期達成了戰略夥伴關係,日前,雙方在武漢正式籤署了合作出版協議。這套科普叢書也是迄今為止我國首付版稅金額最高的版權引進項目。《什麼是什麼》叢書,涉及自然、地理、動物、植物、天文、地質、科技、歷史、考古、藝術、人文等多個學科領域的知識。TESSLOFF出版社在將近半個世紀的時間裡,每年都會邀請數位知名科學家或科普作家,為青少年撰寫一些圖文並茂的科普書,迄今已經形成了將近130冊的規模。
  • 創作評論|播下一粒熱愛科學的火種,越早越好——評《物種起源...
    《物種起源》是19世紀最重要的科學巨著,思想巨作,發表後不久,就被中國近代史上著名啟蒙思想家嚴復介紹到中國。1903年,教育家馬君武先生也用文言文翻譯了《物種起源》的兩個章節。《物種起源》的理論很快被嚴復、梁啓超、孫中山等變革強國的人物作為社會改革的武器,它的政治學和社會學意義被凸顯強調,生物學意義卻被忽略了,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本書在相當長時間被人們片面解讀了。而等到白話文《物種起源》在中國問世,已經是20世紀50年代,也就是原著出版一百年後。誠如著名科普作家葉永烈先生所說:「科學興,中國興;少年強,中國強。」中國科學的振興,人才的培養需要從娃娃抓起。
  • 好書推薦 | 珊瑚礁裡的秘密科普叢書
    年1月叢書簡介:本叢書將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珊瑚礁裡的世界,一層層地揭開珊瑚礁生態系統的神秘面紗。通過閱讀叢書,你將透過清麗簡約的文字和精美豐富的圖片去一探洶湧波濤下的生命奇觀,暢享一次知識與趣味雙收的「珊瑚礁之旅」。同時,本叢書也將逐步揭開人類與珊瑚礁的歷史淵源,站在現實角度,思考珊瑚礁生態系統的未來。在國家海洋強國戰略的大背景下,合理利用海洋資源、正確開發並切實保護好珊瑚礁資源,更加需要我們認識並了解珊瑚礁生態系統。
  • 新譯本《物種起源》出版發行
    「譯林人文精選」叢書 — 達爾文巨著《物種起源》新譯本2013年10月由南京鳳凰傳媒集團旗下的譯林出版社出版發行  2012年10月,英國《新科學家》雜誌公布了最具國際影響力的十大科普書籍的評選結果,《物種起源》排名第一,並被稱為是「有史以來最重要的思想」。由此可見,《物種起源》對人類思想和科學事業的深遠影響。已故著名遺傳學家杜布贊斯基有句名言:「要是沒有演化論的話,生物學裡的一切都說不通。」 《為什麼演化論是真理?》
  • 李四光紀念館系列科普叢書出版
    ◎趙曼/文李四光紀念館系列科普叢書之《聽李四光講宇宙的故事》《聽李四光講古生物的故事》近日正式出版發行。該套圖書共分3冊,其中《聽李四光講地球的故事》已於2019年出版。本次發行的《聽李四光講宇宙的故事》《聽李四光講古生物的故事》分別從「天文」和「古生物」角度出發,通過細膩精彩的講述、豐富有趣的問題以及精美動人的插圖,帶領讀者飛向浩瀚的宇宙,細數天空中的點點繁星和其背後的故事;穿越38億年的時空,探索地球生命起源和演化的奧秘
  • 硬核科普:院士編著,漫畫網絡信息新技術科普叢書
    讀書節啟動儀式上,舉行了「漫畫網絡信息新技術科普叢書」的新書首發儀式,本套叢書是2020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推薦叢書對於孩子來說,要想向他們傳遞科普知識,需要尋找他們喜聞樂見的形式,激發他們對科學的好奇心。
  • 科學網—《物種起源》又有新中文譯本
    《物種起源》新的中文譯本。該譯本與時下通行的《物種起源》中譯本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版本的選擇。 在1859年至1872年間,《物種起源》一書總共出了六版。其中第一版與第二版相隔只有一個半月。在其後的12年間陸續出版的四個版本中,達爾文作了大量的修改,以至於第六版的篇幅比第一、二兩版多出了三分之一。
  • 稱霸整個時代的巨型魚類,霸王龍都不是它的對手,最後為何滅亡?
    在我們印象中,恐龍曾經是稱霸地球一時的頂級掠食者,但是在這種遠古海洋生物面前,恐龍之中戰鬥力最強的霸王龍似乎都不是它的對手。 鄧氏魚,一種生活在距今3.6億年的巨型海洋生物,曾經以超強的殺傷力稱霸整個泥盆紀。
  • 大型科普叢書「46億年的奇蹟:地球簡史」出版
    近日,上海九久讀書人攜手人民文學出版社,從日本引進出版一套大型科普叢書——「46億年的奇蹟:地球簡史」。叢書前五本《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顯生宙古生代1》《顯生宙古生代2》《顯生宙古生代3》已在上海書展期間舉辦了新書首發會,引發了一陣科普熱潮,在書展現場賣到斷貨。如今,這套叢書已在全國實體書店以及噹噹、京東等各網絡渠道全面上架。
  • 《物種起源》導讀
    《物種起源》用大量資料證明了形形色色的生物都不是上帝創造的,而是在遺傳、變異、生存鬥爭中和自然選擇中,由簡單到複雜,由低等到高等,不斷發展變化的。提出了生物進化論學說,從而摧毀了各種唯心的神造論和物種不變論。
  • 《物種起源》:版本學及其他
    在前不久舉行的「新譯《物種起源》出版沙龍」上,中科院院士、瑞典皇家科學院外籍院士張彌曼教授,中科院院士、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周忠和教授對這一新譯給予了高度評價,苗德歲教授做了精彩發言,講述了《物種起源》及其新譯本背後的故事。作為經典名著,《物種起源》在國內已有很多譯本,現在還有必要重譯嗎?在達爾文生前,《物種起源》總共出版了6版,以前國內均選擇最後一版翻譯,苗德歲則選擇了第二版進行翻譯,這是為什麼?
  • 達爾文與《物種起源》
    達爾文在島上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採集標本,島上一些物種的差異和特異現象引起了他的強烈興趣,令他百思不解。這為他1859年發表的《物競天擇的物種起源》一書提供了原動力和信心,他的著作使加拉帕戈斯群島成為生物學專家和愛好者必去的「聖地」。今天這裡的聖克裡斯託巴爾島上,還豎立著達爾文的半身銅像。現在的加拉帕戈斯群島,已於197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為「人類自然財產保護區」。
  • 完整講述地球46億年的演進歷程,科普叢書「46億年的奇蹟:地球簡史...
    隨著少兒科普圖書成為近年來出版界關注的焦點,近日,上海九久讀書人攜手人民文學出版社,面向少兒讀者推出了一套大型科普叢書——「46億年的奇蹟:地球簡史」。這套叢書從日本引進,是一套兼具科學與美學的大型地球百科全書,完整講述了地球46億年的演進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