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評論|播下一粒熱愛科學的火種,越早越好——評《物種起源...

2020-12-03 科普科幻青年之星

1859年,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出版了著作《物種起源》,在著作中作者首次提出了進化論的觀點。這一觀點的提出猶如普羅米斯修斯為人類盜取火種,照亮了以宗教統治為主的西方黑暗世界,它的產生是對「神創論」的有力抨擊,是自文藝復興以後,西方世界尊重人、崇尚科學的又一次進步。

《物種起源》是19世紀最重要的科學巨著,思想巨作,發表後不久,就被中國近代史上著名啟蒙思想家嚴復介紹到中國。1903年,教育家馬君武先生也用文言文翻譯了《物種起源》的兩個章節。《物種起源》的理論很快被嚴復、梁啓超、孫中山等變革強國的人物作為社會改革的武器,它的政治學和社會學意義被凸顯強調,生物學意義卻被忽略了,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本書在相當長時間被人們片面解讀了。而等到白話文《物種起源》在中國問世,已經是20世紀50年代,也就是原著出版一百年後。

誠如著名科普作家葉永烈先生所說:「科學興,中國興;少年強,中國強。」中國科學的振興,人才的培養需要從娃娃抓起。致力於向少年兒童進行科普推廣的旅美地質學家苗德歲先生一直強調少年兒童應該儘早閱讀科學經典。他所撰寫的《物種起源》(少兒彩繪版)一書,也是難得的推廣科普經典的書籍。

達爾文的《物種起源》是達爾文闡述其「自然選擇」理論的論文。該書涵蓋了博物學、地質學、生態學等多個學科的知識,也因此,如同該書最早的讀者、忠實支持者赫胥黎所說,想要讀懂並不輕鬆。那麼如何讓少年兒童讀明白這本書呢?

苗德歲先生充分考慮了少兒讀者的閱讀習慣,努力做了兩件事。一方面,注重這些故事敘述以及故事背後滿滿的智慧和正能量,這正是每個熱愛科學的孩子需要汲取的。《物種起源》(少兒彩繪版)在寫作思路上與韓毓海先生寫的《少年讀馬克思》有些相似,它不僅介紹大師的理論,還講述大師的人生經歷,於是我們看到了少年達爾文是如何把對大自然的熱愛逐步發展成一門科學學說的;我們看到了當達爾文的興趣愛好不被家人支持時,他是如何想辦法溝通的;我們還看到了在面對各種反對的聲音時,達爾文是如何保持一顆赤子之心,義無反顧地堅持科學研究的。

另一方面,作者強調在不破壞該書原有的邏輯的同時,化繁為簡,抓住達爾文書中最鮮活典型的例證。苗德歲先生是地質學家和古生物學家,又是宣傳和翻譯達爾文學說的重要推進者,因此他能夠深入淺出地講清楚達爾文理論中最核心的概念,如鳩佔鵲巢、螞蟻蓄奴、蜜蜂營造蜂房的本能等。

最難能可貴的是,苗德歲先生有著非常強的中西語言功底,他在用「亨斯婁教授身後的跟屁蟲」「大學城倒成了『快活林』」「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等活潑生動的語言敘述時,儼然就是在和青少年朋友們面對面親切的聊天。鮮活有趣的語言再配上郭警先生生動的漫畫配圖,孩子們自然會迷戀得愛不釋手。

閱讀完《物種起源》(少兒彩繪版)最深的感觸是什麼呢?作為一代缺少科普知識薰陶的成年人,筆者感到自己讀了一本科學界的《百年孤獨》。就像苗德歲先生所說,我們小的時候更多的是閱讀詩書經典,這些作品中所描寫的自然更多的是自然給人的感動、是人們情感投射下的自然,而閱讀《物種起源》(少兒彩繪版)是發現自然界,探尋人類、萬物從何而來。在書裡,達爾文對今天的世界提出了一個完全基於理性和科學的闡釋。基於科學的觀察和考證,達爾文解釋了演化,比如從脊椎動物的胚胎中都有過腮裂推斷他們的祖先都來自魚類,因為新的動物不會憑空出現,而是來自原有動物的慢慢改變。演化本身更加精妙,優勝劣汰的生存鬥爭使得鳥飛得更快更高,長頸鹿脖子越來越長,萬物各顯神通。「自然選擇」讓人們看到了一個動態平衡的世界:任何一種動物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古董,也不是完美雋永的神,都是隨著環境不斷改變努力生存的地球住民。

《物種起源》(少兒彩繪版)在2014年出版以後,獲得了包括2014年度中國影響力圖書在內的八項大獎。閱讀這部科學經典,如同是和科學家前輩對話,探討有意思的問題、鍛鍊科學思維,孩子們由此被激發,好奇心並進行有目標的嘗試,也讓人憧憬一個更加科學、人性和美好的未來。這也是我們推薦《物種起源》(少兒彩繪版)等相關科學經典讀物的初衷。

相關焦點

  • 播下一粒航空夢的種子,力量有多大?
    播下一粒航空夢的種子,力量有多大?>孩子們創作的航空主題繪畫。在活動現場,還能看到孩子們為科技節製作的大量航模和各類航空主題繪畫,繽紛色彩中充滿了大膽的想像和巧思。
  • 白內障手術千萬不能拖,越早做越好
    越早做越好。"武漢愛爾眼科漢口醫院青白科主任許榮在做手術白內障手術越早做越好"現在白內障手術很快,一般5~10分鐘就可以做完。術後第二天就可以看清東西了,一周基本恢復視力。"許榮主任介紹,"三十年前,白內障手術設備比較落後,只有等到白內障成熟變硬才方便取出來。而現階段得白內障手術設備已經非常先進,患者完全沒有必要等到成熟後再接受手術治療。"
  • 央視再評大胃王吃播 被央視狂批的「大胃王吃播」是怎麼火起來的
    央視再評大胃王吃播8月12日,一則#大胃王吃播被批浪費嚴重#的話題登上熱搜,引發了無數網友的熱議。央視再評大胃王吃播不知何時起,「大胃王吃播」走紅無數視頻平臺。在國內,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喜歡收看吃播節目,也促使了許多主播用「大胃王」的噱頭吸引眼球,讓「吃播」的畫風逐漸走偏,原本成為了獵奇的表演。原本是享受食物的解壓視頻,變成了嚴重浪費食物、危害健康的錯誤示範。8月14日,央視再評大胃王吃播,表示「能理解那種帶給觀眾的視覺衝擊和快感,但天天這麼吃,身體扛不住,對觀眾也會產生不好的引導」。
  • 科學·不止於神!《物種起源》與不可知論
    1842年,《物種起源》的簡要提綱寫成;1859年,達爾文在結合了二十多年的研究成果後,終於提筆使這部皇皇巨著問世。 達爾文《物種起源》手稿 在《物種起源》中,達爾文闡明了一個科學原理,即自然界中生物的物種不是不變的
  • 歷史上的今天,達爾文《物種起源》正式出版
    作者在緒論後介紹了創作和出版經過並大膽說明了自己關於物種起源的觀點,批判了創造論的觀點,此後從第1章到第15章分別談論的是:家養狀況下的變異、自然狀況下的變異、生存鬥爭、自然選擇即最適者生存、變異的法則、學說的難點、對於自然選擇學說的種種異議、本能、雜種性質、論地質記錄的不完全、論生物在地質上的演替、地理分布、地理分布(續前)、生物的相互親緣關係:形態學、胚胎學、殘跡器官、複述和結論等。
  • 讓人受益無窮的三個數字定律,越早知道越好
    這三個數字定律讓人受益無窮,我們越早知道越好!1、二八定律,二八定律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義大利經濟學家帕累託發現的,意思就是說:在任何一個組織裡面,最重要的只佔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餘80%儘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二八定律,被廣泛應用於社會學及企業管理學等。
  • 《物種起源》導讀
    《物種起源》導讀  十多年前,當聽到編輯先生要我為《物種起源》譯本寫一篇「導讀」時,心裡著實有些誠惶誠恐。儘管由於職業的緣故,我對進化理論的濃厚興趣由來已久,但總擔心自己對原作缺乏較好的理解,更無法做到對近百年來進化理論沿革的洞悉,難以勝任寫出一篇有益的導讀來。弄得不好,可能會適得其反,誤導他人。
  • 《物種起源》讀後感
    在1831年,達爾文被植物學家亨隆斯推薦去參加了英國派遣的環球航行,達爾文在經過5年的科考之後,對於動物植物以及地質方面都進行了大量的數據採集和比對,經過多方面探討,終於在自己的總結下得出了生物進化論,也就是在1859年出版了震驚世界的《物種起源》。也正是因為這本書,即使在形成自己生物進化論理論已經過去20年後,達爾文也成為了當之無愧的英國著名生物學家博物學家以及進化理論的奠基人。
  • 央視再評大胃王吃播說了什麼 被央視狂批的「大胃王吃播」是怎麼火...
    央視報導截圖15分鐘內吃掉36個粽子、一次吃下13斤拉麵、10分鐘吃下27個漢堡……在鏡頭面前,「吃播」博主們大快朵頤,滿臉享受食物的幸福模樣;鏡頭後,卻是用假吃、催吐、剪輯卡點來營造「大胃王」的假象。
  • 「一帶一路」萬裡行,中國太極功夫文化旅遊牛津倫敦再播火種
    「一帶一路」萬裡行,中國太極功夫文化旅遊牛津倫敦再播火種 2019-08-27 15: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我們為什麼要讀《物種起源》?關於物種起源說,關於達爾文!
    「進化論」,是達爾文在1859年發表在《物種起源》中奠定的科學理論,現在也被稱為是「達爾文主義」,是關於物種起源和生物發展一般規律的理論。改變了世界的科學理論有很多,「進化論」是其中一種,發表了進化論的《物種起源》,也因此成為了改變世界的一本書。這本書自從1895年出版以來,到2020年,已經被翻譯成將近40種語言,印刷了無數次,成為了影響人類進步發展的一本書。
  • 物種起源新手怎麼玩?物種起源新手攻略
    物種起源新手怎麼玩?物種起源新手應該怎麼入手這款科幻類手遊?接下來就就讓我們走進這篇攻略來看看吧。 物種起源新手指南 一、智慧的使用 定義物種由最高到低為ABC,衝擊A時,複製一次雷電,然後扭曲一次合成一次B,直到雷電用完,然後全部B合成A,直到A秒產B和C秒合成B差不多。然後選擇複製,利用C合成B和A生產B來合成A。
  • 《物種起源》面世150周年 曾迴避人類進化問題
    這是出版商給他的回信,提到《物種起源》的書稿難懂而又缺乏證據,建議達爾文將其改成一本有關鴿子的通俗讀物。曾繪製出鴿子家譜為紀念達爾文的專著《物種起源》面世150周年,英國作家亨利·尼科爾斯近日在《自然》雜誌專刊上描述的這一情形,為我們提供了有趣的想像空間,如果《物種起源》真的變成了《鴿子起源》,那會是什麼情形?
  • 達爾文:他熱愛大自然,寫成《物種起源》一書,創立了進化論學說
    孩子們齊聲附和達爾文跑到一棵大樹下仔細觀察,很快就發現了甲蟲躲藏的地方,伸手一掏,只大甲蟲被他抓了出來。達爾文在這裡扒扒,那裡挖挖,每次動手總孩子們集合了,大多數隻抓到三、五隻蟲子,只有達爾文,能捉到不同的蟲子。抓了滿滿一紙盒。「哎喲,真了不起,抓到這麼多蟲子同學們看著達爾文的盒子驚呼起來。
  • 他給人類帶來火種,卻打開了潘多拉魔盒,深度解析《普羅米修斯》
    與此同時,許多科學家仍孜孜不倦追索著人類起源的秘密與真相。通過對許多古老文明的考察與對比,科學家伊莉莎白·肖(Noomi Rapace 飾)和查理·赫洛維(Logan Marshall-Green 飾)發現,人類可能是來自一個遙遠星系的外星人創造的。在Weyland公司資助下,他們乘坐維克絲(查理茲·塞隆 Charlize Theron 飾)所掌管的宇宙飛船普羅米修斯號前往那顆未知的星球。
  • 物種起源激活碼禮包福利 物種起源免費禮包領取攻略
    物種起源禮包大全最新信息就在18183發號平臺,最新的禮包大全可以掃描二維碼點擊領取哦。還有更多禮包等你兌換!下面小編帶來了物種起源的禮包,一起掃描下方二維碼,來看看怎麼免費領取吧! 物種起源禮包大全最新信息就在18183發號平臺,最新的禮包大全可以掃描二維碼點擊領取哦。還有更多禮包等你兌換!下面小編帶來了物種起源的禮包,一起掃描下方二維碼,來看看怎麼免費領取吧!
  • 聆聽科學——植物的起源與演化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的科學家們與您暢聊植物的起源與演化,敬請期待!!
  • 林婧婷:冰山下的火種
    林婧婷:冰山下的火種圖為她的一位好友這樣評價她:「外表含蓄內斂,寵辱不驚,內心熱血沸騰,就像冰山下的火種。」無論是為學還是為人,她確實很有些「冰炭同爐」的味道。為學:堅持夢想,從容追求  也許是因父母都是教師,知識氛圍的長期浸泡,使得林婧婷自小就愛和書本打交道。書中世界廣闊而精彩,時常引起她的驚異與神往,她也希望自己能不斷提升人生的境界,站在更高點上觀察人世。
  • 達爾文《物種起源》出版——科學史上的今天,11月24日
    1859年版《物種起源》的封面《物種起源》全名《論依據自然選擇即在生存鬥爭中保存優良族的物種起源》(On the Origin of Speciesby Means of Natural Selection, or the Preservation of FavouredRaces in the Struggle for Life)。
  • 達爾文與《物種起源》
    達爾文在島上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採集標本,島上一些物種的差異和特異現象引起了他的強烈興趣,令他百思不解。這為他1859年發表的《物競天擇的物種起源》一書提供了原動力和信心,他的著作使加拉帕戈斯群島成為生物學專家和愛好者必去的「聖地」。今天這裡的聖克裡斯託巴爾島上,還豎立著達爾文的半身銅像。現在的加拉帕戈斯群島,已於197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為「人類自然財產保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