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種起源》面世150周年 曾迴避人類進化問題

2021-01-16 環球網

達爾文

英國博物學家、進化論奠基人達爾文和《物種起源》。

據新華社電 「啊,鴿子……」查爾斯·達爾文嘆了一口氣,將一封剛剛看完的信放到了桌上。這是出版商給他的回信,提到《物種起源》的書稿難懂而又缺乏證據,建議達爾文將其改成一本有關鴿子的通俗讀物。

曾繪製出鴿子家譜

為紀念達爾文的專著《物種起源》面世150周年,英國作家亨利·尼科爾斯近日在《自然》雜誌專刊上描述的這一情形,為我們提供了有趣的想像空間,如果《物種起源》真的變成了《鴿子起源》,那會是什麼情形?

這並不是完全的空想,在當時的英國維多利亞時代,養鴿子是英國上至女王、下至百姓都熱愛的活動,人們競相攀比培育品種奇特的鴿子。達爾文自己也有一個鴿舍,並已進行了一些有趣的研究。對此,地質學家查爾斯·萊爾曾建議達爾文說:「我覺得你可以將自然選擇理論糅合到對鴿子的研究中一起出版,然後等人們慢慢理解。」

達爾文當時已注意到,儘管人們飼養的不同品種的鴿子外形各異,但它們可能有一個共同的祖先。他因此研究了各種活鴿子、鴿子蛋甚至是鴿子血,並繪製出一張包括凸胸鴿、扇尾鴿、信鴿等不同種類鴿子的家族譜系圖。

如果沿著這個方向走下去,達爾文真有可能撰寫出一本《論人工飼養的鴿子起源》。

達爾文堅持己見

但我們今天看到的是巨著《物種起源》,這是因為達爾文堅持要通過地理分布、古生物化石、種系雜交等多方面的宏大論述來展示他的自然選擇理論,小小的鴿子顯然無法承擔這一重任。

達爾文在給出版商的回信中說,相關建議是不現實的。至於書稿難懂和證據不那麼充分這兩個缺點,他說:「我已經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其他人如果有我收集的這些材料,我不懷疑他們也許能做得更好,但這只是無用的假設。」

後來,《物種起源》在1859年11月24日出版,並產生巨大的社會影響。也許鴿子愛好者們失去了一本經典的飼養手冊,但感謝達爾文為人類留下了一部革命性的科學巨著。

《物種起源》

出版150周年

1831年12月,達爾文從英國出發,開始為期近5年的環球航海考察,先後到達南美、澳大利亞、非洲等地。

1836年10月,達爾文回英國,花了22年時間撰寫《物種起源》一書。

1859年11月24日,《物種起源》出版,系統闡述了達爾文的進化論思想。今年是達爾文誕辰200周年,也是《物種起源》發表150周年。

相關焦點

  • 進化論150年那些與達爾文 無關的「進化」(組圖)
    達爾文《物種起源》昨日迎來發行150年    英國為紀念《物種起源》出版150周年和達爾文誕辰200周年發行的郵票  150年前的11月24日,達爾文《物種起源》第一版發行,共1250冊,當日便銷售一空。
  • 被中國誤讀的《物種起源》
    在一篇題為《達爾文的中國緣》的文章中,作者為《物種起源》中提到的竹子、牡丹和《人類的由來及性選擇》中引用的康熙手記而雀躍:「看,達爾文思想的誕生,曾經受到中國的啟發。」     更為豐厚的饋贈來自公眾對進化論居高不下的支持率。
  • 《物種起源》導讀
    《物種起源》是達爾文最著名的代表作,是奠定生物進化論最重要的著作,也是對人類發展進程產生過廣泛影響的巨著。它1859年出版時就震動了當時的學術界,此後的100年多裡仍不斷地引起激烈爭論。
  • 達爾文的出版商不相信進化論,但還是出版了他的《物種起源》
    儘管《物種起源》在現代引起爭議,但它既不是公開的政治,也不是對宗教的敵對。達爾文的書中大部分都是關於自然歷史的細節,14章中的兩章是關於物種的地理分布,另外兩章是關於地質學。然而,在沒有提及上帝的情況下描述生命的進化,這本書讓一些讀者感到激進和不安。儘管默裡同意出版這本書,但他對自己在宣揚一種不信神的自然觀方面所扮演的角色心存疑慮。
  • 達爾文曾把《物種起源》「捂」了15年
    據介紹,由譯林出版社出版、苗德歲翻譯的《物種起源》也正式上市。同時,少兒版《物種起源》也將上市。  達爾文學醫從手術臺逃跑  「達爾文註定是一個大科學家,不想當科學家幾乎不可能。」苗德歲說,達爾文的血脈裡就流著科學基因。
  • 人類活動將影響物種進化!《物種起源》中的一個結論再次被證實
    人類活動將影響物種進化!例如,北部長頸鹿有三個亞種,這些亞種通常生活在不同的地方;而紅狐在世界各地有45種已知亞種,是亞種最多的動物;人類則沒有亞種。霍爾斯坦說:「我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在《物種起源》的第三章中,達爾文說,擁有更多物種的動物血統也應該包含更多的「變種」,亞種就是這個「變種」的現代定義。
  • 《物種起源》159周年,生命的每一天,都是《A NEW DAY》
    今天是《論依據自然選擇即在生存鬥爭中保存優良族的物種起源》發表159周年。好吧,書的全名有點長。但是你絕對不會對它陌生。
  • 新譯本《物種起源》出版發行
    2012年10月,英國《新科學家》雜誌公布了最具國際影響力的十大科普書籍的評選結果,《物種起源》排名第一,並被稱為是「有史以來最重要的思想」。由此可見,《物種起源》對人類思想和科學事業的深遠影響。已故著名遺傳學家杜布贊斯基有句名言:「要是沒有演化論的話,生物學裡的一切都說不通。」 《為什麼演化論是真理?》
  • 科學網—《物種起源》又有新中文譯本
    ■本報記者 洪蔚 近日,譯林出版社「譯林人文精選」叢書推出《物種起源
  • 《物種起源》,你會讀哪個版本?
    日本科學史學者八杉龍一曾對《物種起源》的6個版本進行對比,共找到975處變動。   2010年,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客座研究員、美國堪薩斯大學苗德歲博士打算翻譯《物種起源》時,在考察了幾個版本的不同之處後,選擇了第二版為底本進行翻譯。而今年出版的最新插圖版,他則選用第一版為底本翻譯。
  • 捍衛進化論!一場關於「人類起源」的大論戰
    《物種起源》的主要內容可以概括為四個部分:生物進化:生物是由低級向高級進化而來;生存鬥爭:生物在不斷地進行生存鬥爭;自然選擇:地球物種的多樣性是自然選擇的結果;共同祖先:人類和猩猩具有共同的祖先達爾文的環球之旅其實,在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出版之前,當時已經有了一些關於生物進化的觀點,但總體上比較片面,並沒有形成完整的體系。他們研究的主要對象也只是集中在動物身上,很少涉及對人類起源的思考。
  • 在化石面前崩潰的達爾文進化論,物種起源之謎
    然而一百多年後,這個理論並沒有徹底回答人們提出的問題,物種的起源似乎遠比我們想像的要複雜。那麼達爾文的理論究竟遇到了哪些挑戰?物種起源之謎究竟還能否被揭開?達爾文的理論1859年11月下旬,達爾文的著作《自然選擇的物種起源》首次出版,並迅速發行了三個版本。在這本著作中,達爾文提出了他的進化論理論。
  • 科學網—《物種起源》,你讀哪個版本?
    日本科學史學者八杉龍一曾對《物種起源》的6個版本進行對比,共找到975處變動。 2010年,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客座研究員、美國堪薩斯大學苗德歲博士打算翻譯《物種起源》時,在考察了幾個版本的不同之處後,選擇了第二版為底本進行翻譯。而今年出版的最新插圖版,他則選用第一版為底本翻譯。
  • 人類起源問題上最大騙局,上了百多年教科書,真是由魚進化而來?
    人類對於未知的東西總是充滿了好奇,為了一個答案積極探索,對於人類起源究竟如何,也曾有過很多種答案,不過現在大家共同信奉的就是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人類是由古猿進化而來。不過達爾文的進化論自提出的那一天開始,質疑就沒有停止過,當時人們並沒有在地球上找到過渡物種。如果進化論是正確的,那麼必然可以在地球上找到大量的過渡物種。因為按照達爾文的理論,生物自然不可能是憑空出現的,但偏偏當時的人沒有能找到這些物種的化石。
  • 達爾文進化論裡最大的漏洞——人類的起源!
    1858年,達爾文和A.R.華萊士在林奈學會上宣讀了他們關於進化論的論文,1859年達爾文出版了《物種起源》,他通過對大量動物的觀察以及化石的研究,認為物種是可以進化的並且自然環境對進化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這就是後世所說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 進化論被推翻?諸多疑點模糊了人類起源之說,人類究竟從何而來?
    它論證了兩個問題:第一,物種是可變的,生物是進化的。第二,自然選擇是生物進化的動力。歸納起來就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優勝劣汰。不得不說,達爾文的這套學說,奠定了進化生物學的基礎,還闡述了人類是由動物進化而來的依據。在後來的歲月中,經過無數的科學家不斷的完善、佐證,更加堅定了進化論在生物學中的地位。
  • 《物種起源》讀後感
    在1831年,達爾文被植物學家亨隆斯推薦去參加了英國派遣的環球航行,達爾文在經過5年的科考之後,對於動物植物以及地質方面都進行了大量的數據採集和比對,經過多方面探討,終於在自己的總結下得出了生物進化論,也就是在1859年出版了震驚世界的《物種起源》。也正是因為這本書,即使在形成自己生物進化論理論已經過去20年後,達爾文也成為了當之無愧的英國著名生物學家博物學家以及進化理論的奠基人。
  • 物種起源的真相,進化論無法解釋的想像,卻被古老文明破譯
    自從達爾文提出進化論以來,其在解釋物種起源及演化的問題上就一直佔據著不可撼動的主導地位。但是物種真的是進化而來的嗎?通過進化真的可以產生新的物種嗎?人類的智慧是否真的能夠通過進化而產生嗎?對於這些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困擾科學界的癥結。
  • 我們為什麼要讀《物種起源》?關於物種起源說,關於達爾文!
    但如果要讓人們細說達爾文,卻好像只有「進化論」這個標籤是用在達爾文身上,除此之外就再也沒有其他詞可以用在他身上。「進化論」,是達爾文在1859年發表在《物種起源》中奠定的科學理論,現在也被稱為是「達爾文主義」,是關於物種起源和生物發展一般規律的理論。改變了世界的科學理論有很多,「進化論」是其中一種,發表了進化論的《物種起源》,也因此成為了改變世界的一本書。
  • 《物種起源》發表了160年,進化論都發生了什麼改變?
    自從達爾文在1859年發表《物種起源》以來,在長達160年來,進化論在不斷地在進化,被新的科學數據所驗證,被新的理論所充實完善,這早已和達爾文提出進化論時有了很多的不同。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過去的160年裡,進化論都發生了哪些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