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達爾文,我們都非常熟悉,因為他是被寫進課本裡的偉大科學家、生物學家,每一個學生,上學的時候,都從生物課本上學到關於他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理論,這也是他成為世界上舉世聞名的科學家的原因。但如果要讓人們細說達爾文,卻好像只有「進化論」這個標籤是用在達爾文身上,除此之外就再也沒有其他詞可以用在他身上。「進化論」,是達爾文在1859年發表在《物種起源》中奠定的科學理論,現在也被稱為是「達爾文主義」,是關於物種起源和生物發展一般規律的理論。
改變了世界的科學理論有很多,「進化論」是其中一種,發表了進化論的《物種起源》,也因此成為了改變世界的一本書。這本書自從1895年出版以來,到2020年,已經被翻譯成將近40種語言,印刷了無數次,成為了影響人類進步發展的一本書。不過我沒可能讀到1895年初版,我讀的是新星出版社初版的達爾文手稿珍藏版《物種起源》,這一版是由韓安之子韓樂理,根據父親韓安的翻譯遺稿,整理出來的珍貴翻譯稿,被認為是最符合初版達爾文思想的版本。隨書還有劍橋大學圖書館正式授權的達爾文珍貴復刻手稿6張,用一個小信封裝著,打開信封,就好似打開了科學的「潘多拉盒」。
我讀這本書,正如博伊斯耶蒙德給達爾文的追悼文寫的一樣:「達爾文之於我,如哥白尼之於世界」。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說」改變了全人類關於「地心說」的愚昧無知,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在我眼裡就是把人類從動物界的塔尖推下來的巨作。
一、從《物種起源》看生物種並非永久不變
達爾文在《物種起源》書中的開頭,就用四章重要的內容「馴養狀況下的變異」、「自然狀況下的變異」、「生存競爭」和「自然選擇」來講述了關於生物種並不是永久不變的定義,並確定了「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科學理論。
在第一章「馴養狀況下的變異」中,達爾文表明:「生物變異具有普遍性,幾乎沒有生物不發生變異」。而變異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內因,即生物的本性;二是外因,即生活條件帶來的改變。但內因比外因重要,它從本質上決定了生物種變異的性質和方向,所謂「萬變不離其宗」也許就是這意思。
馴養狀態下的生活條件變化大,對於動物來說,極易引發變異極,因為環境會直接作用於生物體本身,也能間接地影響到身體器官,用得到器官就進化,但用不到的器官就會退化,比如人類馴養了雞鴨等家禽,野生特徵在馴養的時候慢慢退化,這是達爾文講述的「退化論,這是由於外因引起的變化,但內因卻決定了「生物的穩定遺傳性」,於是才能保證雞生雞,狗生狗,讓生物基因能夠遺傳下去。
自然狀態下的變化極其緩慢,很大有部分,是由於自然界環境一年四季都大同小異,沒有經過類似「寒武紀」、「侏羅紀」等大世紀變化,對於動物來說,是不會快速凸顯變異的,當環境在茫茫時間洪流中發生了變化時,動物也會隨著有一個緩慢的適應過程,從自然選擇的「變異——生存鬥爭——適者生存」的順序逐層變異的,這種變異會從根本上改變生物基因,並讓該基因適應環境。
但在動物生存環境中,不可避免會產生競爭,這種競爭又分為了「同種族之間的競爭」,不同種族之間的鬥爭,種族內的鬥爭,相對於種族外的鬥爭更加殘酷,而產生鬥爭的原因便是高繁殖率、食物缺乏率和生存空間有限性的矛盾產生的。
當競爭不過時,自然就會為生物們作出選擇,選擇適應能力、遺傳基因等強悍的生物留下,而「優勝劣汰、適者生存」也就在這一抉擇中被演繹。之所以會選擇馴養狀態下、自然環境中、生存競爭、自然選擇這私章內容來表述結論,也是科學論證中採用的「類比方法」來論證自己的觀點。這也是「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來由。
二、從《物種起源》看到的現在和未來
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中提出的生物進化論(人類是由類人猿進化發展而來的言論),徹底顛覆了當時社會主流的「上帝創造論」,也引起了整個人類開始思考「人類來源」的思想熱潮,不僅讓人類對生命起源有了一定的認識,也在一定程度上推進了引人類思想革命的進程,被恩格斯譽為「19世紀自然科學三大發現之一」。除開上述的生物學之外,書中還涉及到了很多種類的科學研究領域,比如人類學、心理學、哲學、地理學、地質學等領域,也影響著這些領域的發展,即使是現在,也是對科學研究有著巨大的啟示意義和科研靈感來源。
雖說達爾文發表的《物種起源》,在後世影響著整個人類的進程,但在當時的英國,這卻不是可以隨意發表的作品。在早期的英國,教士、鄉紳和貴族依然掌握著政權,他們千方百計地維護土地階層的利益和國教(上帝說)的文化霸權。達爾文這種「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科學言論,自然而然是違反了宗教界、貴族界的規則,而達爾文的「物種的轉變理論」也因為被迫推遲了多年再出版。
不過好在1895年,達爾文最終向世人證明:自然界的一切並不是上帝一手創造出來的,也並非一直是今天這個樣子;世間所有的生物都是從最初原始的共同祖先類型,經歷漫長演化而來的;連人類自身也是生物演化的產物。
三、《物種起源》凝結的智慧,值得每一個人去學習品讀
達爾文曾說過:「無知有時比知識更容易帶來自信」。放在當時那個還在崇尚「上帝說」的懵懂時代,也許才能理解這句話的含義,也許才會明白達爾文在顛覆了整個世界認知的時候,又對西方社會和思想產生了怎樣深刻的影響,甚至是到現在,還是影響著全世界的人民,全世界的科學家,成為現代生物學、進化論的偉大奠基。《物種起源》 凝結的智慧,是劃時代的巨著。
自這本書出版後,就一直流傳一句話:只要科學還在,這本書就會在人間流傳。也只有這種不朽的景點,才可以支撐著科學的進程,才可以改變著人類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