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令達爾文目瞪口呆的信,讓他一年就寫出了《物種起源》

2020-12-03 閒時讀書

今天聊聊關於達爾文的第二個謎題,1836年他環球航行結束回到倫敦,直到1859年出版《物種起源》這中間20多年他一直沒有動筆。

可是為什麼從1858年到1859年,僅僅一年時間,他就把這本書給寫出來了呢?這就牽扯到科學史上的一樁公案。1858年發生了這麼一件事:有一個英國人叫華萊士,這個人比達爾文年輕十幾歲,是個科學瘋子。屌絲出身,家裡什麼錢都沒有,一生熱愛科學研究。他先跑到亞馬孫叢林搞科學研究,記錄了大量資料,又搜集了幾萬種標本,然後託一個船運回英國,可是這個船突然失火,所有資料全部報廢了。但華萊士繼續頑強地奮鬥,後來又到馬來群島,就是今天的東南亞,在叢林裡面又開始搞這種科考。

1858年他得了瘧疾,非常痛苦,在叢林中養病。養病期間突然靈光一現,自己琢磨出了一套關於生物進化的理論,然後又用三天時間寫出了一篇論文。寫完後自己看怎麼都覺得好,然後給誰看看呢,他就想到了達爾文,就給達爾文寄去了。達爾文老人家還在家慢慢騰騰養病,種蘭花、養鴿子呢,一看這篇論文,頓時傻了。為什麼?因為這篇論文中幾乎所有的思想跟他正在醞釀的這個物種起源幾乎一模一樣,幾乎就是他後來寫的《物種起源》那本書的提綱,連裡面的用詞都一樣。

老人家拖著病體陷入了長時間的痛苦思考。怎麼辦呢?他有兩個辦法:第一個辦法就是幫他把這篇論文發表。因為華萊士把論文寄給他就是希望他幫忙推薦發表,他是老前輩啊!但是如果推薦發表了,達爾文這20多年算是白忍了,從此以後提到進化論那就叫華萊士主義,沒他達爾文什麼事了,這還真是捨不得。就像在打牌的時候,已經做完了聽牌,聽了好長時間,突然有人點炮,這個心態真的是受不了。可是他又不能不讓人家發表,作為一個英國紳士,怎麼能夠讓自己的論文先發表呢?更何況這個時候他還沒開始寫。

他非常痛苦,後來就給一些朋友寫信,說咋辦?咋辦?我是個英國紳士,可我又實在是不甘心。後來英國的一些科學家,他的一些朋友給他出了個主意,說這樣吧,你趕緊寫一篇提綱,把你要表達的思想寫出來,然後和這篇文章一塊兒發表在英國皇家科學院的雜誌上,這樣不就是一個折中的辦法嗎?

華萊士

最後達爾文也接受了這個想法,然後又寫信給萬裡之外馬來群島上的華萊士,說這樣行不行?華萊士說行啊,不僅同意,而且他覺得他跟達爾文這位老前輩能想到同樣一個理論很榮幸啊,這樣完全可以。所以雖然這篇雜誌發表了兩篇論文,但實際上這就是科學界內部的一件事情,更何況達爾文在這20多年時間裡,已經跟他的一些科學界朋友表達過這些思想了,所以並沒有引起太大的波瀾。

從此達爾文就覺得這事兒不對了,時不我待,就從這一天開始奮筆疾書,用一年時間把《物種起源》寫出來了,1859年12月發表出版。一出版就立即成為當時的暢銷書,第一版幾千本當天賣光,幾年之內又迅速重印六次,達爾文爆得大名。

再回頭看看這位華萊士,他的心態非常好,他說他非常榮幸能跟達爾文想到一塊兒去,而且他認為,從此之後他就可以稱自己為達爾文主義者,他堅決不會跟達爾文去搶這個理論的發明權。後來華萊士為了證明這一點,自己又寫了一本專著,這本專著的名字就叫《達爾文主義》,意思就是他是達爾文主義的信徒。所以這件事情是科學史上的一段佳話,兩個英國紳士是如何推讓一個理論的發明權的。

這就讓我們想到了也是英國人的牛頓,他與法國人萊布尼茨關於微積分的發明權的爭執,幾百年吵得面紅耳赤,甚至引發了英國和法國兩個國家的民族主義的對決,顯得很不紳士。所以達爾文主義之所以能夠獲得巨大的影響,跟它所在的那個環境是非常相關的,它需要有一個非常好的科學家的群落,這個科學家的群落不僅是大家能夠推讓功勞,而且在互相批判的時候,也能夠做到一種紳士般的態度。

生物演化之樹

1860年,達爾文在牛津大學搞了一次大辯論,針對進化論到底有沒有道理這個問題,雙方對決。我們後來都說這是一次大對決,但實際上對決的力度非常輕,大家都是用理性來探討問題的。其中表達最激烈的一個人叫羅伊船長,他是誰呢?就是當年帶達爾文上「貝格爾」號的那個船長,這個船長實在是受不了,說他帶達爾文出去航海搞了五年之後,達爾文竟然想出了這樣一套歪理邪說,讓他去得罪上帝。但是他又不是科學家,他也沒法辯論,於是就在會場上舉著一本《聖經》,說:「thisbook!thisbook!」(這本書!這本書!)鬧到最後他也沒有怎麼樣。但是五年之後,他舉槍自盡,他實在是太愧疚了,他對上帝充滿了一種贖罪感,心想他怎麼能把達爾文這樣的魔鬼放出來?但是他並不是拿槍去殺達爾文,他僅僅是舉槍自盡。

我們都說《進化論》引起了軒然大波,但實際上它並沒有引發什麼樣的迫害,無數的人批判達爾文,但是達爾文基本上採取置之不理的態度。相反,像赫胥黎這樣的人跳出來,號稱是達爾文的鬥犬,一旦搞辯論的時候,赫胥黎在旁邊蹲著聽,誰說的什麼話,一旦讓赫胥黎拽住小尾巴,他就會衝上去進行辯論。衝上去之前他習慣講一句話說:「上帝終於把他落到我手裡了!」其實這都是非常英國紳士的這種辯論的方法。

其中最極端反對達爾文的是一個叫歐文的動物學家,這個動物學家反對達爾文最激烈的方式是什麼?就是當他後來當上英國自然博物館的館長之後,他把自己的塑像放在了大廳的中間,而把達爾文和赫胥黎的塑像放在了咖啡館裡,僅僅用這種非常微弱的方式對達爾文進行報復。

我們回到現在,我們都在說中國要成為一個創新型國家,我們要拿得出中國人民對得起人類歷史的創新作品,這種創新所需要的第一個條件是勇氣,第二個條件就是必須要有一個好的創新環境,否則創新又從何談起呢?

相關焦點

  • 達爾文與《物種起源》
    達爾文在島上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採集標本,島上一些物種的差異和特異現象引起了他的強烈興趣,令他百思不解。這為他1859年發表的《物競天擇的物種起源》一書提供了原動力和信心,他的著作使加拉帕戈斯群島成為生物學專家和愛好者必去的「聖地」。今天這裡的聖克裡斯託巴爾島上,還豎立著達爾文的半身銅像。現在的加拉帕戈斯群島,已於197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為「人類自然財產保護區」。
  • 講座| 有多少偶然因素促成達爾文寫出《物種起源》?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達爾文就是一個白鬍子老爺爺的形象。達爾文作為著名的生物學家和進化論的奠基人,當然不是生來就如此的。達爾文最重要的思想,也不是他變成老頭的時候才形成的,而是當他年輕的時候,在一次經過加拉帕戈斯群島的環球航行中孕育萌發的。但是,從這種思想的產生、發展到最後完整闡述其內涵的《物種起源》的完成,其間又經過了二十多年的時間。
  • 歷史文化——達爾文《物種起源》正式出版
    在該書中,達爾文首次提出了進化論的觀點。他使用自己在19世紀30年代環球科學考察中積累的資料,試圖證明物種的演化是通過自然選擇(天擇)和人工選擇(人擇)的方式實現的。達爾文自己把《物種起源》稱為「一部長篇爭辯」,它論證了兩個問題:第一,物種是可變的,生物是進化的。
  • 達爾文,是怎麼治好拖延症的?
    不過,如果拿達爾文生平時間表一對,會發現根本不是這麼回事,達爾文乘貝格爾號環遊世界是1831年至1836年,而他出版《物種起源》卻到了1859年,中間隔了20多年。也不是,有確切的資料表明,達爾文最遲在1840年就已經為《物種起源》打好了腹稿。然而此後近20年裡,他娶了媳婦、買了房、養了病、生了孩子,還寫了好幾本關於地質學和農學的書籍,但放著那部在腦中已經成形的《物種起源》,就是不下筆。中國人民兩次鴉片戰爭都打完了,達爾文卻還那麼拖著,真是活脫脫一個拖延症患者。 達爾文為何總拖著不寫?是因為他心理壓力實在巨大。
  • 達爾文《物種起源》:經典的錯誤理論
    1859年11月24日達爾文出版《物種起源》(英語:The Origin of Species,全名《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之物種起源論》 - 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by Means of Natural Selection, or the Preservation of Favoured Races in the
  • 達爾文和他的《物種起源》歷社會達爾文主義到創新之路
    達爾文,相信大家對他並不會感到陌生,他發表的著作《物種起源》不僅奠定了現代生物學和進化論的基礎,而且與之後生的社會達爾文主義更是成為近代不少中國人救亡圖存的理念。那麼,你知道《物種起源》是如何誕生的嗎?
  • 他無償送出千份私藏標本,仍寫出改變世界之書
    儘管如此,他仍寫出了改變世界的《物種起源》,被恩格斯譽為 「19世紀自然科學三大發現之一」,在人類歷史上奠定了不可撼動的科學地位。人文精選版《物種起源》全新再版在《物種起源》的成書過程中,在達爾文身上發生了一件令人津津樂道的學術「公案」——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是否抄襲自華萊士的手稿
  • 達爾文曾把《物種起源》「捂」了15年
    >  昨天,旅美知名生物學家、唯一獲得「北美古脊椎動物學會羅美爾獎」的亞裔教授苗德歲,作客南京古生物博物館,為南京市民講述了「達爾文與《物種起源》」的故事。苗德歲通過大量珍貴的老照片向觀眾展示了達爾文鮮為人知的家庭環境、成長經歷。  據介紹,由譯林出版社出版、苗德歲翻譯的《物種起源》也正式上市。同時,少兒版《物種起源》也將上市。  達爾文學醫從手術臺逃跑  「達爾文註定是一個大科學家,不想當科學家幾乎不可能。」苗德歲說,達爾文的血脈裡就流著科學基因。
  • 這是一個有關達爾文和《物種起源》的故事
    他因為在《物種起源》一書中揭示了生物進化的原理,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生物學家。生物進化論後來也成為對世界影響最大的科學理論之一。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達爾文是如何寫出《物種起源》這本書的,又如何用這本書改變了世界。達爾文出生在一個相當有錢的大家族。
  • 達爾文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巨著《物種起源》的由來
    達爾文圖片來源於網絡達爾文1836年曆時五年的環球航行結束,直到二十多年後才出版了他的巨著《物種起源》這本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書達爾文圖片來源於網絡第三種說法是擔心、焦慮因為這套《物種起源》因為他提出的這套利潤在當年太革命,太顛覆,這顛覆不僅是把上帝趕下神壇
  • 達爾文20年的痛苦「難產」出的《物種起源》,真正的貢獻是什麼
    令達爾文「崩潰」的雄孔雀今天跟大家聊一個人的故事,達爾文,至於為什麼要聊他,看到最後你自然就明白了。達爾文這個人一生留給科學事業一個天大的謎題,就是他其間有20多年的時間幹嗎去了?可他為什麼就是不寫《物種起源》呢?有人說,達爾文在繼續認真地準備他的理論,因為他覺得自己的理論不完善、資料不完備,所以他才種蘭花啊,養鴿子啊,做更多的科學實驗。這也有道理,即使在《物種起源》發表之後,達爾文都覺得理論當中有個天大的缺憾,其實就是一個他當時無法解釋的現象,就是雄孔雀的尾巴。達爾文在日記裡寫道:「一想到雄孔雀的尾巴我都要反胃和噁心。」
  • 《物種起源》讀後感
    在和達爾文相距幾百年後我有機會拜讀了他的大作《物種起源》。達爾文是一個應該被大家所銘記的人,也許有些人對達爾文的認識僅僅停留在於聽說過他的名字,或者是曾經在課文中有提到過他的文章,又或者僅僅知道他是一個生物學家罷了。
  • 達爾文的出版商不相信進化論,但還是出版了他的《物種起源》
    1859年出版的暢銷書《物種起源》使達爾文家喻戶曉,並改變了科學史的進程。達爾文的進化論甚至動搖了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建制。然而,達爾文的出版商約翰·默裡三世就沒那麼出名了。儘管他將達爾文和他的自然選擇理論引入公共領域,但他對達爾文理論的影響深感擔憂,甚至在幕後與之抗爭。
  • 《物種起源》面世150周年 曾迴避人類進化問題
    英國博物學家、進化論奠基人達爾文和《物種起源》。據新華社電 「啊,鴿子……」查爾斯·達爾文嘆了一口氣,將一封剛剛看完的信放到了桌上。這是出版商給他的回信,提到《物種起源》的書稿難懂而又缺乏證據,建議達爾文將其改成一本有關鴿子的通俗讀物。
  • 物種起源——達爾文的偉大發現
    當22歲的達爾文從大學畢業後,並沒有按部就班的找到一份工作,而是登上了名為「獵犬」號的輪船,開始了環球考察。當來到加拉帕戈斯群島,達爾文發現每個孤立的島嶼上都有一些不同的物種,這是一件奇怪的事情。他將在加拉帕戈斯群島發現的物種進行了詳細的記錄,並帶回一些標本,回到英國後,通過分析達爾文帶回來的物種記錄和標本,人們發現加拉帕戈斯群島上90%以上的爬行動物、50%的陸禽和45%的高等植物,都是地球上其他地方所沒有的。
  • 《物種起源》-達爾文的物種演化理論力作
    《物種起源》這本書幾乎是凝聚了達爾文的畢生心血,奠定了演化理論的基礎。我相信大部分人對這本書都有所耳聞,但是真正閱讀過的卻不多。《物種起源》出版於1859年,也就是150多年前。到這裡,物種起源是構建起了一個完整的演化邏輯。人工選擇和自然選擇讓物種發生變化,因為生存競爭,各個物種會積累更加適應環境的變異,達爾文非常清晰地梳理了他的演化邏輯。然而在當時,仍然是存在著質疑的聲音,即便到現在依然會有人拿著一星半點的所謂證據去質疑演化,更不用提在達爾文那個時代,他所面對的社會壓力了。
  • 維多利亞時代「至暗時刻」:大惡臭與物種起源理論的登場
    阿什頓——倫敦大學學院英語文學的榮退教授,以惡臭的泰晤士河和倫敦汙水系統為切口,結合當年通過的《泰晤士河淨化法案》、《醫療法》和《離婚法》等多種法案的產生過程,講述了狄更斯、達爾文和時任財政大臣迪斯累裡在那一年豐富而曲折的經歷。「大惡臭」為何爆發?倫敦的這段「暗黑史」,有哪些經驗教訓以供借鑑?
  • 《達爾文與物種起源》:偉人的一生帶給我們什麼樣的啟發?
    二、達爾文與他的《物種起源》達爾文很小的時候,就對一切生物感興趣,有一天,達爾文看到兩隻不一樣的金龜子,正當他兩手各抓一隻時,第三隻金龜子進入他的視線,為了不讓出逃掉,達爾文決定把其中一隻含在嘴裡,結果這隻金龜子噴出一股酸液,灼傷了他的舌頭。無奈,達爾文只好放走了三隻金龜子。
  • 《物種起源》:版本學及其他
    在前不久舉行的「新譯《物種起源》出版沙龍」上,中科院院士、瑞典皇家科學院外籍院士張彌曼教授,中科院院士、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周忠和教授對這一新譯給予了高度評價,苗德歲教授做了精彩發言,講述了《物種起源》及其新譯本背後的故事。作為經典名著,《物種起源》在國內已有很多譯本,現在還有必要重譯嗎?在達爾文生前,《物種起源》總共出版了6版,以前國內均選擇最後一版翻譯,苗德歲則選擇了第二版進行翻譯,這是為什麼?
  • 我們為什麼要讀《物種起源》?關於物種起源說,關於達爾文!
    提到達爾文,我們都非常熟悉,因為他是被寫進課本裡的偉大科學家、生物學家,每一個學生,上學的時候,都從生物課本上學到關於他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理論,這也是他成為世界上舉世聞名的科學家的原因。但如果要讓人們細說達爾文,卻好像只有「進化論」這個標籤是用在達爾文身上,除此之外就再也沒有其他詞可以用在他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