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貫徹執行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應急工作的方針、政策,認真落實國務院有關環境應急工作指示和要求;建立和完善環境應急預警機制,組織制定(修訂)國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統一協調重大、特別重大環境事件的應急救援工作;指導地方政府有關部門做好突發環境事件應急工作;部署國家環境應急工作的公眾宣傳和教育,統一發布環境汙染應急信息;完成國務院下達的其他應急救援任務。
-
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安徽省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的通知-應急...
1.5 應急預案體系應急預案體系包括各級人民政府及部門、基層組織和單位制定的各類突發事件應急預案,以及為應急預案提供支撐的工作手冊和事件行動方案。1.5.1 應急預案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部門應急預案包括總體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部門應急預案等。總體應急預案是應急預案體系的總綱,是本級人民政府組織應對突發事件的總體制度安排。
-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國家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經國務院同意,現將修訂後的《國家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2011年10月16日經國務院批准、由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國家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同時廢止。
-
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1.4 適用範圍 本預案適用於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會公眾身心健康嚴重損害的重大傳染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以及因自然災害、事故災難或社會安全等事件引起的嚴重影響公眾身心健康的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理工作。 其他突發公共事件中涉及的應急醫療救援工作,另行制定有關預案。
-
察右後旗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旗直各部門、單位要在旗總體應急預案的指導下,制定相應的突發公共事件專項應急預案(以下簡稱專項應急預案)、突發公共事件部門應急預案(以下稱簡部門應急預案)、其它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和突發公共事件保障方案(以下簡稱保障方案);各應急救援隊伍(以下簡稱急救隊)要制定具體行動方案和操作手冊。
-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黑龍江省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的...
1.2 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國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黑龍江省人民政府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黑龍江省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管理辦法》等規定,編制本預案。
-
嶽西縣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草案試行)-應急預案-嶽西縣醫療...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安徽省突發事件應對條例》以及《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安徽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和《安慶市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等法律、法規和預案,制定本預案。
-
天津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天津市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的通知
1.5 適用範圍本預案是全市突發事件應急預案體系的總綱,用於指導由本市負責或參與的突發事件風險防控、應急準備、監測預警、應急處置以及事後恢復重建等工作。1.6 突發事件分類分級本預案所稱突發事件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可能造成嚴重社會危害,需要採取應急處置措施予以應對的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1)自然災害。主要包括水旱災害,氣象災害,地震災害,地質災害,海洋災害,生物災害和森林草原火災等。(2)事故災難。
-
環保部:《企業事業單位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評審工作指南(試行)》
《評審工作指南》規定了企業組織評審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的基本要求、評審內容、評審方法、評審程序,供企業自行組織評審時參照使用。請各地結合實際,加強宣傳、培訓、指導,切實發揮評審作用,推動企業不斷提升預案質量。附件:企業事業單位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評審工作指南(試行)環境保護部辦公廳2018年1月30日抄送:國務院辦公廳應急辦。
-
「應急預案」怎麼說
2008年5月至6月,隨著四川地震的發生以及南方數省大範圍的洪澇災害,中央和地方政府紛紛啟動應急預案,積極應對自然災害,組織力量投入到搶險救災工作中去,以儘可能減少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和影響。我國的應急預案制度從全國範圍來說開始於2003年一度肆虐的「非典」疫情。
-
《湘潭市油氣長輸管道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出爐
1.2編制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法》《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管理辦法》(國辦發〔2013〕101號)、《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務院令 第493號)、《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2019年修正應急管理部令第2號)、《湖南省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
印發廣東省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的通知
印發廣東省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的通知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廣東省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總則 1.1 編制目的 建立健全我省應對突發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體系和運行機制,規範應急救助行為,提高應急救助能力,高效、有序地實施應急救助,最大程度減少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損失,維護災區社會穩定。
-
懷遠縣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自然災害救助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抗旱條例》《國家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及《安徽省人民政府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安徽省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蚌埠市人民政府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蚌埠市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懷遠縣人民政府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等。
-
紅橙黃藍預警突發公共事件(圖)
突發公共事件主要分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等4類;按照其性質、嚴重程度、可控性和影響範圍等因素分成4級,特別重大的是Ⅰ級,重大的是Ⅱ級,較大的是Ⅲ級,一般的是Ⅳ級。 Ⅰ級或Ⅱ級事件4小時內報告國務院 總體預案強調,特別重大或者重大突發公共事件發生後,省級人民政府、國務院有關部門要在4小時內向國務院報告,同時通報有關地區和部門。應急處置過程中,要及時續報有關情況。
-
眾志成城闖險隘 中國成功應對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
(偉大曆程)眾志成城闖險隘 ——我國成功應對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 今年夏初,我國長江中下遊地區遭遇大旱,耕地受旱、作物受旱,昔日碧波浩渺的鄱陽湖,湖草在乾涸的湖床瘋長。 自有歷史記載以來,我國就是一個自然災害頻仍的國家。從某種意義上講,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就是一部與災害抗爭的歷史。近年來,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我國不僅戰勝一系列重大自然災害,妥善應對突發公共安全事件,還成功抵禦了國際金融危機等經濟社會領域的風浪。在危機險隘面前,「眾志成城」成為中國人最響亮的口號。
-
嶽陽縣工業集中區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7)《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國務院令[2011]第591號);(8)《國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國務院,2006年);(9)《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管理辦法》(環保部令第34號);(10)《突發環境事件信息報告辦法》(環境保護部令第17號);(11)關於印發《
-
紹興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紹興市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紹興...
因生產安全、交通運輸、自然災害及人為破壞或恐怖襲擊等引發環境汙染為次要災害的突發事件,應由其他部門牽頭啟動市級相關專項預案應急響應的,生態環境部門應全力配合,做好相關應急處置工作。輻射汙染、海上溢油、船舶汙染、重汙染天氣等事件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突發環境事件應對工作,按照有關專項應急預案開展。
-
嶽陽縣鐵山水庫地表飲用水水源地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提高嶽陽縣、嶽陽市對飲用水源地突發環境汙染事件的處置能力,控制事件危害的蔓延,減輕伴隨的環境影響以及人群健康危害,根據《集中式地表飲用水水源地環境應急管理工作指南》、《環境汙染事故應急預案編制技術指南》和《湖南省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編制本預案。
-
國家海上搜救應急預案
防應結合:「防」是指做好自然災害的預警工作,減少自然災害引發海上突發事件的可能;「應」是指保證海上突發事件發生後,及時對海上遇險人員進行救助,減少損失。防應並重,確保救助。 資源共享:充分利用常備資源,廣泛調動各方資源,避免重複建設,發揮儲備資源的作用。 團結協作:充分發揮參與救助各方力量的自身優勢和整體效能,相互配合,形成合力。
-
吉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吉安市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的通知
1.2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自然災害救助條例》《江西省突發事件應對條例》《江西省實施<自然災害救助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