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癒合傷口長疙瘩,這種皮膚腫瘤可能癌變

2020-12-04 中國新聞網

  癒合傷口長疙瘩,這種皮膚腫瘤可能癌變

第二看臺

  實習記者 於紫月 通訊員 劉曉坤

  日常生活中的磕磕碰碰在所難免,皮膚創傷也是家常便飯。人們的皮外傷一般都可以在一定時間內痊癒,但基本是以疤痕的形式癒合。但是,還有一些人的皮膚組織在癒合的過程中「賣力」過度,出現了高於正常皮膚且形狀不一、色紅質硬的疙瘩。

  可別小瞧這些疙瘩,醫學上稱之為「瘢痕疙瘩」。相信經歷過這種「疙瘩」的人都會對那種難以忍受的瘙癢和刺痛記憶猶新。瘢痕疙瘩病因不明、治療難度大且易復發,一直是整形外科領域中的難題。

  近日,2018年中華醫學科技獎揭曉,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整形美容中心主任王曉軍團隊獲得三等獎,該團隊致力於瘢痕疙瘩綜合診療體系的建立以及基礎研究到臨床應用的轉化。瘢痕疙瘩的臨床表現有哪些?放任不管有何種危害?病因可能涉及哪些方面?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還應注意什麼?科技日報記者帶著這些問題,採訪了王曉軍。

  又痛又癢,還有可能癌變

  「瘢痕疙瘩是一種瘢痕組織過度增生的皮膚疾病。簡單來說,就是皮膚損傷以後,癒合過程不停滯,瘢痕組織向周圍正常組織浸潤性生長。」王曉軍表示,瘢痕疙瘩是整形外科常見的皮膚良性腫瘤。

  千萬別因為「良性」二字而忽視瘢痕疙瘩的危害。良性腫瘤雖說絕大多數不會惡變,生長緩慢,對機體影響較小。但這並不是說,良性腫瘤沒有危險。相反,有些良性腫瘤對人體危害很大,必須密切關注。瘢痕疙瘩就是其中一種。

  「瘢痕疙瘩組織又癢又痛,嚴重時對人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影響很大。此外,它還易發感染、破潰,當皮膚潰瘍反覆發作時,易發生惡變,若不及時治療,可能發展為瘢痕癌。」王曉軍告訴科技日報記者,瘢痕疙瘩也可隱匿發病,並非只有大的傷口癒合時才會引發,如毛囊炎這種常見炎症也具有誘發瘢痕疙瘩的風險。

  手術為主,放療化療為輔

  「瘢痕疙瘩好發於前胸、後背、耳垂、四肢等部位。」王曉軍介紹,現有的治療方法一般有手術、放療、藥物注射等手段。

  手術切除是治療瘢痕疙瘩的主要方式,但單純切除復發率很高,可達到90%以上,因此通常會聯合應用其他方式治療,如放療、藥物注射等。普遍來講,手術與放療相結合的治療方式對瘢痕疙瘩的治療效果較好。眾所周知,放療是惡性腫瘤的常規方法,由於瘢痕疙瘩的腫瘤特性,人們嘗試用放療配合手術治療,事實證明,放療確可減少瘢痕疙瘩復發。現階段北京協和醫院整形外科多採用此種方式,患者的瘢痕疙瘩復發率可以控制在10%以下。

  藥物治療方面,臨床多採用5-FU、糖皮質激素等藥物單獨注射或聯合應用來治療瘢痕疙瘩。「注射對瘢痕疙瘩具有一定的治療效果,曾被國際廣泛認可,但近些年來發現,注射藥物雖然可以讓患者避免手術所帶來的創傷,也可以在短期內取得較為滿意的療效,但是遠期的復發率依然高於手術配合放射治療。」王曉軍說。

  病因複雜,預防大於治療

  瘢痕疙瘩十分「頑固」,醫學界做了大量的基礎研究,對其進行探索。

  「瘢痕疙瘩發病原因複雜,包括遺傳因素、內分泌因素、感染、局部高張力以及過度炎症反應等因素。」王曉軍說。記者了解到,除了上述可能涉及的因素之外,學界還有內皮細胞功能失調學說、機體免疫學說等。

  王曉軍團隊也在探究其發病機制的過程中,首次證實瘢痕疙瘩組織中上皮細胞-間質轉化(EMT)現象的存在,發現瘢痕疙瘩角化上皮細胞處於乏氧微環境下,易導致瘢痕疙瘩侵襲周圍正常組織,這一發現指導了臨床診療手段,可以進行高壓氧的治療介入。目前已有上千例患者接受這種新型治療方式,瘢痕疙瘩術後的復發率大大降低。

  復發率的降低固然可喜,但一分預防大於十分治療。王曉軍建議,有瘢痕疙瘩家族史的人應當引起高度重視;外傷術後處理不當時,自身組織細胞在與傷口處的病菌不斷鬥爭的過程中,引發的炎症會大大增加瘢痕疙瘩的發病率,因此受到外傷一定要及時就醫處理。

相關焦點

  • 什麼是疤痕疙瘩?哪些人容易長疤痕疙瘩?
    瘢痕疙瘩是以具有持續性強大增生力為特點的瘢痕,因常出現向四周健全皮膚呈蟹足樣浸潤的形象,故又名蟹足腫。瘢痕疙瘩多見於30歲以下的青壯年,正處於皮膚張力強、代謝旺盛、激素分泌活躍期的年齡,病變隆出皮面,高低不平,形狀不規則,質硬韌。多感奇癢難忍。
  • 疤痕疙瘩會癌變嗎 要注意什麼
    但有些朋友會擔心癌變,那麼,疤痕疙瘩會癌變嗎?有疤痕疙瘩應該怎麼辦?飲食上要注意什麼?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疤痕疙瘩會癌變嗎疤痕疙瘩當中的組織很敏感,因此,受到外部的刺激之後,就會出現痛癢等症狀,然人很不舒服,有些人受不了就開始用手抓,這樣很容易導致疤痕疙瘩進一步惡化潰爛,多次反覆,會造成惡性循環。
  • 陰囊長疙瘩什麼原因 男性這裡出事千萬別忽視
    男性對於自己的生殖器官十分看重,經常會看看它有沒有什麼病變,一些男性朋友會發現自己的陰囊上長出一些小疙瘩,今天小編為男士朋友帶來的便是:陰囊長疙瘩什麼原因,如何防範睪丸問題。陰囊長疙瘩什麼原因陰囊上有疙瘩、肉球狀異物的原因有很多,一般是病理性原因造成的,睪丸結節、局部囊腫、睪丸炎等都可能造成睪丸上有疙瘩、肉球狀異物,另外,還有可能是性傳播疾病中的尖銳溼疣和梅毒,特別是在有了不潔性生活之後,患者更要引起重視。1、睪丸炎:睪丸腫大、壓痛非常明顯,並向腹股溝放射,陰囊皮膚紅腫,並伴有高熱、噁心、嘔吐、白細胞升高等症狀。
  • LED在傷口癒合與皮膚護理方面的應用
    NASA的早期研究表明,630至880 nm範圍內的近紅外LED可促進細胞生長,從而刺激燒傷,骨折,放射組織損傷和皮膚移植,以及治療肌肉和骨骼萎縮的更快癒合,這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疾病。太空人在長距離任務中的應用。 本文將回顧該領域的一些研究,並重點介紹LED現在被納入LED光療產品的類型,以促進傷口癒合和皮膚護理。最流行的波長是660nm(表面癒合)和880nm(更深的傷口癒合)。
  • 27年未愈的傷口居然變成了癌!專家:慢性傷口的癌變機率會隨時間上升
    輕度的皮膚損傷,通過常規的換藥治療和日常護理可以很快痊癒,但也有一部分傷口可能短時間內很難癒合,如果不加以重視,則很可能把小傷口變成大問題,甚至成為終身的遺憾。前些日子,47歲的劉女士(化名)多年未愈的傷口,就被查出演變成了鱗狀細胞癌。
  • 專訪| 蕢綱:當傷口失去自我癒合的能力
    蕢主任介紹說,傷口經正規治療後,一個月內沒有癒合的傾向,即診斷為慢性傷口。造成慢性傷口的原因有:血管病變、創傷性手術、異物、壓迫性損傷、結核桿菌感染、腫瘤、藥物等。血管病變 如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下肢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糖尿病周圍血管病變、下肢深靜脈血栓、下肢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靜脈曲張等,都可能導致傷口難以癒合,形成慢性潰瘍等。
  • 皮膚上小肉疙瘩都是什麼?會癌變嗎?醫學研究這樣說
    上了年紀,皮膚變得鬆弛、下垂,油脂分泌減少,臉上無光,肌膚彈性減退,還會出現一些深色的斑片以及一些類似「小肉疙瘩」的皮膚贅生物。儘管這些斑片、小疙瘩,並不大起眼,但不少朋友仍會有擔憂:這是怎麼回事?需要去除嗎?會變癌嗎?為了解決朋友們這一困惑,丁香醫生請教了皮膚科的禹汐醫生,來幫助大家了解上了年紀後,皮膚上可能出現的新狀況。
  • 皮膚創傷癒合與瘢痕組織形成
    皮膚創傷癒合又稱皮膚創面或傷口癒合,其過程通常分為炎症期、增生期和重塑期三個獨特而又重疊的階段。 1.炎症期:局部急性炎症反應在損傷後立即發生,參與炎症反應的細胞主要有巨噬細胞、中性粒細胞和血小板。皮膚的表淺損傷主要通過表皮基底細胞的增生、遷移並覆蓋創面而完成創傷癒合過程,通常無瘢痕形成或只有輕微瘢痕。確切地說,皮膚瘢痕是皮膚損傷達到一定程度後組織修復的必然結果,因此當皮膚損傷傷及真皮及皮下組織時,創傷癒合而不伴有瘢痕組織形成是不可能的。
  • 膚諾恩:狗狗長紅疙瘩
    狗狗身上長紅疙瘩,大部分是由於蟎蟲感染造成的。夏天氣溫高,病菌害蟲活躍,當狗狗外出玩耍時容易沾染蟎蟲造成蟲類皮膚病。蟎蟲會寄生在狗狗的皮下組織並破壞狗狗的毛囊,這會使狗狗感到異常瘙癢,然後小狗們就會頻繁地抓癢,表現出蹭地板,蹭家具桌角等。
  • 老伯1年多不癒合的傷口,好了
    、功能障礙、關節強直、癌變等嚴重併發症也給患者的生理、心理以及經濟帶來極大的負擔湯雲耐心地為鬱老伯處理傷口情況與此同時,請來了介入血管外科陸玉長醫生會診陸玉長結合既往檢查結果了解到鬱老伯的下肢血管存在閉塞的情況由於血管不通,加大了治療和護理的難度
  • 脖子上長小肉疙瘩,可能暗示6個問題!別大意了
    2種小疙瘩,無需過於擔憂導致脖子長小肉疙瘩的原因是很多的,其中有兩種情況對人體並沒有太多危害。一是脂肪粒如果身體油脂過多,加之平時洗脖子時沒有徹底清潔乾淨,比如殘留沐浴露等,就有可能形成脂肪粒。建議平時多注意衛生,調整好生活和飲食習慣,就可以慢慢消下去了。二是皮贅皮贅醫學上又叫做軟纖維瘤,是一種長得像米粒大小、高於皮膚的肉疙瘩,它通常出現在頸部、腋窩等皮膚褶皺處,且多發生在懷孕女性或較肥胖的中老年群體身上。這種皮贅既不是皮膚癌,也不會發生癌變,所以是無需擔憂的。
  • 手術後吃什麼傷口癒合快 傷口癒合禁忌食物
    有人說吃豬蹄可促進傷口癒合,也有人說,多吃雞肉、魚肉對傷口癒合更有好處!其實對於手術傷口癒合吃什麼這個問題,大家都眾說紛紜,也不知道那個是真那個是假。小編今天就給大家講解一下手術後吃什麼傷口癒合快這個問題。手術後吃什麼傷口癒合快1、含維生素C的食物維生素C增進傷口癒合及增加對受傷及感染等壓力的感受力。
  • 點痣的危害有哪些 點痣後要注意什麼
    3、感染點痣之後形成的傷口,我們不能隨便去咋碰,防止傷口感染。同時也不要在傷口處塗抹化妝用品,因為這樣也很容易導致傷口感染。點痣後要注意什麼1、三天內不用讓傷口沾水無論採用哪種方法去痣沾水想必是不被允許的。真水容易造成傷口感染,同時還會使傷口的癒合速度變慢。
  • J Immunol:Treg細胞促進皮膚傷口癒合
    人與小鼠的皮膚組織中都存在著大量的Treg細胞,但這部分細胞的功能至今仍不清楚。皮膚對於外傷引發的感染十分敏感,因此,傷口癒合對於皮膚來講具有重要的意義。之前的研究發現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信號通路對於傷口癒合以及表皮與真皮的再生具有促進作用,而且這一過程也參與了免疫細胞功能的實現。另外,EGFR也被發現表達於Treg細胞表面,這暗示了它參與了Treg的部分功能。
  • 皮膚長小肉疙瘩是怎麼回事,很有可能是皮贅,不用太擔心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作為人體的第一道防禦屏障,日常也容易被各種細菌和疾病侵襲。有些人或許會發現自己身上長出了一些小肉疙瘩,不痛不癢但卻又搞不清是什麼回事。如果這些小肉疙瘩表現為絲狀、柔軟的單個小突起,還會越長越多,則很可能是長了絲狀疣。
  • Sci Rep: 研究揭示傷口癒合的生物學機制
    2020年9月17日訊/生物谷BIOON/---我們的身體具備自行癒合傷口的能力,例如割傷或擦傷。但是,患有糖尿病,血管疾病和皮膚疾病的患者有時難以康復。這可能導致慢性傷口,嚴重影響生活質量。慢性傷口的管理是醫療保健系統的主要成本,僅在美國,每年就花費約10至200億美元。但是,我們對於為什麼某些傷口會變成慢性傷口知之甚少,因此很難開發出有效的療法來促進癒合。
  • 蜂蜜塗傷口 消腫止痛促進傷口癒合
    夏季肌膚裸露較多,稍有不慎就會劃破自己的肌膚,那麼如何才能讓傷口短時間癒合呢?吃什麼食物利於傷口的恢復呢?下面小編為您詳細介紹。1.將蜂蜜直接塗擦在皮膚或傷口上,有消炎、止痛、止血、減輕水腫、促進傷口癒合的作用。
  • 10種手法去除所有類型的疤痕並幫助癒合
    每天使用3次,持續1-3周,這種藥膏可以幫助你保持皮膚水分,使皮膚疤痕變得乾燥和粗糙。最適合:萎縮性疤痕、水痘、痤瘡;妊娠紋。2、純蘆薈凝膠蘆薈由於其驚人的治療特性已被使用了數個世紀。蘆薈葉含有凝膠狀物質,促進皮膚再生過程,並對受損皮膚具有抗炎和防腐作用。直接在疤痕上塗上蘆薈凝膠(只是從葉子上舀出),按圓形運動按摩。
  • 氧分子在傷口癒合中的作用
    充足的氧氣(O2)供應對於正常的傷口癒合是必需的,長期以來人們已經意識到當組織氧分壓(pO2)低於某一水平時,慢性不癒合傷口的發生風險會增加。當氧氣消耗超過供應時即會出現組織缺氧(Hypoxia)。血液灌注不良通常被認為與氧氣供應下降而導致傷口缺氧有關,最終導致傷口癒合障礙;但傷口中生物活動對氧氣的消耗也會顯著影響氧含量[1,14]。
  • 《自然》雙重磅:讓腫瘤像傷口一樣癒合!MSKCC科學家發現,靶向CD4+T細胞中的TGF-β可以重塑腫瘤微環境,抑制腫瘤發展
    他們在傷口癒合機制的啟發下,發現了新的遏制癌症的方法。他們選中的靶點是CD4+T細胞中的TGF-β信號通路,通過抗體靶向阻斷,可以切斷腫瘤的營養和氧氣供應,高效阻止腫瘤的發展。讓我們一起回憶一下以前被刀或者其他鋒利的東西割傷的時候,傷口會出現「紅熱腫痛」的炎症反應,進入癒合階段後,血管擴張,免疫細胞在傷口處值守,清除可能接觸到的病原體。最後,隨著傷口被新的組織填補,炎症也消退。在這個過程中,一個關鍵的分子——TGF-β的水平隨著炎症的出現和消退,同步增加再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