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板塊停止運動有多可怕?比它帶來的地震和火山爆發更傷

2020-12-07 怪羅科學

大自然是一個偉大的藝術家,這個藝術家的創作靈感就是來自地球的板塊運動,地球板塊至少已經持續運動44億年,它創造了我們的山川和海洋,同時也帶來了可怕的地震和火山爆發。

由於板塊運動,地球上每一秒鐘都有新的陸地誕生,但沒有什麼是永恆的,最終,地幔會冷卻下來,當冷卻到一定程度時,板塊運動也將停止。

當那一刻來臨時,我們將告別碳循環,以及不斷重塑的大陸,而這些都是億萬年來生物進化的重要驅動力。

如果你之前讀過太陽將會在54億年後膨脹成紅巨星而摧毀地球,那麼不用擔心,那一刻來臨前,地球板塊就已經停止運動了,地質學家認為這個時間可能是14.5億年。

雖然許多專家不贊同14.5億年後大自然這位藝術家就會江郎才盡,但是所有人都相信這一天終究會來臨,只是時間問題。

那麼,當這些主要的行星活動消失後,我們的地球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板塊構造的工作原理

在我們深入了解板塊停止運動的後果前,我們首先要知道板塊構造是如何工作的。

現在普遍認為,地球誕生於 45.4億年前的早期太陽系,原始地球在旋轉和凝聚的過程中,由於本身的凝聚收縮和內部放射性物質的核裂變生熱,溫度不斷增高。

隨著地球逐漸穩定,它開始慢慢冷卻,之後地球進入了我們熟悉的層狀結構,有一個緻密的內鐵核,一個液態的外核,上下地幔和地殼組成。

地球結構,上地幔和地球構成巖石圈

大約在6到35億年前,由地殼和上地幔(統稱為巖石圈)構成的板塊變得寒冷而稠密,密度的增加使其能夠沉入下地幔,從而開啟了地球板塊構造時代。

至此巖石圈(厚約60~120公裡)變成了一個地球板塊的拼圖,這些板塊不斷地在地球表面相互碰撞,推動著全球的地質運動。

在洋脊(海底山脈系列),地幔物質上升,減壓,並引發大量融化,形成海洋巖石圈,這種圈薄、冷重、緻密、剛硬的巖石圈是海洋板塊的特點。

當海洋板塊和大陸板塊碰撞時,海洋板塊中較冷、較密的邊緣有助於將巖石圈板塊拉到深處,這就形成了俯衝帶,而這種活動將在地表產生火山爆發和新大陸。

圖為:俯衝帶的形成

當兩塊大陸板塊碰撞時,它們會發生彎曲,形成像喜馬拉雅山脈或阿爾卑斯山這樣的山脈。上湧的地幔柱有時會出現在大陸板塊之下,這種不斷移動的融化中心將形成火山鏈。

所有這一切都是因為下地幔的溫度足夠高,密度相對小,板塊可以下沉或者移動。不過,地球也在冷卻,總有一天下地幔會冷卻到板塊無法再下沉的程度。

為什麼是14.5億年?

雖然我們一直在試圖了解地球,但是我們知道的還是太少了,人類最深的地質探測活動——科拉超深鑽孔也不過才12,262米,這相對於巖石圈的120,000米相差甚遠。

但是基於我們對地球30億年前到現在的巖漿活動強度的了解,可以計算出地幔的冷卻速度,於是得到了14.5億年這個時間。

不管這個數字有多精確,板塊構造將不可避免地消亡,當那一天到來的時候,很可能就是我們所說的世界末日。

地球很可能會進入一個單一的「蓋層」狀態,只剩一個巨大板塊組成的完整拼圖,它將不再漂移或下沉。

造山將會停止,不過地球仍然會有大氣層,所以風和海浪的侵蝕會把那些雄偉的山峰削成丘陵或高原,最終,大部分被夷為平地的大陸將被海水淹沒。

俯衝帶將不復存在,因此儘管地震仍會不時發生,但7級以上驚天動地的事件將只存在以書中,與此同時,儘管火山也仍會存在,但不會有超級火山爆發。

在逐漸冷卻的過程中會發生什麼

太陽系內的四個巖石行星,除了地球外都有著失敗的板塊構造,在它們身上我們可能可以找到一些答案。

太陽系最大的火山—奧林帕斯山

火星是一個最受關注的板塊構造失敗的世界,它成功塑造了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火山特徵,包括太陽系中最大的火山——奧林帕斯山。

這座高達21171米的山峰,你很難想像是在沒有板塊運動的情況下形成的,並且是由於火山活動形成的。

這是因為一個長期存在的上升流地幔柱將大量的地殼融化物集中在這一個點上,在沒有板塊運動的情況下這個熱點能維持固定,使火山持續累積熔巖而增高。

當未來地球的地幔仍保持足夠的溫度時,我們也會得到類似但分散的上升流驅動火山作用的靜止熱點。

但是地球上永遠不會出現奧林帕斯山那樣巨大火山,因為地球的引力場太強了,任何這麼大、這麼高的東西都會直接沉入地殼。相反,地球的火山會顯得更平坦,更分散。

圖為:太陽系四顆靠近太陽的巖石行星

正如現在所發生的一樣,巖石圈下部的部分將繼續落入地幔特別熱的區域中,這將導致地幔物質上升,推高地殼,形成孤立的山脈和相關的盆地。

這種活動會引起輕微的地震,甚至可能引起更多的火山活動,但不會形成高大的山脈,就像現在的金星表面(太陽系另一個板塊構造失敗的世界)。

但最終,隨著冷卻的繼續,這些機制也將不復存在,地球上最後的火山光輝也將被熄滅。地幔將相對寒冷,地球將成為一個死星,就像水星一樣。

最後

也許在這之前,地球的液體內核會冷卻到足以停止對流,導致地球的保護磁場失效,太陽的高能粒子流會帶走我們的大氣層,海洋將被蒸發掉。

在板塊構造消亡之後,沒有什麼值得期待的,地球會變得越來越平坦,越來越無聊,沒有任何生機。

在地質災害面前人類是渺小的,我們害怕它的發生,但是我們一定要知道這些是讓地球生機勃勃的動力。

相關焦點

  • 板塊運動帶來可怕的地震和火山爆發,但如果停止運動會怎麼樣?
    同時也帶來了可怕的地震和火山爆發。由於板塊運動,地球上每一秒鐘都有新的陸地誕生,但沒有什麼是永恆的,最終,地幔會冷卻下來,當冷卻到一定程度時,板塊運動也將停止。當那一刻來臨時,我們將告別碳循環,以及不斷重塑的大陸,而這些都是億萬年來生物進化的重要驅動力。
  • 沒有板塊運動的地球會是怎樣的?科學家認為將會是真正的世界末日
    正是由於這項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板塊運動,我們才有了山脈和海洋,可怕的地震,熾熱的火山爆發,每一秒鐘都有新的陸地誕生。但沒有什麼是永恆的。最終,地幔會冷卻到某個的程度,以致於這個遍布全行星的傳送帶會逐漸停止運轉,在那時候,你就可以告別碳循環了,以及不斷重塑和重組的大陸塊(它們是千百年來進化的主要驅動力。)
  • 新研究表明:地球自轉可能引發地震和火山爆發
    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地球內部充滿巖漿,表面被不同的板塊覆蓋,這就導致了火山噴發和地震,但是發生這些現象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呢?研究義大利埃特納火山的科學家稱,地球自轉可能引發火山爆發和地震,一項新的研究檢驗了地球自轉和埃特納火山周圍活動的聯繫,表明地震活動與地球的旋轉軸有關,而地球自轉的速度與南北兩極並不完全一致,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相反,從太空看,地球的地理極點會像陀螺一樣繞著地球的旋轉軸旋轉。只有每6.4年,軸線才會完美地排列起來,直到地理極點遠離自轉軸,螺旋才重新開始。
  • 走近地球板塊運動:滄海桑田的締造者
    地球表面處於不停歇的變化之中,高山變為大海,沙漠變成綠洲。在這些令人嘆為觀止的現象背後就是板塊運動。地球的巖石圈分裂成許多塊,像泡沫塑料一樣漂浮在軟流層上,就是我們所說的板塊了。地球上有六個大的板塊和很多小板塊,板塊的邊界互相碰撞,導致了火山和地震活動。
  • 14億年後,地球板塊運動將停止,科學家:那將是真正的世界末日
    】8月30日午間專稿,雖然大多數人相信地球最終將迎來可怕的末日,但是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尚無需對此過分擔憂。據《國家地理》網站報導,地球上的板塊運動,就像是一位偉大的藝術家,塑造了地球上形態各異、千變萬化的地質特徵,因為有了板塊運動,我們才有了令人心曠神怡的海洋和湖泊,也有了令人敬畏的火山和地震,當然,更塑造了眾多讓人敬仰的高山大河。但是,地球的板塊運動難道是永恆的嗎?假如有一天,板塊運動停止以後,我們的地球會發生什麼情況?
  • 地震和火山的原因是什麼?如果沒了地震地球會怎樣?
    火山與地震是地球活動的正常模式,它說明地球依然是一顆充滿活力的星球。究其根源,皆是因為地球有一顆炙熱的心。無感地震可以單獨發生,也可能是更大地震的前兆,因此地震專家、地質學家和從事地球物理研究的科學家們都非常重視無感地震。還有許多地震發生在大洋的底部,如果不是事先布設了許多地震儀,我們不會知道地球上居然會有如此多的地震發生。2019年至今全球0.5級以上的地震發生過多少次?正確答案是超過158000次!
  • 14.5億年後,地球板塊運動將停止!科學家:那將是真正的世界末日
    據《國家地理》網站報導,地球上的板塊運動,就像是一位偉大的藝術家,塑造了地球上形態各異、千變萬化的地質特徵,因為有了板塊運動,我們才有了令人心曠神怡的海洋和湖泊,也有了令人敬畏的火山和地震,當然,更塑造了眾多讓人敬仰的高山大河。但是,地球的板塊運動難道是永恆的嗎?假如有一天,板塊運動停止以後,我們的地球會發生什麼情況?
  • 美國的火藥桶黃石超級火山或將爆發?那將有多可怕?
    火山爆發具體有哪幾類?火山的噴髮根據火山活動的情況可以分為三種:活火山,死火山和休眠火山。活火山顧名思義就是正在噴發的或之前有過噴發的,以及預計噴發的火山。火山爆發是一種自然現象,在地球上分布有很多。我們現在也可以從視頻中觀看到爆發的情形,它是地殼中的巖漿向上衝出地面的現象。它的威力極大,可以說比原子彈和地震的威力都大。它的爆發給周圍的事物帶來了一系列災難性的影響。既然我們看到普通的火山爆發就有這麼大的威力,假設地球上發生了超級火山爆發,那可以試想一下,將會是怎樣的後果?
  • 假如地球突然停止轉動,接下來會發生什麼?結果比流浪地球還可怕
    在地球自轉時,赤道的速度是最快的,南北兩極的自轉速度最慢,也可以說是幾乎是零。當地球突然停下來的時候,地球上的一切還是會繼續隨著慣性動的,但之後的速度會越來越慢。但一切都沒有我們想像那麼簡單。很多輕的物質都會隨著慣性被甩出地球,也就是甩到空中,包括人類,動物和各種東西等。平靜的海面也會突然發生海嘯,而且一旦發生都是全球性的海嘯。各種颶風,地震也會隨之而起。
  • 詳解為什麼會有地震:地球深處熱流推動板塊運動
    聖安德烈斯斷層沿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太平洋海岸綿延約1300千米,深約16千米,它是北美洲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分界線。這幅照片是用魚眼鏡頭拍攝的,這種鏡頭會使地球表面的彎曲程度看起來比實際大。聖薩爾瓦多發生的一次芮氏規模7.6級地震引發了一場毀滅性的山體滑坡。
  • 超級火山爆發的後果:不僅是地震和降溫,甚至還會毀了地球
    超級火山爆發的後果:不僅是地震和降溫,甚至還會毀了地球在我們的生活中,描述一個人發脾氣的時候。有很多人都會用火山爆發來形容那個人,表示這件事的後果可能很嚴重。那麼火山是什麼呢?它為什麼要爆發呢?火山叫山,在我們生活中,和其他山卻不太一樣。
  • 黃石超級火山很可怕嗎?如果爆發,對地球有什麼影響?
    作者:勵生 在地球上,人類的敵人有很多,例如病毒,地震,海嘯以及火山爆發,還有一些突如其來的災難,例如小行星撞擊,像這些災難都給人類帶來了沉重打擊,考古學家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上發現一個隕石坑,據說,這個巨大的隕石坑是由6500萬年前的小行星撞擊地球所留下的。
  • 世界最強地震9.5級,地震一個等級相差32倍,15級地震有多可怕?
    人類科學技術在近百年間已經得有到了飛躍發展。截止目前為止,人類科學技術已經很是發達了。可是人類依然無法做到控制地球上的天氣和自然災害。在地球常見的自然災害面前,人類顯得很是無力,面對自然災害我們也顯得束手無策。而這些自然災害一旦來臨。也是會給人類帶來巨大的損失和傷害。
  • 義大利埃特納火山爆發,場面觸目驚心,比地震還可怕
    義大利埃特納火山爆發,場面觸目驚心,比地震還可怕有人說2020年是註定不平凡的一年,在這一年中發生了太多事情,還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自然災害,也讓人們見到了,在大自然的面前人類是多麼的弱小無助,義大利埃特納火山爆發,場面觸目驚心,比地震還可怕。
  • 「阻止」了地震的火山
    大多數的地震和火山都與板塊構造運動有密切的關係,在一些地方,二者息息相關「親」如兄弟,經常此起彼亦「起」。大地震甚至可能觸發很遠距離的火山噴發,而地下巖漿的存在也可能會影響火山區地質斷層的形態和分布。儘管知道這些聯繫,但是火山和地震究竟如何相互影響?
  • 地球自轉的表面拉力,可能會引發義大利埃特納火山爆發!
    火山爆發是一種自然現象。通常情況下,火山爆發主要有2大因素,一是來自地球內部的壓力,地幔內部形成地幔對流或地幔柱,形成壓力導致巖漿囊衝破地殼;另一種則是板塊運動的相互作用。不過一項最新研究表明,地球自轉時所形成的表面拉力,也有可能會引發義大利埃特納火山爆發。
  • 有一種毀滅叫超級火山爆發,那是什麼導致這恐怖的火山爆發呢?
    說到火山爆發,很多人都知道,可能沒有親眼看到過,但好像火山爆發是一種很普遍的自然現象,而在地球上很多地區都分布著火山爆發形成的火山,那麼大家有沒有想過假如我們的地球爆發那種超級火山,或許可能會演變成為人們已知的最嚴重天災,強烈的火山灰噴發到高空之中,大面積的蔓延碎屑以及熾熱的熔巖,都會將附近所有的生物奪去生命
  • 黃石公園原來是個不定時炸彈,如果它的超級火山爆發,會怎樣?
    但是你知道嗎,正是在這些風景的背後隱藏著潛在的危機,因為黃石公園地下就存在一座超級火山。和地震相比,火山爆發更有可能成為全球性災難,這並不是因為火山爆發的規模達到能讓全世界的大陸都流淌著熔漿,而是因為火山爆發對地球環境條件產生的影響是深遠的。
  • 歷史最強地震有多可怕?9.5級的智利地震,引發海嘯中國都受影響
    我們的地殼是由不斷運動的構造板塊構成的,只不過這些運動十分緩慢,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很難察覺。當有東西阻礙了這種運動時,大量的能量開始積聚,然後當板塊突然移動時,能量就會突然釋放出來。當到達地面時,就是我們所知的地震。大部分地震都是這種板塊構造形成的,但是也有例外,比如火山噴發導致的地震。這種地震是由火山噴發引起的,因為火山在活動時,巖漿會衝破周圍巖石,從而引起地震。
  • 歷史最強地震有多可怕?9.5級的智利地震,引發海嘯中國都受影響
    當有東西阻礙了這種運動時,大量的能量開始積聚,然後當板塊突然移動時,能量就會突然釋放出來。 當到達地面時,就是我們所知的地震。大部分地震都是這種板塊構造形成的,但是也有例外,比如火山噴發導致的地震。 這種地震是由火山噴發引起的,因為火山在活動時,巖漿會衝破周圍巖石,從而引起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