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止」了地震的火山

2020-11-27 內蒙古自治區地震局

VV

地震作為一種自然現象,似乎是無法阻止的。然而,一項研究表明,2016年原本應該發生在日本熊本縣的地震,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被活火山阿蘇火山內的巖漿「攔住」了。


這項研究讓我們更深刻地了解了地震和火山之間的相互關係和作用,而2016年阿蘇火山的噴發可能也就此找到了原因。

大多數的地震和火山都與板塊構造運動有密切的關係,在一些地方,二者息息相關「親」如兄弟,經常此起彼亦「起」。大地震甚至可能觸發很遠距離的火山噴發,而地下巖漿的存在也可能會影響火山區地質斷層的形態和分布。儘管知道這些聯繫,但是火山和地震究竟如何相互影響?我們還是少有了解,原因之一就是火山和地震「互動」的機會太少太少了。



日本熊本地震

2016年,日本九州島遭受了密集地震的襲擊,並在4月16日達到了震級頂峰——7.1級,對當地造成了巨大的破壞。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之一的阿蘇火山,就在震中西南方向30公裡處,同樣也受到了這次地震影響。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之一,阿蘇火山凹陷的火山口直徑有22公裡,是這裡曾經爆發過大規模火山噴發的證據。

為了抓住這難得的研究機會,日本的地震研究者在7.1級地震發生後的第二天就趕赴震中,以調查地震斷層的破裂及其對火山口的影響。

研究人員使用了Google Earth衛星圖像,結合對斷裂經過道路和河道的地面觀測資料,以了解地球在斷層線附近發生了多少位移。他們還使用地震成像技術研究了地下的構造。

研究小組發現,地震沿原有的斷裂帶形成了一條長達40公裡的地表破裂帶,水平位移長達2.45米,垂直位移高達0.9米。他們還發現了一組新的斷層,從西南向東北橫穿了阿蘇火山口。但是在阿蘇火山口的東北邊緣附近,地表的破裂發生了變化。在那裡,破裂(即同震破裂)以垂直運動為主,而且突然就停止了。


橫穿阿蘇山火山口邊緣的地表破裂

通過對阿蘇火山地下構造的地震成像顯示,破裂停止在地下6千米的深度,再往下就沒有破裂了,這並不尋常。

但這恰好是火山地下巖漿室的上邊界。也就是說,地震的同震破裂在火山內部的火山口處停止了。研究人員認為,這可能是部分熔融的巖漿無法被地震撕裂,如果不存在巖漿室,同震破裂應該會更長。而且巖漿室的存在改變了周圍巖石的應力,導致斷層垂直運動。


值得注意的是,火山口下方的同震破裂可能成為巖漿噴發的新通道,可能導致未來的火山爆發。10月8日阿蘇山噴出了11千米高的火山灰,很可能就與此有關。

這項研究讓我們更清楚地認識了地下構造的真實應力環境。研究人員也希望能夠收集更多有關火山影響地震破裂的數據,更進一步了解相互影響的機理,不過這往往意味著地震或火山活動的發生,又會帶給人類麻煩和危險。地球科學的研究真可謂是科研「險中求」了。

參考文獻:《This volcano stopped an earthquake in its tracks, scientists say》刊於《科學》雜誌網站


相關焦點

  • 自然災害發生前能否阻止?火山噴發、熱帶氣旋、地震皆有解決之道
    如何阻止火山爆發 位於美國西部的黃石火山可不是一座普通的火山,而是能夠引起超大規模爆發的超級火山一個巨大的巖漿體仍然潛伏在火山下面,所以在未來的某個時刻可能會發生另一次大規模的爆發。人們擔心由此造成的火山冬天可能會摧毀人類文明,但如果我們能提前採取行動,在爆發前阻止它,那麼就不會有這種擔心了。 這正是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的一組研究人員一直研究的課題。他們提出的一個計劃是,在黃石火山上鑽洞,然後一直不停地向裡面泵入冷水。
  • Science被爆學術不端 | 重大發現,火山爆發可以阻止地震,原來都是假的
    在2019年3月26日,日本京都大學舉辦了記者會,發布了關於2015年4月熊本地震的論文中偽造數據的調查報告,該文章於2017年由林愛民
  • 科學家揭示火山與地震新關係
    研究發現,阿蘇火山可能阻止了4.16日本九州島地震的傳播,這為研究者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契機探索火山與地震的關係。 近期一項研究認為,阿蘇火山下的巖漿房可能阻止了2016年日本熊本縣地震的傳播。該研究深入探討了地震和火山之間的相互作用,或能解釋阿蘇火山於10月發生大爆發的原因。 作為地殼構造板塊緩慢運動的產物,大地震和活火山是兩種密切相關的現象,其發生地點常常十分靠近。即使相隔甚遠,大地震也能夠觸發火山噴發。地下巖漿體能夠影響火山區地質斷層的模式及分段。
  • 以目前人類的能力,能不能阻止「超級火山」的噴發?
    從板塊構造學說的角度來看,板塊之間的邊界處,不管是消亡邊界還是生長邊界,通常多斷裂帶分布,因此,火山也就多分布在板塊的交界處附近。全球火山分布主要包括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和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此外在大洋深處的大洋中脊,也有大量海底火山分布區,稱為海嶺。
  • 美國黃石火山突發174次地震,巖漿向下方聚積,超級火山將爆發?
    然而在過去的一個月中,科學家突然檢測到黃石超級火山地區遭受了近200次地震的襲擊,這是否意味著地下巖漿活動越來越旺盛,這座超級火山即將爆發?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的監測系統發現,過去短短28天裡(截至2月20日),黃石地區共發生了174次地震。雖然所有的地震程度都相對較小,最大震級為發生在2月10日的2.4級,但如此密集的地質活動並不常見。
  • 懷特島火山強烈噴發,為什麼紐西蘭是火山和地震災害多發的國家?
    自9日懷特島火山噴發後,島上火山保持持續活躍狀態,9日火山噴發形成的幾個火山口繼續噴發氣體和泥漿,表明內部壓力依舊較大,火山警戒級別保持在3級(紐西蘭火山警戒級別從低到高分為5級),科學家預測未來24小時火山有繼續噴發的可能性。紐西蘭不僅火山噴發多,而且也多發地震災害,2011年紐西蘭第二大城市克萊斯特徹奇發生6.3級地震,造成146人遇難,損失慘重。
  • 134次地震!美國黃石火山4月地震頻發,引發科學家擔憂
    作為地球上最危險的超級火山,美國黃石國家公園在剛剛過去的4月份很不安分。據統計,4月份以黃石火山為中心共發生了134次小型地震,最強的一次達到了芮氏1.9級,引發了不少學者的擔憂。實際上,黃石火山的上一次噴發還是在64萬年前,那次噴發基本讓整個美國被火山灰埋葬半米深,還會讓地球氣候進入了漫長的寒冬期。按照目前科學家的估算,黃石火山在近300年時間爆發了三次,每隔70年左右爆發一次。
  • 火山地震帶
    火山地震帶是指火山地震集中分布,且呈有規律的帶狀的地區,全球有環太平洋地震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山地震帶兩大地震帶,前者約集中了全世界
  • 兩座火山昨發生七次火山地震
    【本報訊】國家火山學家週六說,在過去24小時內,在描東岸塔亞火山記錄到至少五次火山地震,而在亞眉省的馬容火山則記錄到二次火山地震。
  • 黃石火山地震!超級火山8月份發生了100多次深層地震
    黃石國家公園官員透露,黃石火山8月份發生了100多次深層地震。由猶他大學(University of Utah)運營的黃石地震臺網記錄了國家公園境內102次地震。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黃石火山觀測站(YVO)在本周公布的每月公園更新中公布了地震次數。當地時間8月7日凌晨4點19分,震級最高的一次地震達到芮氏2.5級。
  • 地震頻發的背後,預示黃石火山即將爆發?美國將成為歷史
    在過去的一個月裡,黃石火山遭受了70多次不同級別的地震襲擊,難道預示這座超級火山將要爆發了嗎?一些專家警告說,雖然地震級別並不能預示超級火山即將爆發,但是頻繁的地震或許不是一個好兆頭。然而,也有一部分人不支持這種說法,他們認為火山附近的地震並不能代表什麼。
  • 黃石火山要噴發了?24小時爆發91次地震,自然界向人類出手了?
    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雄偉壯觀的建築物拔地而起,一旦發生地震,大量的建築物倒塌,勢必會造成人員傷亡,我們是沒有辦法阻止這些災害發生的,只能從最大程度上降低傷亡人數。除了地震外,火山噴發也是影響人類生存的自然災害之一,就在這一段時間科學家發現了這樣的現象,地震的活動越來越頻繁,而全球最危險的火山——黃石火山附近也出現了地震頻發的狀況,這難道是黃石火山噴發的預兆嗎?黃石火山怎麼了?
  • 臺北地震震中臨近大屯活火山 非火山爆發跡象
    原標題:臺北地震震中臨近大屯活火山 非火山爆發跡象   報導稱,大屯山被科學家認定還是一座活火山,底下的巖漿活動特別旺盛,最近一次爆發並不是在20萬年前,而是5000年前。大屯火山如果爆發,最靠近的臺北市肯定逃不過。   臺灣大學地質系教授陳宏宇認為,大屯火山群發生地震很不尋常,是否可能是臺灣北部發生大地震的前兆,雖然不確定,但當局跟民眾都不能掉以輕心。
  • 美國夏威夷火山猛烈爆發,高危熔巖湧出!更有上百次地震!
    2018年5月3日,儘管太平洋上的雲阻止了衛星觀察美國夏威夷島的情況,但美國宇航局(NASA)的Suomi NPP衛星上的儀器仍然檢測到了高濃度的二氧化硫氣體,並且二氧化硫氣體正隨著風吹向西南方向的太平洋上。高濃度的二氧化硫是這一地區的基拉韋厄火山噴發產生的痕跡。
  • 美國雪上加霜,愛達荷州爆發強地震,難道黃石超級火山真要噴發?
    美國是個多火山地震的國家,其國土有很大面積處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夏威夷島的眾多島嶼都屬於火山島。而最近,隱藏著超級火山的美國黃石國家公園,被外界認為有可能爆發破壞力巨大的火山噴發。
  • [思維拓展]世界火山地震帶
    板塊與板塊接觸的地方(板塊邊界)是地殼最不穩定的地方,是火山地震的多發區。板塊邊界可以分為碰撞邊界、俯衝邊界、增生邊界等類型。世界兩大山帶(見330頁)屬最新板塊碰撞邊界,這些地區的地殼運動還沒有停止,板塊碰撞仍在繼續,因此這些地區現在還經常發生火山活動和地震。
  • 黃石公園在28天內遭受105次地震,超級火山引發擔憂
    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稱,位於懷俄明州的黃石國家公園在短短28天內發生了105次地震。這意味著平均每天有近4次地震,一些科學家擔心過多的震動可能是火山噴發的跡象,地震本身相對來說並不令人擔憂,10月1日最大的一次地震達到芮氏2.9級。
  • 火山爆發 超強地震 韓國最新硬核災難片《白頭山》
    火山爆發的這一天本是他退役的前一天,但不知道為什麼的選了他去執任務。男二李俊平(李秉憲 飾)朝鮮駐北京書記官,但被韓國收買,後因間諜行為敗露被關押在朝鮮某地的監獄,火山爆發後它成了唯一一個知道朝鮮核彈在哪的人。男三姜教授(馬東錫 飾)姜教授一直在研究白頭山火山,他早前曾說過白頭山火山會爆發,但沒人相信他,直到火山爆發這一天政府才想起他,並且他提出了用核彈為火山釋放壓力這一想法。
  • 美國基拉韋厄火山爆發,引發4.4級地震,「末日」的前兆嗎?
    火山噴發作為嚴重的地質災害之一,威力自然不能忽視。火山噴發不僅可以使地球環境發生改變,而且還有可能引起生物滅絕。很多人認為,火山噴髮根本比不上小行星撞擊地球,其實嚴格來說,地球上的火山一旦爆發,所釋放的能量要比小行星撞擊更可怕。
  • 火山正在「充電」!聖海倫斯火山的地震群是巖漿補給的信號嗎?
    加利福尼亞州的聖海倫斯火山可能正在給它的巖漿庫充電,因為地震活動已經震動了該地區。這座火山位於美國西北部的太平洋地區,位於華盛頓州的斯卡馬尼亞縣。該縣有11000多名居民,火山位於三個土著居民的領土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