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揭示火山與地震新關係

2020-12-06 科學網

 

地震與火山是對親生兄弟,它們之間存在著緊密聯繫。研究發現,阿蘇火山可能阻止了4.16日本九州島地震的傳播,這為研究者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契機探索火山與地震的關係。

日本阿蘇火山,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之一

在攻破火山之心前,地震會因熔巖而「收手」。

近期一項研究認為,阿蘇火山下的巖漿房可能阻止了2016年日本熊本縣地震的傳播。該研究深入探討了地震和火山之間的相互作用,或能解釋阿蘇火山於10月發生大爆發的原因。

作為地殼構造板塊緩慢運動的產物,大地震和活火山是兩種密切相關的現象,其發生地點常常十分靠近。即使相隔甚遠,大地震也能夠觸發火山噴發。地下巖漿體能夠影響火山區地質斷層的模式及分段。儘管這些關聯存在,研究地震與火山相互作用的機會卻非常少。同時,地質觀測的缺乏使學者對火山影響地震破裂的機制也不甚了解。

這使得今年4月16日的日本九州島地震格外特別。該地震發震地點位於阿蘇火山西南僅約30千米,震級達7.1級(矩震級),造成了大面積的破壞。

日本京都大學的地球學家 Aiming Lin 和同事抓住這次難得的機會,在主震發生後第二天即前往震中,研究斷層破裂及地震對破火山口的影響。研究者結合衛星圖像與受破壞的道路及河道的地面觀測數據,得出了斷層線附近的地面位移。同時,他們還運用地震成像技術來研究地殼的結構。

研究團隊發現,此次地震沿原有的日奈久布田川斷層帶(Hinagu-Futagawa fault zone)產生了一條長40千米的狹長地表破裂,其最大水平位移2.45米,垂直位移可達0.9米。他們還發現了貫穿阿蘇破火山口的西南至東北向的新斷層組。然而,火山口東北邊緣附近情況有所不同,地表破裂在突然中斷前以垂直移動為主。論文發表《科學》期刊上。

穿過阿蘇火山火山口的地表破裂(圖片由論文作者提供)

地震成像顯示,阿蘇火山的地下破裂在6千米深處不尋常地中斷了,此處恰好也是火山地下巖漿房頂部。

Lin 的團隊發現同震破裂在破火山口內中斷,他解釋為地震沒法撕裂部分熔融的巖漿房。如果沒有巖漿房,地震造成的破裂會更長。而巖漿房的存在改變了周圍巖石的應力場,拉張應力導致垂直斷層運動。

但是 Lin 警告,破火山口下方新的斷裂為巖漿溢出提供了新通道,未來可能會導致噴發,產生類似10月8日阿蘇火山噴發中的高達11千米的火山灰雲。在初步研究的基礎上,研究者希望採集更多數據,更全面地研究地震破裂對火山的影響。(來源:科學網)

相關焦點

  • 火山熔巖噴發與地震關係初探
    火山熔巖噴發與地震關係初探 1997年6月1日 寫作筆記我深信,我這裡提出的地震假說,與「板塊說」「大陸漂移說」一樣,是地震發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海嘯的發生都是由地殼的塌陷導致的。 正文 人們通過對地震的研究,提出了許多關於引發地震原因的理論。
  • 新研究表明:地球自轉可能引發地震和火山爆發
    研究義大利埃特納火山的科學家稱,地球自轉可能引發火山爆發和地震,一項新的研究檢驗了地球自轉和埃特納火山周圍活動的聯繫,表明地震活動與地球的旋轉軸有關,而地球自轉的速度與南北兩極並不完全一致,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相反,從太空看,地球的地理極點會像陀螺一樣繞著地球的旋轉軸旋轉。只有每6.4年,軸線才會完美地排列起來,直到地理極點遠離自轉軸,螺旋才重新開始。
  • 印度洋板塊活躍應起重視 地震火山或存因果關係
    級強震,接著地震引發海嘯,再是中爪哇省的默拉皮火山連續3次噴發。隨後,中爪哇省的默拉皮火山連續3次噴發,給當地下起了一場「沙石雨」。  到昨天下午4時,印尼強震、海嘯和火山噴發造成的死亡人數已經上升至344人,數百人失蹤,上萬居民無家可歸。這次連環災害的出現,已引起不少科學家的關注。新加坡地質學家稱,印尼西蘇門答臘省明打威群島附近的海底地震,很可能是2007年蘇門答臘地震之後留下的餘震。
  • 火山都在哪裡?科學家告訴你關於火山的新研究
    在太平洋形成胡安德富卡構造板塊的火山帶附近的能量損失測量結果表明,形成該板塊的熔巖可能比海平面所認為的更深地延伸到海底。距離太平洋西北海岸數百英裡的胡安德富卡板塊正在北美大陸下緩慢滑行。這次俯衝造成了一個碰撞帶,有可能產生巨大的地震和伴隨的海嘯,當發生故障的巖石突然將海洋推開時就會發生這種情況。事實上,該地區是對美國大陸唯一最大的地球物理危害; 在這裡集中的地震可能會比聖安德烈亞斯斷層上的大地震更具破壞性。毫不奇怪,科學家們對儘可能多地了解Juan de Fuca板塊感興趣。
  • 火山噴發和地震互為因果關係?針對這波火山傳言,院士有話說
    如果火山噴發的是基性巖漿,規模小、爆發力比較弱,噴出的氣體、火山灰比較少,不易產生陽傘作用,會帶來溫室效應,比如夏威夷的火山噴發多屬這種情況。在義大利、日本發生的火山噴發,規模比較大,噴發的火山灰、火山氣體比較多,產生陽傘作用的機率更大,對整個氣候的影響也比較大。  火山噴發和地震之間互為因果?
  • 地震是怎麼形成的?揭秘火山、地震的深部成因
    到20世紀60年代,科學界開始接受板塊構造論,認為它不僅能解釋地球的多樣化地貌,而且能說明為什麼地球的大多數地震和火山活動沿著地表的一些帶狀地帶——板塊邊緣——集中。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地震釋放的地震波揭示了地球內部的一些狀況,摩根等人的「奇談怪論」開始被接受。在穿越不同密度和溫度的物質時,地震波的速度是不同的。
  • 「阻止」了地震的火山
    這項研究讓我們更深刻地了解了地震和火山之間的相互關係和作用,而2016年阿蘇火山的噴發可能也就此找到了原因。 大多數的地震和火山都與板塊構造運動有密切的關係,在一些地方,二者息息相關「親」如兄弟,經常此起彼亦「起」。大地震甚至可能觸發很遠距離的火山噴發,而地下巖漿的存在也可能會影響火山區地質斷層的形態和分布。儘管知道這些聯繫,但是火山和地震究竟如何相互影響?
  • 火山地震帶
    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又稱「歐亞地震帶」,主要分布於歐亞大陸,從印度尼西亞開始,經中南半島西部和我國的雲、貴、川、青、藏地區,以及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阿富汗、伊朗、土耳其到地中海北岸,一直還伸到大西洋的亞速爾群島。火山地震帶主要集中分布與板塊交界地帶,如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主要位於亞歐板塊、美洲板塊以及太平洋板塊三者的交接地帶。
  • 134次地震!美國黃石火山4月地震頻發,引發科學家擔憂
    作為地球上最危險的超級火山,美國黃石國家公園在剛剛過去的4月份很不安分。據統計,4月份以黃石火山為中心共發生了134次小型地震,最強的一次達到了芮氏1.9級,引發了不少學者的擔憂。實際上,黃石火山的上一次噴發還是在64萬年前,那次噴發基本讓整個美國被火山灰埋葬半米深,還會讓地球氣候進入了漫長的寒冬期。按照目前科學家的估算,黃石火山在近300年時間爆發了三次,每隔70年左右爆發一次。
  • 黃石火山地震!超級火山8月份發生了100多次深層地震
    黃石國家公園官員透露,黃石火山8月份發生了100多次深層地震。由猶他大學(University of Utah)運營的黃石地震臺網記錄了國家公園境內102次地震。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黃石火山觀測站(YVO)在本周公布的每月公園更新中公布了地震次數。當地時間8月7日凌晨4點19分,震級最高的一次地震達到芮氏2.5級。
  • 懷特島火山強烈噴發,為什麼紐西蘭是火山和地震災害多發的國家?
    自9日懷特島火山噴發後,島上火山保持持續活躍狀態,9日火山噴發形成的幾個火山口繼續噴發氣體和泥漿,表明內部壓力依舊較大,火山警戒級別保持在3級(紐西蘭火山警戒級別從低到高分為5級),科學家預測未來24小時火山有繼續噴發的可能性。紐西蘭不僅火山噴發多,而且也多發地震災害,2011年紐西蘭第二大城市克萊斯特徹奇發生6.3級地震,造成146人遇難,損失慘重。
  • 臺北地震震中臨近大屯活火山 非火山爆發跡象
    原標題:臺北地震震中臨近大屯活火山 非火山爆發跡象   報導稱,大屯山被科學家認定還是一座活火山,底下的巖漿活動特別旺盛,最近一次爆發並不是在20萬年前,而是5000年前。大屯火山如果爆發,最靠近的臺北市肯定逃不過。   臺灣大學地質系教授陳宏宇認為,大屯火山群發生地震很不尋常,是否可能是臺灣北部發生大地震的前兆,雖然不確定,但當局跟民眾都不能掉以輕心。
  • 40年前,聖海倫斯火山在4.1級地震後「搖醒自己」
    據一部紀錄片透露,聖海倫斯火山北側發生4.1級地震後,「自己搖醒了」。近40年前,這場令人震驚的火山爆發過程就開始了。然而,在亞馬遜Prime的紀錄片《我們下面的火》(The Fire Below Us)中揭示了一系列小地震如何表明巖漿再次開始向下面移動。它在4.1級地震中醒來。一系列的地震震動了這座火山。
  • 火山正在「充電」!聖海倫斯火山的地震群是巖漿補給的信號嗎?
    加利福尼亞州的聖海倫斯火山可能正在給它的巖漿庫充電,因為地震活動已經震動了該地區。這座火山位於美國西北部的太平洋地區,位於華盛頓州的斯卡馬尼亞縣。該縣有11000多名居民,火山位於三個土著居民的領土附近。
  • 黃石火山要噴發了?24小時爆發91次地震,自然界向人類出手了?
    除了地震外,火山噴發也是影響人類生存的自然災害之一,就在這一段時間科學家發現了這樣的現象,地震的活動越來越頻繁,而全球最危險的火山——黃石火山附近也出現了地震頻發的狀況,這難道是黃石火山噴發的預兆嗎?黃石火山怎麼了?
  • Science Advances:地震觸發玄武質火山噴發所需的金鳳花條件...
    在噴發前30小時,火山以南約15-20km處還發生了一次Mw6.4級地震,地震為逆衝型,震源深度10km。人們自然會問,火山噴發與地震之間是否有關係,是不是地震觸發了該火山的噴發?圖1 Ambyrm火山的構造背景圖。紅色圓圈為火山口,Niri Taten為2015年噴發形成的新火山口。沙灘球展示了噴發前30小時發生的地震機制。
  • Science:「排序」地震記錄揭示核幔邊界的散射全景圖
    Science:「排序」地震記錄揭示核幔邊界的散射全景圖全球尺度地震層析成像結果揭示出下地幔底部在長波長尺度上(百-千km)具有顯著的不均勻性和複雜性,大的低剪切波速省(LLSVPs)以及超低速區域(ULVZ)與地表的熱點火山(Hotspot volcanoes)和大火成巖省(Large Igneous Provinces, LIPs)的分布相關。
  • 24小時內91次地震影響美國黃石公園,沉睡的火山會甦醒嗎?
    我們上面也說了,地震是一種自然現象,人類肯定是沒辦法,在大自然的面前人類都很渺小。而最近一段時間,科學家們除了發現地震的活動較強之外,也發現了在全球最危險的火山附近出現了頻繁地震的情況,這是什麼情況?難道火山噴發的時間越來越近了?首先我們來看看地震的情況。
  • 24小時內91次地震影響美國黃石公園,沉睡的火山會甦醒嗎?
    而最近一段時間,科學家們除了發現地震的活動較強之外,也發現了在全球最危險的火山附近出現了頻繁地震的情況,這是什麼情況?難道火山噴發的時間越來越近了?首先我們來看看地震的情況。本次地震群引發的地震數量和規模都比較大, 只不過在等級上來說稍微低一點,所以這可能是火山活動的一個情況,確實在科學家之中,一般在火山噴發之前都有「火山地震情況」,所以很多人懷疑是不是火山噴發,這也是正常的事情。
  • 法國政府宣布在印度洋馬約特島海域發現一座新生成的海底火山
    法國地質部門日前宣布經過法國地質部門和馬約特島20多名科學家的聯合科考在印度洋莫三比克海峽北部馬約特島東部約50千米海域發現了一個新生成的海底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