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Advances:地震觸發玄武質火山噴發所需的金鳳花條件...

2020-12-05 中科院地質地球所

SA:地震觸發玄武質火山噴發所需的金鳳花條件——來自2015年Ambrym噴發的證據

Ambyrm火山位於萬那杜群島內,印度-澳大利亞板塊在這裡以每年85mm的速度向東俯衝到太平洋板塊之下(圖1)。2015年2月25日,該火山發生了一次小規模噴發,形成了一個新的火山口Niri Taten。在噴發前30小時,火山以南約15-20km處還發生了一次Mw6.4級地震,地震為逆衝型,震源深度10km。人們自然會問,火山噴發與地震之間是否有關係,是不是地震觸發了該火山的噴發?

圖1 Ambyrm火山的構造背景圖。紅色圓圈為火山口,Niri Taten為2015年噴發形成的新火山口。沙灘球展示了噴發前30小時發生的地震機制。AUS-澳大利亞板塊;PAC-太平洋板塊

通常認為,地震觸發火山噴發的可能性較低(Manga and Brodsky, 2006),有些大地震發生後並沒有觀測到火山噴發顯著增加的現象,但最新的研究也發現了很多的事例,顯示大地震會在近場(數十公裡)和遠場(數百公裡)觸發火山活動(Pritchard et al., 2013; Takada and Fukushima,2013)。雖然具體的觸發機制仍有爭議,但是可以基本確定的是,地震擾動了原先的應力場,從而觸發了火山活動。地震波傳播在遠場處產生的動態應力變化引起巖漿房內的成核與氣泡生長,並導致結晶粥液化或巖漿泡沫崩塌;而靜態應力可以使巖漿房體積變化,進一步促進了氣泡的生長,擠壓了儲存在淺層巖漿房中的巖漿,導致其向上遷移並最終噴發。

近期,Hamling and Kilgour(2020)就地震和火山的觸發關係提出了新的見解,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Science Advances上。

利用2015年1月24日和3月4日的日本ALOS-2衛星的升軌數據得到幹涉圖(圖2),他們發現最大形變發生在新噴發口附近,視向線位移高達1.5m,而之前的噴發口沒有明顯變形。有限斷層模型模擬拉張位錯顯示,最大拉張位錯達到了3.5m,延伸至地表以下3.5km的位置(圖2),進一步估算獲得侵入巖漿體積約為0.045km3。

圖2 InSAR觀測與模擬。A火山噴發期間InSAR視向線位移觀測數據,理論模擬值以及殘差;B拉張位錯分布

為了研究噴發前30小時發生的Mw6.4級地震對淺層巖漿系統的影響,研究者在考慮震源位置不確定性(水平±5km;深度±4km)的基礎上,根據震源機制解計算出地震導致的法向方向的靜態應力變化。結果顯示,淺層巖漿系統的應力整體下降(法向應力增加),應力變化的絕對值在0.03~1Mpa之間(圖3A)。除了靜態應力變化外,地震波的傳播還可以在火山系統內產生顯著的非永久應力變化。這種動態應力變化的衰減比靜態應力的衰減要慢,因此在較遠的距離可以超過靜態應力變化,計算結果顯示峰值動應力變化為0.9~1.5 MPa(圖3B)。

模擬結果顯示,如果噴發產生了3.5m的拉張位錯,最終的超壓需要達到4~11MPa。在多數情況下,這種超壓是由於有新的物質注入到淺層巖漿系統中造成的,同時伴隨著變形和地震。但是,2015年Ambrym火山噴發前沒有觀測到伴隨侵入產生的地震活動性的增強,且此次地震產生的應力,無論是靜態應力變化,還是動態應力加載,其變化均太小,無法產生驅動噴發所需的超壓。

假設沒有額外的巖漿侵入,就需要尋找一種新的機制解釋上述現象。對巖漿體內壓力恢復的數值模擬表明,巖漿壓力下降導致的氣泡生長,可產生超過一個數量級的超壓(Nishimura,2004)。在這一過程中,巖漿的溫度和含水量起著重要作用:同一溫度下,含水量越低則氣泡生長所需的初始壓力降更大;同一含水量下,溫度越高則壓力降更大(圖3D、圖3E)。如果巖漿較冷且富含水,那麼很小的壓力降(小於1MPa)足以促進氣泡的生長,從而導致巖漿體積增加和巖漿房壓力升高,進而引起火山噴發。但是低溫會產生另一個不利於噴發的影響,因為隨著巖漿的冷卻,結晶作用會降低其流動性。當晶體的含量達到30%~40%時,巖漿將處於閉鎖狀態,從而降低其噴發的可能性。對於水含量為2-2.5wt%的巖漿,其下限溫度約為970℃。因此存在一個非常窄的溫度窗口(~50℃),在該窗口內巖漿保持足夠的流動性,且較小的壓力降即可導致足夠的氣泡形成,從而對巖漿房加壓引起噴發(圖3D、圖3E)。

圖3 Mw6.4級地震產生的應力變化以及對氣泡生成的影響。A靜態正應力變化。B動態應力變化。C超壓與密度、excess pressure的關係。D不同含水量下晶體體積百分比隨溫度的變化。E不同含水量和溫度條件下體積增長隨壓力降低的變化

綜上所述,地震引起的應力變化太小,如果沒有額外的氣泡生成並對巖漿房加壓,就無法解釋火山噴發所需要的超壓。一種可能的解釋是巖漿必須是富含水的,而且其溫度要比新侵入的玄武質巖漿溫度低,但也不能過低。這種適當的條件被稱為金鳳花條件,在這種條件下,巖漿在較小的地震應力作用下生成氣泡,通過對淺層巖漿房加壓而引發火山噴發。因此有理由推斷,巖漿房內如果有部分冷卻結晶的玄武質巖漿,就更容易受到地震的觸發而產生火山噴發。

致謝:感謝新生代室郭正府研究員對本文提出的修改建議。

主要參考文獻

Hamling I J, Kilgour G. Goldilocksconditions required for earthquakes to trigger basaltic eruptions: Evidencefrom the 2015 Ambrym eruption[J]. Science Advances, 2020, 6(14): eaaz5261.

Manga M, Brodsky E. Seismic triggering of eruptions in the farfield: Volcanoes and geysers[J]. Annual Review of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2006, 34: 263-291.

Nishimura T. Pressure recovery in magma due to bubble growth[J].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2004, 31(12): L12613.

Pritchard M E, Jay J A, Aron F, et al. Subsidence at southern Andesvolcanoes induced by the 2010 Maule, Chile earthquake[J]. Nature Geoscience,2013, 6(8): 632-636.

Takada Y, Fukushima Y. Volcanic subsidencetriggered by the 2011 Tohoku earthquake in Japan[J]. Nature Geoscience, 2013,6(8): 637-641.

(撰稿:郝金來/地星室)

校對:張騰飛

相關焦點

  • Science Advances:地震觸發玄武質火山噴發所需的金鳳花條件——來自2015年Ambrym噴發的證據
    SA:地震觸發玄武質火山噴發所需的金鳳花條件——來自2015年Ambrym噴發的證據2015年2月25日,該火山發生了一次小規模噴發,形成了一個新的火山口Niri Taten。在噴發前30小時,火山以南約15-20km處還發生了一次Mw6.4級地震,地震為逆衝型,震源深度10km。人們自然會問,火山噴發與地震之間是否有關係,是不是地震觸發了該火山的噴發?
  • 《自然》發文:2018年夏威夷基拉韋厄火山噴發或由極端降雨觸發
    《自然》發文:2018年夏威夷基拉韋厄火山噴發或由極端降雨觸發中新社北京4月23日電 (記者 孫自法)降雨有助於撲滅火災,但對於火山噴發則可能相反。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篇地球科學研究論文稱,2018年夏威夷基拉韋厄火山噴發可能是由極端降雨觸發。這一研究結果提醒,在評估火山災害時,應將降雨納入考量範圍。據了解,已知降雨會觸發地震活動和改變火山活動性,但有關這類效應的觀察局限於火山淺地層,降雨是否會激活深層巖漿運動並未可知。基拉韋厄火山的噴發是複雜且多階段的,其觸發因素一直不甚明了。
  • 朝鮮核試驗或可觸髮長白山火山噴發
    韓國專家最新研究表示,朝鮮的地下核試驗很可能會引發長白山火山噴發。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目前,韓國專家警告稱,朝鮮核實驗可能引發長白山火山爆發。  長白山高度2743米,僅距離豐溪裡核試驗場112.65公裡,今年1月份朝鮮進行了4次核試驗。據悉,地下核試驗將引發5.1級地震,對數百公裡之外的道路和建築物構成衝擊。
  • 火山熔巖噴發與地震關係初探
    火山熔巖噴發與地震關係初探 1997年6月1日 寫作筆記我深信,我這裡提出的地震假說,與「板塊說」「大陸漂移說」一樣,是地震發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海嘯的發生都是由地殼的塌陷導致的。 正文 人們通過對地震的研究,提出了許多關於引發地震原因的理論。
  • 菲律賓火山噴發,八千居民撤離
    火山灰高達15千米  塔阿爾火山是一處著名旅遊景點,位於八打雁省呂宋島,距離馬尼拉約60公裡,是菲律賓已知20多座活火山中第二活躍的火山。它由多個層狀火山組成,有47個火山口,坐落在一個湖中。  菲律賓火山地震研究所說,這座火山去年顯現活躍跡象,12日活動劇烈。
  • 印尼蘇拉威西島發生火山噴發
    【新華社微特稿】印度尼西亞蘇拉威西島一座火山3日上午噴發,灰柱高度達到6000米。印尼火山專家說,噴發可能關聯這座島嶼近期發生的強烈地震。索普坦山海拔1785米,位於北蘇拉威西省,距離中蘇拉威西省地震災區大約900公裡。
  • 火山噴發和地震互為因果關係?針對這波火山傳言,院士有話說
    火山噴發一般需要具備三個基本條件,一是地下有巖漿,二是在巖漿上面應該有個通道,即斷裂或裂谷,三是要有促使巖漿上湧的動力,否則地下的巖漿也不一定噴到地表來,這樣的地質條件往往出現在板塊俯衝帶或大陸裂谷帶,例如環太平洋帶。  每年在陸地、海洋發生的大小火山活動差不多有五六十次,有的可能被人感知到了,有的在海底發生的火山噴發活動卻沒有被人感知。
  • 印尼連遭地震海嘯及火山噴發 已致137人死
    25日起遭受連串自然災害的衝擊,先是發生7級以上強震,地震引發海嘯,再是火山噴發。其中地震奪去113人性命,火山噴發導致至少24人死亡。雖然天氣不佳,救援難度大,但當局已展開救援。7.7級強震毀掉數千房屋 600多人死亡或失蹤據報導,當地時間當天19點5分,印度尼西亞北蘇拉威西省發生芮氏5.8級地震;當地時間25日晚9時42分,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西部海域發生芮氏7.7級強震,觸發海嘯。
  • 懷特島火山強烈噴發,為什麼紐西蘭是火山和地震災害多發的國家?
    自9日懷特島火山噴發後,島上火山保持持續活躍狀態,9日火山噴發形成的幾個火山口繼續噴發氣體和泥漿,表明內部壓力依舊較大,火山警戒級別保持在3級(紐西蘭火山警戒級別從低到高分為5級),科學家預測未來24小時火山有繼續噴發的可能性。紐西蘭不僅火山噴發多,而且也多發地震災害,2011年紐西蘭第二大城市克萊斯特徹奇發生6.3級地震,造成146人遇難,損失慘重。
  • 「阻止」了地震的火山
    VV 地震作為一種自然現象,似乎是無法阻止的。然而,一項研究表明,2016年原本應該發生在日本熊本縣的地震,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被活火山阿蘇火山內的巖漿「攔住」了。 這項研究讓我們更深刻地了解了地震和火山之間的相互關係和作用,而2016年阿蘇火山的噴發可能也就此找到了原因。
  • 為什麼印度尼西亞是一個多火山噴發和地震災害的國家?
    火山噴發和地震都屬於自然災害,屬於地質災害的範疇。世界各地,有的地方很少發生火山噴發和地震災害;而有的地方卻經常發生火山噴發和地震災害,這是為什麼呢?板塊運動示意圖火山噴發和地震的發生多與地殼運動有關係,和板塊運動有很大的關聯,往往處在板塊與板塊的邊界附近,多發地震和火山噴發,特別是消亡邊界附近,由於板塊相互碰撞擠壓,能量容易集聚,更容易發生地震災害。六大板塊示意圖那麼,為什麼印度尼西亞是一個多火山噴發和地震災害的國家?
  • 亞洲多座火山相繼噴發 噴發火山多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
    亞洲多座火山相繼噴發 噴發火山多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
  • 恐龍滅絕有幫兇,隕石撞擊加速了萬裡外的火山噴發
    眾所周知,地震活動會引發各種水文現象,有時甚至會誘發火山爆發。在附近發生大地震之後,乾涸的小溪或會重新有水,井水可能上升或下降,間歇泉有時也會噴發。地震活動也會引發火山活動,但只有在條件合適的情況下才會發生,只有大約0.4%的火山爆發可能是由大地震引發的。那麼,當希克蘇魯伯隕石撞擊地球時產生的大地震是否與Deccan Traps火山的持續噴發有關呢?
  • 圖話:長白山火山會噴發嗎
    而自10月31日松原連續兩次5級地震以來,當地已發生89次餘震。早在2010年,曾有韓國學者預測位於吉林與朝鮮交界的長白山火山可能在2014年至2015年噴發,但此推論被中國專家認為沒有依據。2011年日本東北部大地震後,有日本專家主張,長白山在未來20年內噴發的概率為99%。雖然長白山火山近期是否噴發目前尚無定論,但東北亞地質板塊進入活躍期則引起多國科學家關注。
  • 歷史上的今天:1914年日本櫻島火山大正噴發 2010年海地大地震
    ,火山噴發指數為VEI4級,這次火山噴發是近300年櫻島火山最大規模火山噴發活動,史稱為大正大噴發。【下圖為1914年櫻島火山大噴發後火山灰覆蓋了鹿兒島市街道】噴發前兆1913年6月29日至30日日本櫻島火山以西日置市附近發生了一系列震群型地震活動,11月9日開始日本櫻島火山附近發生數次有感地震活動,1913年12月下旬櫻島火山附近城市村鎮井水水位開始發現變化【井水要麼突然乾涸,要麼突然水位升高】。
  • 日火山爆發性噴發 教授稱2019年前有大地震
    日)再次發生爆發性噴發。這是新燃嶽7年來首次爆發性噴發,上一次則發生在2011年1月。受此影響,日本鹿兒島機場逾40班航班需要取消。日媒稱,日本教授更是直言,「2019年前很有可能發生大地震。」  據日本電視臺NNN報導,日本福岡管區氣象臺發布消息稱,新燃嶽於下午2時27分發生了爆發性噴發。  日本東京大學地震研究所教授中田節也表示,呈現紅色的熔巖在火山口冷卻凝固形成熔巖穹丘。
  • 科學家揭示火山與地震新關係
    研究發現,阿蘇火山可能阻止了4.16日本九州島地震的傳播,這為研究者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契機探索火山與地震的關係。 近期一項研究認為,阿蘇火山下的巖漿房可能阻止了2016年日本熊本縣地震的傳播。該研究深入探討了地震和火山之間的相互作用,或能解釋阿蘇火山於10月發生大爆發的原因。 作為地殼構造板塊緩慢運動的產物,大地震和活火山是兩種密切相關的現象,其發生地點常常十分靠近。即使相隔甚遠,大地震也能夠觸發火山噴發。地下巖漿體能夠影響火山區地質斷層的模式及分段。
  • 義大利地震!當3.0級地震發生時,人們擔心維蘇威火山即將噴發
    一場小地震使一個義大利小鎮陷入崩潰,人們越來越擔心附近的一座巨型火山即將噴發。當地時間11月8號中午,帕爾農波利斯市的伊爾皮尼亞市發生芮氏3.0級地震,當地居民受到震動。距離震中51英裡的維蘇威火山(Mount Vesuvius)可能是災難性的。這座4200英尺高的火山上一次噴發是在1944年,通常每20年噴發一次,這意味著它的噴發速度是現在的4倍。維蘇威火山是人類歷史上最致命的火山噴發之一。
  • 災害|壯觀的火山噴發背後
    世界上有不少火山,有的火山成為著名的風景名勝,如我國長白山主峰、日本的富士山等都是火山噴發後巖漿凝固形成的火山,為什麼這些火山沒有噴發?而印尼的火山經常噴發,那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下面探討一下有關火山及火山噴發的相關問題。第一、形成火山的條件。地球上的巖層由大大小小的板塊組成,巖層的下面是巖漿。
  • 埃特納火山再次噴發
    今天看到一則新聞:「平安夜來臨不平安,130多次地震衝擊,義大利埃特納火噴發」    歐洲最活躍的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