艦載機怎麼上航母?直擊美軍小鷹號航母如何裝載艦載機

2021-01-09 谷火平觀察

提到航空母艦,我們可能沒有人不知道。作為當今世界上最龐大的水面作戰艦艇,航空母艦有著非常巨大的軍事意義。航空母艦最為突出的標誌就是其上邊搭載著許多戰機,我們一般看到航母的時候,就是上邊停滿密密麻麻艦載機的樣子。尤其是我們經常看到美國的航母就是這個樣子的,上邊永遠有許多戰機。

這些艦載機中有艦載戰鬥機,還有預警機,還有電子攻擊機以及其他用途的戰機。看到這些密密麻麻停放的戰機,我們可能會有人問,這些戰機都是怎麼上到航母上的。畢竟把六七十架戰機從陸地上轉移到航母上並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是一個比較龐大的工程。小編今天就給大家來介紹一下,這些航母艦載機到底是怎麼上到航母上的。

事實上,艦載機被裝載到航母上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自己飛上去,另一種就是被吊車吊上去。艦載機本身可以飛行,這是最簡單的上機方式了。所以其中一種方法就是讓這幾十架飛機一架一架的飛到航母上去,對於技術嫻熟的艦載機飛行員來說這不是一件什麼難事。另外一種,就是通過吊車一架一架往上吊了。最早展示這種"吊艦載機上艦"的方法是美國想出來的,人家最早操作航母,做到這些肯定是比較超前的。

前段時間,美國媒體給我們展示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美國人吊裝航母的照片,讓大家了解到了這種操作。由於年代的原因,那時候的照片還是灰白色的,主角就是美國小鷹號航母。從照片上,我們可以看到地面上停放著一大堆等待被吊車吊上航母的F-14戰機,而且這些F-14戰機的駕駛艙都被打開著。被吊到甲板上的F-14戰機均運行到了傳送帶上,然後被運送到機艙中去了。

除了F-14戰機之外,我們還可以看到E-2預警機也被採用這種相同的方式吊到了航母上。預警機這麼龐大的傢伙,不知道吊的時候難度有多大。萬一沒有捆綁好,摔在了地上,那估計尷尬的就不是一丟丟了。無人機也一樣是被吊上去,通過圖片我們不難看到X-47B無人機被吊上去了,而且這傢伙被包裹的密密麻麻的。現在大家知道這些戰機怎麼被吊上去的了吧,漲姿勢。(利刃/吳彤)

相關焦點

  • 60年前服役的的小鷹號航母,對比遼寧號航母哪個性能更強?
    小鷹號航母裝備4臺西屋公司蒸汽輪機,總功率280000馬力,採用直通甲板設計,並且裝備4臺C-13蒸汽彈射器,這些彈射器可讓小鷹號在15分鐘內起飛12架艦載機,此外小鷹號航母還擁有4部飛機升降機,艦載機出動效率非常高。
  • 航母艦載機著艦 七關鍵環節解讀
    這是一場接力導航:當距離航母300公裡時,歸航艦載機由戰術空中導航系統指揮引導;距離100公裡時,由空管雷達接手;距離30公裡時,再次由戰術空中導航系統引導;距離10公裡時,自動著艦系統開始引導;距離3公裡時,進入艦上光學助降系統工作區域,最後據此著艦。等待航線  這是一個直徑約為5海裡的逆時針圓形航線。
  • 100000噸排水量,搭載90架隱身艦載機,美軍新型航母已經服役
    要問世界上最強的航母是哪個型號,稍微有點兒軍事知識的人都知道,是美軍的福特級航空母艦。該型航空母艦採用全電推進,世界領先,排水量達到100000噸,堪稱美軍戰力頂尖的海中大殺器。2017年,美軍福特級航空母艦的首艦福特號已經服役。
  • 大國核潛艇上浮,撞上美軍八萬噸航母,被螺旋槳打爛外殼嚴重進水
    美國海軍目前擁有世界最強大的海軍力量,尤其是其擁有11艘現役航母,是目前世界上其他國家航母數量的總和,而且美軍還擁有大量的核潛艇,讓美國海軍擁有強大的作戰能力。現在的美國海軍無人能敵,而在冷戰時期,美軍卻有一個最大的對手蘇聯,雖然兩個大國沒有展開過熱戰,但平時的衝突絲毫沒有減少。
  • 美軍航母接到緊急信號,甲板停滿艦載機駛離母港,俄感慨為時已晚
    此次羅斯福號緊急前往亞太,一是有足夠的力量接替該航母戰鬥群在中東執行任務,美國海軍的一艘核潛艇和一艘飛彈巡洋艦所產生的威懾力已經足以替換掉航母,二是現在亞太地區的局勢吃緊,航母在這片區域出現了力量真空,因此美軍航母在接到上級發出的緊急信號之後,攜帶著甲板上的所有艦載機前往東方,只不過有俄羅斯媒體感慨稱,美軍做出這樣的決定其實已經為時已晚。
  • 2艘航母已服役,殲-15戰鬥機大量上艦,中國還急需這七種艦載機?
    中國海軍擁有首艘航母的時間已經有近八年,擁有兩艘航母的時間還不足四個月。所以,中國海軍目前在航母領域還主要處於一種探索階段,不成熟、不完美是肯定的,這在航母艦載機領域表現得尤為明顯。目前「遼寧」艦和「山東」艦主要搭載的艦載機無非就是殲-15艦載戰鬥機、直-18A/F/Y大型直升機、直-9C這幾款,相對於美海軍航母艦載機部隊來說,我們的艦載機種類、數量都偏少。主要缺乏的是隱身艦載機、電子戰機、固定翼預警機、艦載教練機、艦載固定翼運輸機、艦載加油機、艦載無人機這七種艦載機。
  • 米格-29K艦載機的前世今生——航母新伴侶緣何受青睞
    米格-29K艦載機  新聞提示  5月17日,印度國防部長安東尼向議會報告,已有15架新俄制米格-29K艦載機部署在了「旃陀羅笈多二世」號航母(即原俄羅斯「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號航母)上。  被稱為航母新「伴侶」的俄制米格-29K艦載機有著怎樣的身世?緣何同時受到印度和俄羅斯的青睞?請看本文解讀。  昨天的坎坷  1984年,為滿足「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航母需要,米格-29K多用途艦載殲擊機歷經4年研製,於l988年7月23日首飛。
  • 電磁航母來了:我國首款彈射艦載機完成航母彈射,採用國產發動機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俄羅斯軍事專家瓦西裡·卡申表示貴航研發生產的殲教9改進版已經可以在航母上完成彈射起降。現在,我國已經是美國以後,世界上第二個可以製造出電磁彈射器的國家。殲教9新改型媒體稱之為「海山鷹」, 將進氣道改為兩側布局,對機翼、尾翼等方面進行了改進。
  • 美國曝光中國為何懼怕尼米茲級航母
    尼米茲級航空母艦是美軍海軍現在最大的戰艦。雖然新的福特級將陸續取代正在服役的尼米茲航母,但它們仍然為美國海軍服役了半個世紀以上。  1961年美國海軍第一艘核動力航母企業號服役後,由於其造價實在太過驚人,是前一型傳統動力的福萊斯特級航空母艦的2.5倍,一度使美國停止繼續建造核動力航空母艦;因此,之後美國海軍建造了三艘傳統動力的小鷹級航空母艦,之後美國海軍打算放慢訂購新航空母艦的速度,直到1965年越戰爆發。
  • 又一核航母終於下水,將搭載隱身艦載機,自嘆實力無可匹敵
    美國軍工方面的發展相比其它國家要更強大,而且一直以來也都堅持著霸權主義,給世界很多國家都帶來了很大的威脅,不過美國新型武器的出現,同樣也引領著世界各國軍事的進步,特別是美國的航母更是一艘接著一艘的建造出來,如今還有很多國家對此都一籌莫展。
  • 美軍飛機上蘇聯航母?不是天方夜譚,F18正苦練滑躍起飛
    美軍艦載機登上蘇聯的航母?乍一聽起來像天方夜譚,但美國人真的想這麼做。8月25日,央視《防務新觀察》欄目報導了美軍F18E/F「超級大黃蜂」正苦練滑躍起飛的先進事跡,而美軍這麼做的目的,就是為了競標印度航母的艦載機,大賺一筆。
  • 什麼才是航母戰鬥力的核心?艦載機根本不是重點,動力系統才關鍵
    ,這讓人不得不想到先前沈飛給出的結果:未來航母的潮流將會是中型艦載機,但事實真的是這樣?但是,對於一艘航母而言,艦載機並不是它真正的底牌,在未來的發展方向中,艦載機也不是最重要的。 雖說航母能成為所謂的「海上霸主」依靠的主要就是艦載機,可一旦無法起飛呢?航母豈不是會瞬間淪為「鋼鐵棺材」?所以說,對於一艘航母戰鬥力最重要的核心,並非艦載機,而是航母的動力系統。對各個國家的航母展開分析,當前採用的動力方式主要為電磁彈射、蒸汽彈射、滑躍式起飛三種,其中,中俄兩國便是滑躍式起飛,美國採用電磁彈射與蒸汽彈射兩種。
  • 【兵器說】「海上雄鷹」艦載機的騰飛之路
    大幕拉開,艦載機起飛方式的探索艦載機的出現時間很早,在1910年11月14日,美國民間飛行員尤金•伊利從美國海軍「伯明罕」號巡洋艦上拉起「柯蒂斯」式飛機徐徐升入空中,自此艦艇上搭載飛機的運行模式開始出現。後來,逐漸被各國發展衍生為航空母艦。為了增強航空母艦的作戰能力,利用有限的甲板長度,提高艦載機的起降效率開始成為各國研究的重點。
  • 印度海軍放棄國產LCA艦載機 轉向國外求購57架艦載機
    如今印度海軍航母搭載的艦載機是花費大價錢購買的俄羅斯米格-29K艦載機,雖然這些艦載機的採購價格遠超同期市場價格,但在原有的AV-8B艦載機全部退役以及國產艦載機研發狀況頻發的情況下,印度海軍別無選擇。  印度一直將中國視為其傳統的對手,中國海軍的首艘航空母艦遼寧艦已經進行了多次艦機融合訓練並在2016年末進行了首次遠海訓練,中國自建的首艘國產航母也即將下水。
  • 印度航母還能堅持多久?只買了45架米格29K艦載機,一年多摔4架
    這場俄羅斯和印度的軍備交易,最終以印度花費30億美元購入45架米格-29K艦載機,外加一艘被給予的「免費」的維克拉瑪蒂亞號航空母艦而印俄交易結束。不過這艘維克拉瑪蒂亞號航空母艦因為形式過於老舊,與當時的軍事工業在一定程度上有脫節,所以就代表著印度必須要為這艘航母進行更新換代,升級其一系列配套設施。
  • 二戰日本有多達25艘航母,其中十艘專業航母是怎麼被逐一消滅的?
    一戰後日本為了稱霸亞洲,逐步建立起一支規模龐大的聯合艦隊,這支艦隊不僅包含了數量眾多的戰列艦,還有為數不少的新式航空母艦,整個二戰中日本總共有25艘航母,如此龐大的數量即便是今天也是一支可怕的力量。這些航母中有10艘為專業級航母,是日本海軍航母的主力,那麼這些航母都是如何被一艘一艘的擊沉的呢?
  • 觀察者網一周軍評:航母艦長「撼動」美軍官場
    雖然航母上目前依然儲存有航母部署所需的艦載機聯隊、航空燃油和彈藥武器,以及供艦上數千名艦員生活所需的給養物資,但作為海軍裝備運用的關鍵,航母上的艦員現在顯然並不在狀態。航母上已經有大約數百名艦員患病,需要在岸上接受治療,而餘下的水兵則要在關島的旅館裡隔離至少14天。
  • 美軍研製第六代艦載機,鎖定高速重型機
    有關殲20和FC31上艦的爭論,目前看起來已經告一個段落,鶻鷹暫時領先一個身位。其實,這兩種四代機上艦之爭,主要集中在體型的大小不同上,殲20是重型機,而FC31是中型機。2018年初,沈所曾有一篇文章稱,根據美、法等國現役艦載機的情況,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中型艦載機才是未來發展的方向。
  • 海軍專家:艦載機降落事故率最高 可以盲降
    第二場:專訪海軍專家:五大常任理事國唯中國無航母第三場:海軍專家:俄航母是四不像 印度策略卻很獨到第四場:海軍專家:航母涉5大關鍵技術 自主研發無捷徑第五場:海軍專家:英國在艦載機發展上走了一段彎路在上一期節目中我們談了有關航空母艦的相應的關鍵技術,有一點是大家常常忽視的,航空母艦的材料技術。比如航母甲板的尾流擋板,其實那麼多飛機降落起飛的衝擊,飛行甲板不僅僅是靠結構設計,材料的抗高溫性和抗腐蝕性也是很重要的。我們到天津看「基輔」號航母時,它的鉚釘和焊接技術也有很多的獨到之處。
  • 超音速「騎士」:美軍F7U「彎刀」與F-8「十字軍」艦載機
    美國是世界航母第一大國,航母實戰經驗最豐富的國家,美國之所以能夠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勝國,美國航母的數量和性能就起到關鍵作用。受此影響,作為航母最主要的作戰配置之一,美國艦載機的性能自然也不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美國航母艦載機性能就開始崛起,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美國航母艦載機也迅速進入噴氣式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