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專家:艦載機降落事故率最高 可以盲降

2020-11-26 騰訊網

環球網-環球時報、騰訊軍事聯合訪談

走向深藍——大國航母系列訪談(第六場)—— 高新系統工程考驗整體技術水平

第一場:大國航母系列訪談:大國邁向強國不能沒有航母

第二場:專訪海軍專家:五大常任理事國唯中國無航母

第三場:海軍專家:俄航母是四不像 印度策略卻很獨到

第四場:海軍專家:航母涉5大關鍵技術 自主研發無捷徑

第五場:海軍專家:英國在艦載機發展上走了一段彎路

李傑 特約嘉賓 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研究員 海軍專家

於瀛 特約嘉賓 艦船專家

田小川 特約主持人 中國船舶工業綜合技術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國防科普作家

田小川(左)、李傑(中)和於瀛(右)做客騰訊解讀航母特殊技術

田小川:各位有朋友大家好!歡迎收看《走向深藍——大國航母系列訪談》節目。我是田小川,今天我們很高興請到了海軍專家李傑教授。

李傑:你好。各位網友好!

田小川:還有艦船專家於瀛老師。

於瀛:你好、各位朋友好。

正在船塢中建造的cvn-78號航母

印稱國產鋼材過關 首艘航母12月鋪設龍骨

航母所用鋼材要求高強度和高韌度

田小川:我們今天繼續談一談航空母艦的關鍵技術。在上一期節目中我們談了有關航空母艦的相應的關鍵技術,有一點是大家常常忽視的,航空母艦的材料技術。比如航母甲板的尾流擋板,其實那麼多飛機降落起飛的衝擊,飛行甲板不僅僅是靠結構設計,材料的抗高溫性和抗腐蝕性也是很重要的。我們到天津看「基輔」號航母時,它的鉚釘和焊接技術也有很多的獨到之處。

李傑:航母上使用鋼板,我們把這個問題稍微技術化說一說,首先美國使用的航母鋼材叫做HY80、100、130三種,過去用的比較多的是前兩種。這兩種鋼有什麼特點呢?第一,籠統地說就是高強度,航母和大型油輪相比,它承受的強度要高得多,至少在海上九級風浪的時候還可以航行。另外是高韌度,航母在大風大浪中抗顛簸性要很好。

田小川:您剛才說到,材料不能過分的「強」,否則就脆了。

李傑:還有一個就是耐腐蝕性要好。因為艦船長期在海上,鹽度又大、水汽又大,腐蝕性必須很強。

田小川:包括海裡的微生物腐蝕。

李傑:我們家裡的自來水管也會鏽腐蝕,別說船體長時間在海上航行,會受到很大的腐蝕,包括艦載機。

田小川:防腐蝕不僅僅是鋼的問題了,韌度、強度和耐腐蝕性,它還有一些防腐蝕的油料和塗漆,是綜合考慮的。很多國家在發展航母自主研製的過程中,鋼材是很關鍵的瓶頸技術。

李傑:印度想自行建造航母,也是求助於原蘇聯和其他大國,關鍵是鋼材自己解決不了。設計完造了半天,回過頭來還必須求蘇聯進口大量鋼材。一開始他們叫「海天衛士」,後來又該名「維克蘭特」,印度本身的工業也不強,所以走了回頭路。

於瀛:航空母艦不僅僅是用高強度鋼,在個別的構件還要用到鈦合金。

非強力結構是用鋁合金板壁。這說明一個什麼問題呢?就是材料的利用也是設計師很費心思的,需要強的地方要強,需要輕的地方要輕,做到經濟合理。這點也是一個技術設計問題。

田小川:航空母艦飛機降落的時候是用阻攔索,它不是普普通通的鋼絲,記得於老師給過我看橫剖面圖,其中不僅僅有剛性結構,還有纖維,讓它有彈性緩衝的。我們當時說,別看我們一提航空母艦就覺得100年了,實際上它很多細微的構件都隱含了高技術,是我們現代工業值得研究的技術。

李傑:和我們經常開車是一個道理。一開始我買車回來,覺得全部都用鋼做的車體強度肯定很強,實際上前後擋板都是高強度的塑料。塑料沒有鋼的硬度強,但在緩衝擊方面有自己的獨特之處。正如於老師說的,該硬的地方要硬,該軟的地方要軟。

F-18e艦載機降落在第7艦隊小鷹號航母甲板

艦載機進行高密度起降訓練

航母艦載機已可以做到盲降

田小川:當初我們的民間企業家從俄羅斯買「明斯克」號的時候,是按廢鋼鐵的價格買回來的。我們當時到「明斯克」號上做調研,說把航空母艦上有色金屬回爐這部分的價值就已經超過了買它的價格了。我們回到技術上,有很多的細節,比如前幾年義大利的新航母「加富爾」號,它實際上是一段一段下水,在海上合攏的,這屬於造船工業的模塊化建造。所有這些都使得航空母艦集成了目前的高新技術。我們前面講了關鍵技術,包括機庫、包括動力。我們現在是不是聊一聊航母艦載機的回收降落,這部分很重要,涵蓋了航母其別於其他水面艦艇的關鍵技術。

於瀛:是的。飛機回收是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國海軍一直是研究的問題,因為降落的事故率是最高的,不管是陸基飛機還是艦載機都是這樣的。

田小川:連民航都是這樣。

於瀛:是這樣的,為了給飛行員一個很好的降落的航線指示,就動了很多腦筋。有一種設備是光學的,叫做「菲涅爾透鏡」,這是助降設計。還有一個對中裝置,用於對準中線的,在航母的尾部有一個支杆。

田小川:是黃顏色的,比如美國的「尼米茲」。

於瀛:如果要是偏了的話,航母的中線和這個杆就會有一個角度。你要是偏左,那麼它那個角度就是偏左,飛機就往右方校正。一直使這個杆對準甲板降落區的中線,飛機才能降落得正,不然要跑偏了。這些設計都頗費周折,不知道經過了多少次研究、試驗。現在使用雷射對中裝置,有效距離遠,過去只有2-3海裡,駕駛員非常緊張容易出事故。現在10海裡之外就可以確認降落航線角度對不對,是不是對中了,可以從從容容地下滑。對中技術至今也還在發展著的。另外,把電子技術引進來,雷達的引導引進來了,使信息更準,甚至可以做到盲降,駕駛員等於是一個乘客,現在已經能夠實現了。

田小川:昨天我們的話題中還講到了人機工程。於老師完全是就技術論技術,實際上航空母艦還有「人」的技術,包括起飛、降落,這些飛行技術也包括在內,也是航空母艦技術當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人的因素。

李傑:比如各國航母設計建造出來了,艦載機搭載上艦了,裝備已經固化了,基本不變了。可變的,就是人員的素質提高,飛行員訓練水平的提高。還有編制體制的調整,甚至有法律的完善,都會對艦載機戰鬥力的提高有很大作用。這屬於所謂的軟實力,對航母作戰能力的提高,起很重要的作用。

相關焦點

  • 民航科普:機場盲降系統究竟有啥用
    在飛機的一個圓表裡面有兩條相互垂直的線,豎線在中間時表示你正對準跑道,偏右了線會向左動,你可以把線想像成跑到偏右了跑到就在你左邊,反之亦然。橫線在中間時說明正好在正常的下滑軌跡上,偏上了說明低了,可以把線想像成下滑道,低了下滑道就在你上面,反之亦然。
  • 印度海軍放棄國產LCA艦載機 轉向國外求購57架艦載機
    如今印度海軍航母搭載的艦載機是花費大價錢購買的俄羅斯米格-29K艦載機,雖然這些艦載機的採購價格遠超同期市場價格,但在原有的AV-8B艦載機全部退役以及國產艦載機研發狀況頻發的情況下,印度海軍別無選擇。  印度一直將中國視為其傳統的對手,中國海軍的首艘航空母艦遼寧艦已經進行了多次艦機融合訓練並在2016年末進行了首次遠海訓練,中國自建的首艘國產航母也即將下水。
  • 超音速「騎士」:美軍F7U「彎刀」與F-8「十字軍」艦載機
    圖為一架沃特F7U「彎刀」戰鬥機在航母起飛從不成功的美國海軍第一種噴氣式艦載機開始,美國在噴氣式艦載機時代相繼研發成功並大批量列裝了多種世界最高水平艦載機,比如早期的F7U彎刀艦載機,F8十字軍戰士艦載機,F14熊貓艦載機,F18艦載機和最新的F35系列隱身艦載機。
  • 烏魯木齊國際機場「上馬」最高級別盲降系統
    11月5日烏魯木齊地窩堡國際機場正式具備Ⅲ類盲降運行能力在低能見度情況下,烏魯木齊國際機場的塔臺管制員指揮航空器滑出盲降,指飛行員在肉眼無法看清機場跑道的情況下通過助航設備和儀表輔助操控飛機降落。通常說的盲降主要依靠儀表著陸系統(ILS),該系統可以在低天氣標準或者飛行員沒有任何目視參考的天氣下,引導飛機進行著陸。目前,民航最高級別盲降系統為Ⅲ類盲降。
  • 海軍:只要進口艦載機
    但從印度海軍目前仍在評估美國波音和法國達索回應信息的做法來看,至少印度海軍更偏向進口艦載機,波音和達索分別擁有FA18系列艦載機和陣風M艦載機,這兩款艦載機都是世界現役綜合性能最高的艦載機之一。印度的艦載機採購,目的是替代現役的米格29K艦載機。
  • 新民晚報數字報-印度海軍緣何青睞米格-29K艦載機
    1月7日,印度購買的俄羅斯改裝航母「超日王」號抵達印度卡爾瓦爾海軍基地。
  • 一生都在事故中度過的無尾超音速艦載機——F7U「彎刀」
    這款艦載機是美國海軍擁有的首款可以飛出馬赫數1的飛機,也是第一種配備加力燃燒室發動機的高速艦載機。研製始末二戰結束前夕,美國空軍的前身陸軍航空兵開始列裝噴氣式戰鬥機,在性能上完全碾壓了海軍裝備的老式螺旋槳艦載機。
  • 殲15艦載機首次夜間空中加油,女聲語音包成了大亮點
    「夥伴加油」在海軍航母遠海打擊戰鬥中具有極其重要的支援作用,可以延長受油戰機在空中停留時間,具備更遠的航程,增加作戰時間,有助於艦載機發揮更大作戰效能,是航母艦載機部隊必須掌握的作戰技能。相比白天進行空中夥伴加油,夜間空中夥伴加油難度更大,但實際意義也更大,更符合全天候遠程作戰需求。《人民海軍》發布的視頻顯示,空中夥伴加油還設計了語音提示,女聲的語音包一同公開。
  • 印度海軍米格29墜海,艦載機又少一架
    尤其對於印度來說,墜機雖然可以說是家常便飯,但老墜機總不是件光彩的事情。尤其是海軍的米格29艦載機數量是有限的,摔掉一架就少一架。航母尚沒有經歷正式的戰鬥活動,就摔掉了這麼多架,著實有些說不過去。 現在的印度海軍是很頭疼的,因為其手中的米格29K艦載機已經進入到了一個墜機的高發期。
  • F-35艦載機才剛開始用 美國海軍就著急研發第六代艦載機
    【環球網報導 實習記者 馬巖】據《國家利益》雜誌網站6月27日報導,美國海軍目前正在研製第六代艦載戰鬥機,並計劃最早2030年投入使用。F-35C艦載機在航母上進行起降測試報導稱,該研製計劃名為「下一代制空權」(Next-Generation Air Dominance),目前進展已跨過純概念階段,正研製系統和機身的原型。
  • 印度海軍米格-29K艦載機墜毀 2年摔了3架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印度Livefistdefence網站2月24日報導,一架隸屬於印度海軍的米格-29K艦載戰鬥機於當地時間23日上午10點半左右,在進行例行訓練時發生意外墜毀,所幸的是兩名飛行員都成功彈射逃生。
  • 李傑詳解艦載機著艦過程:鉤住攔阻索難度極高
    資料圖:殲―15艦載戰鬥機如何完成航空母艦起降訓練示意圖人民網北京11月27日電 (記者 張潔嫻)今日下午,海軍軍事專家李傑做客人民網強國論壇,以「中國航母艦載機首次著艦成功」為題與網友進行在線交流。李傑在訪談中表示,「遼寧艦」艦載機採用了滑躍起飛、攔阻降落的獨特方式,其訓練難度非同一般。李傑在訪談中表示,我國的航母著艦訓練採用了滑躍起飛、攔阻降落的方式。目前在國際上,美國採用彈射起飛、攔阻降落,英國是短距起飛、垂直降落,只有俄羅斯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航母採用的是相同的方式。李傑進一步解釋,滑躍起飛屬於短距起飛。
  • 飛機是如何盲降的?為你揭秘儀表著陸系統
    「盲降」一詞即使對經常坐飛機的人來說也有些陌生,因為它是普通旅客接觸不到的航空專有名詞。「盲降」並非字面意思「閉著眼睛下降」或「盲目降落」,而是儀表著陸系統(Instrument Landing System, ILS) 的俗稱,是應用最為廣泛的飛機精密進近(進近:指飛機下降時對準跑道飛行的過程)和著陸引導系統。
  • 6年後,鏡頭再次聚焦殲-15艦載機:飛鯊方陣搏擊海空!
    今天,是人民海軍發展史上一個值得銘記的日子。2012年11月23日上午9點08分,我軍飛行員駕駛國產殲-15艦載戰鬥機首次成功降落在航空母艦遼寧艦上,一舉突破了滑躍起飛、阻攔著艦等關鍵技術。此後6年間,這支飛鯊團隊不斷創造著人民海軍建設發展中的一個個首次,這群平均年齡只有35歲的海空驕子,如今,翅膀越來越硬。
  • 美國海軍最早的隱身艦載機,先進性堪比B2,最終下馬的A-12
    作為艦載機的A-12自然擁有摺疊機翼的功能,折起後翼展只有不到10米,佔用的機庫面積遠小於上一代A-6,這對於海軍來說如獲至寶。巧妙的飛翼布局因此海軍航母可以攜帶數量更多且性能更強的A-12,這讓海軍在未來可能存在的高烈度對抗中佔盡優勢。隱身性能較以往提升的可不止一星半點,每一艘航母也能因此而擁有數量更多的艦載機。
  • 防止艦載機返航攔阻時超過22.8噸,是問題的關鍵!
    只要戰機本身的起落架足夠強大,起飛和降落接地階段重量都比較大也沒什麼。但是在航母上起降卻沒有這麼自由。 這並不是說航母的飛行甲板本身不夠堅硬。航母的甲板大多都是用5釐米厚的高強度特種鋼鋪設。正常降落40噸以下的戰機都不會有太大的問題。航母上甚至試驗降落過全重60噸以上的C130,也能再正常起飛。
  • 米格-29K艦載機的前世今生——航母新伴侶緣何受青睞
    米格-29K艦載機  新聞提示  5月17日,印度國防部長安東尼向議會報告,已有15架新俄制米格-29K艦載機部署在了「旃陀羅笈多二世」號航母(即原俄羅斯「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號航母)上。  兩個月前,俄羅斯國防部為俄羅斯海軍航空兵訂購20架米格-29K艦載戰鬥機和4架米格-29KUB艦載戰鬥教練機。俄羅斯海軍將在2013年獲得首批4架米格-29K/KUB艦載殲擊機。  被稱為航母新「伴侶」的俄制米格-29K艦載機有著怎樣的身世?緣何同時受到印度和俄羅斯的青睞?請看本文解讀。
  • @衢州人,科技探秘:飛機如何盲降?為你揭秘儀表著陸系統
    去年電影《中國機長》上映以來成為人們議論的焦點,大家一定對緊要關頭飛機備降機場的驚險場景記憶猶新吧,你是否還記得成都塔臺指揮員告知機長某跑道正在維修,無法支持飛機盲降這一片段呢?什麼是飛機盲降?如何操作?它對飛機著陸有怎樣的重要作用呢?「盲降」一詞即使對經常坐飛機的人來說也有些陌生,因為它是普通旅客接觸不到的航空專有名詞。
  • 烏魯木齊國際機場首個使用Ⅲ類盲降的航班安全落地
    11月30日13時,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霧,導致烏魯木齊國際機場能見度迅速下降,跑道視程降至Ⅱ類運行標準(起飛≥200米,降落≥300米)附近並持續走低。烏魯木齊國際機場隨即啟動低能見度運行控制程序,實施Ⅲ類盲降(盲降即儀表著陸系統,等級越高代表導航精度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