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由印度主導的「馬拉巴爾2020」聯合軍演在印度洋上正式開演。除了印度海軍外,還有美國海軍、澳大利亞海軍、日本海上自衛隊參演。
該軍演的第一階段在印度洋上的孟加拉灣舉行,第二階段在阿拉伯海舉行。
在第一階段軍演中除印度海軍驅逐艦、護衛艦外,美國海軍的麥凱恩號驅逐艦、澳大利亞海軍的巴拉拉特號護衛艦、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大波號驅逐艦參演;而在第二階段軍演中,印度海軍唯一一艘現役航母超日王號出動,美國海軍也出動了尼米茲號航空母艦參演。
演習期間美印兩軍展開了聯合作戰演練,其中印軍的米格29K艦載機與美軍的F18艦載機及預警機進行了高等級防空演習以及飛躍航母甲板的活動。除此之外,參加演習的各國艦艇部隊還進行了對海及反潛作戰演練。
印、美、澳、日四國軍艦在印度洋上的關鍵海域進行此類等級的軍演,目的是不言而喻的。而這次演習的各方也均非常高調,尤其是印美兩軍的航母並駕齊驅,雙航母同框的照片被印度視為是其海軍秀肌肉的標誌性象徵。
同時在印度國內,此次印軍航母的秀肌肉活動也令大眾極為滿意,網絡上的花式吹捧也達到了一個新高潮。
但是,這次的演習或者說是秀肌肉活動剛剛落下帷幕沒幾天,印度海軍超日王號航母便傳來了墜機的噩耗。
據印度媒體報導,本月26日下午5點,一架從超日王號航母上起飛的米格29KUB戰機墜海,其中1名飛行員獲救,1名飛行員死亡。
剛剛經歷了大喜,大悲就接踵而至,悲劇就像一通冰水淋到了狂熱的印度人頭上,這滋味可真不好受。
尤其對於印度來說,墜機雖然可以說是家常便飯,但老墜機總不是件光彩的事情。尤其是海軍的米格29艦載機數量是有限的,摔掉一架就少一架。航母尚沒有經歷正式的戰鬥活動,就摔掉了這麼多架,著實有些說不過去。
現在的印度海軍是很頭疼的,因為其手中的米格29K艦載機已經進入到了一個墜機的高發期。要是堅持訓練,那麼就會掉得更多;可是不訓練的話,要這航母又有何用?
當然了,說起印度的超日王號航母,這又是一艘「故事王」級的傳奇軍艦。
我們知道,印度的超日王號航母是俄羅斯「白送」的,只要一點點改裝費即可。結果這一點點改裝費就是至少23億美元,而且交船日期從2008年一直拖到了2014年初,晚了將近6年。
既然航母是要俄羅斯的,那麼艦載機最好也配套點比較合適,因此在印度籤下這艘改裝航母的時候,同時也向俄羅斯訂購了16架米格29K艦載機及配套的訓練設施,合計耗資7.4億美元。
當時的米格29K是在老型號基礎上「復活」的,沒有印度這筆資金,現在的米格29K都未必有今生。比起在改造航母上的拖沓,俄羅斯在交付戰機上倒是比較快,很快便將首批米格29戰機全部交付完畢。
但常言道慢工出細活兒,工快了,這活兒可能就不那麼細了。在2011年6月,1架預計交付給印度的米格29K戰機就因故失事,出師未捷身先死的結局給米格29K戰機後續的服役生涯蒙上了一層陰影。
印度接裝第一批米格29K艦載機只為培訓種子部隊,一艘航母的常備艦載機不可能就這麼點。因此在2010年印度又以12億美元的價格採購了29架米格29K艦載機,一共採購了同款戰機45架。
這45架戰機分別裝備於印度海軍的第300和第303艦載戰鬥機中隊,除了滿足編制所需外,仍有足夠備份機。
因為印度當時是先拿到了艦載機,但航母還沒有到位,因此這批米格29K尚沒有出現特別大的問題;2014年印度拿到超日王號航母后,可以高頻度地進行艦機結合訓練,米格29K「快工出粗活兒」的毛病就體現出來了。
2016年7月,印度主計審計長公署透露,該國海軍的米格29K/KUB戰機「存在諸多問題、失調與反常」。其中米格29K的任務執行能力數值為15.93%到37.63%不等,而米格29KUB則在21.2%至47.14%之間。
要知道,當時印度海軍正式接收超日王號航母,並將米格29K用於與航母的合練才不過短短2年多的時間。
到2017年,印度海軍退役上將阿倫·普拉卡什甚至指出,這些戰機每次降落在航母上,零件和機身就會裂開或是停止運作,需進廠維修或更換零件,而零件往往都需來自俄羅斯。自2010年啟用起,這些雙引擎的米格戰機中就有62%的引擎因設計缺陷而卸除。
這問題可就大了,航母艦載機必須要有在航母上常態化運作的身子骨,每次起降都出故障,這還了得?
而在印度發覺自己米格29K艦載機隊問題迭出的同時,俄軍航母遠徵敘利亞,所帶的4架米格29K艦載機中也有1架墜海。
米格29K的問題使得印度海軍不敢再在航母上進行大規模、高強度訓練,一方面印軍將訓練改在了陸地基地;另一方面印度尋求新的艦載機,避免在一棵樹上吊死。
但是在陸地基地期間,米格29K戰機的事故照樣還是難以避免。
2018年1月,印度海軍1架米格29戰機突然失控,衝出跑道墜毀;2019年6月,1架米格29K副油箱墜落導致機場起火;2019年11月,又有1架米格29KUB墜毀;2020年2月,印度海軍再次墜毀1架米格29K。
請注意,以上的幾次墜機或嚴重事故都是發生在陸地上,這也間接說明了印度海軍的艦載機其實並不經常在航母上演練。否則以海上起降的難度,印軍米格29K艦載機的事故率還會更高。
但是較少在航母上實操不代表不上航母,畢竟也是艦載機,老去當旱鴨子怎麼也說不過去。比如在前幾天的美印等四國海上演習時,到了出動航母秀肌肉的當口上,該去還是要去的。
可一方面,印軍現在不常練習艦機訓練;另一方面,米格29K自身存在諸多安全隱患,加之在墜機上印軍又有悠久的傳統,所以這次墜機事故的發生看似是偶然事件,但實則是必然事件。
而且請大家注意下,印度米格29K艦載機的墜機時間段。
如果不含在尚未正式交付就墜毀在俄羅斯的那1架,其餘在印度接收航母之前,米格29K是無墜機的;在印度接收航母之後,進行艦機結合訓練2年後,米格29K的質量問題開始頻出,但在印軍中還沒有墜機。
到後來印度不敢在海上進行高頻度訓練,而是轉到陸地訓練之後,米格29K艦載機終於撐不住了。
其中,2018年墜毀1架;2019年墜毀1架,另有1起嚴重事故;2020年迄今為止墜毀2架。尤其是2019年墜毀的那架米格29K事故發生在11月,也就是說在最近一年時間內,印軍已經損失了3架米格29K。
這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在印軍能夠起飛用於執行任務的米格29K中,墜毀率尚且如此,那些還在趴窩的戰機拉出來,還能飛嗎?
眼下印軍的米格29K總數還有40架左右,卻是陸地飛出事故,海上飛更出事故,想不出事故,惟有不飛,那要這艦載機還有何用?艦載機不可靠,航母的戰鬥力就是空中樓閣,我們不禁要問,印軍如今的現役航母有戰鬥力嗎?它的米格29K艦載機群能否執行高強度的海上任務?
而印度現在在水裡還泡著1艘所謂的國產航母,該航母距服役仍遙遙無期,可即便是服役了,印度現在也沒有可靠的艦載機隊伍可用。
由於沒有艦載機的研製能力,印度除了在國內搞些驗證和設想之外,非常想採購俄羅斯之外的艦載機,法國的陣風戰機和美國的F18艦載機都在選項之內。但是這些國家的戰機真的就適應印度的俄式航母?印度還能擠出巨資再搞一個艦載機體系嗎?
這些都是未知數,但我們知道的是,印度海軍的肌肉是越來越秀不出來了,秀一次掉一架誰也承受不起。現代化海軍建設終究是國力和科技的大比拼,沒有足夠的國力,是支撐不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