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海軍最早的隱身艦載機,先進性堪比B2,最終下馬的A-12

2021-01-09 V武研社
美國F-117隱身戰鬥轟炸機

上世紀80年代,美國在隱身飛機技術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有了B-2,F-117和F-22戰鬥機,這些戰機在世界上都是獨一無二的隱身戰機。那時候的下一代設想中的作戰飛機都融合了隱身特徵。

美國啟動隱身艦載攻擊機計劃,A-12概念誕生

A-12為了替代A-6攻擊機

作為長子的"一等人"(美國空軍)自然不會落後,於1988年初啟動了隱身艦載攻擊機計劃,作為A-6攻擊機的後續機型,代號為A-12。此時美國空軍的F-117與B-2已經服役,這兩款採用飛翼布局的隱身機展示出比常規布局更加優秀的載荷和航程能力,同時得益於隱身技術的開發,導致這類飛機的雷達信號特徵更低、對於對手來說潛在威脅更強。於是美國海軍也確定了A-12必須具備隱身設計,麥道公司推出的飛翼布局版本成功贏得競標。

採用飛翼式翼身融合設計

A-12的設計看起來很超前

同年,麥道公開展示了A-12的等比模型。A-12全長10.9米,翼展20.2米,採用飛翼式翼身融合設計,從俯視角度看好似一個等腰三角板。作為艦載機的A-12自然擁有摺疊機翼的功能,折起後翼展只有不到10米,佔用的機庫面積遠小於上一代A-6,這對於海軍來說如獲至寶。

巧妙的飛翼布局

因此海軍航母可以攜帶數量更多且性能更強的A-12,這讓海軍在未來可能存在的高烈度對抗中佔盡優勢。隱身性能較以往提升的可不止一星半點,每一艘航母也能因此而擁有數量更多的艦載機。這不僅極大地提升了對海對陸縱深打擊能力,還讓航母能夠準備更多的攻擊波次,或是同時發動對多個方向的進攻。

A-12折起後機翼,佔用空間遠小於F-14和A-6戰機

其實單從這方面看,便能窺見A-12的成功之處:巧妙的飛翼布局縮短了機身長度,發動機、彈艙和駕駛艙都被巧妙地安排進了厚度略大的機身。摺疊機翼後翼展比二戰時期的F-4U大不了多少,相比當時美國海軍的F-14和A-6艦載機,尺寸也小得多,但航母的噸位和機庫容量都有了長足的進步,顯然這是相當適合航母運作的特點,也難怪A-12幾乎毫無懸念地砍下了這一項目。

獨特的設計

A-12飛翼剖面最大厚度為2.1米,在座艙兩側布置了斜切式進氣口,進氣道採用了彎折設計,使得地面雷達發射的電磁波有進無出;同時發動機尾噴口進行了扁平化處理,不僅降低了雷達反射面積還縮小了紅外特徵,即便是後半球也擁有異常出色的隱身能力。這樣的隱身構型在現在看來都相當激進,它雖然採用的是飛翼布局,但比B-2更為激進的氣動設計讓人不禁聯想到飛行性能不太好的初代隱身攻擊機F-117攻擊機。當然了,A-12這樣激進的氣動布局事實上也為它日後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A-12的載荷空間看起來不錯,不過也有缺點

大內容積的飛翼布局讓A-12具有出色的載荷空間。A-12位於機腹的主彈艙最多可容納6噸精確制導炸彈,當攜帶一半數量時作戰半徑為1200公裡,打擊效率遠超A-6。麥道甚至給A-12配備了兩枚近距空空飛彈,用於緊急情況下自衛。A-12的翼面積為109平方米,在略大於F-117的情況下任務載荷能力卻為後者的3倍,展現出麥道出色的設計水平。不過受限於A-12短小機身長度的限制,機內彈艙的尺寸無法容納更長的巡航飛彈或現役各類反艦飛彈,因此麥道為A-12加裝了機翼掛架,不過這會使得A-12喪失隱身能力。此時只能在低威脅環境下執行任務,不過在美國海軍的作戰構想中完全夠用。

研製不易

這麼一款帶有革命性色彩的艦載機一旦服役,必定能讓紅色海軍感到芒刺在背。當對方在手忙腳亂地完成研製反隱身武器系統前,A-12都能把對手打得叫爹。無疑,"一等人"對其注入了極大量的心血,希望它能夠儘早地試飛、服役。不過理想是豐滿的,現實確實骨感的——A-12和其它激進到在當時看來"違背傳統認知"的項目一樣,在工程研製上出現了問題。

完成了工程設計階段,麥道公司感覺越來越力不從心,以至於在會議上作報告時只向美國海軍報喜不報憂。但精明的"一等人"美國海軍哪能那麼好騙,1990年海軍裝備辦公室對A-12項目開啟了審計行動。結果紙包不住火,麥道的欺上瞞下很快得到了揭發,甚至連子系統承包商也一併遭殃。1990年末,美國海軍公布了A-12存在的若干問題並啟動問責程序。"一等人"發現由於複合材料抗鹽霧腐蝕性較差,A-12的不少部件材料只能用傳統的經過防腐蝕工藝加工的金屬代替。

機內彈艙的設計顯然有悖隱身設計的嫌疑:與儘可能將彈艙集中布置一處的"正道"相比,A-12的機腹擁有多達4個大開口的彈艙!彈艙門之間的微小縫隙會反射雷達波、令隱身性能下降不說,一共四處彈艙開口和三處起落架開口更是讓機腹整處的結構強度嚴重不足。為了讓飛機的飛行性能達到初始設計中的指標數據,麥道公司又不得已對機翼大梁和承力框進行了大改。單是A-12的結構超重就達到3.6噸以上,這對於一款起飛重量為30噸級的飛機來說,超重幅度超過10%簡直是不可接受的。機頭安裝的西屋公司APQ-183多用途雷達無法滿足性能需求,航電系統的拖延加劇了海軍對A-12項目的質疑。

更為要命的是,這些問題在當時幾乎得不到快速地妥善解決:北美的複合材料工業在當時幾乎問鼎天下,麥道卻找遍了全球也沒能發現能夠適應惡劣海況下高強度使用的複合材料;連材料都沒有著落,下一步怎麼解決結構強度不足的情況?APQ-183多用途雷達的研發也發現了當時雷達工業的瓶頸,如何突破瓶頸對於西屋公司也是個極大的難題。此時修改原始設計只能是在最大限度下的亡羊補牢,但美國海軍也不可能容許這麼一款可能存在巨大問題的艦載機登上航母。

最終下馬

就在"一等人"與麥道相互指責、謾罵和扯皮時,紅色帝國的大廈驟然垮塌。美國海軍頓時"拔劍四顧心茫然",具備隱身、大航程的A-12瞬間成為了看似不太必要的屠龍之技。柯林頓政府上臺後提出的"冷戰紅利"政策令美軍很難再從國會老爺那裡獲得充足的軍費,於是不少正在進行著、為了有朝一日對抗紅色帝國的武器項目付諸東流。

這也成為了壓垮A-12項目的最後一根稻草——美國在這一瞬間成為了世界上唯一一個超級大國,一切看似極為先進卻耗資巨大的武器裝備項目也幾乎沒有了再進行下去的必要,這當然也包括A-12在內。國會再也不允許一款消耗了大量財政收入的武器研發,哪怕它在世界上有著多令人望項其背的先進性能。1993年底,A-12項目宣告終結轉為技術儲備,海軍只能繼續使用三代機。雖然海軍也不懈努力地尋求另外的隱身艦載機,但這些項目在最後都以失敗告終。

小結

儘管21世紀10年代前F-35項目便被提出,但直到2016年同樣經過了大量修改原始設計的F-35C才正式上艦測試。與1991年YF-22成為美國空軍下一代戰機相比,"一等人"比"二等人"晚了足足25年才有隱身機!而如今,A-12連娘家麥道公司都被併入了波音旗下,唯一一架全尺寸木製模型機也只能永遠地停留在博物館中,惋惜地訴說著自己的寂寥。

相關焦點

  • F-35艦載機才剛開始用 美國海軍就著急研發第六代艦載機
    【環球網報導 實習記者 馬巖】據《國家利益》雜誌網站6月27日報導,美國海軍目前正在研製第六代艦載戰鬥機,並計劃最早2030年投入使用。F-35C艦載機在航母上進行起降測試報導稱,該研製計劃名為「下一代制空權」(Next-Generation Air Dominance),目前進展已跨過純概念階段,正研製系統和機身的原型。
  • 這款國產五代戰機雖已下馬,但更適合做002型航母的艦載機
    我們再來看中國海軍對於四代艦載機的需求,中國海軍不比美國海軍。美國的利益遍布全球。這使得美國海軍是一支全球海軍。美國海軍的規模和實力超過世界上其他所有國家之和。蘇聯解體後,美國海軍已經是處於「無敵」的狀態,從它用F/A-18替換F14艦載機就能看出來,對於艦隊防空的需求不比之前。海軍的隱身版F14「NATF」的下馬和目前計劃替換的F35C也是從側面證明了這一點。
  • 中國新艦載機性能如何?除了隱身之外,和F18E相比真沒任何優勢嗎
    有消息稱我國的新一代艦載機將在明年實現首飛,那麼該艦載機的性能究竟會如何呢?真的除了隱身之外,和F18E相比沒有任何優勢嗎?提到我國的新型艦載戰機,目前最沒有爭議的點就是其肯定會採取隱身性能,所以究竟是殲20艦載版還是海鶻鷹就成為廣大軍迷熱議的問題。
  • 2艘航母已服役,殲-15戰鬥機大量上艦,中國還急需這七種艦載機?
    中國海軍擁有首艘航母的時間已經有近八年,擁有兩艘航母的時間還不足四個月。所以,中國海軍目前在航母領域還主要處於一種探索階段,不成熟、不完美是肯定的,這在航母艦載機領域表現得尤為明顯。目前「遼寧」艦和「山東」艦主要搭載的艦載機無非就是殲-15艦載戰鬥機、直-18A/F/Y大型直升機、直-9C這幾款,相對於美海軍航母艦載機部隊來說,我們的艦載機種類、數量都偏少。主要缺乏的是隱身艦載機、電子戰機、固定翼預警機、艦載教練機、艦載固定翼運輸機、艦載加油機、艦載無人機這七種艦載機。
  • 076兩棲艦或將問世,裝備電磁彈射和隱身無人機,戰力超遼寧艦
    076型兩棲攻擊艦被證實存在,而且在中船工業集團708所的公告中證實存在,076型兩棲攻擊艦相對075型兩棲性能也將再次獲得提升,而不只是搭載艦載直升機,還將搭載艦載戰鬥機,作戰能力堪比航空母艦。因此,076型兩棲攻擊艦是除中國003型航母最值得期待的大中型水面戰艦。
  • 新民晚報數字報-印度海軍緣何青睞米格-29K艦載機
    有印度海軍高級軍官稱,印度海軍航空兵將在該艦上展開駕駛米格-29K戰鬥機起降的訓練。那麼印度海軍緣何青睞米格-29K戰鬥機呢?  事實上,印度即將部署到「超日王」號上的是前蘇聯研製的米格-29K艦載機的改進型,包括米格-29K(9-41)戰鬥機和米格-29KUB(9-47)雙座教練機。  前蘇聯於1984年開始研製米格-29K艦載機,於1988年7月23日首飛。
  • 盤點二戰後美國海軍歷代艦載戰鬥機:F7U外形激進
    美國海軍航母數量眾多,配套的艦載機型號更是相當龐雜,二戰後儘管艦載機進入噴氣時代,但美國海軍的艦載機型號依然相當繁多,二戰結束至今美國海軍僅上艦服役過的艦載戰鬥機就接近20款,另外還有數十款專用的攻擊機,要具體到每一款都講的話足以匯成一部美國海軍艦載機發展史了,因此我們這裡以分代的方式對其進行盤點,每一代挑選1-2款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機型。
  • 美軍研製第六代艦載機,鎖定高速重型機
    美國海軍說NO 不過,這個結論可能出現致命的偏差,因為就在最近,美國海軍做出了一個截然不同的選擇。其悄悄成立的NGAD項目辦公室,開始研究新一代艦載機,作為F/A-18E/F「超級大黃蜂」的替代。
  • 印度海軍放棄國產LCA艦載機 轉向國外求購57架艦載機
    如今印度海軍航母搭載的艦載機是花費大價錢購買的俄羅斯米格-29K艦載機,雖然這些艦載機的採購價格遠超同期市場價格,但在原有的AV-8B艦載機全部退役以及國產艦載機研發狀況頻發的情況下,印度海軍別無選擇。  印度一直將中國視為其傳統的對手,中國海軍的首艘航空母艦遼寧艦已經進行了多次艦機融合訓練並在2016年末進行了首次遠海訓練,中國自建的首艘國產航母也即將下水。
  • 超音速「騎士」:美軍F7U「彎刀」與F-8「十字軍」艦載機
    圖為一架沃特F7U「彎刀」戰鬥機在航母起飛從不成功的美國海軍第一種噴氣式艦載機開始,美國在噴氣式艦載機時代相繼研發成功並大批量列裝了多種世界最高水平艦載機,比如早期的F7U彎刀艦載機,F8十字軍戰士艦載機,F14熊貓艦載機,F18艦載機和最新的F35系列隱身艦載機。
  • 海軍專家:艦載機降落事故率最高 可以盲降
    :五大常任理事國唯中國無航母第三場:海軍專家:俄航母是四不像 印度策略卻很獨到第四場:海軍專家:航母涉5大關鍵技術 自主研發無捷徑第五場:海軍專家:英國在艦載機發展上走了一段彎路李傑 特約嘉賓正在船塢中建造的cvn-78號航母印稱國產鋼材過關 首艘航母12月鋪設龍骨航母所用鋼材要求高強度和高韌度
  • 海軍:只要進口艦載機
    但從印度海軍目前仍在評估美國波音和法國達索回應信息的做法來看,至少印度海軍更偏向進口艦載機,波音和達索分別擁有FA18系列艦載機和陣風M艦載機,這兩款艦載機都是世界現役綜合性能最高的艦載機之一。印度的艦載機採購,目的是替代現役的米格29K艦載機。
  • 美國三十多年前就能造出 B2轟炸機,難道真有外星科技嗎?
    那麼B2戰略轟炸機的隱身功能有多麼好呢?美國空軍經過測算後發現一架b2戰略轟炸機在雷達上的反射面等於一隻海鷗的大小,因此,B2獲得了軍屆非常高的評價。那麼b2是如何取得這麼高的成就的呢?根本原因就是他的先進的氣動布局和隱身塗層。不要戰略轟炸機,它的發動機放在了中間偏上的部分,設計人員對它的尾翼,發動機排氣口進行了特殊的設計,使得發動機排出的熱量可以不被偵測到。B2戰略轟炸機有如此強大的隱身功能,最主要的還是他的隱身塗層。
  • 鶻鷹戰鬥機新圖出現,31003開始完善隱身,傳統黑煙消失不見
    最近,網絡上出現了一張沈飛FC-31鶻鷹戰鬥機的圖,作為沈飛未來30年核心項目,鶻鷹戰鬥機受到了國內外軍迷的高度關注,美國總統川普甚至認為這是中國抄襲美國F-35戰鬥機的鐵證。
  • 又一核航母終於下水,將搭載隱身艦載機,自嘆實力無可匹敵
    美國軍工方面的發展相比其它國家要更強大,而且一直以來也都堅持著霸權主義,給世界很多國家都帶來了很大的威脅,不過美國新型武器的出現,同樣也引領著世界各國軍事的進步,特別是美國的航母更是一艘接著一艘的建造出來,如今還有很多國家對此都一籌莫展。
  • 【兵器說】「海上雄鷹」艦載機的騰飛之路
    圖為三種艦載機起飛方式對比中國網新聞8月2日訊 2016年4月27日海軍少校張超在駕駛艦載機進行陸基模擬著艦接地時,突發電傳故障,在推桿無效後被迫跳傘,墜地受傷,經搶救無效犧牲。沉痛的消息令國人揪心不已,人們不禁要問,是什麼讓艦載機起降訓練如此危險?本期【兵器說】帶您一探究竟,一起走近「海上雄鷹」艦載機的騰飛之路。
  • 中國將研製新型5代艦載機,殲20和殲31為何慘遭落選?
    圖為殲20艦載機 目前中國手中擁有殲20與殲31兩款五代機,並且殲20已經進入空軍現役,之前的殲15艦載機,就是從殲11基礎上進行升級改進的,那麼殲20按道理完全可以改裝上艦,之所以不選擇這款戰機作為海軍新一代艦載機,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 蘇33,殲15和超級大黃蜂,誰才是艦載機之王?實戰經驗差距很大
    艦載戰鬥機,是一種可以在航母上完成起降工作並執行任務的戰鬥機,在二戰期間航母出現後,艦載機隨即誕生,但隨著艦載機進入新的發展時代,目前世界上排得上號的艦載機也就那麼幾種。蘇霍伊設計局的蘇-33戰機,我們的殲15飛鯊戰機,以及超級大黃蜂F/A-18戰鬥機。
  • 印度海軍米格29墜海,艦載機又少一架
    除了印度海軍外,還有美國海軍、澳大利亞海軍、日本海上自衛隊參演。 該軍演的第一階段在印度洋上的孟加拉灣舉行,第二階段在阿拉伯海舉行。 在第一階段軍演中除印度海軍驅逐艦、護衛艦外,美國海軍的麥凱恩號驅逐艦、澳大利亞海軍的巴拉拉特號護衛艦、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大波號驅逐艦參演;而在第二階段軍演中,印度海軍唯一一艘現役航母超日王號出動,美國海軍也出動了尼米茲號航空母艦參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