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大化學實驗展演:15年的科學精神守候

2020-11-24 騰訊網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通訊員 嶽嘉寧 李璇良)近日,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第十五屆「Chemistry Show——身邊的化學」實驗展在武漢舉行。12個學生團隊演繹他們的創意實驗,600餘名師生參加這場能動手、能品嘗、能「帶貨」的趣味活動,讓廣大師生體驗到化學「這一變化之學」的魅力。

在名稱為「雲蒸霞蔚」展演項目現場,該校2019級化學專業學生許依玲、呂松磊、蔡春光三位同學邊演繹邊講解,「這個實驗中用到的實驗用品是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如食用油、泡騰片」,而它們混在一起會碰撞出絢爛的「火花」,而什麼樣的火花,取決於觀眾的個人喜好」。

只見展演隊員左手拿著試管,右手拿著滴管,小心翼翼地先在試管裡加入四分之一的水,再加入一至兩滴顏料,震蕩試管使色素充分混合均勻後再加入四分之三的食用油,將泡騰片放入試管中,泡騰片含有的物質會發生化學反應,產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裹挾著顏料水在油層中上升,直至二氧化碳散逸在空氣中,水滴下沉,產生上下沉浮的現象。

觀眾躍躍欲試迅速參與到在製作活動中,大家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不同顏色的顏料水,「雲蒸霞蔚」景象很快生成。

社會生活中的「遇強則強,遇弱則弱」現象在化學領域也有,這就是非牛頓流體。生活中常見的液體,如水,滿足牛頓內摩擦定律,稱之為牛頓流體,但有一些特殊的流體不滿足牛頓內摩擦定律,稱為非牛頓流體,最常見的就是玉米澱粉溶液。將玉米澱粉與水按2:1的比例配比,就得到了一份非牛頓流體溶液。當你輕輕撫摸它時,他會像水一樣流動;而當你重重擊打它時,他就會像固體一樣堅硬。

除了好看好玩的,還有「好吃」的。汪若涵、馮夢露、姚瑤等同學展示了「分子料理」的製作。分子料理又叫分子美食學,通過研究食物烹調過程中及加入不同物質後,食物隨溫度、烹調時間變化而變化的關係,探討其過程中各種物理與化學變化規律,在此基礎上再對食物加以解構、重組及運用。「此次項目我們選用的是分子料理中最著名的球化技術」,「通過卵磷脂和鈣鹽的化學反應,形成一層類似魚子醬或雞蛋黃的薄膜,與此同時擁有與真正的魚子醬、雞蛋黃類似的口感和外形。雞蛋的蛋白我們使用吉利丁粉製作,吉利丁粉也叫做明膠,是提取自魚膘、魚皮加工製成的一種蛋白質凝膠。最後,我們就製成了可以以假亂真的「分子料理」人造雞蛋和魚子醬」。參加活動的大一同學張旻宇說:「平時確實吃了不少這樣的形美味醇的美食,還真沒想它的製作形成的化學原理,以後要化學道理多透視身邊事物」。

中國地大材化學院一直重視學生對學科知識轉化應用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從日常生活出發,用化學知識理論觀察身邊觀察問題,設計解決或優化思路方法,並做成創意產品。自2005年啟動化學實驗展演以來,每年吸引數十人組成參加、萬餘名師生參與互動,傳播了化學趣味與魅力,傳承了「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科學探索精神。

作者:嶽嘉寧 李璇良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雲蒸霞蔚、分子料理……中國地大舉行化學實驗展演
    楚天都市報11月23日訊(記者肖楊 通訊員嶽嘉寧 李璇良)近日,中國地質大學第十五屆「Chemistry Show——身邊的化學」實驗展繼續火熱舉行。12個學生團隊演繹他們的創意實驗,600餘名師生參加這場能動手、能品嘗、能「帶貨」的趣味活動,讓廣大師生體驗到化學「這一變化之學」的魅力。
  • 中國地大化學展:展示學生身邊化學之美
    中國教育新聞網訊(餘江濤 陳文婷 實習生 陳玲)大化流行——「一杯礦泉水搖身成為草莓牛奶」「自製護手霜」這樣的精巧創意近日在地大新校區上演,這是該校材化學院「Chemistry Show——身邊的化學
  • 2017年全國科學實驗展演以生動有趣的表演展現科學魅力
    2017年全國科學實驗展演匯演現場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11月29日,以「科技強國 創新圓夢」為主題的2017年全國科學實驗展演匯演在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正式拉開帷幕。該活動由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科技部政策法規與監督司主辦。由有關部委、中國科學院及全國各地20多個省、市推薦的69組科學實驗秀隊伍,以物理、化學、生物等領域中有趣的科學現象為切入點,將科學知識與多種藝術形式巧妙地融合,呈現出一場美妙絕倫的科學秀。
  • 貴州省第四屆科學實驗展演匯演決賽舉辦
    11月27日,由貴州省科技廳主辦的「貴州省第四屆科學實驗展演匯演決賽(成人賽)」在貴州科學城舉辦。各組選手以物理、化學、生物、醫學、工程等領域中有趣科學現象和生活中日常活動為切入點,表演了極具創意的自選實驗,將科學知識與多種藝術形式巧妙地融合,既有經典科學實驗的重新編排演繹,又有前沿科研成果的通俗形象化展示。據介紹,獲獎隊伍將參加全國大賽。
  • 」龍捲火與消防「作品獲「湖南科學實驗展演匯演決賽」二等獎
    為全面展示科技創新成就和科技戰疫成效,大力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提升科普傳播能力,「2020年全國科學實驗展演匯演預賽暨湖南科學實驗展演匯演決賽」於11月14日在湖南第一師範學院田漢劇院舉行。來自省內學校、科技館、企業等單位的21支參賽隊伍齊聚長沙,將科學實驗與舞臺表演融為一體,既有知識的傳授,又有方法的演示,讓觀眾在輕鬆、有趣的氛圍中感受科學實驗的魅力。
  • 湖南首屆科學實驗展演匯演大賽,作品「龍捲火與消防」獲二等獎
    為全面展示科技創新成就和科技戰疫成效,大力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提升科普傳播能力,「2020年全國科學實驗展演匯演預賽暨湖南科學實驗展演匯演決賽」於11月14日在湖南第一師範學院田漢劇院舉行。來自省內學校、科技館、企業等單位的21支參賽隊伍齊聚長沙,將科學實驗與舞臺表演融為一體,既有知識的傳授,又有方法的演示,讓觀眾在輕鬆、有趣的氛圍中感受科學實驗的魅力。本次大賽以「科學抗疫 創新驅動」為主題,旨在向公眾廣泛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實驗教學中心:讓化學與公眾生活「零距離」
    作為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重要基礎學科,化學存在於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化學。化學究竟給生活帶來了怎樣的影響?讓我們一起跟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實驗教學中心的腳步,學習化學常識、發現身邊的化學、從生活中去了解化學給人類帶來的改變。專業團隊助力高質量科普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實驗教學中心成立於2000年。
  • 【安徽科技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實驗教學中心:讓化學與公眾...
    作為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重要基礎學科,化學存在於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化學。化學究竟給生活帶來了怎樣的影響?讓我們一起跟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實驗教學中心的腳步,學習化學常識、發現身邊的化學、從生活中去了解化學給人類帶來的改變。專業團隊助力高質量科普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實驗教學中心成立於2000年。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大人才培養結碩果
    「身邊的化學」實驗展演活動一年一度,探索人才培養創新之路  張玉賢攝  學校倡導因材施教,探索優秀學生成才規律和拔尖人才培養方式,早在20世紀八十年代,學校就先後從1985級和1987級學生中各選拔了30名德智體兼優的學生
  • 科學展演與集市……湖南「科學之夜」帶你探訪科學時光
    三湘都市報8月30日訊(記者 楊斯涵 黃京 通訊員 陳蕊楠 任彬彬)最快5秒就可以完成體溫檢測的兒童晨檢機器人;既會跳舞,又能做到有問必答的智慧機器人;還有在疫情期間保護白衣天使的防疫設備……8月29日,2020年湖南科學之夜線下嘉年華在長沙市青少年宮拉開帷幕,科學展演和科學集市兩個模塊同時上演。
  • 中國交響樂作品展演和「新時代中國交響作品原創精粹」出版項目啟動
    新華社北京5月19日電(記者史競男)中國交響樂作品展演和「新時代中國交響作品原創精粹」出版項目《致祖國》19日在京同步啟動。記者從19日由中國音樂家協會、中央音樂學院和人民音樂出版社聯合在京主辦的展演啟動儀式及《致祖國》出版發布會上獲悉,為展示70年來我國交響樂的創作成果,中國交響樂團、上海交響樂團、中央音樂學院交響樂團等多支國內著名交響樂團將在北京、天津、上海以及青島、哈爾濱、成都、深圳等多個城市舉辦約15場精彩演出,展現中國當代作曲家的70部優秀交響音樂作品。
  • 南開先賢事跡登上中國科協主題教育文藝展演
    南開先賢事跡登上中國科協主題教育文藝展演 2019-12-17 22: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地大獲批兩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2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的資助名單,我校工程學院唐輝明教授、材料與化學學院夏帆教授申報的兩項重大項目獲得資助。該項目以重大滑坡預測預報為目標,聚焦滑坡演化過程與物理力學機制核心科學問題,凝鍊了滑坡啟滑關聯機制、滑坡啟滑物理力學機制、滑坡過程預測預報理論三個關鍵科學問題;以滑坡孕育過程為基礎,提出重大滑坡的啟滑分類;揭示鎖固解鎖型、靜態液化型和動水驅動型滑坡啟滑物理力學機制,建立相應的啟滑判據;創立基於物理力學過程的滑坡預測預報理論。
  • 中國交響樂作品展演:人文組曲《新韶九章》首演成功
    11月2日晚,由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音協主席葉小綱攜多位作曲家創作的大型人文交響組曲《新韶九章》在廣州大劇院成功首演。在過去兩年的創作中,葉小綱帶領創作團隊多次深入韶關採風,挖掘韶樂文化中的哲學思想與人文精神,汲取創作靈感,創作中國聲音、中國旋律。此次首演後,《新韶九章》將在國內外展開巡演。「希望通過這一交響音樂組曲的創作展演,讓世界各地的人民認識了解中華虞舜道德文化的豐富內涵,體味既根植中華文化傳統又體現新時代中華兒女文化理解的韶樂文化。」葉小綱說。
  • 生命科學相關化學試劑及實驗耗材市場研究
    我國生命科學領域研究起步較晚,國內生物實驗室產品只佔全球市場份額的一小部分。歐美發達國家在現代生命科學領域長期投入,目前仍是生物實驗室產品行業消耗最大的市場,佔據了絕大部分市場份額,其高端實驗設備、試劑、耗材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均處世界領先水平。本文重點討論我國實驗用產品的情況。
  • 這個科學實驗秀太精彩了……
    11月26日,由曲靖市科技館與羅平縣科協聯合開展的科普知識進校園暨「科學實驗秀」活動在板橋鎮中心完小和浙都小學分別開展,600餘名師生現場感受了科學的奧妙與無限魅力。活動中,曲靖市科技館的科普志願者們通過科學實驗秀,現場展演了「鉛筆穿水袋」「火山噴發」「掌上火焰」「大象牙膏」4個有趣的科學小實驗,並邀請學生和老師一起參與現場實驗,使師生們「零距離」感受了科學實驗的有趣和奧秘。
  • 2020年中考化學《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考點高頻易錯題...
    【點評】本題考查了研究和學習化學的基本方法,明確基本化學知識是解題的關鍵。4.下列課本實驗沒有用到轉換法的是(  )【分析】用到轉換法目的是將比較抽象的關係形象化,使學生比較容易接受。【解答】解:「用磁鐵來吸一下」這一過程,屬於科學探究環節中的設計實驗。【點評】本題難度不大,考查的是科學探究方法,是研究初中化學問題的重要方法,了解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 論科學精神 - 中國青年網
    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攝1915年1月,由任鴻雋、秉志、周仁等人發起的中國科學社創辦的《科學》月刊在上海首期出版,其發刊詞提出「世界強國,其民權國力之發展,必與其學術思想之進步為平行線」,並從「科學之有造於物質」、「科學之有造於人生」、「科學之有造於智識」,以及科學有助於提高人的道德水準四方面論述了科學的社會功能,開始了在中國傳播科學的事業。
  • 寧波小哥熱衷科學實驗 成了抖音上的「化學男神」
    解答這些神奇現象背後的秘密,沒準只需要一個科學實驗就可以了。近幾年,「科學實驗」成了新興的熱門詞。在寧波,也有個小夥子因為熱衷科學實驗,成了抖音上的「化學男神」。  戀上化學的好奇心  一副黑框眼鏡,利落的短髮,白淨的臉上掛著招牌式的微笑——作為一個理科男,26歲的徐鵬飛給人的第一印象,更像是文科生般感性隨和。
  • 摩羅丹杯山東省首屆老年大學文藝展演正式啟動
    中國山東網4月27日訊 作為「摩羅丹杯」山東省首屆老年大學文藝展演的重頭戲之一,26日下午, 「摩羅丹杯」山東省首屆老年大學文藝展演新聞發布會」在山東廣電產業大廈召開。以「謳歌幸福、愉悅身心、傳遞快樂、展示老年風採」為主題,以構建新的展示、溝通、交流平臺為目標,以展現山東老年文化藝術事業新成果為導向,展現山東老年人積極向上新風貌,滿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使更多老年人共享改革開放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