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實驗教學中心:讓化學與公眾生活「零距離」

2020-12-06 中國科大新聞網

【安徽科技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實驗教學中心:讓化學與公眾生活「零距離」

安徽科技報全媒體記者 張朝輝 實習記者 葛婷

科普教育活動走進社區。

作為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重要基礎學科,化學存在於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化學。化學究竟給生活帶來了怎樣的影響?讓我們一起跟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實驗教學中心的腳步,學習化學常識、發現身邊的化學、從生活中去了解化學給人類帶來的改變。

專業團隊助力高質量科普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實驗教學中心成立於2000年。該中心在2013年獲批為化學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以中心為主體的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在2015年獲批為化學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現有儀器臺(套)數近4500件,實驗設備固定資產總值約1億元。規範的實驗場地、先進的實驗設備為科普教育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硬體支持與保障。

實驗教學中心擁有一支學歷層次高、業務能力強的實驗教學隊伍。實驗教師在努力做好實驗教學本職工作的同時,利用專業特長,通過多種途徑廣泛開展科普教育活動,累計在《大學化學》等科普專刊發表科普文章9篇。專業並樂於奉獻的科普隊伍、豐富的科普活動經驗、良好的硬體條件,讓中心不斷發展成為優秀的科普教育基地。

圍繞「化學讓大自然豐富多彩、色彩斑斕——天然色素的五彩世界」、「化學很魔幻——揭秘化學小魔術」、「化學讓我們生活得更智慧、更安全、更健康——消除大眾生活誤區」、「化學也詩意——以詩『化』,打造詩意化學科普」和「化學讓大自然更為奇特絕妙——走進大自然,學習化學知識,感悟化學的魅力」五大主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實驗教學中心積極開展多元化科普活動,產生了良好的示範輻射作用和社會反響。

趣味實驗提升公眾參與感

近三年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實驗教學中心圍繞中國科學院兩個科普項目的建設,通過「請進來」、「走出去」、「全方位」的多元化科普形式,引領大眾發現化學之美、感受化學的魅力、體會學習化學的樂趣,起到了良好的科普效果。

自2013年始,中心承辦了科技活動周的化學與材料科學科普點活動,通過趣味化學、求真實驗、化學秀、科普報告、實驗室參觀等活動,吸引大眾參與這一化學盛宴,參與人次數逐年攀升。此外,中心還邀請安徽省色譜分析學會專家到科技活動周開展科普教育活動,讓普通人了解色譜分析法。

為了擴大科普的影響力,中心積極走進革命老區和西部大山深處、走進澳門、走進課堂、走進社區、參加科普比賽,開展各類科普活動。中心科普團隊先後走進安徽省金寨縣鄉村中學、寧夏海原縣開展科教扶貧和科普教育活動;走進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科技委員會主辦的「2018科技周暨中華文明與科技創新展」;中心老師與學生科普志願者多次進入中小學課堂,帶領學生們進行趣味實驗探索,學習化學知識;為深入社區開展基層科普,中心與華潤五彩城合作,舉辦了「科大趣味化學實驗室」科普活動,一百多組家庭參加了趣味實驗互動;中心方思敏老師代表中國科大首次參加2019年中國科學院科普講解大賽,獲得一等獎,並獲得全國比賽優秀獎;中心老師指導的兩支隊伍代表中國科大首次參加2019年全國第四屆科學實驗展演匯演大賽,均獲得了二等獎的好成績。

中心還採取多種形式,全方位地進行化學科普教育活動。在科普活動現場設立現場趣味實驗,讓參與者動手操作生動有趣的化學實驗,感受化學的魅力與神奇;製作趣味實驗展板與手冊,介紹實驗用品、操作及原理,幫助公眾更好的理解現象背後的化學原理。同時,中心還設計了專屬吉祥物大華(化)和小雪(學),吸引了更多的中小學生參與化學科普教育。

持之以恆讓科普更有成效

「目前,公眾對化學的認知還有些片面,為了改善這種局面,化學工作者和化學愛好者都在做各種努力,但化學科普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中心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學校經費及政策等方面的大力支持下,中心將制定一個持續、系統的科普規劃,確保科普工作的有序有效開展。

「在前期的科普工作中,我們積累了豐富的化學科普素材,比如開發了一些趣味實驗、製作了實驗操作手冊、拍攝了視頻,後面我們將把這些零散的科普素材整合成一個完善的科普內容體系,更有利於科普工作的開展。」中心的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現在中心正在製作《奇妙的化學世界》慕課,課程知識深淺有度,既可作為中小學生學習化學的啟蒙課程,又可作為高中生大學生學習化學的增味劑,同時也能為廣大化學科普者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平臺。

為了實現科普課堂常態化,中心計劃通過選擇趣味性強、安全易操作的實驗項目形成一套化學實驗課程體系,聯繫中小學、幼兒園定期在課堂開展,邀請科研工作者進行科普講座等措施,將科普工作長期的、紮實的推進到中小學課堂乃至幼兒園課堂中去。

為實現科普對象全民化和科普渠道多樣化,除了科普講座、科普課堂、展示參觀等科普方式,中心還將繼續利用創建的化學科普園地微信公眾號進行化學科普。中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2019年化學元素周期表年的系列推送、2020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系列推送,受到了公眾的一致認可,起到了很好的科普效果。我們將繼續利用好這一科普陣地,精益求精,更好地開展科普工作。」

《安徽科技報》(2020年09月25日09版)

http://ahkjb.nkb.com.cn/ahkjb/news/186/1149/6923-1.shtml

相關焦點

  • 【安徽科技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實驗教學中心:讓化學與公眾...
    【安徽科技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實驗教學中心:讓化學與公眾生活「零距離」 安徽科技報全媒體記者 張朝輝 實習記者 葛婷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一級學科名單,中國科學技術大學6大王牌學科
    你知道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一級學科有哪些?下面提供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重點學科一覽,你選哪個?1、數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始創於1958年,2007年獲首批一級重點學科,是教育部985、211工程、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建設學科。
  • 走近科學│營員在中國科大開展創新小實驗 體驗科學魅力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科學的真理應該在實驗中和以實驗為基礎的理論中去找。參加創新小實驗是2019年高校科學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分營活動中的重要一環。7月17日上午,160名營員分成5組,分別前往物理、化學、生命科學、工程科學、信息實驗教學中心參觀學習,並於當天下午動手進行了創新小實驗。上午10時30分,營員們來到物理實驗教學中心後,在志願者的帶領下分別參觀了力學演示實驗室、光學演示實驗室、傅立葉光學實驗室、掃描探針顯微鏡實驗室、研究型光學實驗測試實驗平臺等實驗室。
  • 北京大學舉辦化學節:走進生活中的化學—新聞—科學網
    沒錯,這是關於化學的科普活動現場。儘管天公不作美,但由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學生會主辦的「新青年,新化學」中國化學青年論壇——化學文化節還是如期舉行。 化學文化節是該論壇中面向大眾開放的科普展示活動,也是該論壇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此次化學文化節展示主題主要涉及食品、藥品、化妝品和環境中的化學知識,期望從大家的日常生活的常見物品和現象,揭示化學原理,科普化學常識。
  • 她投身於有機化學專業,獲獎無數!保研至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繼續深造
    1次西南石油大學第八屆化學實驗競賽三等獎第三屆四川省大學生機器人大賽「優秀志願者」稱號第二屆全國大學生化工實驗大賽西南賽區選拔賽暨賽區決賽「優秀志願者」稱號第十二屆中國油田化學學術論壇「優秀志願者」稱號西南石油大學2020屆「優秀畢業生」稱號負責省級創新創業訓練項目一項負責國家級創新創業訓練項目一項
  • 想學化學專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京大學和南開大學誰更好?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京大學以及南開大學都是我國985工程重點大學,在諸多學科領域內有著強勁的實力。在化學學科領域內,這三所高校的表現也都非常的突出,目前三所高校均為世界一流大學A類建設高校,一流學科中均有化學專業。
  • 分析化學實驗(第2版) 分析化學實驗課教材 金谷 中國科大出版社旗艦店
    出版日期:2020年10月出版社: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
  • 化學專業院校排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趕超北京大學,19年排名第一
    首先老規矩先科普一下我國對化學專業的學生的培養目標,我國化學專業主要培養具有良好的科學、文化素養,掌握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要具有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能在化學及相關領域從事科研、教學及其他工作的人才。很多化學專業的學生在畢業後少部分人進入研究所或者讀研從事科學研究工作,還有一大部分人會從事教學工作。
  • 靠做「化學實驗」,洋教授成了中國「網紅」
    好奇中國總是能激發觀眾好奇心的戴偉,當初來到中國正是源於好奇。從少年時代起,戴偉就有兩大愛好。一是化學,他常在自己家做實驗。而除此之外,就是遠在地球另一端的中國。70年代初,中國還沒有實行改革開放,對他來說這還是一個「神秘國度」。他周圍的人對中國的了解大多始於美國總統尼克森訪華。
  • 教育部:中國14所頂尖「化學工程」大學,天大、浙大、哈工大競爭
    一、化學工程與技術專業的A+高校:天津大學在理工科專業領域具有獨特發展優勢的天津大學,已經具備了深厚的學科發展功底。天津大學的其前身為北洋大學,始建於1895年10月2日,是中國的第一所現代大學,素以「實事求是」的校訓、「嚴謹治學」的校風和「愛國奉獻」的傳統享譽海內外。
  • 在家中也能做實驗丨化學實驗中心開通虛擬仿真實驗平臺!
    大學化學實驗(O)課程組在2017年就拍攝了「有機實驗基礎操作」視頻,學生通過視頻可以完全看清楚操作的每個細節,準確掌握要點。化學系副主任王敏老師說:「虛擬實驗和網上的一些課程資源,對我們的線上教學都具有參考和借鑑作用。但如果沒有原始視頻資源,網絡連接在直播時可能不通暢,而且內容不一定非常契合。總體而言,開發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視頻資源非常重要。
  • 在家也能做實驗 浙大化學實驗中心開通虛擬仿真實驗平臺
    2020年的春學期,浙江大學線上開課全面開展,化學系以「教學不停頓、要求不降低、質量不減弱」為目標,全面開啟了166門課程的雲課堂工程。實驗課怎麼辦?精密籌備+累積資源挖掘+虛擬仿真實驗實驗課程網上授課,與理論課相比,面臨著更大的挑戰。化學實驗沒有了到實驗室實際操作的環節,教學該如何進行呢?首先,整個學期教學計劃需要徹底調整。
  • 考研化學專業排名靠前的大學
    北京大學高等學校化學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是中國國立大學中成立最早的化學系,擁有5個研究所:無機化學研究所、有機化學研究所、分析化學研究所、物理化學研究所、理論與計算化學研究所;擁有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1個國防科工委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
  • 馬蓮:化學與生活——化學工業的創新
    )有限公司科學技術合作部總監、中國化學會理事馬蓮。     化學是充滿魅力的,我自己之所以喜歡化學,是因為有一個特別大的吸引點,每當我做化學實驗的時候,我設計好化學實驗,如果出來的結果和我預想的是一致的,我會非常有成就感,覺得我做了一個非常好的設計。如果出來的結果跟我預想的不一樣,我也非常高興,因為它會給我帶來驚奇。所以我們講化學是充滿魅力的,會有無窮的探索,總會有不斷出現新的結果,讓你感覺驚奇,想繼續探索下去。
  • Nature雜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60歲生日快樂!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即將迎來60周年校慶,Nature雜誌官網為此開闢特寫板塊,盤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60年來取得的輝煌成就。(地址:http://t.cn/EvZ6hAx)雷鋒網AI科技評論記者發現,在板塊中一篇名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60年精彩輝煌》的文章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被譽為是中國「獨一無二的存在」,直接隸屬於中國科學院(CAS),因而可以專注於尖端科學技術的研發,為世界栽培富有遠見的領導者,並以卓越的學術成就享譽全球。
  • 群賢畢至,中國化學會全國無機化學學術會議在山東大學開幕
    8月19日上午,由中國化學會主辦、中國化學會無機化學學科委員會和山東大學承辦的中國化學會第十屆全國無機化學學術會議在山東大學中心校區體育館開幕。大會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錢逸泰,大會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嚴純華,中國科學院院士佟振合、趙東元、陳小明、謝毅,山東大學黨委書記郭新立,中國化學會秘書長、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副所長範青華研究員,山東省科技廳廳長唐波,山東省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陳愛國出席開幕式。
  • 青島科技大學:「網絡實驗課」讓學生線上「動手」實驗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通訊員 李鯤鵬 王澤鵬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邢婷)疫情的突如其來,打亂了高校教育教學的節奏,對於實驗教學,更是一次巨大考驗。青島科技大學積極響應「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號召,充分利用網絡教學平臺開展線上實驗教學,順利實現實驗的「延期開學不停課」,使學生在家也能「動手」做實驗。
  • 化學從未如此美麗——《美麗化學》中文完整版
    *搜微信號"jiaoshiboya"或公眾號"教師博雅"*「教師博雅」——首個為教師服務,關注教師專業發展、人文素養提升、師德師風建設,啟迪新知新思、傳播優秀文化的微信公眾平臺。---✄-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和清華大學出版社聯合製作的原創數字科普項目《美麗化學》中文版於10月底與中國大眾見面。
  • 中國地大化學實驗展演:15年的科學精神守候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通訊員 嶽嘉寧 李璇良)近日,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第十五屆「Chemistry Show——身邊的化學」實驗展在武漢舉行。12個學生團隊演繹他們的創意實驗,600餘名師生參加這場能動手、能品嘗、能「帶貨」的趣味活動,讓廣大師生體驗到化學「這一變化之學」的魅力。
  • 直播化學實驗吸粉300萬,「網紅」洋教授來寧「玩」科普
    12月21日上午,牛津大學博士、「網紅」戴偉(David G.Evans)教授在江蘇科技館為南京的中小學生上了一堂生動的化學實驗課。作為擁有幾百萬粉絲的科普大V,很多人是通過短視頻了解到「戴博士」,並因此打開了一扇化學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