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網民有關江橋生活垃圾焚燒廠原址擴建工程的疑慮和提問,文明在線編輯部進行了整理匯總,並提交至相關部門請求答覆。
>>>>投訴原文:關於《江橋生活垃圾焚燒廠》原址擴建工程的質疑!
有關管理部門高度重視,約請上海環境科學院進一步就網民質疑給予回復。現摘編環境科學院答覆材料如下:
回答要點:
1/環境保護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能源局在2008年9月4日頒發了環發【2008】82號文《關於進一步加強生物質發電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管理工作的通知》,其附件《生物質發電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查的技術要點》對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類項目廠址選擇的要求如下(原文):
「按照原建設部、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科技部《關於印發〈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及汙染防治技術政策〉的通知》(建城〔2000〕120號)的要求,垃圾焚燒發電適用於進爐垃圾平均低位熱值高於5000千焦/千克、衛生填埋場地缺乏和經濟發達的地區。
選址必須符合所在城市的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及環境衛生專項規劃(或城市生活垃圾集中處置規劃等);應符合《城市環境衛生設施規劃規範(GB50337-2003)》、《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工程技術規範(CJJ90-2002)》對選址的要求。
除國家及地方法規、標準、政策禁止汙染類項目選址的區域外,以下區域一般不得新建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類項目:
(1)城市建成區;
(2)環境質量不能達到要求且無有效削減措施的區域;
(3)可能造成敏感區環境保護目標不能達到相應標準要求的區域。」
2/本次擬實施的項目是技改及擴建項目,不是新建項目。
3/江橋生活垃圾焚燒廠技改及擴建項目在總體上是符合國家三部委聯合頒發的環發【2008】82號文相關規定的,理由如下:
(1)江橋生活垃圾焚燒廠技改及擴能工程是上海市重要的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該項目已被列入《上海市固體廢棄物處置發展規劃(修訂稿)》和《上海市環境保護三年行動計劃(2006-2008年)》,與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及其相應的專項規划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在江橋廠建設技改擴能項目還可以避免重複布局,同時符合汙染物集中治理的環保原則。
(2)江橋生活垃圾焚燒廠位於上海市市級工業區-上海未來島物流科技園內,該地塊的土地利用規劃屬於環境衛生設施保留用地。該選址的北部地區也是工業區。在項目選址的區域功能定位和土地利用屬性方面符合項目選址的基本要求要求。
(3)項目地區的環境空氣、聲環境、土壤和地下水環境質量現狀符合國家環境質量標準的要求。與江橋生活垃圾焚燒廠建設以前監測資料(1998年9月)相比,除環境空氣中的二氧化氮與全市情況一樣略有增加外,其它各汙染指標都呈改善趨勢,項目地區環境質量維持原有級別。這表明江橋生活垃圾焚燒廠運行後對項目地區無顯著的環境影響。
(4)按照國家環境保護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能源局頒發的環發[2008]82號文的技術要求,於2008年9月在陽光威尼斯、真新小學、桃浦新村布置三個環境空氣二惡英監測點和兩個土壤二惡英監測點。監測結果顯示,各監測點大氣環境中二惡英的濃度完全符合環發[2008]82號文規定的質量標準(0.6pgTEQ/m3)要求。各監測點土壤環境中二惡英的濃度屬於上海市背景濃度範圍中的較小值,對比美、德、日等7個國家的土壤標準,監測值屬於清潔水平。這說明江橋生活垃圾焚燒廠運行後未見產生明顯的二惡英累積影響。
(5)項目距最近的敏感目標400米以上,其間為工業區和滬杭鐵路。該項目的衛生防護距離為300米,在該範圍內無環境影響敏感目標。
(6)項目煙氣排放採用了國際上先進的歐盟2000標準,採用「爐內噴尿素+幹法(噴活性碳及消石灰)+袋式除塵器+溼式洗滌塔」煙氣淨化工藝;滲瀝液採用生化處理加膜處理的處理技術。汙染物均能有效地實現達標排放。根據國家和上海市實施總量控制的要求,該項目被列作總量控制的汙染物是二氧化硫,經煙氣處理後,在垃圾處理規模為3500噸/日時的排放量較目前1500噸/日規模時削減了318.72噸/年,削減率達到51.9%,實現了「增產減汙」。氯化氫排放總量較現有工程實際排放量也削減了49.9%,其餘因子的排放總量對於現有工程實際排放量相比是增加的,但與現有工程國標允許排放量相比都是削減的,實現了「增產少增汙」。
(7)環境影響預測表明,項目排放的煙氣對環境空氣品質不會產生明顯的汙染影響。項目的煙氣汙染物在非正常工況排放時(即事故狀態下)也不會對周邊敏感目標形成超標影響。項目的滲濾液經深度處理後納管排入石洞口汙水處理廠,不會對當地地表水體產生直接影響。項目的爐渣、飛灰和汙泥的處理處置方案可行。因此項目地區(包括周邊居民區等敏感目標)的環境質量可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要求。
(8)項目選址所在的區域三側是鐵路,一側是外環線和高壓走廊,地理界限清晰可控。目前江橋生活垃圾焚燒廠內還有58畝預留地,具有可供擴建的土地資源,建設用地的數量基本可以滿足採用焚燒工藝處理2000噸生活垃圾的需要。江橋生活垃圾焚燒廠現有工程可為技改擴能項目提供供電、供能、供水等基本建設的必須條件,為技改擴能項目提供排水等基礎設施,提供生產管理和環境管理的實際經驗和人力資源。這是選址帶來的可共享資源上的優勢。江橋廠東西兩側的比鄰地區是急需改造的地區,選址江橋廠建設技改擴能項目有利於區域環境的綜合整治。
(9)項目選址的主要環境制約因素在於該區域是城市建成區,這也給項目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實上,項目採用歐盟2000標準正是這一選址約束的結果。
2、原擬在閔行、松江等其它地方建生活垃圾焚燒廠,因為那地方的老百姓鬧,所以在江橋建,是否有此事?
回答要點:
1/上海市人民政府於2007年7月14日以滬府【2007】52號文批覆的《上海市固體廢棄物處置發展規劃》中,對本市大型生活垃圾焚燒廠的近期布局規劃兩處,即江橋生活垃圾焚燒廠(規模3500噸/日)和浦東御橋生活垃圾焚燒廠(規模1000/噸/日)兩處。現規劃中無論是近期還是中遠期,均無建設閔行生活垃圾焚燒廠的內容。
2/上一輪固體廢棄物處置發展規劃曾擬在閔行建設3000噸/日的生活垃圾焚燒廠,2000年開展閔行生活垃圾焚燒廠環境影響評價時進行了公眾參與,從未發生過「老百姓鬧」的情況。
3/本市各個時期的固廢處置規劃均未規划過在松江新建大型生活垃圾焚燒廠。所以也不可能發生過「老百姓鬧」的情況。
3、垃圾焚燒廠擴建項目為何不建到郊區?國外焚燒廠有在居民區附近的嗎?
回答要點:
1/本市最新的、經政府批覆的《上海市固體廢棄物處置發展規劃》中,對大型生活垃圾焚燒廠的現狀布局為江橋(3500噸/日)和浦東御橋(1000/噸/日)兩處。
2/由於垃圾焚燒廠各方面的環保技術已十分成熟,因此只要配備完善、科學的汙染防治措施,生活垃圾焚燒廠的環境汙染影響是有限的和可控的。江橋生活垃圾焚燒廠運行幾年後,對項目地區環境質量現狀調查數據(包括對大氣和土壤中的二惡英的監測)都說明焚燒廠並不改變周邊地區的環境質量等級,目前大氣、土壤環境中的二惡英屬於清潔水平。
3/生活垃圾焚燒廠的布局取決於它的服務範圍的需要,也與垃圾運距涉及的經濟性相關。
4/垃圾焚燒廠建在市區或與居民區相鄰是不是可行,關鍵在於是否採取了有效的煙氣治理技術和高效的運行管理水平。許多發達國家的部分垃圾焚燒廠也建在市區,周邊有學校、醫院、居民區、敬老院和食品加工廠等設施。
5/焚燒廠和居民區「零距離」的實例有很多,如美國俄亥俄州的East Liverpool垃圾焚燒廠,相距300英尺(約91.5米)有居民居住,在1100英尺(約335米)就有一座小學。對這座運營十多年的焚燒廠附近居民的人群健康風險調查表明,均在正常範圍內。日本東京共有22座生活垃圾焚燒廠,周邊情況環境良好。
4、「歐美諸國法律規定:垃圾焚燒廠方圓10公裡(直徑)不適合居住」,是這樣嗎?
回答要點:
不是這樣的,日本僅僅東京市就有20餘座生活垃圾焚燒廠,大部分均在市區,上海市市容環衛部門專門考察過,如足立垃圾焚燒廠(焚燒處理能力1050噸/日)一牆之隔就是中學和養老院,一港焚燒廠(焚燒處理能力900噸/日)與食品加工廠和居民區也是僅隔一條馬路。
德國慕尼黑的3座生活垃圾焚燒廠也都在市區。
二、關於江橋生活垃圾焚燒廠的運行現狀
5、焚燒廠出現過非正常排放情況嗎?在非正常情況下對各種汙染因子都做過監測嗎?對陽光威尼斯進行過監測嗎?二惡英排放濃度監測過嗎?
回答要點:
1/江橋生活垃圾焚燒廠的廢氣汙染物排放有在線監測,所以一旦出現排放濃度高於排放標準的情況時可以在中央控制室的電腦屏幕上及時看到,因此非正常排放情況可以得到及時監控。在線監測系統的基本情況見下表。
2/江橋生活垃圾焚燒廠的在線監測是與上海市環境監測中心聯網的,受上海市環保局的動態監控。
3/在線監測項目為煙塵、風量、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氯化氫、氟化氫和廢水中的化學需氧量。在線監測項目不包括二惡英,因為在技術上尚不能實現。
4/對江橋生活垃圾焚燒廠的排氣筒(煙囪)的二惡英源強做過多次監測。
5/ 2008年9月對項目地區大氣和土壤環境中二惡英的濃度已進行過現狀監測,其中大氣監測點包括陽光威尼斯、桃浦新村和真新小學。監測結果表明周邊地區大氣、土壤環境中二惡英的濃度均為清潔水平,完全符合相關的環境質量標準要求。
6、真建花苑的居民反映怪病的發病率較高。
回答要點:
1/江橋生活垃圾焚燒廠自2003年開始運行,在廠內職工中未發現這一情況。
2/真建花苑的居民系當地動遷的農民,長期生活在桃浦地區,這一情況估計與桃浦工業區的汙染歷史直接有關。由於這種情況形成的原因比較複雜,建議諮詢衛生部門的意見。
7、南面居民區公眾反映江橋廠方向夜間有偷排黑煙的情況,有惡臭或者刺鼻性氣味。
回答要點:
1/目前江橋廠是全天24小時穩定運行,所有系統均實現自動化控制,所以夜間工況與白天工況應是一致的。
2/經環評過程中對周邊地區情況的調查,在江橋廠西邊界地塊查出一家臭氣源。是家簡陋的餐廚垃圾處理廠,用大件垃圾作燃料處理餐廚垃圾,確有夜間排放黑煙和臭氣汙染物的情況。
3/政府主管部門和普陀區已達成共識,自2008.11.30已關閉該廠,這家汙染源已被消除。
8、江橋廠附近土壤是否已受到汞汙染?
回答要點:
1/上海市環科院在2007年對評價範圍內的土壤中的重金屬濃度做過監測,數據表明汞、鉛等均達到國家《土壤質量標準》二級標準。
2/焚燒廠的工藝過程和煙氣淨化措施都對煙氣中的汞有去除作用。
2/全市垃圾全面實行分類收集後,進入生活垃圾焚燒爐中的含汞廢物日益減少,煙氣中汞的排放量會相應減少。
9、由誰對江橋生活垃圾焚燒廠進行監控?
回答要點:
焚燒廠的運行過程同時接受多方面的監管:
1/焚燒爐煙氣汙染物的排放均實現在線監測、自動記錄的,因此24小時處於受控狀態。
2/江橋廠的在線監測是與上海市環境監測中心聯網的,上海市環保局可以24小時動態監控江橋廠的實際排放情況。
3/上海市市容環衛局長期派員駐廠監管(24小時)。
4/江橋廠門口的公眾顯示屏實時在線顯示煙氣排放濃度,接受公眾監督。
5/環保部門不定期、不通知的飛行抽查。
6/江橋廠生產、生活汙水處理站設有出口流量計,滲瀝液處理站出口設有COD在線監測儀,汙水和雨水排放口均有取樣點。
10、江橋生活垃圾焚燒廠是否有應對突發事件的預案?
回答要點:
1/江橋垃圾焚燒廠有應對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
2/ 2006年10月,江橋垃圾焚燒廠對各類突發事件建立了應急預案機制,其中包括《環境突發事件應急預案》(EHS-X-P143)、《緊急事故處理程序-環保設施失靈》(EHS-X-P146)、《緊急事故處理程序-安全設施失靈》(EHS-X-P147)、《緊急事故處理程序-洩漏處理》(EHS-X-P140)等。
三、關於江橋生活垃圾焚燒廠技改及擴能工程的設計方案
11、項目新增的汙染治理措施能否滿足擴建後削減汙染物的要求?
回答要點:
1/擴能項目的煙氣淨化採取「爐內噴尿素+減溫塔+幹法(噴活性碳和消石灰)+袋式除塵器+溼式洗滌塔理」的工藝,滲濾液處理系統採取厭氧和MBR(膜生化反應器BIOMEMBRAT?)的組合處理工藝,汙染治理措施均可以確保汙染物達標排放。
2/項目新增的汙染治理措施能夠滿足技改擴能項目削減汙染物的要求。
(1)煙塵:採取布袋除塵器除塵效率可達99.5%以上。
(2)酸性氣體:採取「乾式除酸+溼法除酸」處理工藝,對氯化氫的去除效率可達99%、對硫氧化物的去除效率可達95%、對氟化氫的去除效率可達90%。
(3)重金屬:採取「高效捕集」和「低溫控制」措施,並用活性炭進行吸附。活性炭對汞、鎘、鉛等重金屬的去除率可達90%以上。
(4)二惡英類採取焚燒爐工況(工藝)控制、活性炭吸附、袋式除塵器吸附等控制措施:
①控制焚燒爐內煙氣在850℃以上的滯留時間>2秒,保證二惡英充分分解。根據美國EPA對二惡英等有毒有害物質生成的理論,二惡英等物質的分解隨溫度變化而變化,當煙氣在大於850℃的溫度下停留時間>2秒時,二惡英的分解率達99.99%。
②縮短煙氣在300℃~500℃溫度區的停留時間,減少二惡英類類的重新生成。
③活性炭吸附和布袋除塵器吸附:
活性炭吸附:在袋式除塵器之前採用幹法除酸淨化工藝,同時將幹態活性炭以氣動形式通過噴射風機噴射入除塵器前的管道中,通過在濾袋上和煙氣的接觸進行吸附去除二惡英類物質。
布袋除塵器吸附:布袋除塵器對二惡英類有較好的去除效果。當煙氣通過活性碳噴射裝置和布袋除塵器的濾袋時,由於其濾袋上黏附的石灰粉層以及比表面積非常大的活性碳粉末,反應生成的二惡英將被吸附,並逐漸聚集於該粉塵層上,二惡英即從煙氣去除。
據有關研究資料表明,採用幹法-布袋除塵-溼法除酸工藝,當進入除塵器的煙氣溫度為140~160℃時,對二惡英類的去除率達到99%以上。
擴能工程將控制進入袋式除塵器入口的煙氣溫度低於200℃。根據配備煙氣溫度控制在200℃的半乾式煙氣處理系統的現有城市垃圾焚燒廠(全連續燃燒系統)中的二惡英實測數據,在該處理系統中,在布袋除塵器入口處的PCDDs/PCDFs總當量(TEQ)為0.92~1.55ng/Nm3,而在出口處該數值分別遠低於0.03~0.04ng/Nm3,遠低於歐盟92標準0.1 ng/Nm3。
此外,根據江橋垃圾焚燒廠現有工程的實測結果,鍋爐第一通道煙氣溫度在850℃以上停留時間為2.96秒,布袋除塵器後的二惡英濃度可以穩定控制在0.1ng/Nm3以下。因此,通過以上措施,擴能工程二惡英排放量可以控制在0.1ng/Nm3以下,達到歐盟2000標準。
(5)惡臭氣體:採用高效捕集、隔離和有效去除的方法。同時對現有工程採取以新帶老措施,增設一套活性碳除臭裝置。
12、江橋廠擴建規模與《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工程技術規範CJJ90-2002》的第四條關於「垃圾焚燒廠規模」相悖。是這樣嗎?
回答要點:
1/規範中規定為「新建焚燒廠宜設置2-4條焚燒線」。該規定主要從兩個方面考慮:第一,焚燒線設置過多,不能體現規模效益;第二,焚燒線設置過少,導致單臺焚燒規模過大,而且焚燒線少於兩臺,一旦焚燒線檢修,垃圾量很難調度。
2/對於上海江橋技改及擴能項目而言,不是新建焚燒廠,另外焚燒線如果僅4條線,單臺規模過大,技術不成熟。
13、部分公眾反映:氣壓低的時候臭氣明顯。
回答要點:
1/江橋生活垃圾焚燒廠西邊界外地塊原有一家用大件垃圾作燃料處理餐廚垃圾的小工廠,設施簡陋,是一個臭氣源。隨著技改擴能項目的前期工作的推進,該汙染源已在2008.11.30被關閉。
2/擴能工程擬對惡臭氣體採用高效捕集、隔離和有效去除的方法。同時技改工程也擬對現有工程增設一套活性碳除臭裝置。
控制環節 | 防止臭氣散發措施 | 臭氣治理及排放 |
運輸 | 採用封閉式的垃圾運輸車 |
|
垃圾卸料大廳 | 卸料大廳進出口處設置風幕 | 防止卸料廳臭氣外溢 |
垃圾貯坑 | 垃圾貯坑與卸料平臺間設置自動卸料密封門,全密閉設計 | ①正常工況下:垃圾貯坑頂部設置帶過濾裝置的一次風和二次風抽氣口,把臭氣抽入爐膛內作為助燃空氣。 ②焚燒爐停爐檢修時:垃圾貯坑設有風機抽除臭氣,臭氣經過活性碳除臭裝置吸附過濾後排入大氣。 |
負壓操作,防止臭氣外逸 | ||
定期噴灑滅菌、滅臭藥劑 | ||
垃圾貯坑頂部設置帶過濾裝置的一次風和二次風抽氣口 | ||
儲渣池 | 微負壓操作 | 二次送風機的吸風口引至儲渣池內,使儲渣池內形成一個微負壓。所抽取的空氣先經過過濾除塵,再經預熱器加熱後送入爐膛,其中的惡臭物質在燃燒過程中被分解氧化而去除 |
滲濾液池 |
| 密閉結構,惡臭氣體以自然流動的方式通過PVC管道連接到垃圾坑,與垃圾坑中的惡臭氣體一併作為一次進風燃燒處理。 |
3/因此,即使在氣壓低的天氣,惡臭通過高效捕集、隔離和有效去除的方法能夠被有效控制。,並達標排放。
14、如何解決垃圾運輸過程中跑冒滴漏問題?
回答要點:
1/從距離較遠的外區運入的生活垃圾由市環衛汽運公司承運,其配備的垃圾運輸車為價值百萬的奔馳品牌專用貨櫃車,密閉性能很好,不會出現垃圾及滲瀝液的跑冒滴漏問題。
2/目前,上海市垃圾貨櫃運輸的規劃已經進入了實質性實施階段,屆時普陀區的垃圾運輸車的品質將會同步提高,有效控制垃圾及滲瀝液的跑冒滴漏。
3/合理設計垃圾運輸車的路線。加強對運輸路線沿線的監督管理。
15、廢氣處理設備出現故障時是否會停燒垃圾?
回答要點:
日常運營中,有專門針對環保設施失靈的緊急事故處理程序,一旦出現可能導致煙氣排放超標的故障,會及時停燒垃圾。
16、國外焚燒廠是否均是先對垃圾分類後再焚燒?
回答要點:
先對垃圾分類後再焚燒,這在國外也僅是部分焚燒廠。大部分垃圾焚燒廠焚燒的也是混合收集的垃圾,裡面也含有塑料、紙類等。
四、關於環評報告書的分析評價結論
17、「項目地區」是多大的地區,多大的範圍呢?
回答要點:
1/環評報告中的項目地區就是指評價範圍。
2/評價範圍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大氣環境》(HJ/T2.2-93)第4.2條要求確定。本項環評的評價範圍是以排氣筒為中心,直徑10公裡的範圍。
18、「增產減汙」是什麼意思?
回答要點:
1/環發(2008)82號文對汙染物總量控制提出的要求即「工程新增的汙染物排放量,須提出區域平衡方案,明確總量指標來源,實現"增產減汙」。」
2/根據《國務院關於「十一五」期間全國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計劃的批覆》(國函〔2006〕70號),「十一五」期間國家對二氧化硫(SO2)和化學需氧量(COD)實施汙染物總量控制.。
3/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本市「十一五」期間二氧化硫總量控制方案以及工業和生活化學需氧量(COD)總量控制方案的通知(滬府[2006]48號)》和《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市環保局關於本市建設項目汙染物總量控制實施意見(試行)的通知(滬府[2007]31號)》,上海市「十一五」期間僅對二氧化硫(SO2)和化學需氧量(COD)總量進行控制,納入市政汙水管網排放廢水的COD不納入總量控制要求。因此,江橋生活垃圾焚燒廠納入政府總量控制的汙染物指標為二氧化硫(SO2)。
4/ 江橋生活垃圾焚燒廠在技改擴能工程竣工後,處理3500噸生活垃圾排放的二氧化硫(SO2)總量比目前處理1500噸時還要減少50%。這就是「增產減汙」。
19、為什麼評價標準中日均濃度的值比年均濃度高?
回答要點:
1/日平均濃度標準是指任何區域任何一日的平均濃度都必須達到的標準值;而年均濃度標準是指任何區域一年365天的日平均濃度的平均值必須達到的標準,因此日均濃度標準要高於年均濃度標準。
2/《關於進一步加強生物質發電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管理工作的通知》(環發〔2008〕82號)中明確指出,「在國家尚未制定二噁英環境質量標準前,對二噁英環境質量影響的評價參照日本年均濃度標準(0.6pgTEQ/m3)評價」。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大氣環境》中8.1.2.5的規定:一次濃度、日均濃度、年平均濃度的換算關係為1、0.33、0.12,由此,日本的二惡英年均濃度換算成日均濃度標準約為1.8 pgTEQ/m3。
20、部分公眾說:「你把項目建成後的排放值說得這麼低,我怎麼相信你。」
回答要點:
1/本院採用的預計目標值是根據國家環保總局2006.9竣工驗收報告時實測平均值確定的,源於企業的實際運行數據。
2/評價依據是經專家組論證通過的項目工藝技術設計和環境保護措施的設計。環評的程序和技術路線符合國家相關技術導則的規範要求。環評報告書先後通過了國家環保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組織的專家,上海市地方組織的專家的兩次技術評審。
3/環境影響報告書是企業對環境保護作出法律承諾的文件。
4/項目在投入運行前,國家環保部將對企業進行環境保護竣工驗收。環評報告書中的環保承諾未予實踐的,項目將不能正式投產。
21、為什麼網上公示的環評報告書中只有結論性的監測數據?
1/環評報告書共18個章節。根據《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條例》(環發2006【28號】)的要求,環評單位在上海環境熱線網站上公示了報告書的簡本,這是對環評報告書的提煉和濃縮。
2/環境監測報告都作為環評的原始檔案予以保留。
22、焚燒廠已經運行多年了,最大落地濃度為什麼要用模式預測?難道不應該監測出來嗎?
回答要點:
1/現有工程的環境影響已經通過環境現狀監測來評價。
2/環境空氣現狀監測共設6個點,監測點離項目距離範圍為400米~2000米,其中包括陽光威尼斯。2008年又對大氣和土壤中二惡英濃度進行了監測。
3/由於技改擴能工程竣工後的工況不同於現有工程,最大落地濃度應該用模式預測,這符合《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大氣環境》(HJ/T2.2-93)的要求。
23、3#衛生院點偶然出現NO2超標原因?
回答要點:
1/本院於2007年對項目地區的現狀監測共設6個環境空氣監測點,二氧化氮共採集150個樣品,其中僅3#衛生院點(共有25個二氧化氮樣品)有一個樣品超標。二氧化氮小時濃度達標率為99.3%,日均濃度達標率為96.7%。項目地區的二氧化氮濃度總體上可以達到國家《環境空氣品質標準》(GB3095-1996)二級標準的要求。
2/ 3#衛生院點25個二氧化氮樣品中有一個超標。該超標值出現時,同步監測的風向為正北風,而3#監測點在項目的西側偏南方向,不在項目下風向。因此這一超標值不是江橋生活垃圾焚燒廠引起的。1、關於報告書編制階段(第一輪)公眾參與座談會調查問卷統計的支持率。
回答要點:
1/報告書編制階段(第一輪)公眾參與座談會調查問卷統計結果為支持或者有條件支持的比例83%。這是基於共有106名利益相關方公眾參加的四次座談會的統計結果。106名利益相關方的公眾包括陽光威尼斯居民、真建花園居民、依字圩村居民、未來島物流園區的企業代表、普陀區人大代表等。
2/四次座談會上的106份的調查問卷都作為環評的原始檔案予以保留。
24、調查問卷中為何不單獨針對「擴能工程」徵詢支持與否的意見?
回答要點:
1/本項目名稱為上海江橋生活垃圾焚燒廠技改及擴能工程,工程內容包括技改、擴能及環境綜合整治三部分,這三個內容是互相關聯的。
2/基於現有工程(1500t/d)的技術改造和擴能工程2000t/d的客觀聯繫,在設計調查問卷時對技改擴能工程整體徵詢支持與否的意見,但問卷中留有公眾表述具體意見的地方,公眾可以就項目整體或項目的某一構成發表意見。
25、部分公眾認為:江橋焚燒廠使周邊房產貶值。
回答要點:
1/江橋焚燒廠周邊地區的房產和全市其它地方的房產一樣,現在和將來都會存在波動情況。目前,影響房價波動的主要原因是國家的宏觀調控政策和市場供需狀況兩大因素。
2/隨著生活垃圾焚燒技術的不斷進度和環保措施的逐步加強,同時社會對現代化垃圾處理技術了解的普及和深化,人們的觀念會逐漸轉變。
3/在國外,不管是日本還是歐洲,許多生活垃圾焚燒廠都是直接建在生活區的,很多往往是一牆之隔,發達國家有很多「零距離」的實例。
4/因此,江橋焚燒廠的存在與周邊房產貶值兩者之間不應是直接的因果關係聯繫。
26、要求對周邊居民採取用電補償;要求對周邊居民給營養補助,定期體檢。
回答要點:
1/江橋生活垃圾焚燒廠在保持正常運營的同時一直在不斷加強和周圍社區的環境共建。
2/上海江橋生活垃圾焚燒廠環境改善工程已為上海市發展改革委滬發改城【2007】147號立項。環境改善工程將動遷改造江橋廠東邊界外的依字圩村地塊,規劃面積44060 m2,實際總用地面積26013 m2,包括綠化配套工程和河道改造調整工程兩部分內容。
目前,依字圩村居住人員大部分為外來租戶,環境衛生和社會治安狀況較差,環境改善工程結束後將徹底改變現有狀況,有利於改善提高地區的環境衛生質量和社會治安水平。
環境改善工程建成後,依字圩村地塊西南方向為建東河,南側為新開河道張建河,中心綠化廣場內建有青少年環衛科普教育館及健身中心(總建築面積2952 m2),新開景觀河道環繞在其東側以及北側。整體功能以生態綠化及科普教育、文化休閒為主。水域面積2999 m2,綠化面積17976 m2,建築密度4.6%,綠地率69.1%,環境改善工程總投資高達億元。
3/科普教育館及健身中心將充分利用江橋廠垃圾焚燒的熱能和電能。科普教育館及健身中心對周邊居民予以優惠。
4/企業將協助建華村對外環高架路下的道路進行修復或改善。
迎世博600天行動--文明在線
迎世博陋習圖片徵集
《世博知識與市民素質》網上有獎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