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科學信仰的人,是不幸的人,我的信仰就是馬克思主義。」這是海軍大連艦艇學院教授方永剛矢志不移的追求。在20多年從事理論教學的實踐中,他始終以一名衝鋒陷陣的戰士的身姿,把傳播黨的創新理論作為自己的神聖職責,廢寢忘食,嘔心瀝血,作出了突出貢獻。
特別是在身患癌症後,他忍受常人難以忍受的病痛,繼續為傳播黨的創新理論而頑強戰鬥,使生命放射出耀眼的光彩。展讀方永剛的先進事跡,一個信仰無比堅定的黨的理論工作者的形象定格在我們腦海中。歷數一個個革命前輩閃光的足跡,他們可歌可泣的一生可謂是追求真理、為崇高信仰而奮鬥的一生。方志敏面對敵人的百般折磨,大義凜然:「敵人只能砍下我們的頭顱,決不能動搖我們的信仰!因為我們信仰的主義,乃是宇宙的真理。」李大釗從容就義前,嘲笑劊子手:「不能因為你們今天絞死了我,就絞死了偉大的共產主義!」革命老人帥孟奇黨齡70多年,曾兩度入獄,屢遭迫害,雙目近失明,但她對黨忠誠不改,對信仰忠貞不渝。她說自己的一生是:「為信仰而苦,為信仰而死,苦得其所,死得其所!」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什麼樣的信仰都有,我們共產黨人的信仰就是馬克思主義。我們所信仰的馬克思主義是宇宙的真理,她深刻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是造福於人類的科學。選擇這樣的信仰,必然要經受各種現實的考驗。因此,就必須有「為信仰而苦,為信仰而死」的思想準備。無數事實證明,堅定正確的信仰,是一個政黨的生機和力量所在,也是一個人實現人生理想的內在動力。
一位哲人這樣說過:「信仰是生命的太陽。」共產黨員樹立起崇高的信仰,就如同東方升起一輪朝陽,照耀自己人生的道路,使生命之舟駛達勝利的彼岸。成長於改革開放時代的方永剛,目睹了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的巨大變化,從實踐中深深懂得黨的創新理論創立不易、極為珍貴。因此,他帶著樸素的感恩之情,湧泉般匯入他的理性思考,升華為他對黨的無比信賴和對黨的創新理論的堅定信仰。而這種信仰一經確立,又化作方永剛對黨的創新理論的孜孜追求。黨的理論每前進一步,他的學習和研究就跟進一步,如饑似渴地讀了大量的理論書籍,撰寫了難以計數的理論著作和授課講義。不僅如此,他把傳播和踐行黨的創新理論,看作是生命的全部意義和最大價值,是自己的「生命之約」和「信念支撐」。他立足於三尺講臺,把每堂課都講成精品;穿行於白山黑水之間,向群眾宣講科學理論,即使身染重病,他仍然鑽研理論不止,傳播不歇,在孜孜不倦的理論探索和傳播中升騰起一種神聖感和成就感,體味到與真理同行的愉悅和滿足。
「如果有一天我的生命之鐘停擺了,我願意把它定格在自己的崗位上,永遠保持一種思想理論戰線英勇戰士的衝鋒姿態,讓有限的生命為太陽底下最壯麗的事業燃燒……」方永剛的這種激情燃燒的思想境界和精神狀態,來源於對理想、信念和事業的不懈追求,來源於對黨和人民無限的忠誠和熱愛,同時也來源於超脫世俗、甘於寂寞的「定力」。巴金老人曾這樣形容戰士:「戰士永遠是年輕的。他毫不猶豫、不休息……戰士永不會失去青春的活力。」有了信仰的太陽照耀,我們就能像方永剛那樣,永遠對真理充滿著追求的熱情,對事業不僅「知之」,而且「好之、樂之」,讓生命之火熊熊燃燒,溫暖社會和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