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信仰的因果律其實本質如同託勒密的地心說

2021-01-18 探索貓百家號

因果律的信念其實本質如同地心說。

所有生命的認知,只有一條主線,那就是對外界的應激感應。人類經驗認知就是這條主線的延續,經驗認知的高級階段,就是科學。

人類認知世界,都如同其它所有生命一樣,是以「自我」對外界的感知,而感知都是從「自我」為主體的。我在之前的文章《意識的誕生,為什麼地球進化出了人類,談李淼反駁朱清時量子觀點》中專門做了一個關於意識的猜想,就是意識其實是分為「感應意識」和「存儲整合意識」。無論這個猜想是否正確,人的認知,的確是有應激感應和內部觀念。

人類意識進化史,就是人類的認知史,即巫術、宗教、哲學、科學的由來。人類主流認知體系是人類意識從模糊化、隨機化(原始經驗)到固定化、系統化(宗教、哲學),再到意識工具化(近現代科學)的過程。與作為人的個體從誕生、成長的意識進化走的是同樣的過程。而科學理論的誕生,也是同樣的從靈感突現到觀念系統化,再到工具化過程。

人的意識出現,從隨機、模糊升級到意識的固化、系統,自我的主體意識到觀念化形成這個階段,必定自我假定是穩定的、有規律的、因果的。所以從歷史長河看人類觀念認知為主導的主流思想,如巫術->宗教->哲學->科學觀等,就是從絕對觀到因果律、萬物有規律的認識觀。

絕對觀其實就是意識從隨機性模糊性到固定化系統化後的穩定觀,人類對接觸到的所有事物都會形成一個觀念,這些觀念的形成就是穩定的,也就是固定化,另外也需要一個最穩定的「大背景」,這就是絕對觀的誕生原因。很多數學工具其實也是在這個觀念基礎上出現的,如笛卡爾的解析幾何。數學工具是建立在觀念(概念)基礎之上的。很多一神宗教都有一個基本的主張,那就是因果。因果觀是從絕對觀發展而來。人的意識進化中,意識從隨機模糊到固定化系統化之後就是建立前者之上的工具化,因果觀是絕對觀觀念之上的意識工具化後,再次返回對絕對觀念的再建立。不僅僅是宗教、哲學、科學觀都含有絕對觀念和因果觀念。這些是很正常的,這是生命認知的特性決定的。

個體的人對外界是以自我為中心的,而群體化思想也是一樣的。用穩定來理解、感應外部世界的複雜性,這是生命的基本能力。就如同一個照相機拍照一樣,照相機不穩定肯定影像也不穩定。動物通過進化會形成穩定的對外部感應系統,如鳥的頭部(如飛鷹、雞等),在身體不穩定的狀態下,會「自動對焦」,讓頭部穩定,可以清晰的看到目標獵物。

科學認知源自生命有機體的應激感應,是應激感應進化的高級階段。科學,就是通過人類意識工具化的經驗類認知。從某種意義上說,託勒密地心說也是一種「科學理論」。霍金對地心說也有自己的理解。

霍金曾經說到:儘管人們通常都說,哥白尼證明了託勒密是錯的,但事實並非如此。哥白尼和託勒密就好比我們和金魚,選擇任何一種描述作為宇宙模型都可以,因為無論假設是地球不動還是太陽不動,我們都能很好地解釋我們觀察到的天象變化。拋開哥白尼的日心說在有關宇宙本質的哲學爭論上所起的作用不論,它的真正優勢只不過在於運動方程在太陽靜止不動的參考系中更為簡潔而已。(科學美國人雜誌中文版《環球科學》2010年11月號,原題:真實世界的「真實」)

愛因斯坦的因果律觀念,是他的絕對信仰。從上面的分析看,這其實和古代託勒密的地心說信仰沒什麼不同。今天,還有大部分人,包括科學家還是信仰著因果律。

因果律信仰雖然本質同地心說,但是人們絕不能因此而嘲諷「自我」為出發點的認知。因為這是生命對外界感應的自然屬性。即使今天看似乎隨機說要取代因果說,我想因為人的智慧生命屬性,以後還將會使用新的工具,建立新的「自我」為出發點的認知,當然那個未來的認知也不一定是因果說。

本文由探索貓原創,版權所有。

相關焦點

  • 從科學的含義來看,託勒密的地心說是科學的嗎?
    關於這個問題其實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我們可以直接給出答案:地心說是科學!那至於什麼這麼說,其實這要從科學本身說起。科學是什麼?如果我們都搞不清楚科學是什麼,其實我們也就無法判斷一個理論是不是科學。那科學到底是什麼呢?
  • 休謨《人性論》:「因果律」的質疑與難能可貴的「杞人憂天」
    今天我們接著學習休謨的《人性論》,在昨天的內容中我們提到:休謨哲學的核心是「懷疑」,他的哲學思維裡試圖將我們熟悉的「因果律」給徹底打破。今天我們接著從這裡出發,來看一看休謨的哲思。誰也不知道,或許一秒,或許10萬億年,畢竟可以肯定的是,我們這個宇宙的所有物理學定律在某一個時刻都將全部失效,就如同大爆炸之前的奇點一樣。休謨有一句很著名的名言:「習慣是人生的最大指導。」這句話是說:人的生活全部依靠的是習慣,所以人總會根據過去來判斷未來。這種判斷可以是準確的,卻並不是可靠的。
  • 哥白尼的「日心說」峰迴路轉「勝於」託勒密的「地心說」奇妙之招
    其中最為耀眼的爭論,要數哥白尼的」日心說」和託勒密的「地心說」。前者認為「太陽」是宇宙的中心,後者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本是「學術之爭」,後來演變成「科學與宗教之爭」,其中的悲悲慘慘,真是罄竹難書!且聽道哥,給您一一娓娓道來。
  • 為「地心說」正名:雖然落敗,但它依然是科學理論
    文章所謂的「中立」,其實是一個幌子,本質上還是由於立場問題,在給玄學文化說好話。簡單地說,這個文章的作者,由於知識的匱乏,把科學界早就確認明白的東西,硬說成是「還有爭議」,或者是「尚未得到證實或證偽」,所以要求科學界要「等待」它們,不要否認它們。就僅以上述的文字看,開篇提到了引力波,提出引力波從被提出到證明,經歷了100年時間,則引力波假說在沒有被證明之前,不宜說它是偽科學。
  • 地心說被取代,證明科學可以被推翻?你的理解錯了
    文章所謂的「中立」,其實是一個幌子,本質上還是由於立場問題,在給玄學文化說好話。簡單地說,這個文章的作者,由於知識的匱乏,把科學界早就確認明白的東西,硬說成是「還有爭議」,或者是「尚未得到證實或證偽」,所以要求科學界要「等待」它們,不要否認它們。就僅以上述的文字看,開篇提到了引力波,提出引力波從被提出到證明,經歷了100年時間,則引力波假說在沒有被證明之前,不宜說它是偽科學。
  • 因果律是如何不再成為科學界真理的?量子和混沌理論告訴你
    然而,上個世紀以來,量子物理學的發現,讓因果律不再嚴格遵從,在全世界引起劇烈反響。接下來我將聊聊,科學的新發現是如何讓因果律不再成為真理的。因果律表明一個事件(原因)和另一個事件(結果)之間存在一個必然聯繫。原因是結果的前驅,結果是原因的後繼,原因決定了結果。自然系統的當前狀態,很明顯是它在前一瞬間的狀態的結果。
  • 因果律是通看三世的
    一般人懷疑因果律的可靠性,是因為僅僅站在當下一生的立足點上來看善惡報應的不公平
  • 從科學的含義來看,託勒密的地心說是科學的嗎?說出來你別不信
    「地心說」的理論起源於古希臘。它並不是託勒密提出的,而是在哲學家泰勒斯所創立的「米利都學派」中形成的,隨後由天文學家歐多克斯正式提出。後來,地心說又經由了亞里斯多德的補充,而託勒密只是進一步將它的細節「填補」得更加完善而已。
  • 量子力學違反了因果律?還是因為量子力學不適用因果律?
    其實關於物質本身的規律是很難用因果律來形容的,特別是微觀量子世界,試圖用經典力學來解釋?還有那位打算獲知宇宙某一時刻的狀態而計算出宇宙未來的拉普拉斯則更是異想天開!一、什麼是因果律表示任何一種現象或事物都有著直接或者間接的關係,在牛頓經典力學中,我們可以這樣來理解,只要或者一切初始條件,那麼事物的發展規律就可以用一套公式表達出來,即使再複雜,不過是輸入參數不一樣而已,有多少選擇參數,就有多少種輸出可能!
  • 其實,現代大多數人相信科學和古人迷信的理由,本質上沒什麼區別
    二、地心說為什麼會變成「真理學說」託勒密全面繼承了亞里斯多德的地心說,並利用前人積累和他自己長期利用肉眼觀測得到的數據,寫成了十三卷本的《天文學大成》,在書中他把亞里斯多德的說法進行了修改與升華,不得不說託勒密確實是個超級天才!
  • 每月一詞∣託勒密
    所以嚴格地說,託勒密的國籍應該是古羅馬而不是古希臘。按照出生地歸屬,出生在埃及託勒馬達伊(史料來自百度)的託勒密應該是埃及人。當然從他生活的年代看,正值羅馬帝國版圖最大時期,所以儘管出生在埃及,他仍然應該是古羅馬帝國的人。唯一能夠讓他和希臘有傳承關係的,是來自於他的血統——託勒密的父母都是希臘人。所以,託勒密是一個出生在埃及,並長期生活在埃及的希臘(族)的古羅馬天文學家。
  • 叔本華:世界是由因果律連接而成
    而本文就因果律在客觀存在中的更加具體的表現形式進行了論述,以使因果、邏輯等抽象的概念「具象化」,更易理解。 自上篇對康德認識論哲學的探尋後許久沒有發文,筆者也在一邊學習一邊希望通過這個平臺和大家實現更多思想的交流,但首先自己要學習。 因而這篇文章並非原創,但會在後續更多推送原創內容。 謝謝大家,希望更多人關注、分享、留言互動。
  • 地心說很科學,日心說不全對
    地心說雖然不正確,但卻是科學的。託勒密的地心說理論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靜止不動。月亮、太陽以及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都在各自的軌道上繞地球運動,最外側則是鑲嵌著星星的恆星天。為什麼地心說是科學的?古代科學主要以觀察為主要研究手段,日心說和地心說都是在建立在觀察基礎之上。不過這些天文觀測數據都存在很大的誤差及錯誤,才會形成地心說這樣的理論。地心說並不是託勒密提出來的地心說起源於古希臘。
  • 遮天中的因果律武器,只需一句話就能讓大聖隕落,葉凡也只能感嘆
    今天,小編和大家說說遮天裡的因果律武器,什麼是因果律武器呢?百度百科上是這樣說的因果律武器本質,就是一種預知未來的能力,能預測到產生特定結果所需要的條件,當完成這些條件後,達成了結果。好吧,其實小編自己也看不懂這么正式的解釋,其實在小說中,因果律武器是就是超越常規的,不按常理出牌的特殊人或物,這類人或者物往往有著特殊的能力。在遮天中呢,也一樣有著因果律的武器,而這武器掌握在一位大聖的裡,使用這個武器呢,也很簡單,只要說一句「萬事和為貴」,ok 事情就解決了,就是這麼簡單。說了這麼多,各位道友猜了這位大聖是誰了嗎?
  • 非常重要的生命定律:自然全息因果律!
    作者:空淨人生的來去因緣,人生的歸宿規律,生老病死的因由,命運 浮沉的根蒂,人生一切的來龍去脈,都在自然法則的全息 因果 律之中,洞徹全息 因果 律者,則容易明白人生的生死、環境、疾病、命運 、際遇的形成、展現、重複、轉換的機制和機理。立志於修真 直證聖道者,最難也最關鍵的一關,也就是徹底地在本因上清因消業。
  • 首先你得理清「時間線」和「因果律」這兩個概念
    早在20世紀初,1905年,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其實也已證實「時間是相對的」此一概念。換言之,時間是「有觀點」的。事件的先後次序也並非放諸四海而皆準。對你而言,A事實先於B事實發生,但對另一人而言,卻可能是B先A後。而其中關鍵因素,即是「資訊傳播並非瞬間完成,且無法快過光速」這件事。
  • 《人類的本性》(四)二 「地心說」與「日心說」王大訓
    正確認識宇宙,首先要正確認識人類所賴以居住的地球,而正確認識地球的本質,實際上是正確認識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很顯然,「地心說」不能實現這一點。而與之相對立的「日心說」即太陽中心說,是對這一誤區的革命性突破和否定,是向著正確的方向邁出了決定性的一步。
  • 因果律阻止了它的發生!
    但我們今天想說的是關於光速為什麼不能超越的一個本質原因——因果律,這種解釋並不多見,因為在很多時候,剛才所講的幾種解釋就已經很好的反駁了超光速現象。接下來就引出了今天文章的主角——因果律因果律本身是一個很古老的定律,稱之為定律可能不太習慣,因為因果律的內容可以說是最最基本的常識也不為過,很簡單的一句:先有因後有果。在這個世界上,估計沒有人會去懷疑這一句話的正確性。然而因果律又是怎麼和超光速現象聯繫上的呢?這裡我們首先需要事件在相對論中的定義,所謂事件就是指一個時空點(由空間一點和某一時刻構成)。
  • 因果律普遍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那麼它對生活有怎樣的影響呢
    作為指導科學探索的實用原則的因果律,就是連接不同時間的事件之規律。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就是以因果律來指導我們的行為的,但是在具體利用因果律時,我們對其加以簡化,而不注重它的精確意義。只要保險絲沒斷,我合上開關電燈就會亮。
  • 日心說推翻了地心說嗎?並沒有,日心說推翻的,其實是一個觀念
    關於日心說,地心說,我們小時候的教材,科普書籍,傳遞給我們的觀念,幾乎都是這樣——先進正確的日心說,推翻了錯誤落後的地心說,提出者哥白尼引發了天文學的革命,從此掀開了近代科學的革命云云。然而,只要你學過初中物理,只要你對託勒密的地心說,有最基本的了解,你就應該知道,這種說法並不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