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說:「寧在人前全不會,莫在人前會不全」道出為人處世的道理、
中華文化歷史悠久,幾千年的沉澱,勤勞又智慧的老祖先在日常的生活中,用他們的所經歷過的,所走過的,所得到的教訓,融匯成了一句句具有教育意義的俗語。
一代代的流傳下來,讓後世子孫明白俗語中的意思,減少往後人生的彎路,坑道。
時至今日,許多充滿哲理的俗語依舊在代代相傳。
古人說:「寧在人前全不會,莫在人前會不全」道出為人處世的道理
這句話出自《增廣賢文》。
字面意思非常簡單,就是一件事如果你會的不全,就不要說出來,寧願當做是全不會。
若有學問,不妨講說;有頭無尾,不如不說。
關於這兩句話還有一個故事:
有一年,小王和公司的一位老者去看新建的圖書館,一眼就望去,一幅大字掛在正對面,和小王同行的這位老者是當代有名的書法家,但為人低調從不稱自己為什麼「家」。他自己常說寫字是自己顏面的事情,家什麼家。回來的時候他就問老者那字是現任宣傳部長寫的,你有什麼看法,老者直接說了一句:「不好看」。老者說:「這做人啊,有時候你不說話,人不知道你有多少內容,你不去寫這幅字,我還以為這部長很厲害,這一寫一掛,真是丟人,還不如我孫子的字寫得好」。
這就是古人說的「寧在人前全不會,莫在人前會不全」。
一件事沒有十拿九穩,最好還是當做不知道,若說錯了,豈不是被人當成了笑話。
我們在以後的學習和工作中,一定要謙虛,本著「寧在人前全不會,不在人前會不 全」的處事理念,多虛心地向別人學習,不要總是覺得什麼都知道,什麼都精通,這樣 既局限了自己學習的空間,又給別人造成了困擾,甚至鬧出不必要的笑話來,毀了自己信譽。
可能我們在工作中,會遇到好多不能解決的問題,我們也一定要虛心提出來,讓大 家幫忙一起解決處理。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就是這個道理。拿到工作 或任務,千萬不要不懂裝懂,最後鬧得工作沒做好,還落得被同事恥笑的下場,那就很 不好了。
《增廣賢文》中還有很多我們所熟知的俗語:
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人惡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
說到《增廣賢文》就不得不提起一個大家都有所熟知的人,相聲演員郭德綱。
郭德綱本人學歷不高,但也可以算是「出口成章」,他不愛應酬一有時間就在家裡看書,他有很多我們熟知的金句,都是源自於這部中國經典著作。
「酒逢知己飲,詩向會人吟。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增廣賢文》句句都是明白通俗,朗朗上口,但是言淺意深,能引起深思和回味。有人說讀了《增廣賢文》會說話。怪不得相聲領頭人郭德綱都頻頻引用。
給大家推薦的這本《增廣賢文》是注釋版的,在原文的基礎上,增加了講解和注釋,內容解釋更加全面,讓讀者更容易讀,也更容易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
讀完此書你會逐漸學會明辨是非的智慧,學會處世之道。同時這本書還帶給你足夠的自信,讓你在與人交流溝通上都上一個臺階!
點擊下方,即可購買正版《增廣賢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