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翅,一個被誤會了幾百年的真相,卻給鯊魚帶來了殺身之禍

2020-11-20 蘇策

燕窩魚翅自古以來就是王室貴族的最愛,燕窩的功效大部分朋友都很清楚,那麼跟燕窩齊名的魚翅到底有什麼價值呢?

本文將掀開一段魚翅背後不為人知的真相。

簡單了解一下鯊魚

鯊魚作為海洋霸主之一,最早起源可以追溯到5億年前,總共8目25科,約有250~300種鯊魚,我國海域中約有130種。

也許你認為鯊魚就是「兇殘」的代名詞,但目前對人類存在攻擊行為的鯊魚僅有30種,其中只有7種對人類造成過實質性危害,其餘23種只是被判定為「有可能攻擊人類」。

作為食物鏈頂端的鯊魚繁殖能力低下,它們的「廝殺」從母胎中就已然開始,通常一頭雌性鯊魚可產幾百枚受精卵,但先孵化的幼鯊不僅會在母胎中爭鬥,甚至還會破壞未孵化的卵,這就導致最後順利從母體中「脫穎而出」的僅有幾條或者十幾條幼鯊。

幼鯊要發育至成熟體仍然需要幾年的時間,這個階段部分幼鯊又會喪身在危機四伏的海洋中,所以真正能活到成年的幼鯊,基本上也就那麼少數的幾條而已,這是食物鏈頂端生物的普遍現象。

魚翅到底有什麼營養?

鯊魚翅在民間通常被稱為「魚翅」,而魚翅又存在多種叫法,比如鮫魚翅、鮫鯊翅、沙魚翅、金絲菜等。

魚翅作為古代八珍之一,被人們廣泛食用的朝代應該是宋朝,在《宋會要》、《楊公筆錄》、《宛陵集》中均有記載。

到了明朝,魚翅市場逐漸鼎盛,就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都寫道:「(鮫魚)背上有鬣,腹下有翅,味並肥美,南人珍之。」

魚翅之所以能成為一道美食,是因為鯊魚的鰭中有一種形如粉絲狀的翅筋,裡面存在大量蛋白質。

通常情況下,鯊魚的鰭有6~8個,從宋朝開始就深受王室貴族喜愛,所以大量鯊魚被無情捕殺,雖然如今魚翅的熱度有所下降,但產業鏈仍然存在。

不過很多朋友食用魚翅,都喜歡聽風就是雨,畢竟以前王室貴族都吃魚翅,這裡面營養價值肯定很高!

這種觀念大錯特錯!

魚翅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這點沒錯,但魚翅中的蛋白質缺少色氨酸以及半胱氨酸,屬於不完全蛋白質,而牛奶雞蛋等食物中的蛋白質,包含了20種組成蛋白質的胺基酸,所以被稱為完全蛋白質。

言下之意,魚翅中的蛋白質,甚至還比不上我們日常吃的牛奶雞蛋,並且根據科學實驗,魚翅中含有高濃度的BMAA(神經毒素),BMAA不能被人體新陳代謝分解,如果長期服用,毒素的堆積極有可能導致人體患上一些腦退化疾病,比如帕金森。

並且如今很多商販為了謀取利益,大批量製作人工合成魚翅,這就導致其中富含工業明膠及海藻酸鈉,如果長期食用,人體健康系統必然受其影響。

魚翅之所以在古代能位列八珍之一,主要是因為古代捕魚技術落後,再加上鯊魚攻擊性強,所以物以稀為貴,再加上商人的刻意炒作,以及古代科技水平的落後,導致人們心中誤認為魚翅極具營養價值,其實還不如多吃兩個雞蛋……

鯊魚肉為什麼不受待見?

以前人們在割完鯊魚鰭之後,都會將鯊魚扔回海裡,雖然看似是放生,但鯊魚在失去鯊魚鰭之後,只有死路一條。

之所以會出現丟棄鯊魚肉的情況,主要是因為鯊魚肉確實很難吃,而且還有一股騷味。

鯊魚的身體構造相對原始,雖然有一個洩殖孔,但無法解決鯊魚的日常排洩。

再加上生活在海中的生物都會面臨滲透壓的難題,所以很多海魚都不停的通過喝海水,再通過排出鹽分的方式來生存,而鯊魚有自己獨特的解決方案。

為了使體內的濃度跟海水保持一致,它們會將尿素排入血液中,然後再通過皮膚排出體外,這既能解決排洩問題,還能幫助鯊魚克服滲透壓。

尿素本身是純淨無味的,我們所知道鯊魚肉中的騷味,其實源於尿素代謝所產生的氨。

所以,鯊魚肉不僅聞起來有一股騷味,吃起來的口感也是相當差,跟其他海魚完全沒有可比性,因此在古代,漁民捕撈之後,取完鯊魚鰭之後通常會將鯊魚肉直接扔掉。

處於危機之中的鯊魚

很多朋友可能會說「我們可以通過抵制魚翅來保護鯊魚」,這種想法雖然能起到一定作用,但效果甚微。

隨著時代科技的發展,鯊魚的利用價值不斷攀升,目前鯊魚市場覆蓋全球無數產業鏈,比如鯊魚的魚肝油、軟骨素、角鯊烯等等,都是各大保健品的重要組成部分。

早期扔掉的鯊魚肉,也被加工成各種寵物飼料,或者經過除味,成為人類的能量來源,甚至各種化妝品(眼影、唇膏、染髮劑、防曬霜等等),都含有鯊魚部分組織的成分。

特別是從鯊魚肝臟中提煉的角烯鯊,是高端保溼化妝品的重要成分,為了滿足全球各種產業鏈的需求,每年都有無數鯊魚不斷遭到捕殺,比如要生產1噸的角烯鯊,就需要3000條成年鯊魚的肝臟,再想想每年全球對角烯鯊的需求,就能知道有多少鯊魚死於非命。

目前,美洲是鯊魚製品出口量最大的地區,魚翅進口量多集中在東南亞,鯊魚肉進口量多集中在南美及歐洲,其他鯊魚製品遍布全球主要國家。

鯊魚的養殖成本極高,再加上龐大的市場需求,所以海洋中的鯊魚不斷被捕殺,2008年全球鯊魚捕撈值接近60萬噸,但實際數據遠不止此。

不過幸運的是,目前大部分國家已經意識到鯊魚對海洋生態鏈的重要性,所以各國相繼出臺各類鯊魚的保護方案。

保護鯊魚等同於保護人類,否則生態鏈崩潰,人類同樣在劫難逃。

——END——

感謝您的點讚與關注。

如有偏差,望海涵。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人類只吃魚翅,把割了魚翅的鯊魚「放生」,不吃鯊魚肉?
    鯊魚的魚翅指的是哪些部位,營養價值真的很高嗎?魚翅看起來有些像粉絲,當然它絕不是粉絲,這些「粉絲」來自鯊魚身上的魚鰭,包括鯊魚的尾鰭、胸鰭和背鰭以及臀鰭,都是「粉絲」的來源。在日本,消費者花4.20美元就可以購買全套魚翅麵包、魚翅甜餅乾、魚翅壽司、魚翅泡麵,還有讓人震驚的魚翅貓食!當然這是《國家地理》在2004年的公開的資料,即使比較老舊,但有一個事實告訴我們鯊魚的捕殺程度可能遠超我們想像。魚翅營養極佳,還可以抗癌是真的嗎?
  • 保護鯊魚,除了拒食魚翅,我們更要做什麼?
    我曾經去浙江樂清調查過鯊魚加工廠,當時有個老闆娘給我們展示了一把像米粉幹粗的高級魚翅。陪同的一個當地官員很好奇,想要一根做留念,可是老闆娘糾結半天,最後也沒捨得給。 我一直想不通為什麼魚翅在古代會成為高檔食材並延續至今?
  • 人類將鯊魚的魚翅切下,鯊魚還能生存多久?值得深思!
    在海洋裡面,鯊魚可是最強大的掠食者。他是站在整個食物鏈最頂端的,正是因為他擁有這樣的能力,所以很多海洋生物都看到他害怕,但是這種掠食者卻被人類抓到將魚翅割下那麼他們在海洋裡還能夠生存多久呢?原來人類割下來的魚翅就是鯊魚用來遊泳的一個部分。
  • 人們喜歡吃魚翅,卻不吃鯊魚肉麼?事實並非如此!
    除此之外,鯊魚沒有魚鰓,沒有自主呼吸能力,需要通過遊動讓海中通過兩側的鰓裂部位,從而獲得氧氣,也就是說鯊魚不遊動,就會窒息而亡。而鯊魚的魚鰭能夠輔助鯊魚遊動,一旦失去了魚鰭,鯊魚就失去了遊動的能力,等待它們的只有死亡的結局。為什麼一些人只吃魚翅,不吃鯊魚肉?人們獵殺鯊魚,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鯊魚身上能夠出產魚翅。
  • 乘風破浪的鯊魚,卻因為魚翅湯…
    人類每年從海裡捕撈將近1億條鯊魚,其中約有7000萬條會被割下魚鰭。在亞洲,鯊魚的鰭往往被加工成傳統藥材或被烹煮成魚翅羹,並出現在商務宴請、慶典活動、壽誕喜慶等聚餐場合。魚翅的來源正是鯊魚背鰭、胸鰭和尾鰭。鯊魚被割掉魚鰭後不可能再長出來了,它被割了魚鰭只能痛苦的死去。這種行為非常血腥、殘忍。
  • 美媒稱姚明協助減少中國魚翅消費量:年輕中產以吃魚翅為恥
    姚明與野生救援協會共同提高了公眾對下述兩個問題的認識:一是美味魚翅包含的真相;二是這道菜餚對鯊魚數量不斷減少所產生的影響。野生救援協會執行主任彼得·奈茨2013年曾對《華盛頓郵報》說:「有人說要改變中國是不可能的,但我們現在得到的證據表明近兩年來中國的魚翅消費量減少了50%至70%。」這樣的下降趨勢一直持續到2016年。
  • 為什麼有些人只吃魚翅,不吃鯊魚肉?網友:魚翅就是個騙局
    說起魚翅跟鯊魚肉,心裡滿滿的都是淚,2017年去日本旅遊,我除了掏2000塊買了幾斤魚翅之外,還跟我老婆及同事一家人500多塊錢點了一些鯊魚肉。另外,我在日本還看到了鯊魚麵包、鯊魚餅乾等等一系列富含鯊魚肉的食品,甚至還有「鯊魚牌」貓糧狗糧……言歸正傳,下面就說說「魚翅」跟「鯊魚肉」的坑,以及為什麼很多人都嫌棄鯊魚肉。魚翅為什麼被人們覺得很珍貴?鯊魚其實早在5億年前就已經存在於地球上了,魚翅之所以在近代興起,是因為人們有了一定的捕魚能力。
  • 都是鯊魚身體部位,魚翅為何那麼貴,鯊魚肉卻不受待見?
    魚翅可以簡單理解為鯊魚的魚鰭。依靠這些魚鰭,鯊魚能夠精準的把控方向,掌握在水中的深度,同時還能在水中遊行,捕捉獵物。一般情況下,鯊魚有6-8個大小不等的魚鰭,包括胸鰭、腹鰭、背鰭和尾鰭,但由於尾部上半部分比較粗大,因此很多時候都不會充當我們所謂的「魚翅」。
  • 鯊魚被人類割掉魚鰭後放生,有什麼後果?看完後你不會想吃魚翅了
    參翅鮑肚中吃的「翅」,指的就是魚翅。魚翅從哪裡來?從鯊魚的身上來,我們中國人所說的魚翅,其實就是鯊魚的魚鰭。在幾百年的歷史中,魚翅一直很受中國有錢人的追捧。魚翅李時珍曾在《本草綱目》中寫道,魚翅便是鯊魚「腹下有翅,味並肥美,南人珍之」。
  • 都是鯊魚身體部位,魚翅為何那麼貴,鯊魚肉卻不受待見?
    鯊魚肉不受待見這個現象如今來看,早已有些不太適合了。人類對於各種動物肉質的痴迷,早已打破了很少吃鯊魚肉的規則。不過,即便如此,魚翅的價格依然居高不下,是同樣來自鯊魚身體的肉遠遠不能比的。是什麼原因造成了兩種肉類如此大的差距,我們就這個問題簡單地探討一下。
  • 亞洲食用魚翅量激增 每年致數千萬鯊魚死亡
    2008年,從87個國家向香港出口的鯊魚翅高達1000萬公斤。最貴的魚翅來自大型鯊魚品種,如鯨鯊,還通常被魚翅酒店當做展品展出。相比而言,鯊魚肉要便宜得多了。一公斤的魚翅要500歐元,但一斤鯊魚肉只要10歐元。報告稱,鯊魚被大量捕殺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亞洲人尤其是中國人食用魚翅已從少數富有人群向普通人群蔓延。
  • 【慎入】印尼商販公開售魚翅,鯊魚慘遭屠宰觸目驚心
    雖然印度尼西亞政府聲稱販賣魚翅的產業已經有所減少,但是有的不法魚市仍在公開出售魚翅。有些商販甚至會在活著的鯊魚身上切割魚翅。印尼人使用原始的方法捕殺大型海洋動物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了。由於消費者對魚翅羹的旺盛需求,全球鯊魚魚翅貿易十分猖獗,尤其是在遠東地區。
  • 「救一條鯊魚 吃一個中國人?」背後隱藏的中國魚翅交易令人駭目
    這是來自德國服裝訂製網站Spreadshirt的設計師設計的一件襯衫,當時,有網友發現襯衫上面大字寫著「Save A Shark,Eat A Chinese」(救一條鯊魚,吃一個中國人)...除了鯊魚的版本,還有另外的狗狗版本,「Save A dog,Eat A Chinese」(救一隻狗,吃一個中國人)在產品的描述裡,寫著「吃魚翅湯政治不正確,那T恤衫為什麼就要政治正確?穿上政治不正確的諷刺幽默文化衫,吃個中國人救救鯊魚吧。」這種襯衫的意思很明確——中國人因為吃狗肉和魚翅,一直以來被很多國家詬病。
  • 鯊魚被割了魚翅還能活嗎?
    在這個廣告裡,你是否還有印象,一隻被割了魚翅的鯊魚在海裡遊泳,而傷口還在汩汩往外冒血,你以為這個鯊魚還死不了,實際上鯊魚如果沒有了魚翅的話,怎麼可能活得下去?鯊魚是海洋中的龐然大物,它那像是死屍一般的眼神,以及張著的血盆大口和滿口鋒利的牙齒,看起來就讓人毛骨悚然。
  • 為什麼人們喜歡吃魚翅,卻很少吃鯊魚肉?
    雖說鯊魚肉遠遠不及魚翅受歡迎,但鯊魚肉並非沒人吃,只是比較小眾,吃得比較少而已。那麼,為什麼人類如此珍視魚翅,而鮮少吃鯊魚肉呢?再說,吃魚翅真的好嗎?其實很雞肋!為何較少吃鯊魚肉在以前,人們為了利益最大化,捕撈船隻空間有限,鯊魚在被捕撈後,只會被直接割下幾塊鰭部,剩下的再被扔回海中。就如同「象以牙焚身、蚌以珠割體」,鯊魚也落到被「割鰭棄肉」的地步。 現在這種殘忍的行為已經被國際上禁止。究竟是什麼原因使鯊魚肉這麼不受歡迎呢?
  • 被人類割掉翅膀的鯊魚,放回大海能活多久?鯊魚:不如直接殺了我
    就拿鯊魚來說,雖然在海洋裡它是霸主沒人敢招惹,但是因為鯊魚的魚翅有著極高的經濟價值,也為自己引來了殺身之禍。那你知道被人類割掉魚翅的鯊魚,再放生到海裡還能活多久嗎?鯊魚:這樣做不如直接殺了我。現在很多人都認為吃魚翅對自己身體有各種各樣的好處,因此吃魚翅的人也越來越多,甚至是供不應求。
  • 吃魚翅會導致鯊魚滅絕嗎?
    2012年有一個姚明出演的公益廣告,廣告內容是鯊魚的魚翅被割,用來食用的問題,&34;。但是食用魚翅真的會導致鯊魚的滅絕嗎?IUCN的鯊魚專門小組對海洋鯊魚種類的瀕危程度進行了評估。除了圓齒槌頭鯊數量銳減外,平雙鬢鯊、短臂灰鯖鯊、大眼長尾鯊和普通長尾鯊都將被列入易危目錄中。虎鯊、黑鯊、牛鯊可能被列入易危或者近危等級。絲鯊將被列入近危等級。
  • 魚翅殘忍獲取過程曝光:船員利刃割下鯊魚背鰭
    血腥的鯊魚  最近一段時間我們連續做了好幾期關於假魚翅的報導,今天我們來說說真魚翅。大量的假魚翅充斥市場,源於一些人對真魚翅的需求。而在真魚翅中很大一部分來自於國外的遠洋捕撈,通過非法的走私渠道進入我國。我們知道魚翅是鯊魚的魚鰭,那麼這些魚翅是如何獲取的呢?
  • 人們只吃魚翅,不吃鯊魚肉麼?冰島國菜成又一黑暗料理
    除此之外,鯊魚沒有魚鰓,沒有自主呼吸能力,需要通過遊動讓海中通過兩側的鰓裂部位,從而獲得氧氣,也就是說鯊魚不遊動,就會窒息而亡。而鯊魚的魚鰭能夠輔助鯊魚遊動,一旦失去了魚鰭,鯊魚就失去了遊動的能力,等待它們的只有死亡的結局。 為什麼一些人只吃魚翅,不吃鯊魚肉? 人們獵殺鯊魚,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鯊魚身上能夠出產魚翅。
  • 英媒:印尼年產486噸魚翅供華人區 鯊魚屍體堆積如山
    香港《東方日報》網站6月24日報導援引英國媒體報導稱,印尼被指仍在濫殺鯊魚取翅供應華人社會。作為世界上捕撈最多鯊魚的國家,印尼每年生產至少486噸風乾鯊魚翅,大部分均出口到中國大陸、香港、臺灣及新加坡。在印尼西爪哇島的英特拉馬由等地,魚翅貿易仍然蓬勃發展,許多瀕臨滅絕的鯊魚如婆羅洲鯊魚也慘遭屠宰,並在市場上公開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