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魚翅是一種昂貴的料理,屬於山珍海味的一種,其來源於鯊魚身上的魚鰭部位。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鯊魚身上除了魚鰭外,其他部分應該是一無是處,實際上並非如此。全世界不少沿海國家與地區都有吃鯊魚肉的習慣,比如日本用鯊魚做料理已經有千年的歷史,其中鯊魚刺身、炸鯊魚排、竹輪等特色美食的底材都是小型鯊魚。
冰島國菜發酵鯊魚肉是當地的傳統料理,其經過發酵醃製後,渾身會散發出一種刺鼻的氣味,但對於冰島人來說,鯊魚肉卻是難得的美食,就像瑞典的鯡魚罐頭那樣,已經是國民飲食文化中不可割捨的一部分。
鯊魚渾身是寶,鯊魚皮除了可做美食外,其外表覆蓋了一層盾鱗,可製成各種皮革製品,而鯊魚肝臟與軟骨提取物是各種保健品與藥物的主要原材料,其營養價值高,甚至被用於治療癌症等疾病。但是在歐洲禁止割取鯊魚魚翅的法案通過之前,人類獵殺鯊魚,割掉身上的魚鰭後,大多會選擇遺棄鯊魚身體,這樣的行為造成了大量的鯊魚喪生。
鯊魚的身體構造與其他魚類大不相同。這種生物體內沒有魚鰾,無法懸停在某個深度休息,其一生中都需要不斷地遊動才行,否則的話就會掉入深海裡面。除此之外,鯊魚沒有魚鰓,沒有自主呼吸能力,需要通過遊動讓海中通過兩側的鰓裂部位,從而獲得氧氣,也就是說鯊魚不遊動,就會窒息而亡。而鯊魚的魚鰭能夠輔助鯊魚遊動,一旦失去了魚鰭,鯊魚就失去了遊動的能力,等待它們的只有死亡的結局。
為什麼一些人只吃魚翅,不吃鯊魚肉?
人們獵殺鯊魚,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鯊魚身上能夠出產魚翅。魚翅來源於鯊魚身上的四個魚鰭部位,包括了胸鰭、背鰭、臀鰭以及尾鰭。這些魚鰭中含有粉絲狀的翅筋,其主要有蛋白質與脂肪構成,嚴格說來,魚翅是魚鰭部位的軟骨組織,與其他動物身上的軟骨組織沒有本質的區別。
在中國的文化裡面,魚翅被譽為八珍之一,被推崇為滋補佳品。由於獲取難度比較大,在某種程度上也是身份的象徵。中國人尤其是古代達官貴人宴請賓客時,常常使用魚翅、鮑魚等食材,來炫耀自身的實力,這種攀比的陋習持續了數百年,所以中國乃至東亞地區吃魚翅的習俗歷史悠久。魚翅本身沒有什麼味道,大家吃到嘴裡,吃的只不過是調味品的味道,這種食材根本不具備滋補功效。
當然,魚翅的神話破滅後,魚翅的消費數量大幅減少,人們也開始認識到魚翅只不過是徒有虛名而已。魚翅本身所含的營養跟豬蹄差不多,還不如一碗雞湯中所含的蛋白質與脂肪比較多,而且由於其所含一種能夠引發腦退化的神經毒素,吃多了很可能引發老年痴呆,所以並不算健康食材。
鯊魚肉跟魚翅不同,魚翅本身是軟骨組織,處理起來並不麻煩,而鯊魚肉就不行了,其又腥又臭,還有一股尿騷味,這樣的肉質跟其他海魚相比根本不是一個檔次,有更好的選擇,自然沒有人願意嘗試吃鯊魚肉。有時候不得不說鯊魚是一個神奇的生物,沒有魚鰾與魚鰓就算了,就連泌尿系統也跟其他魚類不同,其只有一個小的洩殖腔。
日常的排洩功能無法滿足,所以大量的排洩物不得不堆積在體內,慢慢的通過皮膚滲透出去。而鯊魚本身又處於海洋鹹水之中,身體裡面的尿素能夠調節內外的大氣壓,導致鯊魚體內肌肉裡面都是尿素,所以鯊魚肉確實不好吃。當然,並非所有鯊魚都是如此,某些小型鯊魚體內尿素含量並不多,能夠輕易的被調味品掩蓋味道,所以很多地方還是能夠找到小型鯊魚料理的。
為什麼要保護鯊魚?
每年都有超過1億隻鯊魚被捕殺,這種海洋中的頂級捕食者數量正在急劇減少中,多達126種鯊魚成為了瀕危物種,假如人類依然大規模的獵殺鯊魚,這種生物也許未來有一天會從地球上消失。
鯊魚是海洋生態中的重要一環,其主要是中小型魚類為食,對於調節海洋生態至關重要。由於海洋中藻類植物產生大量的氧氣,鯊魚能夠獵殺以這些植物為食的小型魚類,從而確保這類植物不會大幅度減少,一旦鯊魚消失,那麼海洋中小型魚類的數量將會急劇膨脹,各種微生物、蝦米都會被吃光,沒有了底層食物,中層食物鏈中的魚類面臨食物短缺,最終導致所有魚類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