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種說法認為,人類與自然動物最大的區別在於意識。人類擁有自主意識,能夠對周圍環境進行自主了解,然後作出反應,同時還能在大腦中形成想法,進行思考。但是「意識到底是什麼」這個問題,就像哲學上的「我是誰」、「我從哪裡來」等一類問題一樣難以回答。那麼人類的意識到底是什麼?從何而來?
意識中有一個詞我們經常聽過,那就是「自我意識」。一個正常人一定會有自我意識,而自我意識則表現在一個人能夠了解他自己的生理情況和心理情況,知道自己周圍的環境情況以及對自己和外界事物產生看法。但如果讓人類來研究意識的本質,這就非常困難了,因為科學家在研究這個問題的過程中也在動用意識。
曾有科學家嘗試從哲學的角度去分析意識的存在,如果從辯證唯物的角度去思考意識的存在,那麼它就是實實在在存在的物質。既然意識是具體的、可以看得到的,那麼它有何表現呢?支持這一角度的科學家認為,人類大腦中的信號變化以及大腦組織的形變都是意識的體現,而這些確實是具象的。
如果從抽象的角度去思考意識,那麼它並不是以實際物質為載體,而是以某種行為或者能力來體現,而產生意識的部位則還是大腦。比如正常人看到飛快駛過的汽車會停下來等待,這個時候我們的眼睛會不斷觀看四周的交通情況,然後將視覺信號傳到大腦中進行處理,最後形成意識來控制人的行為。
這兩種從不同角度出發對意識的定義聽起來似乎都很合理,但現代科學研究表明意識的本質比我們想像中還要複雜許多。歸根結底,意識是一種十分飄渺的概念,那麼科學家們都是如何研究意識的呢?
根據歷史記載,早期進行意識研究的科學家通過觀察大腦皮層感覺區的活動來研究意識。
他們以動物的大腦皮層為研究目標,發現如果給動物大腦皮層施加電信號,那麼其傳感區就會產生活躍信號,然後動物產生的身體產生相應的反應。
因此早期的科學家將大腦皮層傳感區產生電信號的過程稱為是意識的形成過程。後來有科學家將在動物大腦中的研究延伸到對人類大腦的研究,發現人類大腦皮層中同樣存在傳感區的,但是信號的形成和傳遞更複雜。
人類之所以在意識形成方面要比動物複雜,是因為人類大腦的發育更加高級。即使是和人類擁有諸多相似之處的靈長類動物,在大腦信號的形成和傳遞方面都無法和人類大腦相比。雖然目前科學家對人類意識的研究有一定的進展,但是意識的本質還是一個謎題。這或許是個無法被揭開的謎題,一旦解開人類恐怕會達到完全自知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