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前,省作協副主席、市文聯作家許晨的新作《一個男人的海洋——中國航海家郭川的故事》被《北京文學》2017年4月號節選發表,這是我國首部描寫航海家郭川事跡的長篇報告文學。
資料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黃靖斐
日前,省作協副主席、市文聯作家許晨的新作《一個男人的海洋——中國航海家郭川的故事》被《北京文學》2017年4月號節選發表,這是我國首部描寫航海家郭川事跡的長篇報告文學,即將由青島出版社作為重點圖書出版。4月2日,許晨接受半島全媒體記者的採訪,分享寫作過程和感悟。
寫作機緣:本想等英雄回家見面聊
採訪許晨時,他正在趕往菏澤的火車上。許晨對海洋文化事業情有獨鍾,曾寫過反映我國載人潛水器研發海試及其重大意義的長篇報告文學《第四極——中國「蛟龍」號挑戰深海》。說到寫作《一個男人的海洋——中國航海家郭川的故事》的初衷,他透露:「原來計劃寫海洋三部曲,其中就包括海洋人物。而郭川是青島的形象大使,也是令國人引以為傲的航海勇士,他曾經駕駛著無動力的帆船創造了多項帆船世界紀錄。」許晨對郭川一直保持高度關注,「幾年前曾找中間人聯繫過,但郭川非常謙虛、低調,總是說自己沒做出什麼成績,還不到寫書立傳的時候,以後再寫吧」。許晨動情地說:「本來也覺得他還年輕,想再等等,等他回青島怎麼著也能逮個機會見面好好聊聊,做個真正的採訪,沒想到現在竟然無法如願。」
去年,郭川在單人駕駛帆船穿越太平洋的過程中不幸失聯,牽動了億萬國人的心弦,也讓許晨極為傷心。他託青島市帆船協會的林志偉會長聯繫到郭川的妻子肖莉,想為英雄寫點什麼,但肖莉正在悲傷和恍惚之中,不願接受採訪。後來,肖莉最終被許晨的真誠和執著打動,對他非常信任,加了微信並轉給他一些材料,包括兩人來往的書信和郭川的日記等,「肖莉女士很信任我,很多資料都是從來沒有報導過的,這也讓我更有責任把這部作品寫好」。
許晨透露,恰逢《北京文學》的社長向他約稿,用報告文學的形式介紹郭川的事跡。此後他立即行動,正式進行外圍採訪。從去年10月到今年2月底,許晨採訪了郭川的同學、教練、朋友和業界有關人士近百人,歷時4個多月,終於在《北京文學》4月號推出節選篇,「我總共寫了20萬字,《北京文學》刊發5萬字,現在我還在修改中,將交由青島出版社出版」。
重點體現:「郭川精神」最動人
許晨把寫作的著力點放在「郭川精神」的層面,通過他傳奇的航海故事來體現,在許晨的文字裡,「郭川是具有使命感和責任心的鐵骨錚錚的男子漢,他面對狂風巨浪所迸發出的血性,正是當前某些人身上所缺乏的東西」。許晨透露,這也是這部作品名為《一個男人的海洋》的由來,「他在大海中面對的不僅僅是風浪和各種危險,還有長久的孤獨與寂寞,他一次次挑戰自己,可以說,人生境界和視野是很多人終其一生也無法企及的」。
在採訪和搜集材料的過程中,許晨很容易感受到郭川內心噴薄欲出的愛國情結,作為「中國職業帆船第一人」,郭川在國際知名帆船賽事中獲得諸多「第一」,如「第一位完成沃爾沃環球帆船賽的亞洲人」、「第一位單人帆船跨越英吉利海峽的中國人」等,而他不管到哪裡,獲得任何殊榮,「中國青島號」一直是最亮眼的標籤。
郭川的廣闊胸懷也讓許晨欽佩,「雖然在帆船界他擁有這麼高的地位,但他對年輕帆船選手一點也不保留,予以無私幫助,他的為人也得到了大家的讚許。他對其他國家的帆船愛好者也非常友好,在世界各國推廣中國的帆船運動」。
熱愛家庭:愛收拾家愛做飯
在作品中,許晨也寫了郭川的成長,「從小時候開始寫,以他的人生故事來體現性格的養成,也寫到他經歷的幾次選擇」。許晨還透露,郭川曾在北京做到副總裁的位置,因為對航海的熱愛,他辭去這一令人豔羨的工作,全力投入航海事業。有一些人認為郭川不顧安危對家庭不負責任,對此許晨予以否認:「郭川並非不食人間煙火,相反他非常愛家,他在家會把家裡收拾得乾乾淨淨,愛給妻子孩子做飯。他還特別愛攝影,拍了很多家庭的照片。」
許晨把每天的採訪和寫作稱為「和郭川心靈對話的過程」。在寫這部作品時,翻閱著郭川一幅幅的航海照片,聆聽著郭川早年配樂朗誦的詩歌,「他熱愛詩歌,曾為『為你讀詩』欄目朗誦西班牙一位詩人的《海啊海》;他喜歡音樂,他在船上聽著歌曲『Hero』和兒子的笑聲……」許晨說:「郭川不是一個冷冰冰僅僅作為宣傳的英雄,他是一個有愛有溫度的人,只是他還有更高的使命,如他自己所說:『執著的人是幸福的』。」
許晨還透露,他也參加了有關人士關於「建立中國航海家郭川城市雕像」的倡議,「我就在奧帆基地,郭川出海的地方,我們都進行了捐款,希望可以儘快建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