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在建最大煤炭儲配基地首運線試運行成功

2020-12-15 楚天都市報

楚天都市報12月14日訊(記者胡長幸 通訊員孫才)今日上午,經由浩吉鐵路南下的首列47節重車,滿載著3290噸陝西煤炭到達荊州江陵站,並在荊州煤炭鐵水聯運儲配基地一期工程完成翻堆。這標誌著湖北省在建最大煤炭儲配基地首運線試運行成功,具備了年內開港試運營條件。

上午9時58分,內燃機車從江陵站牽引重車到達翻車機房區域,形似隧道的藍色翻車機,以每次旋轉175度的角度將兩節車廂煤炭卸入翻車機坑,隨後空車廂復位,皮帶傳送系統自動將煤炭輸送到不遠處的堆場上。預計這批煤炭24小時內完成全部翻堆流程,並計劃通過長江碼頭運往湖北能源集團鄂州電廠。

該基地一期工程承建方、中交一航局項目部負責人於鵬介紹,項目自2018年年底開工,至首期運行線完成試運行歷時近兩年。其中,機電工程於2019年11月開工,經歷疫情、汛情、雨情,至首運線完成重載聯調,有效作業時間僅六個多月。他們克服各種困難,如期實現了工程首運線重載聯調的目標。該項目一期工程擬於2021年內全面投運。屆時,項目內一線三車翻車機,可實現一次翻卸三節車廂,按照設計作業能力,1小時內就可以把一列列車內的5000噸煤翻卸完成。

據悉,過去湖北所採購的煤炭,主要通過北方產煤省份運到海港,然後進入長江,耗時長。如果在冬季用煤高峰、長江枯水的疊加期,煤炭還要經過「大船換小船」,運到湖北更加耗時。基地業主方代表、湖北荊州煤炭港務有限公司總經理方建新透露,通過「北煤南運」國家戰略運輸通道浩吉鐵路,從起點站浩勒報吉到江陵站,重車載煤大概12個小時左右,在基地經過鐵路、水路聯運作業,能較快到達湖北、湖南等沿江區域用戶那裡,運輸效率大為提高。

荊州煤炭鐵水聯運儲配基地建設完成後,將成為湖北以及華中地區最大的煤炭中轉、交易平臺和湖北省煤炭應急儲備供應保障平臺。對承接國家和省級煤碳應急儲備,增強湖北乃至湘鄂贛地區能源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焦點

  • 96個在建、新建、待建火電項目最新動態匯總!
    一期建設一條400t/d生活垃圾焚燒線及配套設施,裝機7.5兆瓦,總投資為2.35億元。 10、閔行電廠開建國內首臺H級燃機電站 2019年12月28日,閔行電廠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發電機組示範工程澆築主廠房第一罐混凝土,這標誌著全國首臺H級燃機電站進入全面施工階段。
  • 配網故障高精度定位裝置怒江首次投入試運行
    本報訊(孔碧光) 11月12日,由雲南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怒江供電局主導的《基於多源信息融合的配網故障精準定位技術研究與應用》科技項目研發成果——配電網故障高精度定位裝置,分別在怒江電網配網故障多發的1條10kV線路和1條35kV線路及3座35kV變電站進行安裝調試,並投入試運行。
  • 2019煤炭科技十大新聞
    目前,晉煤集團已經運行的瓦斯發電總裝機容量達298兆瓦,繼續保持國內最大的瓦斯發電集群。6國內首臺大直徑煤礦巖巷全斷面掘進機下線2019年4月18日,國內首臺自主研發的直徑為6.33米煤礦巖巷全斷面掘進機「新礦一號」在內蒙古北方重工集團隧道掘進裝備事業部盾構機製造基地正式驗收下線。
  • 六大企業六個項目 風光水火儲一體化成新方向(附項目)
    據北極星儲能網不完全統計,目前在內蒙古、新疆、遼寧、廣西已有六大「風光水火儲一體化」項目,參與企業包含國家電投、大唐集團、中國電建、中國能建以及協鑫集團、明陽智能。  2020年8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共同發布了《關於開展「風光水火儲一體化」「源網荷儲一體化」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
  • 洛陽地鐵1號線開始試運行
    12月1日,瑞雪降臨,洛陽軌道交通建設迎來又一個重大節點——地鐵1號線開始為期3個月的試運行,這意味著地鐵1號線距離開通初期運營又邁出關鍵一步。根據計劃,地鐵1號線將於明年上半年儘早實現初期運營,屆時,洛陽人民將真正實現「地鐵夢」。
  • 湖北將建國內首個高端種豬選育示範基地,用克隆保護種質資源
    1月4日獲悉,湖北省農科院與湖北勁豹雄豬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將聯合共建國內首個高端種豬選育示範基地,利用克隆技術,搶救性保護一批珍貴、瀕危的地方豬種種質資源;同時,開展種豬改良育種研究,快速培育、擴繁優良種豬新品種,打破發達國家對頂級種豬市場的壟斷,破解我國生豬產業「卡脖子」難題。我國是全球最大的豬肉生產國和消費國,擁有全球最大的豬肉市場。
  • 國內最大容量改造項目 哈電電機總包首臺機組成功投運
    黑龍江日報6月8日訊 日前,哈電集團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負責的國內最大容量發電機整機EPC(工程總承包)改造項目——水布埡電站擴修改造工程首臺機組,順利通過72小時試運行,成功投入商業運行。據了解,本次發電機改造為目前國內最大容量的發電機整機EPC改造工程,同時也是三峽集團、湖北能源及清江公司2019年度重點項目,工程難度較大。該電站發電機運行至今,存在定子鐵心鬆動、定子線圈絕緣受損接地、轉子支架剛度偏弱變形等諸多「疑難雜症」,這進一步提升了改造難度。
  • 世界首個1240兆瓦高效超超臨界燃煤發電工程啟動試運行
    中國能建官方信息顯示,7月17日,廣東華廈陽西電廠二期2臺1240兆瓦燃煤機組工程6號機組順利完成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正式投入商業運營,至此陽西電廠二期全面投產。該項目由中國能建南方建投廣東火電承建,是全球首臺1240兆瓦高效超超臨界火電機組,全球單軸全速單機容量最大、煤耗領先的火電機組。當天,由中國能建湖南火電PC總承包的新疆哈密紅星電廠2臺66萬千瓦機組工程2號機組通過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正式投產發電。
  • 能源內參|湖北擬千億建29個能源項目;天合光能擬30億元擴建15GW組件
    【財新網】湖北擬千億建29個能源項目  湖北省委宣傳部官方公眾號「湖北發布」9月20日消息,湖北省近日發布《疫後重振補短板強功能能源提升工程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0―2022年)》,湖北將投資千億補能源短板。
  • 世界上產量最大的煤田,煤層厚度近千米,煤炭資源量3168億噸
    被人們譽為黑色的金子,工業的食糧,它是十八世紀以來人類世界使用的主要能源之一,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雖然煤炭的價值大不如從前,但畢竟目前和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之內煤炭還是我們人類的生產生活必不可缺的能量來源之一。
  • 浩吉鐵路煤炭專列首車抵達吉安
    (記者張建華)「嗚———」,隨著汽笛一聲長鳴,滿載5000噸煤炭的84101次列車抵達華能井岡山電廠,時間定格在9月29日16時28分。這標誌著世界上一次性建成裡程最長的重載鐵路———浩吉鐵路(北起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浩勒報吉南站,終於京九鐵路吉安站)成功開通運營,中國鐵路版圖再增一條縱貫南北的能源運輸大通道,江西自此正式融入縱貫南北的鐵路能源運輸大通道。
  • 世界首座660MW超臨界循環流化床機組電廠在山西平朔成功投運
    10月1日0:00整,由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山西電力建設有限公司承建,山西中煤平朔2×660MW低熱值熱電新建項目2號機組圓滿完成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標誌著世界首座單機容量最大的超臨界循環流化床(CFB)鍋爐發電機組電廠成功投運。
  • 湖北黃石,被低估的城市?
    42個月後歷經勘礦、選址、建廠種種波折中國近代的第一把鋼鐵之火終於在湖北大地上熊熊燃燒來自大冶的礦石被運至漢陽熔煉成鋼一個民族的工業夢想似乎終於出現了曙光這便是大名鼎鼎的漢陽鐵廠(大冶鐵礦礦山,這裡曾產出上億噸鐵礦,留下的礦坑最大垂直高差達444米,注意下圖左上角的建築,圖片來源@VCG)▼然而相較作為武漢三鎮之一的漢陽大冶這個名字卻幾乎是「名不見經傳」其今天所屬的湖北黃石市也不為大眾所熟知
  • 甘肅平涼一個縣市,煤炭儲量33.74億噸,是西北三大產煤基地之一
    市區面積11325平方公裡,下轄崆峒區、涇川縣、華亭市等1個區,5個縣,1個縣級市,轄有一個縣市,位於陝甘寧邊區與陝甘寧邊區交界處,是全國三大產煤基地之一,煤炭儲量達33.74億噸。縣市有這麼多的特色,你能猜出是哪一個嗎?今天我們要談的是華亭市。
  • 「湖北」全省水運固定資產投資超額完成「十三五」目標任務
    在疫情、汛情的雙重疊加影響之下,湖北水運建設發展經受著嚴峻考驗與挑戰。面對任務不減、目標不變的工作要求,全省各級港航管理部門以超常態的工作作風和工作效率圓滿完成全年水路交通固定資產投資任務。根據年快報統計情況,預計2020年全年可累計完成66億元投資,佔年度目標計劃的101.5%,將以總額318億元的成績超額完成「十三五」水運建設固定資產投資300億元的目標任務,成績斐然。
  • 大力促就業,光谷會計基地聯合ACCA線上招聘會成功舉辦
    湖北自貿區財智服務聯盟會員單位ACCA(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聯合湖北省註冊會計師協會、光谷會計基地,近日首次舉辦全國線上招聘會,集合各方資源,以財經類專業人才推動就業、促進經濟復甦。作為ACCA 2020全國職業發展季的重磅活動,招聘會匯聚了超過150家大型企業及2000多個財經類就業機會,有效解決了因疫情導致的見面難、溝通少的求職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