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是膠帶沾出來的

2020-10-23 一個公務員的縣城日記


如何把石墨不斷地磨薄,薄到只有一個原子的厚度,這個世界難題還是讓所有的科學家們望而卻步了。甚至有些科學界的大牛們斷言,單層的石墨是不可能獨自存在的!所有妄想做出單層石墨的人,都是痴人說夢!英國曼徹斯特科學家安德烈·海姆根本不把大牛們的斷言當回事,果斷地把一塊石墨遞給一個研究生:「去,把它磨到最薄!」那個研究生當時就暈菜了...鐵杵磨成針已是極致,你居然讓我磨到原子量級...於是這個研究生天天苦逼地磨石墨,幾個月後,已經磨到最薄,實在磨不下去了。拿來一測量,還有幾千個原子層厚,他絕望了。。。於是撒手不幹,老子不玩了。此路不通,安德烈·海姆只好再尋他途。這時,他看到學生用透明膠帶貼在石墨表面,就問學生為什麼這麼做。學生說膠帶可以把表面一層髒的石墨撕下來,再用乾淨的表面來磨。安德烈·海姆的腦洞大開,他把撕後的膠帶放到顯微鏡下觀察,發現膠帶上的石墨厚度比那個研究生辛苦磨出來的石墨片薄多了,有些甚至只有幾十個原子層厚。於是,史上最簡單粗暴,駭人聽聞的科學實驗誕生了!安德烈·海姆反覆用透明膠帶粘在石墨上,然後一遍又一遍地撕膠布,直到膠帶上的石墨越來越薄,直至一個原子的厚度,也就是獲得了單層的石墨,又被稱為——石墨烯。安德烈·海姆因為率先做出石墨烯並測試了相關的物理性能,獲得了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相關焦點

  • 成本最低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他用膠帶發現了單層石墨烯
    美國《科學》雜誌,曾經刊登過一篇學術論文,講了一個科研團隊用膠帶在石墨上發現了單層石墨烯。這裡不說石墨烯在國家戰略規劃中的重要地位,也不說石墨烯這個概念如何成為論文灌水的重度災區。,同時還具有很好的韌性,且可以彎曲,石墨烯的理論楊氏模量達1.0TPa,固有的拉伸強度為130GPa。
  • 人物|他的諾獎,是一根膠帶紙撕出來的
    讓人極為驚訝的是:水並沒有從強磁鐵中流出來,水滴懸浮在磁鐵的中心,就像在太空中一樣。「這太神奇了!我們很快意識到這個現象背後的物理是我們熟悉的逆磁性。」水這麼微弱的逆磁效應,比鐵的磁性要弱10億倍,居然可以抵抗重力。飛翔的青蛙(資料圖)來源:網絡於是海姆樂此不疲地繼續往磁場裡頭「扔」東西,「有草莓、西紅柿……還有青蛙!」就是那隻著名的「飛翔的青蛙」。
  • 石墨烯是騙局?一篇文章告訴你石墨烯到底是什麼鬼?
    墨烯是從石墨材料中剝離出來、由碳原子組成的只有一層原子厚度的二維晶體。2004年,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物理學家安德烈•蓋姆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成功從石墨中分離出石墨烯,證實它可以單獨存在,兩人也因此共同獲得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實際上石墨烯本來就存在於自然界,只是難以剝離出單層結構。石墨烯一層層疊起來就是石墨,厚1毫米的石墨大約包含300萬層石墨烯。鉛筆在紙上輕輕划過,留下的痕跡就可能是幾層甚至僅僅一層石墨烯。
  • 熊爸爸帶你認識石墨烯:石墨烯在採暖行業的應用
    所以,他們拿了一卷膠帶。是的,就是我們日常使用的透明膠帶。他們到底是怎麼做的呢?我們來看看海姆對這次實驗的技術描述:「把(膠帶)粘在石墨或雲母上,剝掉最上面的一層。會有石墨薄片脫落在你的膠帶上。粘在上面的膠片上,再把它們分開。然後重複這個過程10到20次。每一次,膠片都會分裂成越來越薄的薄片。
  • 石墨烯:這個改變世界的材料竟然是這麼被發現的
    先說說石墨烯的幾個頭銜:21世紀新的產業革命的引導者,科學家眼中的新材料之王,也被稱為「黑金」。石墨烯的發現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引起了眾多科學家的廣泛關注,石墨烯真的有這麼神奇嗎?他們發現了石墨烯。不不不,那些都不夠土,只見他們拿出一卷膠帶,貼在石墨上,然後扯下來這樣膠帶上就佔了層石墨,然後和另一面膠帶粘合再分離,再和新的一面膠帶粘合再分開,這樣重複了20來次,終於還是沒分離出來(拿普通膠帶如果真分離出碳原子厚度的碳層那才是奇蹟)。
  • 石墨烯上CCTV啦!新聞頻道專題節目《石墨烯到底有多神奇?》(附視頻)
    這可不是瞎編出來的詞,在航空領域,熱門用難得的元素來形容性能完美的材料。比如輕如空氣同時強如鋼鐵的材料。而今天,一種神奇的材料正在接近人類夢想當中「難得的元素」。這就是石墨烯。 比如說「超薄」,1mm石墨的薄片,可以剝出來150萬片的石墨烯,也就是說把一毫米分成150萬片。比如說「超輕」,1g的石墨烯做出來之後能做多大?1g石墨烯能夠覆蓋一個足球場。再說「超硬」,石墨烯做成食品保鮮膜厚度的膜,想拿鉛筆戳穿,上面得需要一頭大象。這些特性在自然界是無可匹敵的,放在工業領域,也是無所不能。所以說石墨烯是新材料之王,人稱」黑金「。
  • 石墨烯:神奇材料看這裡
    石墨烯可以做到。近日,在北京市科協主辦的「首都科學講堂」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長劉忠範和北京石墨烯研究院副院長、石墨烯器件技術研究部部長魏迪這兩位專家,向公眾介紹了石墨烯這款曾獲得2010年諾獎的明星材料。
  • 我國石墨烯的專利申請數量居世界首位,它將帶來顛覆性的變革
    石墨烯是怎麼造出來的?最早的石墨烯是從石墨上剝離出來的,過程很簡單,用膠帶貼在石墨上剝下來後,就會粘起一層很薄的石墨,然後再用另一邊膠帶粘住這一片膠帶分開,膠帶上的石墨就會變薄,如此反覆這麼粘又分開,上面附著的石墨就會變得越來越薄,當薄到只有一層原子厚的時候,這就是石墨烯了,大家平時用鉛筆寫字的時候,鉛筆芯裡邊就有石墨,寫出來的字跡裡可能有石墨烯。
  • 石墨烯的優缺點以及作用
    石墨烯,實際就是從石墨中剝離出來、由碳原子組成的只有一-層原子厚度的二維晶體。它是人們發現的第一種由單層原子構成的材料。碳原子之間相互連接成六角網格鉛筆裡用的石墨就相當於無數層石墨烯疊在一起,而碳納米管就是石墨烯捲成了筒狀。它,看起來頗有未來神奇材料的風範。
  • 石墨烯:神奇的「新材料之王」
    透明膠帶撕出來的諾貝爾獎  石墨烯原本就存在於自然界,只是難以剝離出單層結構。1毫米厚的石墨大約包含300萬層石墨烯。鉛筆在紙上輕輕划過,留下的痕跡可能就是幾層石墨烯——它是由一層碳原子以六角形蜂巢結構周期性緊密堆積構成的二維碳材料。人們很早就發現了石墨,但直到2004年才發現石墨烯。
  • 石墨烯:神奇的「新材料之王」
    透明膠帶撕出來的諾貝爾獎石墨烯原本就存在於自然界,只是難以剝離出單層結構。1毫米厚的石墨大約包含300萬層石墨烯。鉛筆在紙上輕輕划過,留下的痕跡可能就是幾層石墨烯——它是由一層碳原子以六角形蜂巢結構周期性緊密堆積構成的二維碳材料。
  • 石墨烯到底是科技還是科幻?帶你了解有關石墨烯的那些事
    我們這裡說發現而不是發明,是因為自然界本來就有石墨烯。我們經常說的石墨在自然界分布非常廣泛,它們就是由石墨烯堆積起來的,只是人們一直沒有辦法把單片的石墨烯拿出來而已。直到2004年,英國的兩位科學家成功把單片的石墨烯製備出來,我們才得以深入研究石墨烯,當然這兩位科學家也因此獲得了2010年的諾貝爾獎。同時,兩位科學家製備石墨烯的方法也傳為了科學創新的佳話。
  • 揭秘:石墨烯是這樣被首次實現的!全球科學家跪了……
    這時,他看到學生用透明膠帶貼在石墨表面,就問學生為什麼這麼做。學生說膠帶可以把表面一層髒的石墨撕下來,再用乾淨的表面來磨。瞬間,AG的腦洞亮了。他把撕後的膠帶放到顯微鏡下觀察,發現膠帶上的石墨厚度比那個研究生辛苦磨出來的石墨片薄多了,有些甚至只有幾十個原子層厚。
  • 中國石墨烯企業十餘家成為材料領域的「洗牌者」
    安德烈·蓋姆用透明膠帶在石墨上粘一下,這樣就會有石墨層被粘在膠帶上。然後把膠帶對摺後,粘一下再拉開,這樣,膠帶兩端都有石墨層,石墨層又變薄了。如此反覆,膠帶上的石墨層薄到只有一個碳原子的厚度時,石墨層也就變成了石墨烯。科學家們在定義石墨烯的時候顯得有些為難。
  • 石墨烯電晶體超強的性能——將會取代矽電晶體
    石墨烯的質量和數量取決於石墨烯的製備方法。雖然有很多,我只會帶你通過兩個最重要的:透明膠帶方法和化學蒸汽沉積法。石墨烯生產透明膠帶法這是從石墨中提取石墨烯的最便宜、最簡單、最優質的方法。這很簡單,也可以在家裡做。
  • 原子級石墨烯實現可控摺疊,科學家怎樣獲取石墨烯?
    我國科學家在世界上首次實現了原子級精準控制的石墨烯摺疊,這是目前世界上最小尺寸的石墨烯摺疊,這一成果今天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上發表。石墨烯是現代材料科學熱潮的鼻祖,有可能成為有史以來最具顛覆性的單一發明之一,石墨烯是如何被研究出來的?
  • 【科普】2020京津冀石墨烯大會召開在即!三個問題帶你認識「新材料之王」——石墨烯!
    很多人都會想到石墨烯。膠帶撕出來的「寶藏」2004年,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兩位科學家安德烈·蓋姆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從高定向熱解石墨中剝離出石墨片,然後將薄片的兩面粘在一種特殊的膠帶上,撕開膠帶,就能把石墨片一分為二。
  • 大面積膠帶痕跡怎麼辦 裝修膠水怎麼去除
    在裝修的時候經常會用到一些膠帶或者是膠水方面的材料,這樣使用以後就會殘留一些印記,會導致這種痕跡黏貼在地板或者是窗戶上不好清洗下去。那麼大面積膠帶痕跡怎麼辦呢,這個問題是很重要的一些問題,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一下。
  • 石墨烯是什麼材料_2017石墨烯多少錢一克
    根據中國石墨烯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標準,單層石墨烯指由一層碳原子構成的二維碳材料。石墨烯是由不多於 10 層的單層石墨烯周期性緊密堆積構成。石墨烯材料泛指與石墨烯相關的、不多於 10 個碳原子層的二維碳材料。   石墨烯是從石墨材料中剝離出來的二維碳材料,按照碳原子層數可分為單層石墨烯、多層石墨烯及石墨烯微片。
  • 儘管石墨烯賺足了注意力 但真正奇妙的卻是這些
    用膠帶粘出石墨烯諾貝爾獎,咱們已經錯過。現在才投資石墨烯產業或者股票,恐怕也為時太晚。不過,真正奇妙的,是石墨烯身後龐大的二維材料家族,還可以讓人無限期待,無論你是學者,工程師,還是投資家。    (圖片來自drexel,Britt Faulstick拍攝)  你是電!你是光!你是唯一的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