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腦袋還能活著,聽起來似乎很不可思議。除了在《山海經》中,刑天被砍掉腦袋,還能以乳為目,以臍為口,揮舞著幹戚繼續戰鬥之外,現實中沒有腦袋還能活著的人,沒有。
這也許是個常識,大腦是人體許多生理活動的控制中心,連醫學上都以腦死亡來判斷真正死亡的標準。但是有些生物就逃脫了這套標準,它叫「麥克」,是1945年美國一個農場主養的一隻雞。
一場普通的宴會,一隻大難不死的雞
這個世界上,很多事情往往是算不到的。就像農場主羅迪,他正熱情地宴請朋友一家來做客。因為知曉好友喜歡吃雞頸,他特地選了好幾隻5個月大的公雞下菜。沒想到等他處理完一部分雞後,發現有一隻雞竟然沒死。
不僅沒死,它還搖搖晃晃地站了起來。羅迪凝視了它幾分鐘,這隻雞依然沒有倒地。那一刻,羅迪忽然準備放過它。酒酣耳熱之後,羅迪來到農場中巡視,在經過這隻雞旁邊時,發現這隻雞正用翅膀保護著殘缺的頭部,間或發出一兩聲悲鳴。
羅迪被它頑強的生命力給震驚了。說真的,經過他宰殺的雞鴨不計其數,但是能讓他動惻隱之心的,只有這一隻雞。羅迪決定將這隻雞好好飼養著,還給它取了一個名字,叫麥克。
動心容易,飼養難。因為這隻雞缺少頭部,怎麼進食成了頭號難題。在經過無數次失敗的試驗後,羅迪終於發現,將玉米粒、牛奶、青菜葉等,放入攪拌機中打得爛爛的,再用類似滴管的器具,將它們送入麥克的食道中,就可以完成一次完整的進食。
因為失去了頭部,麥克的呼吸道切面上每隔幾個小時就會產生分泌物,如果沒有及時清理,麥克就會窒息而亡。聰明的羅迪掐好時間,每次時間一到,用針管將分泌物抽去。在他的精心照料下,麥克從原來的2斤,一度飆升到了16斤。
「無頭雞」活蹦亂跳的消息傳出去後,很多人紛至沓來,一睹為快。也有人覺得這是羅迪精心設計的騙局,雖然他們不知道原因,但他們不想聽解釋,他們只要他們覺得。為了打破謠言,羅迪帶著麥克去猶他大學做檢查。
「無頭雞」事件始末:一場短暫的豪華旅程
一段時間後,家禽生理學家和神經生物學家給出了解釋。這隻雞雖然沒了腦袋,但是腦部重要的部位都被保留了下來。羅迪的那一刀,只砍掉了麥克的腦葉,小腦和腦幹安然無恙。說得通俗一些,就是麥克除了沒有腦袋和腦葉,其他一切正常。
最令專家們嘖嘖稱奇的是,麥克的腦部橫切面中,存在著一個特殊的45度傾角,這個角度使它的頸部動脈躲過了羅迪的刀,所以它的頭雖然被砍,但是血液凝結速度極快,所有的巧合加在一起,最後成就了「無頭雞」事件。
麥克的名聲越傳越響,最後傳到了美國的《生活月刊》記者耳中,他們花了一整版報導了這個奇聞。麥克瞬間名聲大噪,善於抓住機遇的羅迪,藉助勢頭舉辦了麥克專屬的巡迴展覽會。
於是,他定下了每個人收 25美分觀看費的決定。第一個月下來,前來圍觀的人數竟然達到了2萬多人,不費吹灰之力就進帳了4000多美元。對比他以往辛辛苦苦伺候整個牧場的雞鴨,卻只能賺到2000多美元的殘酷事實,他決定更加精心地照料這隻「下金蛋」的雞。
在經歷了一場又一場的展覽後,羅迪的腰包越來越鼓。起初他還會用賺來的錢給農場添置拖拉機、打包機等,到了後來,他逐漸沉迷於金錢帶來的自由中,把農場拋之腦後。
也許是太過於專注數錢,在一場展覽結束後,羅迪竟然忘了帶上麥克的針管。麥克的分泌物越來越多,針管卻不像現在這樣隨處可見。羅迪著急得團團轉,麥克就這樣在他面前窒息而亡了。麥克的離世,宣告著羅迪的豪華旅程也結束了。
尾聲
麥克雖然只存活了18個月,但它至今依然是人類有歷史記載的、無頭活得最久的一隻雞。雖然2018年,泰國也出現一隻無頭卻還能存活的雞,但是那隻雞隻活了1個禮拜就去見麥克了。
善於總結的夫魯塔市居民們,每年到了5月底,就會穿上無頭雞的服裝道具,舉辦以無頭雞為主題的活動。這不僅是對麥克的紀念,也是對生命的敬畏。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