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娃抱著地球儀,開始思考中國在世界上起了什麼作用丨艾瑞克的小課堂

2020-11-29 中國日報

 

上回說到,過去五年裡,中國政府採取了很多措施改善環境。奶爸艾瑞克非常高興女兒能夠在環境越來越好的北京健康成長。

今天,捧著地球儀的Lily又要請爸爸幫她一起準備什麼作業呢?

原來,老師讓Lily了解過去五年來,中國在國際上的角色(China's role in the world),一起來看看艾瑞克是怎麼跟寶貝女兒解釋的!

爸爸告訴Lily,世界上有很多國家和地區,他們的發展情況都不一樣,所以要想辦法和睦相處(learn how to get along),而中國在國際事務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China plays an increasingly major role in world affairs)。

Lily好奇地問,這是怎麼做到的呢?艾瑞克舉了兩個例子:

A big way is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which enhances connectivity and partnerships among involved countries. And BRICS which enhances cooperation among rapidly developing countries.

其中一個就是加強國家之間互聯互通和夥伴關係的一帶一路倡議,還有金磚國家合作機制,旨在加強快速發展的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合作。

Emmmm... 這麼說,Lily好像還不是很明白。

想知道聽著課的Lily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眼神嗎?看視頻找亮點哦~

為了讓女兒更好地理解,老爸艾瑞克搬來了兩位大咖外援:瑞士駐華大使戴尚賢(Jean Jacques de-Bardel)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副行長保羅·諾蓋拉·巴蒂斯塔·朱尼爾(Paulo Nogueira Batista Jr)。

戴尚賢大使和Lily熱情地打了個招呼。

他結合自己在外交領域的體會,說了說自己的見解,還讚揚了過去幾年中國在國際事務中起到的作用:

What has become apparent is that, in these last years, China has taken on a responsibility and has played a more active, more visible role to the point that it’s now one of the global leaders of the world, rightly so, I believe, for the good of many and as much as of it's committing to multilateralism, to free trade and to what has to be done in the view of climate problems and climate change.
很明顯在過去這幾年裡,中國承擔了更多國際責任,扮演越來越積極和引人注目的角色。現在已經成為世界領袖之一,並且致力於多邊主義、自由貿易和亟待解決的氣候變化問題。

和小朋友交流完,大使臉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

接下來,艾瑞克想讓Lily了解一下金磚國家合作機制。

正巧,他在今年9月參與報導了在廈門舉辦的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

艾瑞克得意地給Lily看自己的工作照

艾瑞克找來了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副行長(New Development Bank Vice-President)保羅·諾蓋拉·巴蒂斯塔·朱尼爾。

他可以為Lily解釋為什麼金磚國家合作機制能夠提高發展中國家在全球事務中的話語權:

China is the largest of the BRICS, and this year, it hosts the summit. China, by itself, can have a voice and influence on all issues. But as China and the other four countries come together, this increases the opportunity for these countries, as a group.
中國是金磚五國中最大的經濟體,今年還舉辦了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中國本身的話語權和影響力都很強,跟其他四國一起作為一個團體,在重大事務中的話語權就更大了。

小科普

BRICS是指金磚五國,包括巴西(Brazil),俄羅斯(Russia),印度(India),中國(China)和南非(South Africa)。今年9月3日-5日,第九屆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在中國廈門舉行。

在第九屆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上,金磚國家領導人合影(圖源:新華社)

除了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中國近年還主辦了多場重大多邊主場外交活動,讓世界從中看到一個開拓創新、勇於擔當的中國,彰顯中國智慧與魅力,也讓主場外交成為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外交的一大亮點(a highlight of China's diplomacy)。

► 在2014年APEC第二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中國推動與會成員啟動亞太自貿區進程,加速將亞太自貿區(Free Trade Area of the Asia-Pacific)從願景變為現實。

► 2016年,中國成功舉辦了G20杭州峰會(Group of 20 summit in Hangzhou),針對制約世界經濟增長的根源性問題開出「中國藥方」,首次全面闡釋了中國的全球經濟治理觀(Chinese wisdom to global economic governance)。

► 今年5月在北京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the Belt and Road Forum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上,各方發表《聯合公報》和《成果清單》,標誌著「中國方案」已晉升為「國際共識」,「一帶一路」倡議成為國際社會共同的事業。

在老爸的幫助下,Lily終於可以跟同學們分享,過去五年裡,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角色有哪些變化啦!

Lily聽完爸爸的輔導課,認真總結了一下自己的學習心得:

China is playing a bigger role in the world. It is advancing toward globalization. And it contributes to world peace.
中國在世界上的角色越來越重要了,通過一帶一路倡議等推動全球化,還為世界和平作出了貢獻。

明天,Lily要跟老爸一起準備中國社會變化的課堂展示,不見不散哦~

編導:葛天琳 撰稿:Erik Nilsson
攝像:孟哲 記者:張玥 吳哲鈺
剪輯:葛天琳 包裝:葛天琳
翻譯:莫競西 字幕:徐秋玉(實習)
文案:莫競西 編輯:左卓
製片人:張霄 統籌:何娜
聯合監製:陳智明
監製:柯榮誼
出品人:王浩 孫尚武
合作部門:中國日報時政部 中國日報評論部

相關焦點

  • 螞蟻莊園小課堂8月13日 地球儀上緯線是指示哪個方向
    那麼,你知道經緯線是什麼嗎?經線和緯線有什麼區別呢?很多人不是很清楚。今天的支付寶螞蟻莊園8月13日莊園小課堂的答案是什麼?螞蟻莊園莊園小課堂8月13日問題是小雞寶寶考考你,地球儀上,緯線是指示哪個方向?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了答案,快來看看吧。
  • 【微課堂】「萌娃宅家小課堂」 科學篇
    【微課堂】「萌娃宅家小課堂」 科學篇 2020-02-10 12: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當地球儀不再只是地球儀
    你們家裡有地球儀嗎? 印象中,有孩子的家庭,尤其是孩子已經上初中的家庭,好像都會在家中擺上一個地球儀,樣式多樣,但總體還是地球儀的形狀。 地球儀這種東西真的非常吸引學齡兒童的注意,激發他們的探索欲。
  • 知識團購 | 你知道,當紅的AR技術用在地球儀上,會激發孩子多大的求知熱情嗎?
    好的教育,不是給他世界觀,而是帶他觀世界。記得每周五來團購知識性和趣味性兼備的學習型產品每一件均由泡爸親自確認什麼是AR技術?看圖最明白啦!以下來自可愛的豆媽分享:自從家裡有了AR地球儀,書本上的知識一下就立體起來了。相互之間能串聯上了,這讓小豆娃非常興奮,每天要抱著這個球研究好半天。AR軟體解決了豆媽講也講不清的眾多知識(這方面的知識太考驗我和度娘的關係了)。酷愛恐龍的小豆娃,打開AR軟體,最先研究的就是恐龍。
  • 北鬥AR地球儀太酷了,第 一次見這麼高科技的地球儀,還能看星座
    只要孩子有任何問題,AR智能地球儀都會給出一個科學的答案。這極大地激發了孩子思考問題的興趣,他們因此會提出更多的問題,然後去解答這些問題。孩子在不知不覺中變得越來越博學多才。這款地球儀竟然還有北鬥融入其中,不僅如此它還是一款人工智慧地球儀。
  • 地球儀的誕生!好用又好看的AR地球儀長什麼樣?地理知識有地球儀
    很多人對地球儀並不陌生:支架撐起來一個圓滾滾的球體,身上描繪、刻畫著世界地圖,中間有一個傾斜的轉軸,它是我們生活的地球家園的模型和縮影,地理課堂上不可缺少的教具。每個人的視野是有限的——從這個角度說,要想更好地理解我們的世界,人人都應該有一臺自己專用的地球儀。
  • 地球儀的發展史,從異域玩物到「睜眼看世界」
    而人類歷史上具有現代意義的第1個地球儀,也在基於航海的實踐上,在1492年由德國航海家貝海姆發明。在貝海姆的地球儀上,寫著這樣一句話:世界是圓的,可以航行到任何地方。貝海姆製作的地球儀,藏於紐倫堡日耳曼而在地球的另外一端,有著5000文明的中國,也有人開始探索地球儀,早在中國的元朝時期
  • 北鬥AR學生地球儀,給孩子真正的「快樂教育」
    談到教育,很多家長看到孩子背著沉重的書包去上學就認為孩子這樣不會開心,迫切希望能有既要學習又要快樂的教育形式就好了,其實大多數家長誤解了「快樂教育」的真正內涵,孩子真正的快樂應該來自於對世界的體驗和挑戰自我的成就感。
  • 重慶5歲萌娃成世界「最小發明家」丨教育部全國計劃招募4000名優秀...
    重慶5歲萌娃成世界「最小發明家」在5月2日-4日第30屆馬來西亞ITEX國際發明展中,來自重慶的5歲小朋友鄭宥辰的《踢被提醒裝置》,從1200多項發明中脫穎而出,榮獲金獎和亞洲青少年最佳發明獎,開創世界發明展史上最小獲獎者記錄
  • 如果孩子一定要玩具,那就給他選個北鬥AR地球儀,從小去感知世界
    電子產品內容的直接給予會使很多孩子喪失創新、思考能力,這不利於其未來的發展。如果真的愛孩子真的要讓他遠離電子產品,有的家長可能會說孩子吵著要玩具又怎麼辦呢?其實在孩子的成長之路上其實玩具也很重要的。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就是這款,北鬥專門針對學生的需求推出的性價比特別高的AR學生地球儀。
  • 江蘇路街道:萌娃變身小掌柜,生態市集趕起來
    文/圖半島記者鄧慧秀8月27日上午,伏龍路社區休閒廣場上人聲鼎沸,熱鬧非凡。當天,由江蘇路社區聯合青島愛益普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舉辦的「綠色交換生態市集」活動在此火熱開市。小小萌娃變身掌柜,在廣場上擺起了攤子,將自己的閒置舊物拿出來交換。據了解,當天共有15位小攤主參加了以物易物活動,現場還有修理紗窗、理髮服務等5個以技易物志願服務團隊。
  • 站軍姿、走隊列、唱軍歌……這所幼兒園的萌娃穿上迷彩服感受...
    站軍姿、走隊列、唱軍歌……11月11日一大早,在成都市第三十三幼兒園,萌娃們穿上迷彩服,開始像軍人般接受「考驗」。雖然身高不高、聲音軟糯,但看起來還是精神飽滿,很有「軍人範兒」。在課堂裡集合入營儀式這一天,幼兒園聯合紅牌樓街道辦事處、紅牌樓派出所開展「萌娃愛軍營」幼兒體驗活動。這是萌娃的「國防教育課程」,也是萌娃們用特別的形式與軍人進行交流。全幼兒園有70多名大班的孩子參與其中,幼兒園希望能以寓教於樂的形式讓孩子們感受到中國軍人們的風採和生活。上午9點,幼兒園在操場舉辦入營儀式。
  • 【評改特訓營】呂佳憶《小小地球儀,大大的世界》
    小小地球儀,大大的世界在我的書桌上擺放著一個精緻的地球儀,這是期末時老師獎勵的。這個地球儀令我增長知識,開闊視野,對我學習地理提供了極大的便利。這個地球儀表面光滑,上面標繪的大陸板塊和字體也十分清晰,在燈光的照射下還能反射出光來。相鄰的不同國域用不同顏色填充,便於察看。
  • 小小地球儀 環遊大世界——SmartGlobe智能地球儀亮相歐西亞國貿...
    隨著2008年臨近,奧運在駛進中國,奧運在邁入北京,奧運在走進千千萬萬個中國家庭,屆時,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將與國人同聚北京,共同體驗這四年一次的全球盛事。  作為中國奧運的主人,每一個中國家庭如何同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們自如交流,暢談各地奇聞趣事,甚至用當地語言向各國客人們問候,如何生動形象的向他們介紹中國的名勝古蹟、新鮮事物,這些事情,一向致力於創造及發展高品質生活科技產品的歐西亞都幫我們想到了!  8月25日,美國歐西亞公司經過精心研究開發,將在北京國貿體驗店推出一款智能地球儀。
  • 寶清一市民手工製作世界最大地球儀
    東北網雙鴨山2月26日訊(記者 馬淑芬)寶清縣市民王炳龍耗時4年,投資1萬餘元,用鋼筋和水泥製作出高2.5米、直徑2.08米、重約1500斤的世界第一大手工地球儀,已成功申請扛旗世界紀錄。  記者看到,地球儀表面塗滿了不同顏色的油漆,經緯度線、國家地區的劃分都十分精準,並且可以順時針或逆時針自動旋轉,旋轉一周的時間約為4分30秒。
  • 北鬥AR地球儀
    建設單位:北鬥地球儀(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承建單位:北京天域北鬥圖書有限公司  非凡部落(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創新摘要  北鬥AR地球儀利用AR技術與地球儀相結合,增強現實(Augmented Reality,AR)技術是虛擬實境技術的一個分支,主要是對現實世界的進一步擴充和延伸
  • 科技顛覆傳統教育 國產黑科技AR北鬥地球儀來襲
    探索世界,才是一切科研的基礎。要想探索世界,首先就得有個地球儀。這不僅是物理學家或者天文愛好者的必備之物,對小孩來說,它很有可能就是啟蒙老師。為什麼地球儀有如此大的魅力,因為相對於其他的益智玩具,地球儀能夠強烈激發孩子的求知慾和好奇心,培養動手能力以及邏輯思考能力。
  • 高清:十張改變世界的地圖 中國地球儀入選
    這個地球儀是1623年專為當時的明朝皇帝所制,是已知最早的描繪中國領土的地球儀,融合了東西方文化。據說,它出自耶穌會傳教士曼努埃爾-迪亞斯(Manuel Dias)和龍華民(Nicolo Longobardi)之手。他們二人都是令人敬仰的學者,地球儀上對非洲和歐洲海岸的描述與中國傳統地圖形成了鮮明對比。
  • 地球儀上的中國和美國趣事
    有時候翻開歷史的頁夾再在地球儀上尋找國家之間的脈絡,真的好多事情似乎都是天註定。現在世界上最有話語權的兩個大國中國和美國更加詮釋了上帝造物這句話。中國和美國這兩個曾經的世界霸主和今天的世界霸主,一個代表著東方古老文明的千古一體和復興,一個代表著西方文明的承襲和守護,在21世紀的今天,這兩個國家在一起的競爭也好,合作也罷。
  • 晚上睡覺都抱著地球儀、高一即赴貝加爾湖科考……這些通過了南大...
    不止是遊南嘉,目前,部分南京大學飛越計劃項目的入選高中生名單已經出爐,一大批厲害的新面孔都已經在南大的助力下,走向世界。那麼,今年的國際科考項目有哪些新亮點呢?除了遊南嘉外、又還有哪些新面孔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