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太陽系的真實形狀?有些大失所望,還有點不可思議?

2020-08-14 科學對講機

​太陽系真正的樣子究竟會是什麼呢?其實在很多人的心中,宇宙中所有的星體,大多都是圓形,或者說是球體,雖然可能會有些不規則,但是總體上來看都是差不多的。不過你們知道嗎?太陽系或不是你心中所想的那樣圓。

太陽系是地球的母系,為地球提供了一切可以生存的條件,比如說太陽,人類之所以能夠生存在地球上,很大的原因就是太陽的照耀,如果沒有太陽,那麼很顯然,人類可能連誕生的機會都沒有,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而是真實的可能性,畢竟生命誕生的條件實在太過苛刻了,否則,在人類如今科學技術的發展之下,就不可能找不到其他生命,或者是第二地球了,由此可見,太陽和太陽系,確實是人類的立身之本。這也是為什麼人類要去探索太陽,了解太陽系的原因。

太陽系中所有的一切都是圍繞太陽做旋轉運動的,這也是為什麼太陽系要叫太陽系的原因,否則憑藉著地球誕生生命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太陽系完全是可以被稱作地球系,不過太陽到底還是太陽,是太陽系中最強大的星球,是太陽系中的老大哥,是唯一的恆星,這一點是無法忽視的。

科學家們所觀察到的太陽系並不是圓形,也不是球體,而是一個非常不規則,就像是洩了氣的牛角麵包,或者是蝦的頭部,雖然看上去,非常的不可思議,但這卻是通過上個世紀美國發射到太空的旅行者1號,和二號觀測到的數據,再加上科學的模擬器所模擬出來的一套完整的太陽系系統,具有很高的真實性和權威性。雖然和常識中大家對於太陽的印象有很大的不同,不過很顯然,科學存在的意義便是打破常規的人類固有思維。而太陽系作為人類的根本,人類對它的了解就更應該客觀,全面,詳細了。

正如上文所說,人類世界的科學技術是處在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而人類如今無論是對地球,還是地球之外的其他星球,都處在一個十分懵懂的階段,所以人類未來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太陽系究竟是什麼樣子?也許在未來還有更高的詮釋,但是現階段的它,確確實實是一個不規則的,就像是洩了氣的牛角麵包一般。

不知道在大家心中的太陽系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形象,或者是對太陽系的外表又有著怎樣的期待呢?

相關焦點

  • 這才是太陽系的真實形狀?有些大失所望,還有點不可思議?
    太陽系真正的樣子究竟會是什麼呢?其實在很多人的心中,宇宙中所有的星體,大多都是圓形,或者說是球體,雖然可能會有些不規則,但是總體上來看都是差不多的。不過你們知道嗎?太陽系或不是你心中所想的那樣圓。
  • 這才是太陽系的真實形狀?是不是大吃一驚,完全不可思議?
    然而,來自《自然-天文學》雜誌的一項最新研究卻表明,太陽系並不是你我,甚至科學家們此前想像的球形或類似球形的各種形狀,比如在星際空間迎著星際介質逆風行駛,意氣風發的類似彗星的形象,甚至也不是我們能想像出來的任何形狀。
  • 太陽系真實形狀竟是這樣!似蜷縮嬰兒,像是在孕育人類文明
    我們想像中的太陽系,自然是由中心太陽加上八大行星構成,如果再向外一些可能就要涉及到柯伊伯帶,還有假說中的奧爾特雲。整體形狀應該是更加中規中矩的,當然太陽系的這個範圍直徑可以達到2-3光年了,但這是根據太陽引力劃分的太陽系邊界。
  • 原來這才是真實的太陽系比例,過于震撼
    因為太陽系的範圍實在是太大了,人們很難按照真實的比例做出來。而我們課本上看到的圖片只是教材編寫人員為了便於我們形象直觀的了解各行星。也有科學家指出在柯伊伯帶之外還有一個叫奧爾特星雲的地方,那才是太陽系真正的盡頭,它的距離有1光年,1光年是指什麼的概念呢?是指光一年傳播的距離。光在一秒內可以傳播300000公裡。也就是說光在1年內傳播的距離。
  • 日光層的形狀,這就是保護我們太陽系的磁場力場嗎?
    一種介於牛角麵包和沙灘球之間的新模型可以解決關於圍繞太陽系保護性氣泡的長期爭論我們生活在一個「泡沫」裡,這不是一個隱喻性的泡沫,而是一個真實的泡沫。不僅僅是我們,整個行星,以及太陽系中的其他行星,就這一點而言,也都在泡沫中。而且,我們可能正是因為它才得以生存。物理學家稱這個泡沫為日光層(太空中受太陽氣體及磁場影響的領域)。這是一個巨大的區域,距離比到冥王星的兩倍還多,它在所有行星周圍投射出一個磁場「力場」,使帶電粒子偏轉,防止粒子進入太陽系。日光層的存在是由於太陽風和太陽系外的粒子相互作用的結果。
  • 看完太陽系的真實比例,才發現我們對天文尺度的認知太淺顯了!
    2、太陽系的質量分布是怎麼樣?關於太陽系的質量分布,大多數的質量都集中在太陽本身,這個大多數是大到什麼地步呢?99.86%的太陽系質量集在太陽身上,驚人吧!還有更驚人的,在剩餘的0.14%的太陽系質量中,有0.1386%的太陽系質量被太陽系的四個巨行星佔據(四顆巨行星分別是,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 你沒看錯,這就是科學家最新繪製的太陽系日球層形狀,詭異嗎?
    根據目前的認知,太陽的引力可以影響到1-2光年之外,這就是科學家們認為的太陽系半徑範圍。不過,除了通過引力定義的範圍之外,科學家們還提出了另一個「太陽系範圍」,那就是日球層。甚至,在最近的研究中,有科學家描繪了一個更加詭異的日球層形狀,令人驚訝不已。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首先我們要清楚一個概念:什麼是太陽系的日球層。我們知道,太陽會釋放出大量的高能粒子,形成輻射性極強的太陽風。太陽風能夠影響的區域,就叫做日球層。在日球層的邊緣,就是宇宙輻射和太陽風基本平衡的位置。可是,日球層邊緣距離我們實在太遠,而且我們又身處日球層以內,所以觀測起來有些難度。
  • 課本中太陽系配圖比例失調,這才是太陽系天體大小和距離真實比例
    為了便於我們更好地理解太陽的組成,課本中配有太陽系的示意圖。我們通常見到的太陽系的示意圖大多是這樣的:在畫面的中間是一個大大的閃閃發光的太陽。太陽的周圍是一個個呈圓形或者是橢圓形的八大行星軌道,有的還有冥王星。就像下面這樣。
  • 太陽系的形狀像放氣的羊角麵包?
    我們太陽系的保護性氣泡可能根本不是彗星狀的。傳統上,科學家們認為,太陽周圍圍繞著巨大的帶電粒子氣泡的太陽圈,其前緣呈圓形,太陽系在其中成桶形穿過太空,後面長著一條尾巴。但是,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日光層的真實形狀更奇怪,更複雜-類似於放氣的羊角麵包。
  • 來自太陽系的真實圖像
    自從我們在1940年首次向太空發射照相機以來我們捕捉到了數百萬張太陽系行星,衛星,彗星和小行星的圖像這是第一張雄偉地球的黑白圖像這是遙遠冰冷的冥王星彩色高解析度圖像我們已經能夠從深遠的太空回眸藍色的家園-地球這種方式令人驚嘆
  • 太陽系究竟有多大?真實比例震驚你!
    如果用一個長寬都是100米的正方形操場來模擬整個太陽系,太陽所佔的空間不到1毫米,而這1毫米的太陽中卻有著整個太陽系99.8%的質量。而地球呢,大約只有你一根頭髮的直徑的十分之一大小,放在你面前你都看不到。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太陽繫到底有多大?
  • 【諾亞新鴻】美夢成真還是大失所望?揭秘馬爾他移民後的真實生活
    而歐洲移民也只是個大的範圍,其下還能再細分出數個分支,如希臘、馬爾他、西班牙、葡萄牙、土耳其、賽普勒斯等等,每個項目單拎出來雖也都在圈內極具競爭優勢,但人氣多少也還是有些差別的,其中,馬爾他移民這幾年來便頗受中國申請人青睞。從項目本身出發,馬爾他移民確實有很大優勢,其不僅僅是投資門檻低,整體花費少,而且還是歐洲唯一的四代移民國家。
  • 120年來人類第一次繪製出太陽系真實模樣:弓形衝擊波保護著地球
    1904年科學家使用波茨坦大氣折射裝置探測到星際介質,直到2020年,科學家才第一次繪製出太陽系真實模樣:前緣會形成弓形衝擊波,後緣形成螺旋尾跡,與彗星相似。川陀太空原創:【每日小科普】總第1302期關於太陽系的真實模樣,這是一個將近120年未解的謎團,從1904年科學家使用波茨坦大氣折射裝置探測到星際介質之後,科學家就開始研究太陽系周圍的星際介質,以及太陽系的模樣。
  • 120年來人類第一次繪製出太陽系真實模樣:弓形衝擊波保護著地球
    1904年科學家使用波茨坦大氣折射裝置探測到星際介質,直到2020年,科學家才第一次繪製出太陽系真實模樣:前緣會形成弓形衝擊波,後緣形成螺旋尾跡,與彗星相似。川陀太空原創:【每日小科普】總第1302期關於太陽系的真實模樣,這是一個將近120年未解的謎團,從1904年科學家使用波茨坦大氣折射裝置探測到星際介質之後,科學家就開始研究太陽系周圍的星際介質,以及太陽系的模樣。
  • 你以為太陽系是扁平的?太陽系真實模擬運動軌跡圖,顛覆你的認知
    說到這裡很多人可能會感到疑惑,我們的太陽系不是扁平的嗎,為什麼旅行者1號要捨近求遠沿著太陽系的平面飛行,花費40多年才飛出太陽系,如果旅行者1號朝著太陽系上下兩個方向飛行,不是可以更快的飛出太陽系嗎?引力彈弓作用,藉助行星引力實現加速還有一個原因需要旅行者1號從「平面」飛行,因為旅行者1號的任務不僅僅是飛出太陽系,甚至可以說飛出太陽只不過是旅行者1號的次要任務,旅行者1號的主要任務是幫助人類探測木星、土星光環、海王等行星和它們的衛星,為人類研究這些行星提供幫助,旅行者1號不朝著「平面」飛行,那麼旅行者1號就沒有機會接觸到這些行星
  • 真實比例的太陽系
    但是這樣的圖景和真實的太陽系相去甚遠。若要用一個詞來形容真實的太陽系,最合適的恐怕就是「空曠」。如果用一個邊長100米的正方形場地來模擬整個太陽系,太陽所佔的空間不到1毫米,而這1毫米的太陽中卻有著整個太陽系99.8%的質量。而地球呢,大約只有你一根頭髮的直徑的十分之一大小,放在你面前你都看不到。
  • 超震撼,太陽系真實運轉軌跡,顛覆你的「傳統概念」
    我們都知道,地球和它的兄弟們都是圍繞著太陽運轉,這沒錯。但是,太陽系的運轉並不是太陽待在中間不動,行星圍繞它轉圈。真實的太陽系運轉是這樣的:是不是覺得很震撼?所以,我們每時每刻都在不停地旋轉中,是不是很不可思議呢?
  • 超震撼,太陽系真實運轉軌跡,顛覆你的「傳統概念」
    旋轉著的太陽系提起太陽系,你的腦海中出現的太陽系的樣子一定是這樣的:或者是這樣的:因為我們平時在科普讀物上見到的太陽系就是長這樣的。我們都知道,地球和它的兄弟們都是圍繞著太陽運轉,這沒錯。但是,太陽系的運轉並不是太陽待在中間不動,行星圍繞它轉圈。真實的太陽系運轉是這樣的:是不是覺得很震撼?
  • 盤點太陽系外那些不可思議的行星世界,這顆行星被扭曲成「雞蛋」
    宇宙中充滿著壯觀的物體和景象,由於空間技術的進步,人類有幸知道太陽系以外中發生的一些事件和奇特的外星世界。下面就和大家說說這些太陽系不可思議的行星。「熱冰」行星格利澤436b格利澤436b距離地球只有30光年,並圍繞著一顆紅矮星公轉,是一顆氣態行星,大小與太陽系的海王星相當,但是由於它距離母恆星只有435萬公裡,這個距離比水星到太陽的距離還要近10倍,公轉一周只需要2.6天,由於和紅矮星距離過近,使得它外部的氫氣層不斷被蒸發,加上公轉起來就像一個拖著長長尾巴的巨型彗星,但是這並不是它最奇特的地方,這顆氣態行星有一個很小的巖質內核表面有奇特的
  • 太陽系有個保護罩,它的形狀不可描述
    太陽風的勢力範圍遍及整個太陽系,超越所有行星的軌道,直至星際空間。太陽風的威力,會隨著與太陽距離的增加而變得越來越弱。在距離太陽相當於海王星和太陽距離兩倍的宇宙空間中,太陽風已經變成了強弩之末。太陽風的勢力範圍如同一個氣泡,把太陽系包裹在內。這個氣泡外面是星際介質,而這個氣泡就是所謂的日球層(heliosphere)。日球層和星際空間的邊界,是所謂的日球層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