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用好這10種農藥,和95%的果蔬病害說拜拜》​《蟲害的生物防治 : 赤眼蜂》

2021-01-13 楊理健

 

農業生產最怕的就是遇見病蟲害,最可恨的是病蟲害類型繁多,有時遇到了卻不能「對症下藥」,最終影響農作物生長及其產量。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這10種農藥用途,看明白後,大部分病蟲害都能防治了。


1、甲基硫菌靈——真菌病害


      甲基硫菌靈又名甲基託布津,是一種廣譜內吸低毒殺菌劑,具有預防、治療作用,能夠快速的通過植物的葉片和根系吸收並在體內傳導以及進行均勻分布,阻礙病原真菌生物膜的形成,導致病菌死亡。



      在禾穀類和果樹類作物上的使用非常多,對果樹斑點落葉病、各種銹病、褐斑病、炭疽病、灰黴病、根腐病等及麥類黴病,如小麥赤黴病、黑穗病等的防治效果非常明顯,是重要的種子處理及葉面噴灑的殺菌劑。


2、50%氯溴異氰尿酸——真菌細菌病毒


      氯溴異氰尿酸噴施於作物表面能慢慢地釋放溴酸,在水中,次溴酸比次氯酸活性高4倍,有強烈的殺滅細菌、真菌的能力。通過內吸傳導釋放次溴酸後的母體形成三嗪二酮和均三嗪,具有強烈的殺病毒作用。不僅有強烈的預防和殺滅細菌、真菌及病毒能力,而且有促進作物營養生長等作用。



它是一種廣譜、高效、無公害及與環境相容的農藥,兼有內吸和保護雙重作用,能快速有效地殺滅危害作物的真菌、細菌、病毒,對作物疑難病害有特效。


3、苯醚甲環唑


      苯醚甲環唑為廣譜內吸性殺菌劑,施藥後能被植物迅速吸收,藥效持久。對子囊菌、擔子菌、半知菌等多種病原真菌有防治效果,廣泛應用於果樹、蔬菜等作物,主要用作葉面處理劑和種子處理劑,主要用於防治梨黑星病、蘋果斑點落葉病、番茄旱疫病、西瓜蔓枯病、辣椒炭疽病、草莓白粉病、葡萄炭疽病、黑痘病、柑橘瘡痂病等。



4、吡唑醚菌酯


      吡唑醚菌酯是目前活性最高的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活性高,殺菌譜廣。並且具有植物保健作用,抗早衰效果明顯,可防治子囊菌、擔子菌、半知菌和卵菌綱真菌引起的葉枯病、銹病、白粉病、霜黴病、疫病、炭疽病、瘡痂病、褐斑病、立枯病等多種病害。

                      

5、石硫合劑——多種病蟲害

                       

      石硫合劑的主要成分是多硫化鈣,具有滲透和侵蝕病菌及害蟲表皮蠟質層的能力,噴灑後在植物體表形成一層藥膜,保護植物免受病菌侵害,適合在植株發病前或發病初期噴施。


                                   

石硫合劑防治譜廣,不僅能防治多種果樹的白粉病、黑星病、炭疽病、腐爛病、流膠病、銹病、黑斑病,而且對果樹紅蜘蛛、秀壁蝨、介殼蟲等病蟲防治也有效。在生產上,一般果樹進行冬季修剪後,都會用石硫合劑全園噴施消毒。


6、阿維菌素——蟎類


      阿維菌素是一種高效、廣譜的抗生素類殺蟲殺蟎劑,對昆蟲和蟎類具有胃毒和觸殺作用,無內吸作用,但在葉片上有很強的滲透性,可殺死葉片表皮下的害蟲,且殘效期長。蟎類和昆蟲幼蟲與藥劑接觸後即出現麻痺症狀,不活動不取食,2~4天後死亡,在植物表面殘留少,對益蟲的損傷小。



可用於防治果樹、蔬菜、糧食等作物的葉蟎、癭蟎、茶黃蟎和各種抗性蚜蟲,對小菜蛾、菜青蟲、潛葉蛾等幼蟲也有一定防治效果。


7、吡蟲啉——刺吸式口器害蟲


      吡蟲啉是菸鹼類超高效殺蟲劑,具有廣譜、高效、低毒、低殘留的特點,害蟲不易產生抗性,對人、畜、植物和天敵安全等特點,並有觸殺、胃毒和內吸等多重作用,害蟲接觸藥劑後,中樞神經正常傳導受阻,使其麻痺死亡。



對刺吸式口器的蚜蟲、飛蝨、葉蟬、薊馬有較好的防治效果,但對線蟲和紅蜘蛛無效,對蜜蜂有害,禁止在花期使用,採收前15~20天停止使用。


8、啶蟲脒——半(同)翅目昆蟲


      啶蟲脒具有觸殺和胃毒作用,在植物體表明滲透性強。殺蟲譜廣,活性高、用量少、持效期長,適用於防治果樹、蔬菜等多種作物上的半翅目害蟲,導致昆蟲麻痺,最終死亡。



可防治各種半(同)翅目昆蟲,蚜蟲、葉蟬、粉蝨、蚧蟲、介殼蟲等,還對小菜蛾、潛蛾、小食心蟲、天牛、薊馬等有效。用顆粒劑做土壤處理,可防治地下害蟲。


9、螺蟲乙酯——刺吸式口器害蟲、紅蜘蛛


      螺蟲乙酯是一種新型殺蟲、殺蟎劑,具有雙向內吸傳導性,可以再整個植物體內向上向下移動,抵達葉面和樹皮,從而防治如生菜和白菜內葉上,及果樹皮上的害蟲。高效廣譜,持效期長,有效防治期可長達8周。



可有效防治各種刺吸式口器害蟲,如蚜蟲、葉蟬、蚧殼蟲、木蝨、粉蝨等,對重要益蟲瓢蟲、食蚜蠅和寄生蜂比較安全。常用於柑橘防治紅蜘蛛和介殼蟲。


10、功夫菊酯——鱗翅目昆蟲


      功夫菊酯又名功夫,為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具有觸殺、胃毒作用,擊倒速度快,殺卵活性高。殺蟲譜廣,可用於防治食心蟲、捲葉蛾、刺蛾、夜蛾、毛蟲類、茶翅蝽、綠盲蝽、蚜蟲等大多數害蟲。對人、畜毒性中等,對果樹比較安全,但害蟲易對該藥產生抗藥性,不易連續多次使用,應與螺蟲乙酯、吡蟲啉等交替使用。高效氯氰菊酯有同樣效果。


《蟲害的生物防治 || 赤眼蜂》(普惠農業大家庭)

     隨著人們越來越重視環境保護與生態安全,在植物病蟲害的防治中病蟲害生物防治技術應運而生。

       所謂病蟲害生物防治是指利用自然界已經存在的生命活體,或者是活體的代謝產物來控制病蟲害。生物防治能對病蟲害進行科學的預防及治理,從而實現我國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天敵防治正是病蟲害生物防治的重要手段。在自然生態環境中,害蟲和天敵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維持著一種動態平衡。平衡一旦被打破,害蟲失去制約,便會猖獗起來,對植物有著極大的破壞。而使用天敵防治,利用益害平衡,讓害蟲的天敵去控制害蟲,這更符合自然生態規律,也是治本的措施。天敵防治的重要意義主要體現在生態價值和經濟效益兩個方面。它不僅對環境友好,沒有附加環境危害,而且防治成本低,持效性長。相比化學農藥等環保效益差的防治手段,天敵防治的間接成本更低,既能有效地保證林業企業的經濟利益,又能促進綠色環境及生態的可持續發展,為社會經濟與生態發展創造更大的價值。

探秘北京赤眼蜂自動化生產基地

赤  眼  蜂


赤眼蜂是小蜂總科一類微小的卵寄生蜂,具有資源豐富、分布廣泛和對害蟲控制作用顯著等特點。赤眼蜂的工廠化大量繁殖主要採用柞蠶卵、米蛾卵、麥蛾卵等寄主卵,也有地區使用地中海粉螟、谷螟等螟蟲卵進行繁殖。目前國內外商業化生產和銷售的赤眼蜂品種主要有:螟黃赤眼蜂、松毛蟲赤眼蜂、稻螟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等。

視頻來源:千引視聽


相關焦點

  • 成都有支「天敵特工隊」:以蟲治蟲 用生物防治替代化學防治
    本報記者 張明海  A以蟲治蟲  用生物防治替代化學防治,可減少農藥的使用  什麼是天敵工廠?這還得從天敵昆蟲說起。  以生物防治中應用最廣泛的天敵昆蟲明星——赤眼蜂為例,其對水稻二化螟等鱗翅目害蟲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由於寄生的是害蟲卵塊,赤眼蜂防治害蟲的效果非常顯著——害蟲還沒孵化出來,就已經被赤眼蜂的幼蟲吃掉了。」艾攀介紹說。  天敵工廠在歐美發達國家發展多年。鄭禮介紹,目前,全球約有500家商業化天敵公司,生產的天敵種類達350種。
  • 北京用赤眼蜂生物防治玉米螟 一袋蟲卵管一畝地
    噴農藥,那都是過去的事了,現在的主流是綠色防控,比如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不可思議的是,被稱為「玉米衛士」的赤眼蜂竟然能在工廠裡批量生產。日前,北京晨報記者走進位於密雲區河南寨鎮的北京市天敵繁育基地,探秘赤眼蜂自動化生產全過程。
  • 農藥《生物農藥有哪些?怎麼用?》 《為何有時候除草效果不好》
    目前國內生物農藥的年產量為12萬噸,防治面積達2670萬公頃,約佔農藥市場份額的5%。生物農藥有效成分登記超過90種,登記產品約3000個,其中抗生素產品約佔登記產品總數的70%。生物農藥產品約佔我國登記農藥總數的11%~13%。
  • 植保《田間益蟲你認識多少?》《玉米黏蟲危害大,如何防治》
    關於天敵昆蟲 蟲害是為害作物健康生長的重大隱患,啃食植物器官、傳播病毒、為病害的入侵創造有利條件,可以說是罄竹難書。 但在作物害蟲中,真正危害極大,常年造成經濟損失,需要經常進行防治的昆蟲也不過佔昆蟲總數的1%。
  • 生物防治 沒有硝煙的「戰爭」
    促進農業綠色發展生物防治作為綠色防控重要組成部分,對農業可持續發展、食品安全保障等提供了物質基礎和技術支撐「生物防治,目前在全球農業生產中已被廣泛認可,但是生物防治領域的綜合性國際大會還是首次舉辦,而且是在中國舉辦。這表明,我國的生物防治技術以及應用在世界已經達到了一流水平。」
  • 北京:投放20億頭赤眼蜂防治玉米螟
    &nbsp&nbsp&nbsp&nbsp這幾天,北京和合園種植專業合作社在密雲區河南寨鎮種植的400多畝鮮食玉米即將成熟,而此時也是防控玉米螟的關鍵期。不需要農民背著藥筒在高溫下來回打藥,只需要在玉米葉上別上一小袋赤眼蜂,就可以輕鬆防治玉米螟,這正是北京多年來大力推廣的一項生物防治技術。
  • 生物農藥常用菌種
    又稱天然農藥,係指非化學合成,來自天然的化學物質或生命體,而具有殺菌農藥和殺蟲農藥的作用。生物農藥包括蟲生病原性線蟲、細菌和病毒等微生物,植物衍生物和昆蟲費洛蒙等。生物農藥在有機農業使用的整合害蟲管理系統(IPM)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 生物防治: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這表明,我國的生物防治技術以及應用在全世界已經達到了一流水平。」作為本屆生物防治大會的執行主席,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所副所長邱德文告訴記者。&nbsp&nbsp&nbsp&nbsp邱德文從事生物防治事業十多年,他認為,生物防治是利用自然界已經存在的生命活體,或者是活體的代謝產物來控制病蟲害。化學農藥是人工合成的,自然界沒有酶去降解它,因此形成了殘留。
  • 全球生物農藥與生物防治發展現狀
    近十年跨國巨頭在生物農藥方面的研究動態新劑型研究、轉基因植物、種藥肥一體化技術,誘導抗性是國外生物農藥發展的最新方向。生物農藥的研究已進入到分子生物學技術層面,其他涉及蘇雲金桿菌、誘導抗性、節肢動物等技術點的研究急劇增加。
  • 科學使用生物農藥促進農藥減量控害
    這是農業部門首個關於農藥減量控害的具體執行文件,目的是有效控制農藥使用量,力爭2020年農作物農藥使用總量實現零增長,推進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替代高毒高殘留農藥,擴大低毒生物農藥示範補貼試點範圍。我國現有260多家生物農藥生產企業,約佔全國農藥生產企業的10%,生物農藥製劑年產量13萬噸左右。
  • 生物防蟲害讓農作物更健康
    原標題:生物防治有望替代農藥科技日報北京8月8日電(記者劉霞)國際應用生物科學中心(CABI)官網近日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稱,基於生物防治的蟲害綜合管理策略(IPM)在亞洲地區部分稻米和玉米種植中顯示出良好效果,比傳統農藥更環保,且不影響糧食產出,是農藥的「可行的替代方案」。
  • 投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綜合除草技術減藥三成 黑龍江省玉米綠色防控...
    只見技術人員在筆記本電腦上選擇程序後按動遙控器,無人機騰空飛起4米多高,按照規劃路線在玉米田上「有板有眼」地飛行,隔一段距離就「駐足」投下一粒中藥丸大小的白色小塑料球,再繼續飛行……「這樣就能防治住對玉米危害最大的玉米螟,這新技術真是厲害!」這是記者在國家重點研發項目「東北北部玉米化肥農藥減施增效技術集成與示範」項目現場會上看到的一幕。
  • 捕食蟎和熊蜂攜手為綠色果蔬保駕護航
    我們的農業發展也要遵循自然規律,才會有好的結果。現在越來越多的設施農業經營者摒棄了傳統的農耕方式,不僅僅是拒絕使用化肥農藥,用有機肥改良土壤,還時刻關注每一個細節的創新,藉助自然的力量不斷進步。天敵昆蟲—捕食蟎捕食蟎作為一類重要的應用於生物防治的天敵,也是世界上重要的商品化生產的天敵之一。因其體型小、發育快、繁殖量大、捕食能力強、能對害蟲害蟎有效發揮控制作用。
  • 道縣:「以蟲治蟲」 釋放3.2萬個赤眼蜂卵卡防治馬尾松毛蟲
    紅網時刻永州5月24日訊(通訊員 蔣曉國 熊昌勇 郭學遠)5月23日,在道縣陳樹湘烈士紀念園周邊松林裡,道縣林業局森防站工作人員和民工一起釋放赤眼蜂,防治越冬代馬尾松毛蟲。據在場的負責人介紹,今年3月以來,道縣林業局分別在梅花鎮、橋頭鎮、萬家莊街道等地,採取人工投放方式,釋放赤眼蜂卵卡3.2萬個,防治馬尾松毛蟲面積5000餘畝。馬尾松毛蟲是以松針為主食的害蟲,輕則影響松木生長,重則導致松樹死亡,遠看就像被火燒過,又被譽為「無煙的火災」。該蟲害是道縣歷史性害蟲,因氣候、地理等特殊原因,而呈現周期性發生規律。
  • 茴香在種植的過程中有哪些病害和蟲害?防治措施有哪些?
    茴香在種植過程中會有一些病蟲害的困擾,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它的病害和蟲害以及防治措施。茴香病害白粉病:主要危害葉片,在莖、葉表面有一層白粉導致葉片枯萎。發病初期可用百菌清粉塵劑噴灑。根腐病:主要危害根部,造成死苗或爛根。一是播種前用多菌靈可溼性粉劑拌細土溝施或穴施進行土壤消毒;二是在定植時可用多果定可溼性粉劑兌水灌根。菌核病:主要危害莖、莖基及葉柄,造成植株變軟、腐爛。
  • 生物防治和生物農藥的關係是什麼?利用生物防治不會產生抗藥性嗎?
    >(如利用灰鵲雀防治松毛蟲、啄木鳥防治蛀幹害蟲等);以菌治病 (通常利用微生物的拮抗作用及寄生,以達到防治病害的目的 (如真菌對真菌的寄生、 真菌對菟絲子的寄生、真菌和細菌對線蟲的寄生,以及病毒對真菌、細菌、線蟲的寄生等。
  • 生產中最常見21種辣椒病害,有16種是真菌性病害!附防治方法
    辣椒除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糖和礦物質、維生素外,還含有辣椒素,該物質能刺激唾液和胃液的分泌,增加澱粉酶活性,有助於消化,增進食慾;還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也可作藥用。在辣椒的生產中,病害和蟲害是重要的限制因素:在整個生長過程中,從播種開始到果實採收,均可能遭受各種病蟲害的侵害。
  • 這幾種蟲,千萬當心!
    3.生物防治。在玉米螟產卵盛期,可將蘇雲金桿菌製劑按藥、水、幹細沙0.4:1:10的比例配成顆粒劑丟心,或噴施甘藍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或放置蜂卡。在草地貪夜蛾卵孵化初期選擇噴施白僵菌、綠僵菌、蘇雲金桿菌製劑以及多殺菌素、苦參鹼、印楝素等生物農藥。4.化學防治。(1)防治適期:低齡幼蟲期。
  • 「玉米衛士」赤眼蜂 工廠能量產
    噴農藥,那都是過去的事了,現在的主流是綠色防控,比如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不可思議的是,被稱為「玉米衛士」的赤眼蜂竟然能在工廠裡批量生產。日前,北京晨報記者走進位於密雲區河南寨鎮的北京市天敵繁育基地,探秘赤眼蜂自動化生產全過程。
  • 葡萄葉片有很多黑色斑點,到底是病害還是蟲害?詳盡圖譜分析來了
    葡萄葉片上有很多黑色斑點,不一定是病害,也可能是蟲害導致的,下面我們來分別介紹。一般煤汙可用乙黴·多菌靈、甲硫·己唑醇等打掉,還要注意防好蟲害。蟲害部分綠盲蝽:早春第一蟲害,芽未展開便受其害,當展葉後,受害處會出現眾多黑褐色壞死點,隨著葉片繼續生長壞死點會被拉伸出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