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學生:為什麼我們不願意再去臺灣讀書

2020-12-05 環球網

以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命名的銘傳大學,本月13日在寧波舉行大陸新生歡迎會。這是這所招收陸生最多的臺灣高校連續第6年跨越海峽舉辦迎新會,但卻遭遇到有史以來最冷清的場面——今年總計55名陸生來該校攻讀本科,加上研究生也僅有86人,甚至不及開放陸生赴臺讀書的第一年、2011年的88名。

在銘傳大學做過交換學生的劉凱告訴小編,銘傳大學在臺灣私立大學中排名靠前,在國際上也有一定聲望,並且是對陸生最重視的臺灣高校之一。銘傳大學招收的陸生人數大幅下滑,臺灣其他高校也一樣難得陸生青睞。從臺灣媒體公布的數據看,今年臺灣有134校參與招生,比去年142減少8校,但招生名額更是大砍逾半。去年私立大學學士班招收陸生人數最多前五私校為淡江大學138人、中國文化大學125人、銘傳大學118人、逢甲大學116人、輔仁大學108人;今年名額對半砍為淡江64人、文化58人、銘傳55人、逢甲54人、輔大50人。

作為「九二共識」的一項延伸,陸生赴臺政策的基礎是兩岸關係。蔡英文政府上臺1年多以來的所作所為,小編相信大家都看在眼裡,這無疑影響到大陸學生前往臺灣念書的大趨勢。但通過小編在與多位正在或者曾經在臺灣讀書、交換的大陸學生交流後發現,臺灣一直以來對陸生的限制,甚至「歧視」才是讓陸生遠離臺灣的深層原因。

「三限六不」帶來陰影

如果說處理兩岸關係的原則是「九二共識」,那麼臺灣對陸生來臺的原則就是「三限六不」。

「三限六不」即限制採認大陸優秀院校、限制陸生赴臺總量、限制採認醫學和「關係國家安全領域的專業」,不加分、不提供獎助學金、不影響招生名額、不允許校外打工、畢業後不可留臺就業、不開放報考證照。而「三限六不」的初衷就是,保護臺灣本地學生的資源和機會。

自2011年首招陸生以來,「三限六不」的嚴格限制就讓不少大陸學生望而卻步。如果說其中多種選項都尚可以忍受,那麼「不允許校外打工」和「畢業後不可留臺就業」幾乎直接打消了大部分學生去臺灣念書的打算。

在臺灣大學攻讀某社會科學專業碩士的林同學告訴小編,當時她決定來臺灣念書時,遭到了家裡的強烈反對,而主要理由只有一個——「你又不可能留下,不如在大陸考研。」

在不少留學論壇上,一些曾在臺灣讀書的同學都不約而同的提出建議:讀理工科,不要讀文科。一位同學舉例稱,大家都說輔仁大學的法律系很棒,但臺灣法律學得再好,回到大陸有什麼用呢?還不如學習更有普遍性的理工科好找工作。

而「不允許校外打工」的規定進一步削弱了赴臺陸生在職場上的競爭力。目前,在臺灣的陸生最多只能在校內做做助教,或者幫助老師進行一些研究型工作,而真正進入社會實習完全不可能。在銘傳大學就讀的金同學坦言,因無法在臺灣打工實習,只能在寒暑假回大陸時,拼命多投簡歷找實習,為的就是將來求職時不至於簡歷一片空白。

「『三限六不』是所有陸生心中的一片陰影,因為無論我們怎麼努力,都沒有獎學金、沒有實習機會,更沒有工作的可能性」,明年就要研究生畢業的林同學說,「或許來臺灣念書真的只適合『富二代』吧。」

健保政策令人心寒

因無法負擔高昂的醫藥費而不得不退學回家治療——這不是故事,而是劉凱在臺灣交換期間的「眼見為實」。「看病難、看病貴」,這是每個陸生在臺灣讀書時最心寒的一件事。一直以來,陸生遲遲無法參加島內「全民健康保險」(簡稱「健保」),不得不購買昂貴的商業保險,並且盼望靠著好運氣而不得大病。

此前,國民黨曾提出將陸生無條件納保,即陸生和「僑生」保費由臺當局補貼500新臺幣,每人每月自付749新臺幣。但去年10月,民進黨表示「基於人道考慮與人權價值,陸生將比照僑生和外籍生納入健保」。不過, 「基於資源有限,陸生保費全額自付,臺當局不再補助」,同時取消僑生和外籍生原本享受的500元的每月健保補助,改為與陸生一樣「全額自付」。

這樣的解決方式看起來公平,但卻讓陸生感到更多的是被當成「外人」而非「同胞」般對待,反而覺得和臺灣人離得更遠了。要知道,早在2013年9月,在大陸高校就讀的臺灣學生就已經納入了大陸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範圍,與當地的大陸學生享受同樣的基本醫療保險待遇。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當局「教育部」2016年底所作的「大陸學生來臺就學政策影響評估調查」顯示,1082位受訪陸生中,68.76%認為在臺陸生應納入全民健保,也就是說有高達68.76%的陸生反對民進黨的這個版本。正如首屆赴臺陸生的餘澤霖所言,「與其說陸生需要的是健保,不如說陸生需要的是尊重和平等」。

臺灣學歷含金量不再

「臺灣高校的學歷含金量大不如前了!」這是某臺灣高校校長對臺媒公開的抱怨。

在英國高等教育調查公司(QS)今年6月公布的2018世界最佳大學排行榜中,臺灣10所高校進前400,其中臺灣大學排名最高,為76名,清華大學排名161,交通大學排名207。

但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同樣的榜單中,中國大陸39所大學上榜,清華大學排名25,北京大學排名40,復旦大學排名40,上海交通大學排名62。這一結果讓越來越多的考生懷疑:大陸高校的排名越來越高,為什麼要捨近求遠去臺灣讀書?

事實上,臺灣的高等教育水平近年來一直是在下滑。曾有臺媒報導稱,清華、北大、香港大學、新加坡大學等重點大學得到的經費都是臺大等臺灣重點大學的3-5倍,每校都有當地最好的學生及師資,相比之下,排名升降的原因就一目了然了。

最後,小編想引述臺灣大學政治研究所大陸學生張逸帆2015年在臉書上發布的文章《你們的健保很好,但我從未向你們乞討》作為結尾:「從一開始由於希望能夠融入這個生活共同體,不被當做異類,所以希望擁有健保;到後來慢慢地對這個議題冷淡,反感,熟視無睹,習以為常……我很慶幸自己在這裡認識了許多非常令人尊敬的老師,值得交往一生的朋友,但我無法接受在這樣一個社會裡生活下去。他們一邊肆無忌憚地辱罵著你的出身,一邊又以文明與先進自居……我會很真誠地告訴想來臺灣求學的學弟妹兩個字,別來。」

相關焦點

  • 臺灣人看大陸:不去大陸發展就是「不長進」!
    環球網15日消息,臺灣《旺報》「臺灣人看大陸」板塊今日刊登了名為「拋棄顧慮 做好準備 登陸展抱負」的投稿,稿件作者是一位IT業內人士,他通過自身的經歷表示當下留在臺灣,只能空有一身本事,不去大陸發展而畏首畏尾就「太不長進了!」。但如果沒有做好準備就來大陸則也只能是「鎩羽而歸」。
  • 大陸怎麼去臺灣旅遊? 個人去臺灣旅遊需要什麼手續?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陸怎麼去臺灣旅遊? 個人去臺灣旅遊需要什麼手續?首先要確定你戶口所在城市是否已經是自由行城市,如果不是,那就要跟報旅遊團,手續方面旅行社會幫你做好,如果戶籍所在地開放臺灣自由行,只需要辦理兩證一籤,即: 《大陸居民往來臺灣通行證》即大通證大   原標題:大陸怎麼去臺灣旅遊? 個人去臺灣旅遊需要什麼手續?
  • 臺灣輔仁大學大陸招生 學生畢業後不得留臺就業
    [招生條件]  高要求嚇退學生 去年招生有點冷  鎮海中學是臺灣輔仁大學在浙江招生的首站,劉兆明博士說,他們是慕名而來。  據不完全統計,去年到臺灣讀書的寧波學生有46個,輔大在浙江錄取人數為20人。
  • 臺灣大學生:大陸處處都能讓人大開眼界 還想再去
    中新網8月8日電 臺灣《旺報》8日刊登臺灣中國文化大學學生陳朝鈺的文章稱,去年暑假,陳朝鈺曾有過一次山東之行,還走訪了許多小時候在詩文裡讀到的地方,使其感覺特別有意義。陳朝鈺表示,雖然只去過大陸這一次,但感覺處處都能大開眼界,還想再去大陸多看多見聞。
  • 大陸又對臺灣放「狠招」 放寬臺生申請大陸高校標準
    據環球時報7月6日報導,大陸方面日前宣布放寬臺灣學生申請大陸高校的標準,引發島內擔憂。有臺灣高校的校長稱,大陸這波放寬會搶走臺灣一些中等程度學生,對臺灣中段大學招生造成重大衝擊。,自2017年10月1日起,放寬臺灣高中畢業生憑「學測成績」申請大陸大學標準,「均標」以上就可申請,「等於把臺灣一半學生都掃光」。
  • 臺海觀瀾|臺灣人在大陸,大陸人在臺灣,冷熱兩重天
    王義偉/文 臺灣人在大陸如魚得水,大陸人在臺灣處境尷尬。這是現階段兩岸關係的一個特殊現象。僅僅5年前還不是這個樣子。5年前再往前推8年,是馬英九執政時期(2008年至2016年)。大陸人赴臺旅遊年年創新高,大陸媒體盛讚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對於蜂擁而來的大陸遊客,臺灣民眾偶有抱怨,但也主要集中在大陸客高門大嗓、不守秩序這些小節上,總體上,大陸遊客展現出的強大的消費能力,讓臺灣民眾尤其是旅遊業者笑逐顏開。蔡英文執政後,兩岸人文交流開始降溫,直到今年,氣氛最冷。
  • 臺灣清華大學校長:教育應避免「唯有讀書高」
    中新社貴陽電 (記者高凱)「現在大陸大學生的就業困難與臺灣20年前的情形很相似,大家都去念大學,教育層次沒有合理的分開。」臺灣清華大學校長陳力俊近日在貴陽出席中國科協年會接受採訪時表示。  「臺灣和大陸有一個時間差,現在中國大陸發展迅速人才集中,進步很快,大學增加,擴招,不可避免就會稀釋,平均水平降低。
  • 到臺灣留學卻被安排到屠宰場殺雞 斯裡蘭卡學生:再不信臺灣人
    滿心歡喜出國留學,結果被安排到屠宰場殺雞,遇到這種事,任誰不「鬧心」?懷抱留學夢到臺灣讀大學的斯裡蘭卡大學生羅傑(化名)就正處於鬧心之中。斯裡蘭卡學生在屠宰場殺雞。(來源:臺灣《聯合報》)據臺灣《聯合報》11月6日報導,去(2017)年底,60多名斯裡蘭卡年輕人遠渡重洋赴臺灣康寧學校讀書。到臺灣後,中介卻說「要先工作才能讀書」,人生地不熟的羅傑和其他從斯裡蘭卡學生只能乖乖聽命。半年過去,羅傑說:「我覺得自己不是學生,是勞工。」
  • 「不能回去的不是大陸,而是臺灣」
    編輯:化蝶臺灣的抗疫政策非常敷衍,民進黨那些只會投機取巧、公報私囊的政客不願意做嚴謹的費力事情。根據臺媒報導,臺灣這144所學校有充足的宿舍可以在暑期分5批讓入境學生隔離檢疫,此外臺灣的防疫旅館有多達5000個房間可供入境學生居住,臺灣外事部門找的藉口完全站不住腳。8月5日,臺灣教育部門給學校發函宣布開放應屆畢業生以外的學生返臺,但隨後又改口把5000多名大陸學生排除在外。
  • 臺灣高校大陸招生三年未招滿
    原標題:臺灣高校大陸招生三年未招滿  臺灣高校在大陸招生已有三年,但每年都沒有招滿。昨天,在2013年海峽兩岸教育論壇上,多位臺灣高校校長建議臺灣教育部門出臺更多支持性政策,吸引大陸學生報考。  2011年,臺灣高校首次面向大陸招生。
  • 臺灣高校大陸招生放棄比例超四分之一
    按照文件規定,大陸負責此事的是「海峽兩岸招生服務中心」,臺灣方面則有「陸聯會」(大學校院招收大陸地區學生聯合招生委員會)對應。不過,要想跟「海峽兩岸招生服務中心」諮詢並不容易,該機構網站上的確留下一個北京號碼,打過去要麼長時間沒人接聽,接通了對方的回答也只是「不清楚」。「臺灣教育在線」則要友善得多。
  • 當越來越多的臺灣人想來大陸
    陳雲英代表的說法,正是源於這幾年大陸不斷推出的新政策,特別是31條,對於臺灣同胞實行與大陸民眾一樣的同等待遇,解決了臺胞的很多實際困難,祖國大陸對於臺灣同胞的吸引力,也自然是越來越大了。  在吸引臺灣學生前來就讀方面,除了大陸官方降低臺生入學門檻,也有越來越多高校開始提供臺生名額。
  • 臺灣49所公立大學將面向大陸學生招生(圖)
    臺灣大學(網絡圖)  中國臺灣網2月20消息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當局「教育部」原規定僅臺灣私立大學招收大學部大陸學生,臺灣公立大學只能招大陸碩博士生,規定將再放寬,公立大學和科大等49所今年8月起將可招收學士班大陸生;臺大、臺灣清大及臺師大等公立大學昨聞訊,均表贊成。
  • 臺灣大學想到大陸招生
    另外,因「多元入學方案」而衍生的到各大院校參加推薦、申請的報名費及各種資料費使許多家庭的負擔加重了,「大學多元入學案」變成「多錢入學案」,使一些貧窮的學生失去了就學的機會。島內掀起到大陸求學熱潮臺灣惡劣的經濟狀況、嚴峻的就業環境,再加上令人失望的教育改革,學子們已對島內的教育逐漸失去了興趣。最近一段時間,臺灣興起了一波到大陸求學的熱潮。
  • 臺灣學者:英語課比國文重要
    李奭學:在臺灣,學生學習英語是佔用很多時間的。在中學時,英文跟數學是最重要的兩門課,國文都還不算是重要的課。關於漢語、漢字、國學等相關問題的討論很久沒有那麼熱鬧過了。2013年以來,從繁簡體字之爭到臺灣國學教材引進大陸,從「保衛漢字」的吶喊到電視臺一時湧現各種漢語知識型節目,從降低高考英語分數比重到語文教育被指僵化,媒介和民間的討論幾乎沒有停過。
  • 去臺灣還是去香港讀大學
    在教學中,有的課目會有「業師協同教學」的內容,方式就是老師可以邀請與本課程相關的業界人員來學校講課,一個學期的課程中一般會安排1~2次,學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了解本課程在行業中的應用,也會對課程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像王巖一樣對臺灣充滿憧憬的大陸學生,其實不在少數。    今年是臺灣高校在大陸招生的第一年。
  • 大陸「磁吸」臺灣人才 臺基層質問蔡英文:有膽量讓陸青來臺灣就業?
    大陸對臺灣青年的「磁吸效應」越來越強(圖片來源:「中時電子報」)【環球網綜合報導】中共十九大後,大陸方面祭出一連串的政策,向臺灣青年學者、學生招手,日前一項民調顯示,有四成臺灣民眾願意赴陸就業,三成八願意讓孩子去大陸念書,創下八年來的新高。
  • 臺灣多所大學校長呼籲儘快開放大陸學生來臺就讀
    新華社臺北4月20日電 臺灣多所公、私立大學校長20日呼籲,臺灣方面應儘快開放大陸學生來臺就讀大學。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地區立法機構將於近日審查相關教育法案,內容涉及開放大陸學生來臺就讀。為此,臺灣多所大學校長20日召開記者會表示,開放大陸學生來臺就讀利大於弊。
  • 「財經縱橫」林毅夫:只要大陸經濟發展得好,臺灣經濟就會更好
    我們知道臺灣被認為是亞洲四條小龍當中的一條小龍,它從 50年代一直到七八十年代,創造了一個經濟增長的奇蹟。我首先想談談臺灣為什麼可以創造這樣一個經濟增長的奇蹟。我們知道這幾年臺灣的經濟有一點停滯,我想分析一下臺灣的經濟為什麼會停滯,然後我想和各位探討一下怎麼再創臺灣經濟發展的奇蹟。臺灣的經濟發展被認為是奇蹟,是說在50年代的時候,臺灣的經濟還非常的落後。
  • 大陸電視劇在臺灣熱播
    2003年1月16日星期四播出  主持人 李峰:有臺灣媒體說近兩年大陸電視劇在臺灣頗為風光,例如《康熙王朝》剛一製作完成,臺灣的東森綜合臺,年代新聞臺,八大戲劇臺以及中視,一起上門搶購,最近又掀起了重播的浪潮,收視率仍然是居高不下。那麼《康熙王朝》為什麼在臺灣百姓中引起了這麼大的轟動,大陸的電視劇為什麼會受到臺灣百姓的青睞呢?